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伯迴答:「老爺沒有提到其他人。」
所以,兄弟也不行。
秦幼合不再問為什麽,默默環視整個靈堂。
當初他們離開京城的家,帶走的一針一線一書一畫都被檢查過,除了——
他看向安置在靈堂中央,因陛下密令超度百日而遲遲未能下葬的棺槨。
隔著四四方方的木頭,他爹就靜靜地睡在裏麵。
第320章 六十三
初四一大早,賀冬從早市迴來,順便帶迴了一封從宛縣來的信。
賀今行看了信,秦幼合對他所問之事毫無所知。他並不感到失望,甚至有些欣慰。
什麽都不知道,也就什麽都不必摻和,可以安安穩穩地生活。
隻是……
賀冬看他麵色,估摸著信裏沒什麽可用的消息,就說:「我去找一找?」
賀今行緩緩頷首,「或許是我想多了,他們一家人都好好的,有自己的安排不急著團聚。」
他私心裏希望是這個原因,但不能忽略其他的可能性,「又或許在秦毓章死後,他的兒子並沒有被釋放,而是轉落到別人手裏。」
賀冬說:「其實,秦黨被清算的時候,這餘聞道能逃過一劫,我就挺驚訝。當初他為了投靠秦毓章,親手把他兒子送出去表忠心,結果卻像沒有這迴事兒,還進了通政司,到你身邊。」
真不知是單純運氣好,還是有其他高人指點。若是後者,哪怕有雲織的過往交情,也不得不防。
賀今行不願再過多猜測,一時沉默。
「今行!」窗外傳來星央的聲音,高高興興的,「我們準備好啦,什麽時候走?」
今日休沐,他們要去至誠寺探望張厭深。
賀今行處理好書信,帶上給老師的禮物,一出門就對上三雙大眼睛。
星央特地早早餵了兩匹馬,將它們的皮毛刷得光鮮發亮,才牽出來。
目光相望,賀今行頓住腳步,欲言又止。
星央注意到,「不騎馬?」
賀今行走上前,摸摸卷日月的腦袋,說:「我現在不能騎,你帶著它一起跑跑。」
他單是養著,可以說是殷侯的託付,騎著在城裏出行就太過招搖。
「因為哪個人嗎?」星央耷下眉,也憐愛地給卷日月順毛。
賀今行笑了笑,然後搖頭。箇中原因沒必要說出來,徒增對方的煩惱。
星央便隻能像往常放馬一樣,帶兩匹馬出行。出城後才興奮起來,在曠野裏忽快忽慢,追著野兔野雁隨意奔馳。飛得遠了就倒迴去,找今行說話,說不上幾句便又跑走。
賀今行駕著從醫館拉過來的馬車,載著賀冬跟在他們後麵,看這一人二馬來迴反覆,晃晃悠悠地抵達至誠寺。
一場秋雨過後,山林漸染。
山門前石梯落有黃葉,兩個小沙彌正從上往下打掃。
賀今行係好馬車,陪著星央在路邊亭裏休憩一刻,才問他:「要一起上去麽?」
錯金山下信仰天神的人們,多有一種奉獻式的忠誠,往往排斥其他教派。
星央稍作猶豫,還是想跟他呆在一塊兒。
三人遂一起上山。
賀冬也不信佛,入寺之後,卻獨自去寶殿拜佛。
賀今行帶著星央去後山,離禪房還有幾步距離,便聽見老人爽朗的笑聲。從大開的窗戶望進去,張厭深和弘海法師就如往日一般,相對而座,煮茶讀經。
「老師,主持大師。」他站在窗外叫人,笑問:「何事如此開懷?」
張厭深對他的到來毫不意外,仿佛早就約定過一般,笑著招手示意他們進屋,同時說:「我們在聊謝延卿呢。」
賀今行沒有立刻邁步,好奇道:「謝老大人?他怎麽了?」
「我說他進京沒多久就打道迴江南,真是平白折騰。」張厭深解釋完,看向對麵:「你也這麽想,是吧?」
弘海法師閉目合掌道:「各人有各人的緣法,來來去去,皆由天定。」
張厭深滿意點頭:「你今兒總算說了句能聽的話。」
這對老友慣常如此相處,賀今行看得失笑,既無要緊事就不再追問,攜星央一道進去,向兩位老者問好。
混血兒打過招唿,就閉緊嘴巴拘謹地在今行指給自己的位置坐下。
張厭深看這孩子渾身上下都是一股別扭勁兒,和藹道:「禪房裏確實沒什麽意思,這位小友不妨出去玩玩,這山上好玩的好看的勉強有幾處。」
賀今行見狀,也用目光詢問,「我在這裏和老師說說話,要半個時辰左右,能等得住嗎?」
星央再度陷入猶豫,終究受不了這裏的氛圍,小聲說:「那我在山下等你們。」
「好。」賀今行拍拍他,「冬叔那邊應該快些,去找他一起下山也行。」
星央點點頭,起身跨出門拔腿就跑。
屋裏幾個人頓時都笑了。
笑過之後,張厭深拂開麵前擺著的佛經,給自己的學生倒一杯熱茶,「今日能得空來瞧我這老頭子,看來你們那新政準備得差不多了?」
賀今行瞥向弘海法師,既然老師沒有避著,那他也無需避忌,遂挑重點道來,最後說:「聖旨已經發往江南,初十之前應當就會正式試行。」
張厭深認真聽完,問道:「你是去過江南的,你覺得試行起來會怎麽樣?」
賀今行捧著茶說:「學生自然希望一切順利,但心裏也沒底,未來如何實不可知。」
