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頁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作者:爾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清朝的律例當中有一項為『光棍例』,就是專門打擊『惡棍設法詐索官民』的法律。」
【我記得小時候看電影,當時還管那種告狀的人叫做訴棍】
【所以一直以來,棍就不是一個好名詞?】
【終究是我們光棍扛下來所有】
【所以以後請叫我黃金剩鬥士,不要叫我光棍謝謝】
看著耍寶的彈幕,伍愛華會心一笑。
但是很快伍愛華就笑不出來了。
【說起來,咱們主播也是光棍吧?】
【顯然啊,你看她每天晚上無聊地給我們免費科普,就知道沒有約會了】
【主播這兔子怎麽不笑了,是天生不愛笑嗎?】
伍愛華:你猜我為什麽不笑?
不笑的伍愛華用麵無表情這種合適的表情說著接下來沉重的內容。
「因為清朝初年的圈地、屠殺,對於各地的經濟都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壞,而後清朝的各項貿易也基本是官府、藩王、官員、豪商的經營內容,雖然收穫豐厚,但是普通百姓難以為繼。」
「後世有一個普遍的說法,說康幹盛世,其實是番薯和土豆這些高產良種造就的盛世,如果不是有這些外來物種傳入,康熙幹隆年間餓死的百姓也不在少數。」
「有句能引發文字獄的俗話是怎麽說的來著,康熙康熙,吃糠喝稀。」
康熙隻覺得自己的養氣功夫在逐漸上升。
「為了維護統治,不要屁股還沒坐熱就被趕下皇位,順治時,清朝就取消了原本明朝的『三餉』的收取攤派,也就是取消了遼餉、剿餉和練餉。」
「同時,清朝還對稅賦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
「順治初年,頒行《賦役全書》,規定根據各地登記的土地、人丁數量和等級,計定田賦丁銀的應繳數額,由於土地、人丁數量不斷變化,《賦役全書》也需要定期修訂。」
「在康熙時,對這項賦稅製度進行了改革,將原本按地畝人丁徵稅原則,改為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戶口數為徵收的固定標準數目,『盛業滋生人丁,永不加賦』。」
「這一舉動,減緩了階級矛盾,並且促使流民迴歸,但是直到雍正時期,在一條鞭法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攤丁入畝製度頒布,人丁賦稅問題才徹底告別歷史。」
【攤丁入畝?這說法倒是比一條鞭法清晰多了】
不少改革家的dna都動了。
第148章
「雍正推行的攤丁入畝,是『令各省將丁口之賦,攤入地畝輸納徵解,統謂之地丁(銀)』,也就是將丁口的稅賦平攤到土地畝數中,和田賦合併徵收,減輕了無地平民的負擔。」
「但是這一種稅收方法有一個需要特別注意的點,就是需要足夠的白銀。」
同一時刻,彈幕也發出了:【需要用白銀納稅,而非糧食納稅】
【用糧食納稅,運輸時候人員口糧消耗就會讓偏遠地區的百姓無法承受了】
「因為古代的製度是要求百姓自己運糧到交稅點,並且道路不方便行走,所以距離遠的百姓可能要準備和納稅的糧食一樣多的口糧作為路途的消耗,原本有一部分可以用勞役抵消,現在國家統一花錢請人做勞役,需要繳納的稅賦變多了,就會造成偏遠地區百姓非常大的負擔。」
「相比之下,如果採用白銀,體積小運輸方便,單價高,才能讓攤丁入畝稱為一個真正的惠民政策。」
【但是地方大戶也可能會囤積白銀,在百姓需要交稅的時候低價收購糧食,導致百姓實際需要納稅的負擔比規定地重】
【這就是主播說需要足夠的白銀的原因?因為要國家調控?】
「確實是因為國家調控,隻有足夠的白銀儲量保證銀價平穩,才能夠保證農民的利益。」
「而清朝的得天獨厚在於當時的人口、外貿白銀流入,以及銀錢基本掌握在滿洲貴族手中,隻要自己人不敢幹這種事,基本上不會鬧出大亂子。」
聽到伍愛華這話,朱元璋忍不住說道:【大明寶鈔不也可以嗎?】
非自然管理部門對接朱元璋的人不由一拍腦袋:朱八八啊!你能不能別想著你的寶鈔了啊?你的寶鈔確實沒人囤積居奇,但是它也不保值啊!
【大明寶鈔顯然不行,還是建議大明把日本打下來,你們就有上億兩的銀礦了】
明朝以及唐朝的皇帝:還有這種好事?
忽必烈露出苦臉:那是我不想打日本嗎?難道不是總有怪風害我的士兵軍隊?
不了解颱風級的蒙古人按照經驗在夏秋季節兵肥馬壯的時候出征日本,自然是被颱風製裁了。
伍愛華忽略了朱元璋的發言,繼續說道:「在保證稅賦公平這方麵,清朝還做過其他的努力。」
「康熙時清朝政府還曾規定刪除田賦尾數,也就是抹零,認為這樣可以減輕農民的負擔,同時,將原本二聯票製的□□改為三聯,一聯存放在州縣衙門,一聯交給差役,一聯交給納稅人,避免官吏貪汙稅賦使得百姓多交稅。」
這辦法倒是很多朝代都可以使用,不少人都上了心。
就連朱元璋也不得不誇獎兩句:「這清朝的皇帝還是挺聰明的,能想到這種辦法。」
伍愛華這時候繼續說道:「就像我們現在的發票,如果是普票的話,一般也是三聯,專票會有5聯,就是為了在不同情況下使用,並且留存憑證。」
【我記得小時候看電影,當時還管那種告狀的人叫做訴棍】
【所以一直以來,棍就不是一個好名詞?】
【終究是我們光棍扛下來所有】
【所以以後請叫我黃金剩鬥士,不要叫我光棍謝謝】
看著耍寶的彈幕,伍愛華會心一笑。
但是很快伍愛華就笑不出來了。
【說起來,咱們主播也是光棍吧?】
【顯然啊,你看她每天晚上無聊地給我們免費科普,就知道沒有約會了】
【主播這兔子怎麽不笑了,是天生不愛笑嗎?】
伍愛華:你猜我為什麽不笑?
