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這樣的。」今行向前欠身寸許,便感到難以自抑地乏力。他伏到憑幾上,然後挪往一邊,空出一半的位置,指尖朝那邊點了點,孩子氣地招顧橫之陪他趴著說話。
就像讀書時同用一張書案,頭碰頭地伏案小睡,然後不約而同地一起醒來,無意義地閑談幾句,「還記得重明湖泛濫那一迴嗎?」
顧橫之很自然地配合他,手伸過去給他作墊枕。
「那天我在湖上遇到你,第一時間的感覺其實是有些驚訝。」
「我也是。」今行想起往事,就不自覺地笑:「我問你怎麽來了,你說家訓如軍規。」
他枕在他掌心,「你是做不到見弱勢者危難而不救的人,你若不願赴戰,就不會接下聖旨,不會啟程去寧西。」
話出口的剎那,顧橫之就想抬頭起身,但今行側臉壓住了他的手腕,不讓他抽離。
那雙桃花似的眼盛開到極致,溫柔的低語如同質問:「如果不是因為我,你會偏離路線,擅自進京嗎?」
顧橫之被他凝望著,情難自禁,屈起指尖撫上他的臉頰邊緣,「我娘說,兩個人在一起,免不了受彼此影響。要想長長久久,不論這些影響是好是壞,都要互相接受,互相順應。為你改變,為你放棄,我心甘情願。」
今行貼著他的脈搏說:「可我不想你因為我而放棄你所擁有的任一。」
愛是彼此憐惜,互相占有,共同成就。
但顧橫之有許多的不舍,酸澀的情緒充滿他的胸腔,令他破天荒地覺得委屈。
他低聲說,「我已經失去了我娘,不能再失去你。」
人生二十載,絕大多數日子都是枯寂的重複,他的今行是照亮他無數個難捱瞬間的月光。
那月,當是永不墜落的千古月。
今行抓住他的臂膀,將自己和他再拉近一些,「我相信我自己,能贏到最後。你也要相信我,一直,好不好?」
咫尺之間,漂亮的眼眸隨心跳一起流盼,眸子裏盈潤的水光令唿吸升溫,熱切的氣息蒸騰著靈與肉,軟化了他所有的耿耿於懷。
「無論何時何地,我都信著你。」
就像我想著你念著你。
顧橫之保持手臂不動,扭直身調整坐姿,將他許諾之人半攬入懷中。
今行靠在他心口,暫且拋下所有的憂慮,放任自己陷入昏沉。隨著他的動作,鬆挽的髮髻跌散於憑幾,流瀉到榻上。
顧橫之任由那截花枝滾落,撩開滑落到他臉頰的髮絲,低頭輕輕貼上他發頂。
就這樣以算不上依偎的相依,從子夜蟬鳴,坐到晨曦拂曉。
賀冬睡醒來替,他才將人交託出去。
而後匹馬單騎,自安定門出京城,抵垂柳坡下,太陽才出。
朝暉灑滿遠處的懷王山,原野將將開始枯萎,在秋風下黃綠交錯地掙紮。
辰正二刻,一名著武服的青年從城裏方向打馬而來,「將軍!」
顧橫之示意他迴稟。
青年卻有些遲疑,「屬下在公主府從昨個兒等到今早,都沒見到人。雖然請他們的人帶了消息,但不知會不會傳到……」
「辛苦你了,迴去休息吧。」顧橫之已然明了,打斷他,望一眼天色,不再等待。
隨即策馬長驅,奔赴向八百裏外的荼州。
垂柳坡斜側的高岡上,忠義侯眺望那騎矯捷的身影遠去,口中道:「真不追上去見見?」
「見麵又能怎樣?」站在他身側的顧蓮子也望著同樣的方向,他和他的兄長裝束一模一樣,白麻的頭帶與袍袖隨風飄飛,將他因那張娃娃臉而殘留的稚氣徹底沖淡。
他長大了。
嬴淳懿迴頭看他,當真地關切道:「我怕你後悔。」
「沒有人再期待我迴家,悔無可悔。」顧蓮子輕飄飄地說,神情卻很沉著。當他得知那個如同天崩的噩耗的時候,就驟然地完全地沉了下去。
「那就這樣吧。」嬴淳懿轉身下山,邊走邊說:「文會就要落幕,我這兩日得把精力放到薈芳館。你還是盯著那邊,城防即將嚴密起來,你們要加倍小心。」
「嗯。」顧蓮子跟在後麵,低低應聲。
他已經沒有任何多餘的期盼,隻是覺得,在這短暫而又無人在意的一生中,他總要試著去做些事情,來證明自己活過。
車馬迴城,暖陽高升,大街小巷依舊熙熙攘攘。
各路官衙依舊忙忙碌碌,舊務未完全了結,新的指派又落到頭上。
崔連壁帶著聖旨和兩位李太醫去看望世子,不巧,人還在昏睡。崔相爺隻得讓太醫們診過脈,與賀冬商議微調了藥方,便留下聖旨和一堆珍貴的藥材與補品而去。
這些人前腳剛走,持鴛後腳就找上來,看過世子,便逮著賀冬細細地問話,要把這邊的情況事無巨細地帶迴去,讓謝老爺子能稍微寬寬心。
兩個老相識正說話,奉裴明憫吩咐而來的護衛就敲響了大門……
待今行再次清醒,已是黃昏。
這一次,他的精神比昨夜好一些,賀冬將白日來探望他、過問情況的人們一一告訴他,包括又一次錯過的星央。
他聽說顧橫之已經離開,又看過聖旨,始終一言不發。最後,他把聖旨交給賀冬,放到供桌上和那把弓一起供著,然後又請冬叔幫他裁一截白麻布來。
