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作者:爾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外,根據考據,西周的刑法原則中還有一條,『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其實我一開始對這條的感受很意外,他說父子兄弟之間,有罪不相互株連,但是我們都知道,古代法律最喜歡的就是株連,滿門抄斬、夷三族、誅九族,比比皆是。」
「別說古代,就是現代,父母和兄弟姐妹犯罪的,對自身的政審都有影響,但是當時西周律法卻說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不得不說周公和西周的立法者思想是非常先進前衛的。」
【為什麽都是父母影響孩子,沒有孩子影響父母的嗎?】
【可能是因為入編考試基本限製在35周歲,那個時候孩子還來不及犯罪?】
【啊這,確實是,有幾個人35周歲的時候孩子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
伍愛華看到彈幕已經給有疑問的人解釋清楚了,便沒有多說,而是繼續後麵的內容:「在明德慎罰的原則下,西周確立了五刑和五罰。」
「五刑還是大家熟悉的老一套,墨、劓、刖、宮、大辟,五罰則是大家第一次聽說?」
「其實五罰就是罰錢,因為原本應該處五刑的案件有疑點,所以可以通過交罰金代替刑罰,其中墨要銅百鍰、劓要二百、刖要五百、宮要六百、大辟要一千。」
「鍰的意思是六兩,換算一下,百鍰就是六十兩,但是我查了半天,也沒有辦法確定西周時期銅確切的購買力,如果觀眾朋友們有研究這方麵的,歡迎來和我探討~」
「說起古代和現代貨幣換算這件事情,我們就經常很頭疼,」伍愛華說著還不忘抱怨:「雖然大家一直是按照糧食價格換算,但是糧食價格也不準啊!」
「不說別的,我們總說一兩銀子在古代能買多少斤大米,在現代能買多少斤大米,來換算當時一兩銀子多少錢,比如我之前算蘇軾給侄女的嫁妝,就是按照這個原則計算的,但是這其中又有一個問題。」
「大米在古代是細糧,但是在現代不值錢啊!」伍愛華撓頭:「為什麽換算的時候按照米價?古人又沒有多少吃大米的,吃的都是豆子、高粱、糙米、雜糧,但是這些在我們現代都比大米貴,如果按照糧食換算,要怎麽確定品種和比例呢?」
伍愛華感慨:「這問題就不能細想,不然可能還要先計算一下gdp再確定換算比例……「
聽到伍愛華的話,古人都不可思議:「那些精米,竟然賣得比糙米雜糧還要便宜?!」
「這不可能!」
第37章
糧食問題一直是一個大問題。
古代重農抑商政策能夠實行那麽多年,就是因為糧食總是不夠的。
每當有更多的糧食,就會生更多的孩子,人□□發之後,糧食又再次不夠,直到有番薯土豆等良種出現,或者戰爭消耗一定數量的人口,才再次達成人口和糧食的平衡。
古代農人活著,就是為了吃飽穿暖,古代朝廷想要維持安定的統治,也要保證糧食供應。
按照資本主義的理論,統治者收稅應該卡在一個臨界點,就是既不會讓勞動者吃飽、又不會讓他餓著,隻有這樣勞動者才會努力奮鬥,並且不會隨便掀桌。
所以伍愛華明明在說的是物價的換算,古人的關注點已經紛紛都到精米比粗糧還便宜這件事情上了。
【為什麽粗糧會比精米貴?】有古人發出了彈幕。
伍愛華一眼看到,撓撓頭:「可能是因為一些供需關係、運輸成本活著規模化種植的經濟原因?我也不太明白,雖然目前水稻產量很高,但是番薯和玉米的產量應該比水稻還高才是?可我之前去超市,三根玉米就要十塊錢……」
提問的古人看著同樣不太明白的博主,著急了。
【不覺得粗糧比精米貴不合理嗎?!】
【覺得啊,但是就是這個價格,不行不買就是了】
【精米也不是所有的都便宜,五常大米、泰國香米什麽的還是貴的】
【之前什麽蒜你狠、豆你玩,不都是因為經濟原因價格瘋漲?】
蒜你狠、豆你玩?看到字麵意思,古人就聯想到大蒜和大豆,這些隨便在家門口種一點就好,還能價格瘋漲?
秦與漢初期,大豆還是主要糧食,看到豆子漲價,很多普通人都開始著急:「豆漲價了,當地的人會不會因此餓肚子?會不會有我們的商人給豆漲價?」
不過很快,古人又看到了彈幕:
【那些外國資本也就是在這些上麵能搞出花頭,我國主糧價格一直都是穩定的,後麵我們也看透了他們的路數,現在農產品的價格基本都是穩定在一定的區間了】
【這就體現了耕地紅線的重要性,首先要保證在不能從國外進口糧食的情況下,我們能夠自給自足】
「進口糧食?」帝王將相的目光被吸引了:「竟然有國家出口糧食?」
坐擁華夏的帝王們想不到,究竟是哪種國家才會出口糧食?這種戰略物資難道不應該好好地攥緊在自己手裏嗎?
