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滿倉帶著僕從捧著涼粉往迴走。臨走的時候,還特地買了一根冰棍小口小口吃著。
張婆子剛剛也聽出來了,「這個就是買你方子的人家?」
「對!臭豆腐的方子就是賣給他家的。」張希瑤看太陽升上來,斜對麵的宋氏飲子鋪也開了門。
隔壁賣桂花糕的阿婆就跟張希瑤說,昨天他們家飲子鋪生意特別好。也會做冰棍,而且花樣更多。
張婆子嘆氣,「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咱們別在這兒賣了。」
張希瑤點頭,兩人推著板車去坊裏叫賣。涼粉在坊裏賣得更好。因為大夏天,許多人並不願在太陽底下吃涼粉。可是在自己家就不一樣了。找塊大樹乘涼,邊吃邊嘮嗑,有種別樣的享受。
今天涼粉多一倍,但是又送了10斤給飯館,所以隻比昨天晚半個時辰賣完。賣完涼粉,他們就去東市叫賣。
因為張希瑤想去東市看看張老頭有沒有買到磨盤和毛驢。
於是她們又在東市交了五文攤位費。
這邊來買菜的人比較多,大戶人家是採買,更多的是平民百姓,看到冰棍,一個個都驚為天人。一問價格,全都望而卻步。
張婆子嘆氣,「咱們的攤位費算是白交了。」
張希瑤四下看了看,這邊賣的蔬菜種類並不多,有:豆角、青菜、蘿蔔、黃瓜等等,全是當季的蔬菜。
看完攤位,她又開始找人,卻始終沒看到張老頭的身影。估計他不在這邊。
就在這時,剛剛收攤位費的人過來,要買兩根冰棍。
張婆子現在不用張希瑤開口,自己就能熟練操作,沒一會兒就將兩根冰棍做好。
恰在此時,有一大幫軍漢過來,隻有自身條件好的軍漢才會去福華街吃飯,更多的底層軍漢都是到東市買點蔬果解饞。當然更多的軍漢會將錢送給花娘。
看到管攤位的人手裏拿著冰咬得嘎嘣脆,一看就清涼解暑,他們也湊過來。
這麽多人,一人一根,張婆子喜得眉開眼笑,手上動作都比剛剛快了幾分。
第27章
等軍爺買完, 也有小攤費過來買一根嚐嚐鮮。
沒一會兒就賣出七八十根。張老頭經過這邊,看到她們在這兒,也過來幫忙。
等客人漸漸散了, 張婆子問張老頭,「磨盤買了嗎?」
張老頭搖頭, 現在買太早了, 他得等集市散得差不多再買,到那時最後一單生意, 也能比較便宜。
張婆子問張老頭,「多少錢?」
「不便宜。二貫340文。」
這時候的磨盤都是人工鑿的,許多工人鑿一個月才能鑿一個磨盤。精雕細琢, 沒點手藝,根本做不來。價格就不可能便宜。
張婆子追問,「毛驢呢?」
張老頭顯然已經打探清楚了,「小毛驢六貫, 成年的毛驢差不多要七八貫。咱們買頭小毛驢就行。一天幹五六個時辰也就差不多了。」
價格不算太貴, 張婆子覺得添點錢買頭牛也行。
張婆子問, 「牛多少錢?」
「小牛犢要九貫多一點, 剛成年的牛十貫、十一貫都有。」張老頭知道她也想買牛, 但這事急不得,「慢慢來吧。」
張婆子不再追問。
在這邊待了一會兒,沒什麽客人光顧,張婆子和張希瑤就去鎮外冰窖添冰塊,再去坊裏叫賣。
一直到下午三四點, 她們再去鎮外添冰塊, 正好看到張大伯和張二伯在鎮子的路口叫賣。
「你們今天速度挺快啊?涼粉全賣完了?」張希瑤迎上去。
「對!賣完了。」張二伯笑嗬嗬開口,「你們呢?」
「我們賣得也不錯。」張希瑤打算叫賣最後一趟就迴家, 走的時候告訴張大伯,「去東市找阿爺,他肯定在那邊蹲著呢。」
張大伯應了。
張希瑤和張婆子又去了昨天的私塾叫賣,沒一會兒就有不少人過來買冰棍。
一路走一路叫賣,到了東市,正好看到張大伯和張二伯將磨盤搬上板車,張老頭正在跟賣毛驢的人商談價格。
張希瑤也不著急,就站在邊上等著。
兩人你來我往半天,最終才將價格敲定。一頭小毛驢六貫,給便宜了二十文。從早上磨到傍晚。
買完毛驢還得去交稅,毛驢倒是不用像牛□□,但是這邊牲□□易就得交稅。除了交給官府的稅,還有牙契稅。兩樣加起來12%。
牽著小毛驢往迴走,張老頭時不時給小毛驢順毛,「瞧瞧它的皮毛髮亮,多健康啊。」
張希瑤不太理解古代添個牲畜就等於添丁進口的心情,她小時候就已經進入機械時代。哪怕山上的地都有專門的拖拉機幫忙耕地。
毛驢還隻是拉磨,不能耕地。
張二伯想過來摸一把,「等它長大了,咱們可以給它套上繩子,這樣咱們就省得走路了。」
這話一出,張老頭直接把他的手給推開,「你想得倒美!走點路能累死你?」
張二伯有點委屈。他在爹的心裏竟然還不如毛驢!
