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今行擰眉道:「他獨自上京,必定會以最快的速度。現在快半個月,也該到京畿了。」
謝靈意:「宣旨的人還沒迴來,知道消息的人不多。他可能是有意在藏匿行蹤,畢竟陛下下旨命他出使南越,他拒旨不從,不便公然出現在京城。我覺著,他或許會悄悄地來找你。裴家人怕他出事,很著急,他要是來見你,你讓他給家裏迴個信。」
然而賀今行顯然才將得知此事,「他怎麽這麽傻,半點消息不給我……」他一時想了很多,又擔憂,又相信以明憫的能力不會貿然行事全無準備,最後定神說:「近日我會注意,多謝侯爺知會我。」
待到下衙,他和星央一起去了幾個地方尋找,一無所獲。他又拜託柳從心和秋玉,讓他們在京畿的鋪子與行商都注意,若是發現肖似裴明憫的蹤跡,立刻通知他。
然而兩天過去,毫無消息。
反倒是各種查抄傳聞滿天飛,充填了街頭巷尾茶餘飯後的談資。
對於奴僕成群如雲、衣食住行奢靡無度,完全超出自身的爵位與官階者,刑部隻給了一天自首的機會,隨後便按照新製進行查辦懲處,逮人下獄,沒產充公。
從頭到尾十分嚴格,任你什麽身份找誰說情,都不可能得到一點豁免。
第325章 六十八
抱樸殿中。
嬴淳懿捧起一口三寸高的鎏金寶箱。
「……這幾位昨夜一起到公主府上,說什麽他們的府邸是祖輩所傳,這些年都沒有改建過。他們聽聞朝廷要整治的消息,立刻就打算自請罪責,然而消息滯後,已經過了賀大人設下的自首期限。他們怕禍及全家,隻能四處求人,甚至求到臣這裏。為了說動臣幫忙,還予以重金。」
順喜接走寶箱呈到禦前,打開來,是滿滿當當的金銀珠寶。
明德帝瞥一眼,「找你來?虧他們想得出,竟不知你也想吃他們的肉喝他們的血麽?」
嬴淳懿道:「臣也不知誰給他們出的招,百思不得其解。所以早早來報給陛下,免得被他們攀扯上。」
「你是真不想讓他們好過啊。」明德帝笑了,揮手示意順喜把寶箱拿下去,「朕知你早想這麽辦,但你是朕的侄兒,皇親國戚,不合適,所以朕一直未允。現在交給賀鴻錦和王玡天去辦,都是滿城風雨,朕這裏也收到好些封陳情,還有參劾刑部工部宣洩私仇的,令朕頭疼啊。」
皇帝扒開案頭一遝奏摺,沉吟片刻,「你覺得他們辦得怎麽樣?」
「迴陛下。」嬴淳懿拱手道:「兩位大人查辦嚴格,雷厲風行,或許會出現誤傷,但傷的絕不會是能拿出大量財寶來疏通打點的勛貴們。」
「賀鴻錦辦事確實不留情麵。」明德帝迴憶他開頭念過的人名,「有些個日日享受的比宮裏還要奢靡,是該好好鞭撻。可有些老實的,被一併連帶處置了,對他們也不太公平。」
「陛下要網開一麵?」嬴淳懿擰眉道。
與此同時,內侍匆匆進殿稟報:「陛下,崔相爺和盛大人有要事求見,說是與寧西路有關。」
「快宣。」明德帝臉上殘存的一點笑意消退了,對嬴淳懿說:「去告訴王玡天,叫他們悠著些,別做得太過了,朕還不想在秋後砍太多人頭。」
嬴淳懿心中浮起一個猜測,寧西路的情況恐怕不太妙,為此京城裏才不宜太過血腥。他隻得按捺下尚未出口的說辭,識趣告退。
出殿時與崔連壁二人相遇,雙方都麵色凝重,微微一頷首,便交錯而過。
一進殿,未及行禮,明德帝即問:「情況如何?」