【出口糧食,不怕自己本國國民餓死嗎?】
終於有心懷天下的人忍不住問。
這個伍愛華倒是知道一些。
「一般情況下,出口糧食都是本國供應有剩餘,比如地廣人稀規模化作業的國家,自己人口幾千萬,生產的糧食能夠養活上億人,國家進行了糧食儲備,但是太多糧食總不能爛在倉庫,所以會對外出口。」
「其實我一開始對這條的感受很意外,他說父子兄弟之間,有罪不相互株連,但是我們都知道,古代法律最喜歡的就是株連,滿門抄斬、夷三族、誅九族,比比皆是。」
「別說古代,就是現代,父母和兄弟姐妹犯罪的,對自身的政審都有影響,但是當時西周律法卻說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不得不說周公和西周的立法者思想是非常先進前衛的。」
【為什麽都是父母影響孩子,沒有孩子影響父母的嗎?】
【可能是因為入編考試基本限製在35周歲,那個時候孩子還來不及犯罪?】
【啊這,確實是,有幾個人35周歲的時候孩子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
伍愛華看到彈幕已經給有疑問的人解釋清楚了,便沒有多說,而是繼續後麵的內容:「在明德慎罰的原則下,西周確立了五刑和五罰。」
「五刑還是大家熟悉的老一套,墨、劓、刖、宮、大辟,五罰則是大家第一次聽說?」
「其實五罰就是罰錢,因為原本應該處五刑的案件有疑點,所以可以通過交罰金代替刑罰,其中墨要銅百鍰、劓要二百、刖要五百、宮要六百、大辟要一千。」
「鍰的意思是六兩,換算一下,百鍰就是六十兩,但是我查了半天,也沒有辦法確定西周時期銅確切的購買力,如果觀眾朋友們有研究這方麵的,歡迎來和我探討~」
「說起古代和現代貨幣換算這件事情,我們就經常很頭疼,」伍愛華說著還不忘抱怨:「雖然大家一直是按照糧食價格換算,但是糧食價格也不準啊!」
「不說別的,我們總說一兩銀子在古代能買多少斤大米,在現代能買多少斤大米,來換算當時一兩銀子多少錢,比如我之前算蘇軾給侄女的嫁妝,就是按照這個原則計算的,但是這其中又有一個問題。」
「大米在古代是細糧,但是在現代不值錢啊!」伍愛華撓頭:「為什麽換算的時候按照米價?古人又沒有多少吃大米的,吃的都是豆子、高粱、糙米、雜糧,但是這些在我們現代都比大米貴,如果按照糧食換算,要怎麽確定品種和比例呢?」
伍愛華感慨:「這問題就不能細想,不然可能還要先計算一下gdp再確定換算比例……「
聽到伍愛華的話,古人都不可思議:「那些精米,竟然賣得比糙米雜糧還要便宜?!」
「這不可能!」
第37章
糧食問題一直是一個大問題。
古代重農抑商政策能夠實行那麽多年,就是因為糧食總是不夠的。
每當有更多的糧食,就會生更多的孩子,人□□發之後,糧食又再次不夠,直到有番薯土豆等良種出現,或者戰爭消耗一定數量的人口,才再次達成人口和糧食的平衡。
古代農人活著,就是為了吃飽穿暖,古代朝廷想要維持安定的統治,也要保證糧食供應。
按照資本主義的理論,統治者收稅應該卡在一個臨界點,就是既不會讓勞動者吃飽、又不會讓他餓著,隻有這樣勞動者才會努力奮鬥,並且不會隨便掀桌。
所以伍愛華明明在說的是物價的換算,古人的關注點已經紛紛都到精米比粗糧還便宜這件事情上了。
【為什麽粗糧會比精米貴?】有古人發出了彈幕。
伍愛華一眼看到,撓撓頭:「可能是因為一些供需關係、運輸成本活著規模化種植的經濟原因?我也不太明白,雖然目前水稻產量很高,但是番薯和玉米的產量應該比水稻還高才是?可我之前去超市,三根玉米就要十塊錢……」
提問的古人看著同樣不太明白的博主,著急了。
【不覺得粗糧比精米貴不合理嗎?!】
【覺得啊,但是就是這個價格,不行不買就是了】
【精米也不是所有的都便宜,五常大米、泰國香米什麽的還是貴的】
【之前什麽蒜你狠、豆你玩,不都是因為經濟原因價格瘋漲?】
蒜你狠、豆你玩?看到字麵意思,古人就聯想到大蒜和大豆,這些隨便在家門口種一點就好,還能價格瘋漲?
秦與漢初期,大豆還是主要糧食,看到豆子漲價,很多普通人都開始著急:「豆漲價了,當地的人會不會因此餓肚子?會不會有我們的商人給豆漲價?」
不過很快,古人又看到了彈幕:
【那些外國資本也就是在這些上麵能搞出花頭,我國主糧價格一直都是穩定的,後麵我們也看透了他們的路數,現在農產品的價格基本都是穩定在一定的區間了】
【這就體現了耕地紅線的重要性,首先要保證在不能從國外進口糧食的情況下,我們能夠自給自足】
「進口糧食?」帝王將相的目光被吸引了:「竟然有國家出口糧食?」
坐擁華夏的帝王們想不到,究竟是哪種國家才會出口糧食?這種戰略物資難道不應該好好地攥緊在自己手裏嗎?
【出口糧食,不怕自己本國國民餓死嗎?】
終於有心懷天下的人忍不住問。
這個伍愛華倒是知道一些。
「一般情況下,出口糧食都是本國供應有剩餘,比如地廣人稀規模化作業的國家,自己人口幾千萬,生產的糧食能夠養活上億人,國家進行了糧食儲備,但是太多糧食總不能爛在倉庫,所以會對外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