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瓷,又叫骨瓷,燒製時摻入動物骨頭,燒製出的瓷器釉色是白色。


    齊總管與太子一同鬆了口氣。


    蜃珠是瓷器總比是真能延年益壽的金丹好,前者還能得建元帝一樂,後者那是要命的東西!


    太子左右看看,最終從釉色上發現端倪,確是瓷器無疑。


    近年來因南康府上出產了青瓷,宮中也是逐漸換了瓷器,但不管怎麽說,其他瓷器顏色和質地足以讓人一眼看出本質,但眼前的蜃珠足以以假亂真。


    說是假的,倒也不然,這瓷器外真糊了一層珍珠粉,原本是想開拓一番商路的,陰差陽錯被送到建元帝麵前。


    到算是達成原本預期。


    建元帝仔細端詳一番,心滿意足,讓齊總管收起來,又瞅了一眼江無眠,問道:「這一窯燒了幾個?可是有名?」


    江無眠:「……就一個,其他配比不行,這是頭一個自窯裏成功出來的。還沒取名,便讓臣帶來了。」


    建元帝沉吟片刻,「海中蜃珠,雨霧中得見。嶺南又多雲雨,既然如此,便喚作雲瓷。」


    江無眠:「……」


    他就知道!


    不過金口玉言,既然是這麽叫了,那之後算不得是虛假宣傳!


    江無眠謝過建元帝賜名,腦海之中浮現出一連串的賺錢計劃。


    今日一出,百官都得了消息,就算用不得雲瓷,那青瓷總能沾沾邊不是?


    屆時來南康府購買的商隊恐怕隻多不少,商隊一案的影響也能壓到最低。


    時日已晚,不是商談製糖做水果罐頭的好時機,但得了這一好消息,江無眠心下也有了對策,趕在宵禁之前迴了暫住的地方。


    次日一早,江無眠人剛用過早飯,便被謝硯行帶著去正堂接旨,「即日起,兼翰林院侍讀學士……」


    翰林院內部最高層是四品掌院,也就是萬大學士。下有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各三人。若從品級來說,不過五品之位,不如知府一職。


    可要看這是什麽地方的物品,翰林院!天子秘書處,又名天子近臣。


    當年因韓黨之故,江無眠來不及入翰林觀政,便已是到嶺南,如今予以翰林院侍讀學士之位,無疑是建元帝表明自己態度,又是對韓黨的無形打擊。


    謝硯行是早有準備,江無眠倒是出乎意料,他沒想到建元帝會來這麽一出。


    領旨謝恩後,前來宣旨齊總管也是萬分感慨。短短幾年,從當日隻身離京的江知縣,到如今的翰林院侍讀學士,足以見其本事。


    大周有一不明言的規矩——入翰林者入內閣。


    言下之意是,入翰林並不一定是輔政,但內閣輔政之人必定出自翰林院。


    而江無眠一入翰林院,得的還是侍讀學士,更是能看出建元帝的隱含之意。


    兩學士雖是一字之差,然其中寓意很是不同。


    侍讀學士大多是為皇帝皇子解答政治難題,與其說是侍讀,不若說是師爺、幕僚、門客一類。


    侍講學士則類似國子監夫子,側重治經學問方麵,與官途一道,比侍讀學士弱了兩分。


    江無眠如今入了翰林院做侍讀學士,可見建元帝對其「入內閣」的期盼。


    倘若之後官途坦蕩,應是迴京入六部輪值熬資歷入內閣。


    但謝硯行琢磨了一番,以他弟子的邪門情況來講,還是莫要早早下定論才是。


    齊總管又對江無眠道:「陛下另有口諭,明兒請江學士入宮講學。」


    正是巧了,江無眠還有一事要問過建元帝!


    第104章 鹽課


    送走齊總管,謝硯行與江無眠道來他所探聽來的消息,「前兒還與你師兄思量,陛下將如何升任。」


    弟子前年任知府,資歷尚淺,不好再行擢升。


    何況江無眠不到而立之年,太過年輕,要知朝中有人在這個年紀還是知縣,如江無眠這般做了四品知府者獨此一例!


    「韓昭鴻不必擔憂,伍陵防他如防川,前兒還有動靜要參他一本,等他二人鬥上一鬥,顧不及你。」謝硯行這麽一說,江無眠便懂了。


    北地二月寒意未散,他唿出一口白氣,攏起身上鬥篷,「難怪韓昭鴻沒能上表陳情,原是朝中拖住了他。」


    南康府一案,辦得雖然快了些,仍能找機會脫身,奈何韓昭鴻被人拖住,江無眠以雷霆之速拿到證據,直接釘死了。


    中途險之又險的是伍德信,其人若是死在半路,江無眠區區知府,拿不動他人。


    耽誤下來的時間,足以讓韓昭鴻一脈毀了證據,直接來個死無對證,江無眠縱使有通天本事也奈何不得,還容易被韓黨一脈誣陷。


    好在人命硬,朝中又有伍陵等人拖住。一步慢步步慢,讓江無眠得了機會,有了當下判決。


    謝硯行笑道:「至於李閣老,他上了年紀,慣不管事,老早等著乞骸骨迴家讓位。戶部餘尚書乃是他的弟子,且你這番送錢入國庫之舉,大大緩解財政緊張,算是自己人,此番他明麵不好說些什麽,暗中能偏幫你一二。」


    近年來,隨著耕種工具的革新與肥料的普及,戶部是挺直腰杆辦事,連邊關重鎮軍餉都不再一拖再拖,多半與江無眠的點子相幹,得了如此好處來,李閣老和餘尚書私底下偷著樂就得了,自然不會在這事兒上使絆子。


    翰林院掌院,萬大學士對新來的侍讀學士也是萬分滿意。


    如無意外,當科狀元本該入翰林院才對,可惜當年局勢,不得已而為之,如今又入他翰林,好事,當是好事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問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問客並收藏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