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歷史同人] 開局盤點十大少年天子 作者:魚籽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他這次真的能將火炮造出,是不是也意味著可以出海尋這些作物了?
阿婆主說的寶船排水量有兩千五百噸。雖然他不知道這個度量衡在後世是一個什麽體量,但是能遠航海外的船,一定不小。
在他大秦,能造出這種船來嗎?
【沒想到吧,從建國開始就被北方遊牧民族虎視眈眈的大宋王朝,竟然有這麽一本書。】
【還是這麽一本係統的、全麵的、先進的、百科全書似的武學經典。】
【可是,大宋既然有這麽本神書,怎麽最後還是被金人所滅了?】
各位麵皇帝:正是如此,他們是怎麽被滅的?
【其實這本書的誕生,也正是源自宋朝從一開始就形成的建國特點,重文抑武。】
趙匡胤:重文抑武不對嗎?江山都打下來了,還要武將做什麽?等著他們造反嗎?
趙匡義:我大哥做的那些事,除了黃袍加身外,我就覺得這件事最對了!
朱元璋:重文抑武?嗬……不過武將還是少用點腦子比較好。
朱棣:重文抑武?哼哼,自廢武功差不多!除非像朕一樣,親自做個征北大將軍。
朱厚照:就是嘛!所以朕才差點錯過這本好書。
【因為宋太祖趙匡胤是兵變起家,所以對武將很是警惕。】
趙匡胤:……你怎可這般說朕!
趙匡義:天卷果然什麽都知道。
朱元璋:顧慮的有些道理,但是過猶不及呀!
朱棣:還是向朕這樣自己能打最放心!
朱厚照:武將怎麽了,武將多威風。朕以後還要做鎮國大將軍呢,像朕的曾曾曾祖父那樣,逐蒙古人於草原。現在還要驅倭寇西洋人於海外!
【趙匡胤在解除了自己的老部下們武裝後,關於兵器的製造自然也不能放鬆,加強了對武器建造的集中管理。這才有了汴梁的興國坊和武器製造的南北作坊。】
【也正是因為集中管理,才會有統一的規製和要求,才有機會為這本武學著作提供數據和理論支撐。】
【宋仁宗剛登基不久,為了防止大宋的武備鬆懈,便召集人手,讓他們在集先人之大成的基礎上,又豐富了戰例和理論等知識。之後歷時五年,編纂了這部武學的百科全書。】
【而書成後,宋仁宗經過親自核定,還為這本書做序,足見他對大宋武備的重視和先見之明。】
就在這時,又一道彈幕出現了。
【@十全老人塗鴉怪:這是自然,除了朕的祖父、唐太宗以外,也就宋仁宗能夠與朕比肩了。】
這個彈幕自然是幹隆皇帝的了,剛才那波土豆紅薯玉米的彈幕他大大刷了一把優越感,如今聽到自己的偶像又被天卷大大肯定了,當然要出來好好捧捧場了。
這說明他看人還是很準的!
【宋仁宗時,這本書的編纂,以及它體現的軍事思想,其實已經比宋太祖時有了非常積極和不一樣的變化。】
【雖然宋太祖時的政策,可以節製唐朝時盛行的節度使統兵的製度。比如唐玄宗時,安史之亂讓大唐由盛轉衰。】
【而這種方法,則可以讓軍權牢牢掌握在皇帝本人手中。有其積極的一麵。】
節度使?
唐朝各皇帝,尤其是玄宗以後的皇帝,一個個都麵露凝色。就算都不說出口,但是表情此時已經出賣了他們的想法,都是一副深以為然的樣子。
而唐玄宗聽到天卷的話卻目瞪口呆。
什麽安史之亂,什麽由盛轉衰?
這說的是他治下的大唐嗎?
他的大唐不是被外邦稱為開元盛世,還說他是比肩太宗皇帝的偉大的天可汗嗎?
天卷到底是怎麽迴事?
它在胡說八道些什麽!
作者有話要說:
第68章 心太軟3(二合一)(捉蟲)
唐玄宗很不服。
這已經是天卷第二次說到這件事了。上次的時候,天卷就說一個叫安祿山的人會造反,可他後來查了,根本查無此人。
還說他會娶了兒子的媳婦,還讓她做了貴妃。於是自從天卷說了這件事後,他感覺家宴上兒子媳婦看他的眼神都不對了。
後來更是有好多次,都是他的兒子們自己來赴宴,根本就不再帶家眷了。
這讓他心裏十分不舒服,卻又說不出什麽來。
再加上,天卷還說他日後會被逼做太上皇。想想下麵的這些兒子們竟然日後竟然做出如此大不敬的事情,他就更不舒服了。
以至於最近他連家宴都很少召開了。哪怕是去年泰山封禪帶來的喜悅和滿足感都少了幾分。
好容易最近消停一些了,兒子媳婦妃子們看他的眼神也沒那麽怪異了,結果今天天卷又這麽說。說他讓大唐由盛轉衰,他怎能服氣?
天卷語焉不詳,卻讓他猜來猜去,搞得他宗族不和,後宮猜忌,實在是可恨。
於是他再也忍不住了,立即發了條彈幕。
【v@虎頭蛇尾李三郎:你在胡說些什麽?在朕的治下,大唐一片欣欣向榮,怎麽會由盛轉衰?】
發完這條,他覺得還不解氣,忍著扣除積分的心疼又發了一條:
【v@虎頭蛇尾李三郎:朕查過了,根本就沒有安祿山此人,你為何胡說八道!】
沒有安祿山此人?