崔連壁喉頭緊了緊,疊掌低頭,道:「沒壓住。」
盛環頌同時把兵部收到的急報送上去。
明德帝迅速看完,覆手將奏報拍到案上,「兩支州衛平不了一群鄉野賊子,吃了敗仗還有臉跟朕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朕竟不知養的是如此廢物!」
「陛下息怒。」盛環頌掀袍跪下,「多年無戰,太平慣了,臣亦未能盡到督管之責,讓他們失了戒備之心,鬆懈操練,才導致今日之果。臣已申斥兩衛指揮使,著手從裏到外進行整頓,陛下要如何罰臣,臣也甘願領罰。但當前荼州之亂未定,荼州百姓未安,臣心有愧疚,還請陛下給臣等一個將功折罪的機會,重整旗鼓平定荼州。」
崔連壁沒說話,一同拱手相求。
明德帝森然道:「朕已經給過一次機會,再給他們一次機會,難道還能突然勇武反敗為勝不成?事不過三,再敗一次,衛軍的顏麵往哪兒擱,朕的顏麵往哪兒擱?」
盛環頌再次請罪,又道:「要不讓驪州衛入荼平亂?驪州衛實力是寧西三衛中最高的,這些年負責往西北運送軍餉,也有些經驗。」
「周邊衛軍不宜再調動。」崔連壁覺得不妥,「荼州之亂,攪得整個寧西都不得安寧,人心浮動,流言不停,有甚者妄圖模仿賊首妖言惑眾,幸而被當地官府及時控製。若此時再將鄰近的其他州衛調去荼州,一旦本地有賊子趁機異動攪亂是非,勢必要將派出的州衛調迴來鎮守。這兩頭跑難免顧此失彼,得不償失。」
他看向皇帝,試探道:「不如從江北或是甘中調遣一支州衛?」
明德帝搖頭,聲音淡淡:「江北甘中幾衛與荼州衛能有多大差別?直接調一支禁軍去罷。」
崔連壁驚道:「禁軍拱衛京城,豈能擅離?陛下三思啊。」
謝靈意:「宣旨的人還沒迴來,知道消息的人不多。他可能是有意在藏匿行蹤,畢竟陛下下旨命他出使南越,他拒旨不從,不便公然出現在京城。我覺著,他或許會悄悄地來找你。裴家人怕他出事,很著急,他要是來見你,你讓他給家裏迴個信。」
然而賀今行顯然才將得知此事,「他怎麽這麽傻,半點消息不給我……」他一時想了很多,又擔憂,又相信以明憫的能力不會貿然行事全無準備,最後定神說:「近日我會注意,多謝侯爺知會我。」
待到下衙,他和星央一起去了幾個地方尋找,一無所獲。他又拜託柳從心和秋玉,讓他們在京畿的鋪子與行商都注意,若是發現肖似裴明憫的蹤跡,立刻通知他。
然而兩天過去,毫無消息。
反倒是各種查抄傳聞滿天飛,充填了街頭巷尾茶餘飯後的談資。
對於奴僕成群如雲、衣食住行奢靡無度,完全超出自身的爵位與官階者,刑部隻給了一天自首的機會,隨後便按照新製進行查辦懲處,逮人下獄,沒產充公。
從頭到尾十分嚴格,任你什麽身份找誰說情,都不可能得到一點豁免。
第325章 六十八
抱樸殿中。
嬴淳懿捧起一口三寸高的鎏金寶箱。
「……這幾位昨夜一起到公主府上,說什麽他們的府邸是祖輩所傳,這些年都沒有改建過。他們聽聞朝廷要整治的消息,立刻就打算自請罪責,然而消息滯後,已經過了賀大人設下的自首期限。他們怕禍及全家,隻能四處求人,甚至求到臣這裏。為了說動臣幫忙,還予以重金。」
順喜接走寶箱呈到禦前,打開來,是滿滿當當的金銀珠寶。
明德帝瞥一眼,「找你來?虧他們想得出,竟不知你也想吃他們的肉喝他們的血麽?」