張老頭半點沒體會他的心思,一個勁兒催促他推板車。
張希瑤到了冰窖,要停下來拿塊冰到板車。
張二伯詫異,「這麽晚了,你還要賣嗎?」
「不是!我要帶迴家。」張希瑤把知了猴可以賣錢的事說了,「我跟掌櫃已經說好了。他說有多少要多少。但要保證新鮮。咱們把它凍住可以保證它不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張婆子剛剛也聽出來了,「這個就是買你方子的人家?」
「對!臭豆腐的方子就是賣給他家的。」張希瑤看太陽升上來,斜對麵的宋氏飲子鋪也開了門。
隔壁賣桂花糕的阿婆就跟張希瑤說,昨天他們家飲子鋪生意特別好。也會做冰棍,而且花樣更多。
張婆子嘆氣,「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咱們別在這兒賣了。」
張希瑤點頭,兩人推著板車去坊裏叫賣。涼粉在坊裏賣得更好。因為大夏天,許多人並不願在太陽底下吃涼粉。可是在自己家就不一樣了。找塊大樹乘涼,邊吃邊嘮嗑,有種別樣的享受。
今天涼粉多一倍,但是又送了10斤給飯館,所以隻比昨天晚半個時辰賣完。賣完涼粉,他們就去東市叫賣。
因為張希瑤想去東市看看張老頭有沒有買到磨盤和毛驢。
於是她們又在東市交了五文攤位費。
這邊來買菜的人比較多,大戶人家是採買,更多的是平民百姓,看到冰棍,一個個都驚為天人。一問價格,全都望而卻步。
張婆子嘆氣,「咱們的攤位費算是白交了。」
張希瑤四下看了看,這邊賣的蔬菜種類並不多,有:豆角、青菜、蘿蔔、黃瓜等等,全是當季的蔬菜。
看完攤位,她又開始找人,卻始終沒看到張老頭的身影。估計他不在這邊。
就在這時,剛剛收攤位費的人過來,要買兩根冰棍。
張婆子現在不用張希瑤開口,自己就能熟練操作,沒一會兒就將兩根冰棍做好。
恰在此時,有一大幫軍漢過來,隻有自身條件好的軍漢才會去福華街吃飯,更多的底層軍漢都是到東市買點蔬果解饞。當然更多的軍漢會將錢送給花娘。
看到管攤位的人手裏拿著冰咬得嘎嘣脆,一看就清涼解暑,他們也湊過來。
這麽多人,一人一根,張婆子喜得眉開眼笑,手上動作都比剛剛快了幾分。
第27章
等軍爺買完, 也有小攤費過來買一根嚐嚐鮮。
沒一會兒就賣出七八十根。張老頭經過這邊,看到她們在這兒,也過來幫忙。
等客人漸漸散了, 張婆子問張老頭,「磨盤買了嗎?」
張老頭搖頭, 現在買太早了, 他得等集市散得差不多再買,到那時最後一單生意, 也能比較便宜。
張婆子問張老頭,「多少錢?」
「不便宜。二貫340文。」
這時候的磨盤都是人工鑿的,許多工人鑿一個月才能鑿一個磨盤。精雕細琢, 沒點手藝,根本做不來。價格就不可能便宜。
張婆子追問,「毛驢呢?」
張老頭顯然已經打探清楚了,「小毛驢六貫, 成年的毛驢差不多要七八貫。咱們買頭小毛驢就行。一天幹五六個時辰也就差不多了。」
價格不算太貴, 張婆子覺得添點錢買頭牛也行。
張婆子問, 「牛多少錢?」
「小牛犢要九貫多一點, 剛成年的牛十貫、十一貫都有。」張老頭知道她也想買牛, 但這事急不得,「慢慢來吧。」
張婆子不再追問。
在這邊待了一會兒,沒什麽客人光顧,張婆子和張希瑤就去鎮外冰窖添冰塊,再去坊裏叫賣。
一直到下午三四點, 她們再去鎮外添冰塊, 正好看到張大伯和張二伯在鎮子的路口叫賣。
「你們今天速度挺快啊?涼粉全賣完了?」張希瑤迎上去。
「對!賣完了。」張二伯笑嗬嗬開口,「你們呢?」
「我們賣得也不錯。」張希瑤打算叫賣最後一趟就迴家, 走的時候告訴張大伯,「去東市找阿爺,他肯定在那邊蹲著呢。」
張大伯應了。
張希瑤和張婆子又去了昨天的私塾叫賣,沒一會兒就有不少人過來買冰棍。
一路走一路叫賣,到了東市,正好看到張大伯和張二伯將磨盤搬上板車,張老頭正在跟賣毛驢的人商談價格。
張希瑤也不著急,就站在邊上等著。
兩人你來我往半天,最終才將價格敲定。一頭小毛驢六貫,給便宜了二十文。從早上磨到傍晚。
買完毛驢還得去交稅,毛驢倒是不用像牛□□,但是這邊牲□□易就得交稅。除了交給官府的稅,還有牙契稅。兩樣加起來12%。
牽著小毛驢往迴走,張老頭時不時給小毛驢順毛,「瞧瞧它的皮毛髮亮,多健康啊。」
張希瑤不太理解古代添個牲畜就等於添丁進口的心情,她小時候就已經進入機械時代。哪怕山上的地都有專門的拖拉機幫忙耕地。
毛驢還隻是拉磨,不能耕地。
張二伯想過來摸一把,「等它長大了,咱們可以給它套上繩子,這樣咱們就省得走路了。」
這話一出,張老頭直接把他的手給推開,「你想得倒美!走點路能累死你?」
張二伯有點委屈。他在爹的心裏竟然還不如毛驢!
張老頭半點沒體會他的心思,一個勁兒催促他推板車。
張希瑤到了冰窖,要停下來拿塊冰到板車。
張二伯詫異,「這麽晚了,你還要賣嗎?」
「不是!我要帶迴家。」張希瑤把知了猴可以賣錢的事說了,「我跟掌櫃已經說好了。他說有多少要多少。但要保證新鮮。咱們把它凍住可以保證它不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