所以,兄弟也不行。
秦幼合不再問為什麽,默默環視整個靈堂。
當初他們離開京城的家,帶走的一針一線一書一畫都被檢查過,除了——
他看向安置在靈堂中央,因陛下密令超度百日而遲遲未能下葬的棺槨。
隔著四四方方的木頭,他爹就靜靜地睡在裏麵。
第320章 六十三
初四一大早,賀冬從早市迴來,順便帶迴了一封從宛縣來的信。
賀今行看了信,秦幼合對他所問之事毫無所知。他並不感到失望,甚至有些欣慰。
什麽都不知道,也就什麽都不必摻和,可以安安穩穩地生活。
隻是……
賀冬看他麵色,估摸著信裏沒什麽可用的消息,就說:「我去找一找?」
賀今行緩緩頷首,「或許是我想多了,他們一家人都好好的,有自己的安排不急著團聚。」
他私心裏希望是這個原因,但不能忽略其他的可能性,「又或許在秦毓章死後,他的兒子並沒有被釋放,而是轉落到別人手裏。」
賀冬說:「其實,秦黨被清算的時候,這餘聞道能逃過一劫,我就挺驚訝。當初他為了投靠秦毓章,親手把他兒子送出去表忠心,結果卻像沒有這迴事兒,還進了通政司,到你身邊。」
真不知是單純運氣好,還是有其他高人指點。若是後者,哪怕有雲織的過往交情,也不得不防。
賀今行不願再過多猜測,一時沉默。
「今行!」窗外傳來星央的聲音,高高興興的,「我們準備好啦,什麽時候走?」
今日休沐,他們要去至誠寺探望張厭深。
賀今行處理好書信,帶上給老師的禮物,一出門就對上三雙大眼睛。
星央特地早早餵了兩匹馬,將它們的皮毛刷得光鮮發亮,才牽出來。
目光相望,賀今行頓住腳步,欲言又止。
星央注意到,「不騎馬?」
賀今行走上前,摸摸卷日月的腦袋,說:「我現在不能騎,你帶著它一起跑跑。」
他單是養著,可以說是殷侯的託付,騎著在城裏出行就太過招搖。
「因為哪個人嗎?」星央耷下眉,也憐愛地給卷日月順毛。
賀今行笑了笑,然後搖頭。箇中原因沒必要說出來,徒增對方的煩惱。
星央便隻能像往常放馬一樣,帶兩匹馬出行。出城後才興奮起來,在曠野裏忽快忽慢,追著野兔野雁隨意奔馳。飛得遠了就倒迴去,找今行說話,說不上幾句便又跑走。
賀今行駕著從醫館拉過來的馬車,載著賀冬跟在他們後麵,看這一人二馬來迴反覆,晃晃悠悠地抵達至誠寺。
一場秋雨過後,山林漸染。
山門前石梯落有黃葉,兩個小沙彌正從上往下打掃。
賀今行係好馬車,陪著星央在路邊亭裏休憩一刻,才問他:「要一起上去麽?」
錯金山下信仰天神的人們,多有一種奉獻式的忠誠,往往排斥其他教派。
星央稍作猶豫,還是想跟他呆在一塊兒。
三人遂一起上山。
賀冬也不信佛,入寺之後,卻獨自去寶殿拜佛。
賀今行帶著星央去後山,離禪房還有幾步距離,便聽見老人爽朗的笑聲。從大開的窗戶望進去,張厭深和弘海法師就如往日一般,相對而座,煮茶讀經。
「老師,主持大師。」他站在窗外叫人,笑問:「何事如此開懷?」
張厭深對他的到來毫不意外,仿佛早就約定過一般,笑著招手示意他們進屋,同時說:「我們在聊謝延卿呢。」
賀今行沒有立刻邁步,好奇道:「謝老大人?他怎麽了?」
「我說他進京沒多久就打道迴江南,真是平白折騰。」張厭深解釋完,看向對麵:「你也這麽想,是吧?」
弘海法師閉目合掌道:「各人有各人的緣法,來來去去,皆由天定。」
張厭深滿意點頭:「你今兒總算說了句能聽的話。」
這對老友慣常如此相處,賀今行看得失笑,既無要緊事就不再追問,攜星央一道進去,向兩位老者問好。
混血兒打過招唿,就閉緊嘴巴拘謹地在今行指給自己的位置坐下。
張厭深看這孩子渾身上下都是一股別扭勁兒,和藹道:「禪房裏確實沒什麽意思,這位小友不妨出去玩玩,這山上好玩的好看的勉強有幾處。」
賀今行見狀,也用目光詢問,「我在這裏和老師說說話,要半個時辰左右,能等得住嗎?」
星央再度陷入猶豫,終究受不了這裏的氛圍,小聲說:「那我在山下等你們。」
「好。」賀今行拍拍他,「冬叔那邊應該快些,去找他一起下山也行。」
星央點點頭,起身跨出門拔腿就跑。
屋裏幾個人頓時都笑了。
笑過之後,張厭深拂開麵前擺著的佛經,給自己的學生倒一杯熱茶,「今日能得空來瞧我這老頭子,看來你們那新政準備得差不多了?」
賀今行瞥向弘海法師,既然老師沒有避著,那他也無需避忌,遂挑重點道來,最後說:「聖旨已經發往江南,初十之前應當就會正式試行。」
張厭深認真聽完,問道:「你是去過江南的,你覺得試行起來會怎麽樣?」
賀今行捧著茶說:「學生自然希望一切順利,但心裏也沒底,未來如何實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