張希瑤隨她折騰,「隻要你喜歡就行。」


    夏花樂得翻來覆去,腦海已經想了無數個奇思妙計。而張希瑤早已進入夢鄉。


    翌日天沒亮,張二伯就過來找張希瑤拿錢去早市購買豆腐和下等炭。


    做生意時,張二伯負責收錢,但是迴來後,錢要交給張希瑤,她負責管帳。迴去後要交給張老頭。然後再分錢。他們做生意的錢是合在一起的。分錢是先分一半給張希瑤,然後另一半留給公中。然後張老頭給他們發賞錢。


    張二伯拿了錢帶著張大伯和大郎急匆匆走了。


    夏花問今早怎麽吃飯。


    張希瑤正在規整東西就道,「咱們帶了些甜菜。果實留著大用,上麵的菜咱們可以涼拌。至於餅,今早先做幾個雞蛋餅吧。」


    夏花瞪大眼睛,「雞蛋餅?那不是要賣錢嗎?」


    張希瑤早就想吃點好的了,就是阿奶摳門,不捨得,她哼了哼,「我累了一天,吃點雞蛋怎麽了!咱們也不是天天吃。」


    夏花有點肉疼,可是聽她理所當然的語氣,隻好硬著頭皮道,「那我打一個!」


    張希瑤都無語了,這麽多人,打一個雞蛋,她連塊蛋花都撈不著,她放下手上的東西,「算了,我來做飯,你負責燒火吧。」


    夏花覺得也行。她廚藝沒有阿瑤吃。


    兩人在灶房忙活,二郎正在餵牲口,曬得半幹的青草是牛和驢的最愛。它們吃得津津有味,二郎突然聞到一股奇異的香味,他嗅了嗅鼻子,很快發現香味是從自家灶房發出來的。忙湊到灶房門口,「好香啊。這是什麽?」


    負責燒火的夏花已經傻眼了,她剛剛看到了什麽?那麽多顆雞蛋全被阿瑤霍霍了?鍋裏呲呲冒著油腥,「你做什麽?」


    張希瑤還以為她想問做法,也沒有藏私,「雞蛋餅啊。裏麵加了麵粉和鹽。」


    現代還要加十三香,火腿丁,胡蘿蔔丁,可現在哪有那條件。就隻能保證最基本的味道。


    夏花當然知道這是雞蛋餅,可是用細麵也就罷了,怎麽還往裏麵加這麽雞蛋?她倒吸一口涼氣,「要是阿奶知道,肯定責罵你敗家。」


    張希瑤哈哈笑了兩聲,「你別讓她知道,不就行了?你們也吃了,我挨罵,你們也得一起受著。」


    夏花撓撓頭,好像也對。


    等張希瑤將攤好的雞蛋餅盛出來,色澤金黃的雞蛋餅看著就有食慾,她饞得直流口水,卻硬生生忍下了。


    「咱們要是拿到夜市賣,這個很貴吧?」


    張希瑤頷首,「對!很貴。對他們來說不劃算。」


    她想到現代有雞蛋灌餅,可她不會做餅皮。要不然用吊餅?隻是這樣一個餅得賣15文才有賺頭。可是夜市敢賣15文都得是葷菜。雞蛋隻能算是半葷,賣這麽貴,可能沒人買!


    做好雞蛋餅,又煮了一鍋甜菜湯。


    甜菜是個好東西,果實可以熬出紅糖,葉子可以涼拌,也可以熬湯。像俄羅斯有道名菜--紅菜湯,裏麵的菜就是甜菜。


    怕大家吃不飽,張希瑤還在湯裏麵下了疙瘩湯。


    她還切了一些蘿蔔幹。現在正是一年到頭難得的閑時,家家戶戶都在家醃蘿蔔幹!


    等她做好後,讓二郎在院子裏支張桌子,再把飯全部盛過來。她就坐在椅子上等著開飯。


    家裏人對張希瑤偶爾偷懶的形為已經習慣了。他們都被張婆子洗腦過。什麽「阿瑤從小就在縣城長大,沒幹過家務,沒做過農活。她腦子好使就行。你們腦子沒她好,多幹點活怎麽了?!」


    家裏人沒人敢說她懶。至於唯一跟張希瑤唱反調的許氏,她自己都懶得出齊,哪有資格說別人。


    夏花是個閑不住的性子,二郎一個人忙不過來,她就跟著幫忙。


    當夏花端著飯菜出來,正好碰上西屋的那個婦人,對方剛從自己屋裏出來,兩人就打了個照麵。


    對方朝她點了下頭,不慌不忙出了院子。


    夏花卻是興奮得小臉通紅,「阿瑤,你看到了嗎?她長得好……」她想說漂亮,可是又不太對,因為長得隻能算是有點姿色。


    張希瑤覺得這就是沒有文化的緣故,明明話已經到了嘴邊,就是想不出合適的詞,她替夏花補充,「溫婉的氣質。」


    夏花眼睛一亮,「對!溫婉!感覺是個書香門第出來的娘子。」


    張希瑤點點頭。


    「你說她這個歲數,長得也還行,為什麽不嫁人啊?」夏花覺得事情有蹊蹺。


    張希瑤哪裏知道,「興許是個寡婦呢。你看她把頭髮挽起來,肯定是嫁過人的。」


    夏花覺得像,至於為什麽不改嫁,興許她就覺得獨身好呢。也可能是她想找到一個合心意的夫君,「你別管他們的閑事了。咱們先忙自己家吧。」


    她指揮夏花去活麵。活好的麵放到鍋裏溫著,才能快速發酵,晚上擺攤才能用得著。


    夏花點頭去忙活了。等她忙完,張大伯一行人也迴來了。


    第51章


    張大伯買了一車炭, 當然不可能放到院子裏,誰都能拿著用。他把炭堆放到他和大郎的房間。然後用草蓋住。


    至於豆腐要放到鍋上蒸。蒸好後,再用石頭壓。


    忙完後, 天已經亮了。


    另一個住戶也出門了,這是個年輕的壯漢, 二十出頭。那魁梧的身體一看就能糊人, 難怪他敢一個人到汴京參加武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北宋靠擺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楠蘇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楠蘇伊並收藏在北宋靠擺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