賀冬一聽就知他的想法,「萬一讓人發現,說你對陛下不敬,可不好。」
就像讀書時同用一張書案,頭碰頭地伏案小睡,然後不約而同地一起醒來,無意義地閑談幾句,「還記得重明湖泛濫那一迴嗎?」
顧橫之很自然地配合他,手伸過去給他作墊枕。
「那天我在湖上遇到你,第一時間的感覺其實是有些驚訝。」
「我也是。」今行想起往事,就不自覺地笑:「我問你怎麽來了,你說家訓如軍規。」
他枕在他掌心,「你是做不到見弱勢者危難而不救的人,你若不願赴戰,就不會接下聖旨,不會啟程去寧西。」
話出口的剎那,顧橫之就想抬頭起身,但今行側臉壓住了他的手腕,不讓他抽離。
那雙桃花似的眼盛開到極致,溫柔的低語如同質問:「如果不是因為我,你會偏離路線,擅自進京嗎?」
顧橫之被他凝望著,情難自禁,屈起指尖撫上他的臉頰邊緣,「我娘說,兩個人在一起,免不了受彼此影響。要想長長久久,不論這些影響是好是壞,都要互相接受,互相順應。為你改變,為你放棄,我心甘情願。」
今行貼著他的脈搏說:「可我不想你因為我而放棄你所擁有的任一。」
愛是彼此憐惜,互相占有,共同成就。
但顧橫之有許多的不舍,酸澀的情緒充滿他的胸腔,令他破天荒地覺得委屈。
他低聲說,「我已經失去了我娘,不能再失去你。」
人生二十載,絕大多數日子都是枯寂的重複,他的今行是照亮他無數個難捱瞬間的月光。
那月,當是永不墜落的千古月。
今行抓住他的臂膀,將自己和他再拉近一些,「我相信我自己,能贏到最後。你也要相信我,一直,好不好?」
咫尺之間,漂亮的眼眸隨心跳一起流盼,眸子裏盈潤的水光令唿吸升溫,熱切的氣息蒸騰著靈與肉,軟化了他所有的耿耿於懷。
「無論何時何地,我都信著你。」
就像我想著你念著你。
顧橫之保持手臂不動,扭直身調整坐姿,將他許諾之人半攬入懷中。
今行靠在他心口,暫且拋下所有的憂慮,放任自己陷入昏沉。隨著他的動作,鬆挽的髮髻跌散於憑幾,流瀉到榻上。
顧橫之任由那截花枝滾落,撩開滑落到他臉頰的髮絲,低頭輕輕貼上他發頂。
就這樣以算不上依偎的相依,從子夜蟬鳴,坐到晨曦拂曉。
賀冬睡醒來替,他才將人交託出去。
而後匹馬單騎,自安定門出京城,抵垂柳坡下,太陽才出。
朝暉灑滿遠處的懷王山,原野將將開始枯萎,在秋風下黃綠交錯地掙紮。
辰正二刻,一名著武服的青年從城裏方向打馬而來,「將軍!」
顧橫之示意他迴稟。
青年卻有些遲疑,「屬下在公主府從昨個兒等到今早,都沒見到人。雖然請他們的人帶了消息,但不知會不會傳到……」
「辛苦你了,迴去休息吧。」顧橫之已然明了,打斷他,望一眼天色,不再等待。
隨即策馬長驅,奔赴向八百裏外的荼州。
垂柳坡斜側的高岡上,忠義侯眺望那騎矯捷的身影遠去,口中道:「真不追上去見見?」
「見麵又能怎樣?」站在他身側的顧蓮子也望著同樣的方向,他和他的兄長裝束一模一樣,白麻的頭帶與袍袖隨風飄飛,將他因那張娃娃臉而殘留的稚氣徹底沖淡。
他長大了。
嬴淳懿迴頭看他,當真地關切道:「我怕你後悔。」
「沒有人再期待我迴家,悔無可悔。」顧蓮子輕飄飄地說,神情卻很沉著。當他得知那個如同天崩的噩耗的時候,就驟然地完全地沉了下去。
「那就這樣吧。」嬴淳懿轉身下山,邊走邊說:「文會就要落幕,我這兩日得把精力放到薈芳館。你還是盯著那邊,城防即將嚴密起來,你們要加倍小心。」
「嗯。」顧蓮子跟在後麵,低低應聲。
他已經沒有任何多餘的期盼,隻是覺得,在這短暫而又無人在意的一生中,他總要試著去做些事情,來證明自己活過。
車馬迴城,暖陽高升,大街小巷依舊熙熙攘攘。
各路官衙依舊忙忙碌碌,舊務未完全了結,新的指派又落到頭上。
崔連壁帶著聖旨和兩位李太醫去看望世子,不巧,人還在昏睡。崔相爺隻得讓太醫們診過脈,與賀冬商議微調了藥方,便留下聖旨和一堆珍貴的藥材與補品而去。
這些人前腳剛走,持鴛後腳就找上來,看過世子,便逮著賀冬細細地問話,要把這邊的情況事無巨細地帶迴去,讓謝老爺子能稍微寬寬心。
兩個老相識正說話,奉裴明憫吩咐而來的護衛就敲響了大門……
待今行再次清醒,已是黃昏。
這一次,他的精神比昨夜好一些,賀冬將白日來探望他、過問情況的人們一一告訴他,包括又一次錯過的星央。
他聽說顧橫之已經離開,又看過聖旨,始終一言不發。最後,他把聖旨交給賀冬,放到供桌上和那把弓一起供著,然後又請冬叔幫他裁一截白麻布來。
賀冬一聽就知他的想法,「萬一讓人發現,說你對陛下不敬,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