嬴淳懿道:「臣也不知誰給他們出的招,百思不得其解。所以早早來報給陛下,免得被他們攀扯上。」
「你是真不想讓他們好過啊。」明德帝笑了,揮手示意順喜把寶箱拿下去,「朕知你早想這麽辦,但你是朕的侄兒,皇親國戚,不合適,所以朕一直未允。現在交給賀鴻錦和王玡天去辦,都是滿城風雨,朕這裏也收到好些封陳情,還有參劾刑部工部宣洩私仇的,令朕頭疼啊。」
皇帝扒開案頭一遝奏摺,沉吟片刻,「你覺得他們辦得怎麽樣?」
「迴陛下。」嬴淳懿拱手道:「兩位大人查辦嚴格,雷厲風行,或許會出現誤傷,但傷的絕不會是能拿出大量財寶來疏通打點的勛貴們。」
「賀鴻錦辦事確實不留情麵。」明德帝迴憶他開頭念過的人名,「有些個日日享受的比宮裏還要奢靡,是該好好鞭撻。可有些老實的,被一併連帶處置了,對他們也不太公平。」
「陛下要網開一麵?」嬴淳懿擰眉道。
與此同時,內侍匆匆進殿稟報:「陛下,崔相爺和盛大人有要事求見,說是與寧西路有關。」
「快宣。」明德帝臉上殘存的一點笑意消退了,對嬴淳懿說:「去告訴王玡天,叫他們悠著些,別做得太過了,朕還不想在秋後砍太多人頭。」
嬴淳懿心中浮起一個猜測,寧西路的情況恐怕不太妙,為此京城裏才不宜太過血腥。他隻得按捺下尚未出口的說辭,識趣告退。
出殿時與崔連壁二人相遇,雙方都麵色凝重,微微一頷首,便交錯而過。
一進殿,未及行禮,明德帝即問:「情況如何?」
崔連壁喉頭緊了緊,疊掌低頭,道:「沒壓住。」
盛環頌同時把兵部收到的急報送上去。
明德帝迅速看完,覆手將奏報拍到案上,「兩支州衛平不了一群鄉野賊子,吃了敗仗還有臉跟朕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朕竟不知養的是如此廢物!」
「陛下息怒。」盛環頌掀袍跪下,「多年無戰,太平慣了,臣亦未能盡到督管之責,讓他們失了戒備之心,鬆懈操練,才導致今日之果。臣已申斥兩衛指揮使,著手從裏到外進行整頓,陛下要如何罰臣,臣也甘願領罰。但當前荼州之亂未定,荼州百姓未安,臣心有愧疚,還請陛下給臣等一個將功折罪的機會,重整旗鼓平定荼州。」
崔連壁沒說話,一同拱手相求。
明德帝森然道:「朕已經給過一次機會,再給他們一次機會,難道還能突然勇武反敗為勝不成?事不過三,再敗一次,衛軍的顏麵往哪兒擱,朕的顏麵往哪兒擱?」
盛環頌再次請罪,又道:「要不讓驪州衛入荼平亂?驪州衛實力是寧西三衛中最高的,這些年負責往西北運送軍餉,也有些經驗。」
「周邊衛軍不宜再調動。」崔連壁覺得不妥,「荼州之亂,攪得整個寧西都不得安寧,人心浮動,流言不停,有甚者妄圖模仿賊首妖言惑眾,幸而被當地官府及時控製。若此時再將鄰近的其他州衛調去荼州,一旦本地有賊子趁機異動攪亂是非,勢必要將派出的州衛調迴來鎮守。這兩頭跑難免顧此失彼,得不償失。」
他看向皇帝,試探道:「不如從江北或是甘中調遣一支州衛?」
明德帝搖頭,聲音淡淡:「江北甘中幾衛與荼州衛能有多大差別?直接調一支禁軍去罷。」
崔連壁驚道:「禁軍拱衛京城,豈能擅離?陛下三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