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歷史同人] 開局盤點十大少年天子 作者:魚籽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朱厚照看到雷小萌的迴覆,神情卻愈發嚴肅,吩咐道:「去,立即去把寶船的圖紙給朕找來,立即!」
他從未想過,海權竟這麽重要,更不覺得三保太監下西洋有什麽過人之處,不過是帶來些番邦有趣的小玩意兒罷了。
而如今離三保太監下西洋已經過去了快百年。他大明的確還未派出一支艦隊出去,還隻能任由倭人在沿海地區襲擾,也就更不要說找尋那遠在海外的土豆、紅薯和玉米了。
而最早的玉米在嘉靖帝的時候就能進入他大明,他記得這個嘉靖帝不就是他那個好堂弟嘛!
如果是這樣的話,興許他能讓其他兩樣作物也能快點在他的大明繁育起來……
朱厚照在麵前的紙上又記下幾個字。
一會兒他要問天卷的問題又多了幾個!
【而《武經總要》這本書,包括了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術兩部分,是繼《孫子兵法》後,一種新型的兵書。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武經總要》前後兩集,每集各二十卷,前二十卷囊括了宋朝的軍事製度,包括選將用兵,基本軍事知識,兵法陣法等。】
【後二十卷還搜集了很多戰例。全書插圖豐富,尤其是各種弓弩機關,更是描畫清晰,讓學習者一目了然。完全是一套很係統的兵法教科書。】
【後來這本書的作者曾公亮和丁度又寫了《武經七書》,更是成為武學的必修課程。】
除了《武經總要》,朱厚照又記下了《武經七書》這本書的名字。
朱厚照想了想:「朕記得這兩本書似乎並未在高高高祖父的《永樂大典》中收錄吧!」
「奴才這就讓翰林院的官員去查。不過《永樂大典》包羅萬千書籍,一時半會兒未必能查明。」一旁的錢寧點頭哈腰道。
「不用查了,朕想起來了。朕還是太子的時候曾在父皇的內書房見過這本書,父皇應該是經常翻閱。不過的確不在《永樂大典》中。」
說到這裏,朱厚照心中忍不住吐槽:這麽平平無奇的名字,也難怪他看到都沒興趣打開了,也難為父皇能注意到。
若是早知道裏麵的內容這麽豐富,他早就翻開看了。
「去,幫朕把這套書拿來。」說罷他想了想,「應該就在一進門右手邊第二個架子上,第三排還是第四排朕記不得了,反正就在這兩排。朕應該是前年還掃過一眼。」
【這本書中,除了我們上麵提到的兩大發明,不但列舉了近身格鬥兵器,還記錄了各種武器機關的製作方法,各種火器的製作方法。】
【尤其是炮這種火器,這本書裏麵記錄了不下十幾種炮的形態,最簡便的甚至還有兩個人就能操作的手炮。】
還有武器機關的製作方法,各種火器的製作方法?還有十幾種炮的形態?
朱厚照更覺得心癢難耐。覺得自己真的錯過了一本好書。
不過也不能怪他,他記得當時他不過剛翻了第一冊的幾頁,結果發現裏麵是在講述宋朝的軍事製度。而且據說還是給武將兵士們做課本用的,便沒了興趣。
宋朝如此孱弱,他們的兵書又有什麽好看的?他們大明開國的那些老祖宗們,單是拿出來一個,都能碾壓宋朝整個朝代一大片武將了。
正是因此,正是因為他對宋朝的軍事能力十分嗤之以鼻,也就沒再繼續翻下去了。也實在是不知道後麵的內容竟這麽精彩。
雖然對皇帝陛下的博聞強記早就習慣了,但是此時錢寧還是忍不住嘆為觀止一番,急忙遣小內侍去取書了,而後還不忘拍馬屁:「陛下的記性,隻怕這天下人都沒幾人能比過。」
「跟陛下比,奴才就是個傻子!」
朱厚照佯做一腳踹過去笑罵道:「別拍馬屁了,今日事情多著呢,朕讓你準備的東西和人,你可準備好了?」
「哎呦!好了好了,奴才這就去叫他們進來。」
錢寧裝作痛唿了兩聲,連忙去叫人了。
秦朝。
火炮這種武器竟然記錄了不下十幾種炮的形態!
秦始皇十分的眼熱,從上次天卷結束至今,他嚐試了好多次,也才剛剛將火炮的樣式固定下來,這才遣匠人們去試著做出來,結果還是形態各異,不知道好不好用。
可這本書裏竟然記錄了十幾種形態!
這本秘籍,他實在是太想要了。
【我們大家都知道,火炮最早的雛形,源自發石機,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有這種武器了,主要是用於攻城。後來幾個朝代,發石機也在戰爭中排上了不小用場,比如霹靂車等等……】
【但是,直到宋朝時。發石機才真正演變成各種形態的火炮。而這本《武經總要》則是將炮的樣式總結、歸納、確定下來,成為後來很長一段時間重要的遠程武器。】
【這在八百年前的軍事戰爭中無疑是極先進的。】
發石機!
嬴政頓時茅塞頓開!
