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她,陸氏也是滿臉不贊成,還勸張希瑤,「聽你奶的吧。這油金貴著呢。」
張希瑤不想跟兩人掰扯,直接說自己給錢。張婆子才忍著肉疼,給她挖了一勺子。
這勺子不是湯勺,農家沒有那麽金貴的東西,這勺子是盛稀飯的木湯勺,一勺子下去,張婆子直接給了張希瑤後背一巴掌,嘴裏實在沒忍住,「早知道你這麽糟蹋東西。我就不該讓你阿爺給你錢。」
這丫頭真的是糟蹋她老婆子的一翻好意。要是老頭子知曉孫女糟蹋好東西,肯定會對阿瑤沒好印象。
張希瑤才不管他們怎麽想,她現在隻全神貫注煎她的臭豆腐。
不是她不想炸,實在是油不多。她煎了三十來個,一勺子油就沒了。她就開始調味。
加入茱萸醬、芝麻醬、蒜汁、香菜、小蔥和薑末,張希瑤讓張婆子先嚐一嚐。
張婆子正生她的氣呢,根本不給麵子,「我可吃不起!」
張希瑤也不勸,就讓陸氏嚐。
陸氏是家裏胃口最大的。每次吃完飯,都是陸氏把湯湯水水扒進自己碗裏。可見她根本沒吃飽。
這會兒張希瑤叫她,陸氏得嚐啊,這麽貴的吃食,不吃不是更浪費,一口咬下去,外脆內軟,味道香濃,有股很特別的味道。
陸氏當即眼睛一亮,「好吃!越嚼越香!這居然挺好吃。」
張希瑤臉上露出得意的神色,也夾了一塊豆腐給張婆子。
張婆子見大兒媳吃得那麽香,覺得她的表情太誇張了,「你是好東西吃得太少了吧?!連塊臭豆腐也覺得香!」
陸氏訕訕地,她娘家很窮,從小到大沒吃過飽飯,對著塊發臭的豆腐吃得直流哈喇子也確實不該。
張希瑤可不管她們的眉眼官司,隻催促阿奶快嚐嚐。
張婆子到底不捨得糟蹋東西,那麽多好東西調味,又炸又泡的,這麽多東西放進去,不吃就白瞎了,她不吃誰吃。
她湊到鼻端聞了聞,油炸後的臭豆腐臭味倒是比剛剛輕了許多,她咬一口,汁水四溢,茱萸的辣,芝麻的香,蒜的辛辣,各種調料搭配到一起,讓她的味蕾多了好幾個層次,真是無與倫比的美味。
她有點不敢相信,這東西居然如此好吃。
張希瑤見阿奶的表情就知道她也愛吃,於是故意湊到阿奶麵前,「能賣錢嗎?」
張婆子此時哪還顧得上自己的臉麵,她期待地問,「這東西成本多少錢?」
張希瑤就挨個給她算,豆腐十斤要40文,還要鹽醃製,油炸……各種調味料七七八八加在一起,四塊豆腐為一份,賣四文錢,她能賺一半。
張婆子倒吸一口涼氣,「你這成本也太高了。」
「那也沒辦法!想要好吃,調味料必不可少。」張希瑤覺得自己還算會過日子的。像蔥、蒜、芝麻、香菇、冬筍和白酒全用家裏的。她已經盡量節省成本了。
張婆子看著剩下的豆腐塊,「那就去賣吧。今天肯定是來不及了。明天再去。」
張希瑤歡喜應了。她還要繼續準備調味料。
等中午,家裏人全迴來,張希瑤就把炸好的臭豆腐端上桌。
每人一塊,數量不多。家裏人一開始聞到臭味兒,還以為它放壞了,可是吃過之後都覺得好。當然也有不吃的。比如許氏聞不得臭味,連吃都不吃。
張婆子再次品嚐,眉頭皺緊,「已經有點迴軟,不脆了。你想賣得好吃,還得現炸才行。」
家裏就有現成的爐子和砂鍋,張婆子就吩咐張二伯跟著一塊賣,到時候幫著背東西。
張二伯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家裏人一開始對這臭豆腐還是很看好的,可直到張希瑤說四文錢買四塊,他們就覺得這價錢太不靠譜了。
