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覺得後人說的這個辦法非常合理!哪有一勞永逸,考上了就不用管的?作為士人,自然要時時精進學問,才配得上進士之名。當然,部分勤勞用功的官員因為公務過於繁忙而導致學問有所退步,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考核成績或考試成績二選一,就看你是要吃學習的苦,還是工作的苦了?」


    「如果這些人反而去生亂呢?」神宗不由的問道。


    「那肯定是平時的工作不夠多,學業壓力也不夠重!」王安石脫口而出。


    神宗忽然覺得,之前和自己聯繫的那小誰評價王安石說他是大宋卷王,真是實至名歸。


    王安石不僅採用了考試這種辦法,還無師自通了kpi定績效工資這種方式,他繼續說道:「就算是同品階的官員,也不可以有同樣的收入,就和考試名次一樣,根據他們的考核情況,確定每年給他們的年俸。」


    「人家辛辛苦苦工作一年,到時候如果隻給一點點,我們也拿不出手呀。」神宗還是比較要臉的。


    「他自己幹活的時候沒覺得自己做的那些事情拿不出手,怎麽還好意思嫌棄俸祿拿不出手?」王安石的嫌棄溢於言表。


    王安石這麽一說,神宗忽然覺得很有道理:對呀,你要是忠君愛民的話,沒有理由隻會拿到一點工資啊?


    這麽想著,神宗默認般同意了王安石的說法,並且打算先從不當官的那批人開始試行。


    柿子要挑軟的捏,是個人都知道這種道理。


    當王安石起草的詔令頒布全國的時候,北宋的鹹魚們全部都流出了眼淚:萬萬沒有想到,天幕開播說宋朝,第一個受傷的居然是我們!


    在王安石和神宗建議改革的時候,伍愛華說到了北宋時期的監察製度。


    「對於官員的監察製度,我國自古以來都有,宋朝時期有一個需要提及的特殊的地方,是當時的監察官具有風聞彈奏的權利。」


    「什麽叫風聞彈奏呢?就是說不需要證據,隻要我聽說你有做這個壞事,我就可以去皇帝麵前參你一本。」


    【宋朝這種玩法,豈不是得謠言者得天下?】


    【別的不說,就看誰編的故事更離奇,誰編的故事更合理,誰編的故事更具有傳說性,是不是?】


    【宋朝文人確實是喜歡編故事,之前司馬光修的那個新唐書,那簡直是同人故事大全以及女性黃謠大全】


    【何止?王安石不也被編了不少小故事,傳到後世,有一些人還以為那個是真的】


    【那個什麽扒灰的故事,我都以為人家是住在他們床底下所以知道的,也真敢想】


    「在很多人看來,風聞彈奏其實是不應該出現的。」


    「比如秦朝不接受匿名舉報,如果有官員拆開了匿名舉報的信件,是要被問罪的。」


    「在秦朝人看來,匿名舉報就等於沒有舉報,如果被發現匿名舉報,還會被定罪。」


    「老秦人認為,你連名字都不敢露出來,又怎麽能確保你說的是真的呢?」


    「但是宋朝就為大家提供了一個便利,隻要你把謠言傳出去,並且隱藏好自己的身份,那麽你就是匿名的。」


    秦始皇聽了這番話,忍不住點頭道:「確實,藏頭露尾,小人也!舉報之事為特意打擊報復也未可知。」


    「既然這一種彈奏具有這麽明顯的缺點,為什麽宋朝一直使用了下去呢?」


    「其中很小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有一些事項真的沒有辦法找到證據,但是如果可以利用國家的力量直接核查,就能一查一個準。」


    「更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風聞彈奏是一種握在皇帝和權臣手上非常好用的工具,權臣可以用來排除異己,皇帝可以用來平衡朝堂、直接改變現有的朝堂格局,最終達到中央集權的目的。」


    「畢竟沒有證據的風聞彈奏,皇帝隻要相信就能把你貶官,皇帝隻要不信就能把你護住。」


    「那究竟是信還是不信?還不是皇帝一麵之詞嗎?」


    聽到伍愛華這番話,不少帝王忍不住搖頭:這種事情本身就不應該說給庶民們聽。


    大德天子應該是德行兼備的人才是,天幕這種說法簡直是毀了天子們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對於這些人的想法,伍愛華一概不知,畢竟對於在能夠把屠龍術教給所有中小學生的國家長大的孩子來說,保持皇帝的神秘性,維護皇帝的完美形象,那是什麽玩意?


    「除了中央的監察之外,宋朝在地方也設置了監察官,一般是當地的通判。」


    「歷史上,蘇軾、王安石等著名的大佬都擔任過通判這一官職。」


    「按照宋朝的要求,通判這一官職需要皇帝親自圈定,因為他本身就是中央派去地方的一隻眼睛,用來時刻盯著地方最高長官是否忠君愛國。」


    「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位卑權重惹人嫌。」


    【不得不說,一說是宋太、祖想出通判這種職位,我就覺得很合理】


    【在唐朝之前,一州長官就是當地的土皇帝,但是宋朝之後,他們給土皇帝派了監察官,很難說這不是從陳橋兵變中吸取的經驗。】


    【這不就是現在的一把手統攬全局,但是會被上麵拍下來的紀檢組長盯著的模式嗎】


    「通判這種職位,最怕的就是他會和地方長官沆瀣一氣。」


    「在皇帝看來,最好的就是這兩個人不太對付,才能夠確保不會產生地方割據的情況,但是這兩人又不能太不對付,如果互相有仇的話,地方的工作又如何開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爾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爾徽並收藏[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