他頓時看向眼前的那幾門「炮」,指著其中最像發石機的一門,命令道:「就用它,投擲火藥包試試!」
「喏!」士兵們領命,立即將那門「炮」推到了校場正中,然後把提前準備好的火藥桶放在了發石機上麵。準備等始皇陛下一聲令下,就開始點火。
看著這門「炮」,秦始皇的腦中卻還想著之前的阿婆主說的玉米、土豆、紅薯。
他從未想過,海權竟這麽重要,更不覺得三保太監下西洋有什麽過人之處,不過是帶來些番邦有趣的小玩意兒罷了。
而如今離三保太監下西洋已經過去了快百年。他大明的確還未派出一支艦隊出去,還隻能任由倭人在沿海地區襲擾,也就更不要說找尋那遠在海外的土豆、紅薯和玉米了。
而最早的玉米在嘉靖帝的時候就能進入他大明,他記得這個嘉靖帝不就是他那個好堂弟嘛!
如果是這樣的話,興許他能讓其他兩樣作物也能快點在他的大明繁育起來……
朱厚照在麵前的紙上又記下幾個字。
一會兒他要問天卷的問題又多了幾個!
【而《武經總要》這本書,包括了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術兩部分,是繼《孫子兵法》後,一種新型的兵書。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武經總要》前後兩集,每集各二十卷,前二十卷囊括了宋朝的軍事製度,包括選將用兵,基本軍事知識,兵法陣法等。】
【後二十卷還搜集了很多戰例。全書插圖豐富,尤其是各種弓弩機關,更是描畫清晰,讓學習者一目了然。完全是一套很係統的兵法教科書。】
【後來這本書的作者曾公亮和丁度又寫了《武經七書》,更是成為武學的必修課程。】
除了《武經總要》,朱厚照又記下了《武經七書》這本書的名字。
朱厚照想了想:「朕記得這兩本書似乎並未在高高高祖父的《永樂大典》中收錄吧!」
「奴才這就讓翰林院的官員去查。不過《永樂大典》包羅萬千書籍,一時半會兒未必能查明。」一旁的錢寧點頭哈腰道。
「不用查了,朕想起來了。朕還是太子的時候曾在父皇的內書房見過這本書,父皇應該是經常翻閱。不過的確不在《永樂大典》中。」
說到這裏,朱厚照心中忍不住吐槽:這麽平平無奇的名字,也難怪他看到都沒興趣打開了,也難為父皇能注意到。
若是早知道裏麵的內容這麽豐富,他早就翻開看了。
「去,幫朕把這套書拿來。」說罷他想了想,「應該就在一進門右手邊第二個架子上,第三排還是第四排朕記不得了,反正就在這兩排。朕應該是前年還掃過一眼。」
【這本書中,除了我們上麵提到的兩大發明,不但列舉了近身格鬥兵器,還記錄了各種武器機關的製作方法,各種火器的製作方法。】
【尤其是炮這種火器,這本書裏麵記錄了不下十幾種炮的形態,最簡便的甚至還有兩個人就能操作的手炮。】
還有武器機關的製作方法,各種火器的製作方法?還有十幾種炮的形態?
朱厚照更覺得心癢難耐。覺得自己真的錯過了一本好書。
不過也不能怪他,他記得當時他不過剛翻了第一冊的幾頁,結果發現裏麵是在講述宋朝的軍事製度。而且據說還是給武將兵士們做課本用的,便沒了興趣。
宋朝如此孱弱,他們的兵書又有什麽好看的?他們大明開國的那些老祖宗們,單是拿出來一個,都能碾壓宋朝整個朝代一大片武將了。
正是因此,正是因為他對宋朝的軍事能力十分嗤之以鼻,也就沒再繼續翻下去了。也實在是不知道後麵的內容竟這麽精彩。
雖然對皇帝陛下的博聞強記早就習慣了,但是此時錢寧還是忍不住嘆為觀止一番,急忙遣小內侍去取書了,而後還不忘拍馬屁:「陛下的記性,隻怕這天下人都沒幾人能比過。」
「跟陛下比,奴才就是個傻子!」
朱厚照佯做一腳踹過去笑罵道:「別拍馬屁了,今日事情多著呢,朕讓你準備的東西和人,你可準備好了?」
「哎呦!好了好了,奴才這就去叫他們進來。」
錢寧裝作痛唿了兩聲,連忙去叫人了。
秦朝。
火炮這種武器竟然記錄了不下十幾種炮的形態!
秦始皇十分的眼熱,從上次天卷結束至今,他嚐試了好多次,也才剛剛將火炮的樣式固定下來,這才遣匠人們去試著做出來,結果還是形態各異,不知道好不好用。
可這本書裏竟然記錄了十幾種形態!
這本秘籍,他實在是太想要了。
【我們大家都知道,火炮最早的雛形,源自發石機,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有這種武器了,主要是用於攻城。後來幾個朝代,發石機也在戰爭中排上了不小用場,比如霹靂車等等……】
【但是,直到宋朝時。發石機才真正演變成各種形態的火炮。而這本《武經總要》則是將炮的樣式總結、歸納、確定下來,成為後來很長一段時間重要的遠程武器。】
【這在八百年前的軍事戰爭中無疑是極先進的。】
發石機!
嬴政頓時茅塞頓開!
他頓時看向眼前的那幾門「炮」,指著其中最像發石機的一門,命令道:「就用它,投擲火藥包試試!」
「喏!」士兵們領命,立即將那門「炮」推到了校場正中,然後把提前準備好的火藥桶放在了發石機上麵。準備等始皇陛下一聲令下,就開始點火。
看著這門「炮」,秦始皇的腦中卻還想著之前的阿婆主說的玉米、土豆、紅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