不笑的伍愛華用麵無表情這種合適的表情說著接下來沉重的內容。
「因為清朝初年的圈地、屠殺,對於各地的經濟都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壞,而後清朝的各項貿易也基本是官府、藩王、官員、豪商的經營內容,雖然收穫豐厚,但是普通百姓難以為繼。」
「後世有一個普遍的說法,說康幹盛世,其實是番薯和土豆這些高產良種造就的盛世,如果不是有這些外來物種傳入,康熙幹隆年間餓死的百姓也不在少數。」
「有句能引發文字獄的俗話是怎麽說的來著,康熙康熙,吃糠喝稀。」
康熙隻覺得自己的養氣功夫在逐漸上升。
「為了維護統治,不要屁股還沒坐熱就被趕下皇位,順治時,清朝就取消了原本明朝的『三餉』的收取攤派,也就是取消了遼餉、剿餉和練餉。」
「同時,清朝還對稅賦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
「順治初年,頒行《賦役全書》,規定根據各地登記的土地、人丁數量和等級,計定田賦丁銀的應繳數額,由於土地、人丁數量不斷變化,《賦役全書》也需要定期修訂。」
「在康熙時,對這項賦稅製度進行了改革,將原本按地畝人丁徵稅原則,改為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戶口數為徵收的固定標準數目,『盛業滋生人丁,永不加賦』。」
「這一舉動,減緩了階級矛盾,並且促使流民迴歸,但是直到雍正時期,在一條鞭法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攤丁入畝製度頒布,人丁賦稅問題才徹底告別歷史。」
【攤丁入畝?這說法倒是比一條鞭法清晰多了】
不少改革家的dna都動了。
第148章
「雍正推行的攤丁入畝,是『令各省將丁口之賦,攤入地畝輸納徵解,統謂之地丁(銀)』,也就是將丁口的稅賦平攤到土地畝數中,和田賦合併徵收,減輕了無地平民的負擔。」
「但是這一種稅收方法有一個需要特別注意的點,就是需要足夠的白銀。」
同一時刻,彈幕也發出了:【需要用白銀納稅,而非糧食納稅】
【用糧食納稅,運輸時候人員口糧消耗就會讓偏遠地區的百姓無法承受了】
「因為古代的製度是要求百姓自己運糧到交稅點,並且道路不方便行走,所以距離遠的百姓可能要準備和納稅的糧食一樣多的口糧作為路途的消耗,原本有一部分可以用勞役抵消,現在國家統一花錢請人做勞役,需要繳納的稅賦變多了,就會造成偏遠地區百姓非常大的負擔。」
「相比之下,如果採用白銀,體積小運輸方便,單價高,才能讓攤丁入畝稱為一個真正的惠民政策。」
【但是地方大戶也可能會囤積白銀,在百姓需要交稅的時候低價收購糧食,導致百姓實際需要納稅的負擔比規定地重】
【這就是主播說需要足夠的白銀的原因?因為要國家調控?】
「確實是因為國家調控,隻有足夠的白銀儲量保證銀價平穩,才能夠保證農民的利益。」
「而清朝的得天獨厚在於當時的人口、外貿白銀流入,以及銀錢基本掌握在滿洲貴族手中,隻要自己人不敢幹這種事,基本上不會鬧出大亂子。」
聽到伍愛華這話,朱元璋忍不住說道:【大明寶鈔不也可以嗎?】
非自然管理部門對接朱元璋的人不由一拍腦袋:朱八八啊!你能不能別想著你的寶鈔了啊?你的寶鈔確實沒人囤積居奇,但是它也不保值啊!
【大明寶鈔顯然不行,還是建議大明把日本打下來,你們就有上億兩的銀礦了】
明朝以及唐朝的皇帝:還有這種好事?
忽必烈露出苦臉:那是我不想打日本嗎?難道不是總有怪風害我的士兵軍隊?
不了解颱風級的蒙古人按照經驗在夏秋季節兵肥馬壯的時候出征日本,自然是被颱風製裁了。
伍愛華忽略了朱元璋的發言,繼續說道:「在保證稅賦公平這方麵,清朝還做過其他的努力。」
「康熙時清朝政府還曾規定刪除田賦尾數,也就是抹零,認為這樣可以減輕農民的負擔,同時,將原本二聯票製的□□改為三聯,一聯存放在州縣衙門,一聯交給差役,一聯交給納稅人,避免官吏貪汙稅賦使得百姓多交稅。」
這辦法倒是很多朝代都可以使用,不少人都上了心。
就連朱元璋也不得不誇獎兩句:「這清朝的皇帝還是挺聰明的,能想到這種辦法。」
伍愛華這時候繼續說道:「就像我們現在的發票,如果是普票的話,一般也是三聯,專票會有5聯,就是為了在不同情況下使用,並且留存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