雷小萌想了想,好像記起來以前查資料的時候看到過。安祿山是個,是後來給幽州節度使做了幹兒子,這才平步青雲。
阿婆主說的寶船排水量有兩千五百噸。雖然他不知道這個度量衡在後世是一個什麽體量,但是能遠航海外的船,一定不小。
在他大秦,能造出這種船來嗎?
【沒想到吧,從建國開始就被北方遊牧民族虎視眈眈的大宋王朝,竟然有這麽一本書。】
【還是這麽一本係統的、全麵的、先進的、百科全書似的武學經典。】
【可是,大宋既然有這麽本神書,怎麽最後還是被金人所滅了?】
各位麵皇帝:正是如此,他們是怎麽被滅的?
【其實這本書的誕生,也正是源自宋朝從一開始就形成的建國特點,重文抑武。】
趙匡胤:重文抑武不對嗎?江山都打下來了,還要武將做什麽?等著他們造反嗎?
趙匡義:我大哥做的那些事,除了黃袍加身外,我就覺得這件事最對了!
朱元璋:重文抑武?嗬……不過武將還是少用點腦子比較好。
朱棣:重文抑武?哼哼,自廢武功差不多!除非像朕一樣,親自做個征北大將軍。
朱厚照:就是嘛!所以朕才差點錯過這本好書。
【因為宋太祖趙匡胤是兵變起家,所以對武將很是警惕。】
趙匡胤:……你怎可這般說朕!
趙匡義:天卷果然什麽都知道。
朱元璋:顧慮的有些道理,但是過猶不及呀!
朱棣:還是向朕這樣自己能打最放心!
朱厚照:武將怎麽了,武將多威風。朕以後還要做鎮國大將軍呢,像朕的曾曾曾祖父那樣,逐蒙古人於草原。現在還要驅倭寇西洋人於海外!
【趙匡胤在解除了自己的老部下們武裝後,關於兵器的製造自然也不能放鬆,加強了對武器建造的集中管理。這才有了汴梁的興國坊和武器製造的南北作坊。】
【也正是因為集中管理,才會有統一的規製和要求,才有機會為這本武學著作提供數據和理論支撐。】
【宋仁宗剛登基不久,為了防止大宋的武備鬆懈,便召集人手,讓他們在集先人之大成的基礎上,又豐富了戰例和理論等知識。之後歷時五年,編纂了這部武學的百科全書。】
【而書成後,宋仁宗經過親自核定,還為這本書做序,足見他對大宋武備的重視和先見之明。】
就在這時,又一道彈幕出現了。
【@十全老人塗鴉怪:這是自然,除了朕的祖父、唐太宗以外,也就宋仁宗能夠與朕比肩了。】
這個彈幕自然是幹隆皇帝的了,剛才那波土豆紅薯玉米的彈幕他大大刷了一把優越感,如今聽到自己的偶像又被天卷大大肯定了,當然要出來好好捧捧場了。
這說明他看人還是很準的!
【宋仁宗時,這本書的編纂,以及它體現的軍事思想,其實已經比宋太祖時有了非常積極和不一樣的變化。】
【雖然宋太祖時的政策,可以節製唐朝時盛行的節度使統兵的製度。比如唐玄宗時,安史之亂讓大唐由盛轉衰。】
【而這種方法,則可以讓軍權牢牢掌握在皇帝本人手中。有其積極的一麵。】
節度使?
唐朝各皇帝,尤其是玄宗以後的皇帝,一個個都麵露凝色。就算都不說出口,但是表情此時已經出賣了他們的想法,都是一副深以為然的樣子。
而唐玄宗聽到天卷的話卻目瞪口呆。
什麽安史之亂,什麽由盛轉衰?
這說的是他治下的大唐嗎?
他的大唐不是被外邦稱為開元盛世,還說他是比肩太宗皇帝的偉大的天可汗嗎?
天卷到底是怎麽迴事?
它在胡說八道些什麽!
作者有話要說:
第68章 心太軟3(二合一)(捉蟲)
唐玄宗很不服。
這已經是天卷第二次說到這件事了。上次的時候,天卷就說一個叫安祿山的人會造反,可他後來查了,根本查無此人。
還說他會娶了兒子的媳婦,還讓她做了貴妃。於是自從天卷說了這件事後,他感覺家宴上兒子媳婦看他的眼神都不對了。
後來更是有好多次,都是他的兒子們自己來赴宴,根本就不再帶家眷了。
這讓他心裏十分不舒服,卻又說不出什麽來。
再加上,天卷還說他日後會被逼做太上皇。想想下麵的這些兒子們竟然日後竟然做出如此大不敬的事情,他就更不舒服了。
以至於最近他連家宴都很少召開了。哪怕是去年泰山封禪帶來的喜悅和滿足感都少了幾分。
好容易最近消停一些了,兒子媳婦妃子們看他的眼神也沒那麽怪異了,結果今天天卷又這麽說。說他讓大唐由盛轉衰,他怎能服氣?
天卷語焉不詳,卻讓他猜來猜去,搞得他宗族不和,後宮猜忌,實在是可恨。
於是他再也忍不住了,立即發了條彈幕。
【v@虎頭蛇尾李三郎:你在胡說些什麽?在朕的治下,大唐一片欣欣向榮,怎麽會由盛轉衰?】
發完這條,他覺得還不解氣,忍著扣除積分的心疼又發了一條:
【v@虎頭蛇尾李三郎:朕查過了,根本就沒有安祿山此人,你為何胡說八道!】
沒有安祿山此人?
雷小萌想了想,好像記起來以前查資料的時候看到過。安祿山是個,是後來給幽州節度使做了幹兒子,這才平步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