「你這也太貴了。一斤豆腐賣四文,能切十六塊。你比人家貴了四倍。鎮上有錢人是多,但他們也不是冤大頭啊。」張大伯覺得侄女這價錢太不靠譜。
張二伯也覺得太貴了,「就像我在村裏收雞蛋。我收的價格是一文錢一個,我到城裏賣一個是一文一。咱們把價格提高一點,才有人買。你翻了四倍。你想上天啊!」
「我這是獨門生意。我之前在鎮上看過了,沒人賣這個吃食。賣貴點也不怕。」張希瑤對臭豆腐很有信心。
張家人不看好,但是豆腐已經買迴來了,而且又搭了那麽多好材料調味,不賣肯定不行。
於是第二天一早,張希瑤、張二伯和張婆子就跟著一塊去賣。
是的,張婆子也跟過來。她實在怕孫女的臭豆腐砸手裏,到時候連嫁妝都沒了。
她幫不了別的,就幫著吆喝幾聲也成。
到了鎮上,他們沒去東市擺攤,因為這是小吃,張希瑤的想法還是去富人街,才有人買。
張二伯和張婆子也答應了,「你這必須得去福華街,那邊富人多。咱們種地人家誰能吃得起!」
於是張希瑤就在最發達的富人街的一個角落支起了攤子,旁邊也有賣各種小吃,比如蜜餞甜點、羹湯、駱駝蹄、春餅,甚至還有各種飲子。
這些飲子才是賣得最好的。天氣這麽熱,一碗涼涼的飲子下肚,渾身上下都舒爽。
飲子需要跟冰搭配,普通百姓家裏不僅沒有冰解暑,他們更吃不起這些飲子。
他們坐下來沒多久,就有人過來收攤位費。這邊攤位費比東市的價格貴一倍,一天收十文錢。不僅如此,這邊規定也多,不能擋了貴人的路,要保持幹淨衛生,而且隻能賣小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張希瑤不想跟兩人掰扯,直接說自己給錢。張婆子才忍著肉疼,給她挖了一勺子。
這勺子不是湯勺,農家沒有那麽金貴的東西,這勺子是盛稀飯的木湯勺,一勺子下去,張婆子直接給了張希瑤後背一巴掌,嘴裏實在沒忍住,「早知道你這麽糟蹋東西。我就不該讓你阿爺給你錢。」
這丫頭真的是糟蹋她老婆子的一翻好意。要是老頭子知曉孫女糟蹋好東西,肯定會對阿瑤沒好印象。
張希瑤才不管他們怎麽想,她現在隻全神貫注煎她的臭豆腐。
不是她不想炸,實在是油不多。她煎了三十來個,一勺子油就沒了。她就開始調味。
加入茱萸醬、芝麻醬、蒜汁、香菜、小蔥和薑末,張希瑤讓張婆子先嚐一嚐。
張婆子正生她的氣呢,根本不給麵子,「我可吃不起!」
張希瑤也不勸,就讓陸氏嚐。
陸氏是家裏胃口最大的。每次吃完飯,都是陸氏把湯湯水水扒進自己碗裏。可見她根本沒吃飽。
這會兒張希瑤叫她,陸氏得嚐啊,這麽貴的吃食,不吃不是更浪費,一口咬下去,外脆內軟,味道香濃,有股很特別的味道。
陸氏當即眼睛一亮,「好吃!越嚼越香!這居然挺好吃。」
張希瑤臉上露出得意的神色,也夾了一塊豆腐給張婆子。
張婆子見大兒媳吃得那麽香,覺得她的表情太誇張了,「你是好東西吃得太少了吧?!連塊臭豆腐也覺得香!」
陸氏訕訕地,她娘家很窮,從小到大沒吃過飽飯,對著塊發臭的豆腐吃得直流哈喇子也確實不該。
張希瑤可不管她們的眉眼官司,隻催促阿奶快嚐嚐。
張婆子到底不捨得糟蹋東西,那麽多好東西調味,又炸又泡的,這麽多東西放進去,不吃就白瞎了,她不吃誰吃。
她湊到鼻端聞了聞,油炸後的臭豆腐臭味倒是比剛剛輕了許多,她咬一口,汁水四溢,茱萸的辣,芝麻的香,蒜的辛辣,各種調料搭配到一起,讓她的味蕾多了好幾個層次,真是無與倫比的美味。
她有點不敢相信,這東西居然如此好吃。
張希瑤見阿奶的表情就知道她也愛吃,於是故意湊到阿奶麵前,「能賣錢嗎?」
張婆子此時哪還顧得上自己的臉麵,她期待地問,「這東西成本多少錢?」
張希瑤就挨個給她算,豆腐十斤要40文,還要鹽醃製,油炸……各種調味料七七八八加在一起,四塊豆腐為一份,賣四文錢,她能賺一半。
張婆子倒吸一口涼氣,「你這成本也太高了。」
「那也沒辦法!想要好吃,調味料必不可少。」張希瑤覺得自己還算會過日子的。像蔥、蒜、芝麻、香菇、冬筍和白酒全用家裏的。她已經盡量節省成本了。
張婆子看著剩下的豆腐塊,「那就去賣吧。今天肯定是來不及了。明天再去。」
張希瑤歡喜應了。她還要繼續準備調味料。
等中午,家裏人全迴來,張希瑤就把炸好的臭豆腐端上桌。
每人一塊,數量不多。家裏人一開始聞到臭味兒,還以為它放壞了,可是吃過之後都覺得好。當然也有不吃的。比如許氏聞不得臭味,連吃都不吃。
張婆子再次品嚐,眉頭皺緊,「已經有點迴軟,不脆了。你想賣得好吃,還得現炸才行。」
家裏就有現成的爐子和砂鍋,張婆子就吩咐張二伯跟著一塊賣,到時候幫著背東西。
張二伯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家裏人一開始對這臭豆腐還是很看好的,可直到張希瑤說四文錢買四塊,他們就覺得這價錢太不靠譜了。
「你這也太貴了。一斤豆腐賣四文,能切十六塊。你比人家貴了四倍。鎮上有錢人是多,但他們也不是冤大頭啊。」張大伯覺得侄女這價錢太不靠譜。
張二伯也覺得太貴了,「就像我在村裏收雞蛋。我收的價格是一文錢一個,我到城裏賣一個是一文一。咱們把價格提高一點,才有人買。你翻了四倍。你想上天啊!」
「我這是獨門生意。我之前在鎮上看過了,沒人賣這個吃食。賣貴點也不怕。」張希瑤對臭豆腐很有信心。
張家人不看好,但是豆腐已經買迴來了,而且又搭了那麽多好材料調味,不賣肯定不行。
於是第二天一早,張希瑤、張二伯和張婆子就跟著一塊去賣。
是的,張婆子也跟過來。她實在怕孫女的臭豆腐砸手裏,到時候連嫁妝都沒了。
她幫不了別的,就幫著吆喝幾聲也成。
到了鎮上,他們沒去東市擺攤,因為這是小吃,張希瑤的想法還是去富人街,才有人買。
張二伯和張婆子也答應了,「你這必須得去福華街,那邊富人多。咱們種地人家誰能吃得起!」
於是張希瑤就在最發達的富人街的一個角落支起了攤子,旁邊也有賣各種小吃,比如蜜餞甜點、羹湯、駱駝蹄、春餅,甚至還有各種飲子。
這些飲子才是賣得最好的。天氣這麽熱,一碗涼涼的飲子下肚,渾身上下都舒爽。
飲子需要跟冰搭配,普通百姓家裏不僅沒有冰解暑,他們更吃不起這些飲子。
他們坐下來沒多久,就有人過來收攤位費。這邊攤位費比東市的價格貴一倍,一天收十文錢。不僅如此,這邊規定也多,不能擋了貴人的路,要保持幹淨衛生,而且隻能賣小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