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便一橫心,主動跟著內侍離開。
賀今行自然不能跟著進宮,他留下來,打算和秦小裳一起安頓好秦毓章的遺體。
尚未動手,就聽一聲碎響,湯藥四濺。一名老人站在堂中,半舉雙手,盯著書案後的人形,一動不動。
「成伯!」秦小裳撲過去抱著他,哭道:「老爺自盡了。」
成伯抱住他的頭,好一會兒,才找迴自己的聲音,「少爺呢?」
「他跟著宮裏來的內侍,以及至誠寺的弘海法師一道進宮去了。」賀今行將法師的來意告訴對方。
秦小裳也說是,成伯就推開他,顫巍巍地走向他家老爺。
「老爺讓我親自去熬藥,沒想到,竟是永別。」他慢慢地說著,替秦毓章整理好衣袍,吩咐秦小裳:「去請景書小姐過來。」
書童立馬跑著去請。
既有人安排,賀今行不便多留,隨即告辭。
成伯勻給他一盞帶籠罩的燈台,把他送到書房外,向他深深一揖。
此時不知確切時辰,濃夜已經蔓延開來,聽不見雨聲,走進庭院才感覺到細密的雨絲。
他頭疼欲裂,舉燈按照原路出去,到先前碰見顧蓮子的地方,那少年卻不知去哪兒了。
出得府門,兩隊禁軍依舊把守在左右。
正對大門的巷子中央,撐著一把油紙傘,傘下一道清瘦人影,煢煢獨立。
賀今行上前認出是誰,拱手道:「許大人。」
「是你啊。」許輕名持傘前移,分他一半遮蔽。
賀今行近距離地看著他的麵容,夜色難掩疲倦,猶豫著說:「秦相爺他……」
「不必告訴我。」許輕名稍微錯身,望向前方那座幽深沉寂的府宅,輕聲道:「主家十二樓,一身當三千。古來妾薄命,事主不盡年……」
葉落風不起,山花空自紅。
捐世不待老,惠妾無其終。
一死尚可忍,百歲何當窮?
第280章 二十三
「跟著弘海進宮去了?」
傅景書聽到匯報,低聲重複一遍,還破天荒地笑了一下。
麵對她的黑衣人當然不會因此認為她心情尚好,單膝跪地的姿態放得更低,說:「實是意外。」
隻要弘海不來,秦幼合被傳進宮,不論陛下如何處置,他們都能暗中把人換下來。可誰知這老和尚竟來橫插一手。
弘海法師,不世出的得道高僧,天下第一佛寺的主持。哪怕陛下崇尚道法,依然對他持有尊重。
攔是來不及的,有那方丹書鐵券,秦幼合的去處也塵埃落定。
事後的憤怒沒有任何作用,傅景書冷漠道:「罷了,秦幼合隻要人沒事,隨他去。」
她還有更緊迫的事要交給他們去做,從袖裏取出一份名單,「盡快找到他們並告訴他們,想活命,想保住頭上的烏紗,就按照我說的做。」
黑衣人接過來大略一翻,其中不乏耳熟能詳的官員名姓,任職更是從中央到地方各路州皆有,便知這名單上所記載的皆是秦黨的人。
其中隻有大約兩成的姓名被用硃筆圈了出來,代表是他們需要找到的目標。至於剩下的八成,想必是留給刑部的。
「是,屬下立刻上報統領。」黑衣人退入雨夜之中。
傅景書依然坐在廊上,看屋簷下的燈籠被吹得左搖右擺,方寸間被照亮的雨絲跟著飄忽。
少欽,隔著一堵院牆外麵,有人打起板子,響了四下。
這是喪音。
接著,成伯蒼老的聲音穿過院牆與雨幕:「少夫人,老爺故去,請您主持府中大局。」
傅景書收迴目光,直視前方,「明岄,走。」
明岄緩緩推動輪椅,侍女們撐起兩把大傘,挑起四頂燈籠,圍簇在她左右,一道走出這方偏院。
她沒有處理過喪事,但想來不會太麻煩。
秦幼合後半夜迴來,大門口已掛上白幡,他爹的遺體已換上壽衣放入棺中,停在正屋裏。
守在一旁的有成伯,秦小裳,以及那對他沒有預料到的主僕。
「秦少爺似乎很奇怪我會出現在這裏?」傅景書身體有些疲倦,故而靠著椅背說話。
「沒。」秦幼合剛剛確實感到驚訝,但這些都不重要了,隻是問:「何時備下的板材?」
成伯答:「老爺在三年前便預備下了。」
秦幼合竟一無所知,走到棺材旁,看他爹躺在其中,想到他爹早已安排好自己的後事,本因進宮麵聖而止住的悲戚再起,情不自禁滾下兩行淚來。
成伯見狀,想起老爺的託付,忍著傷心勸慰道:「少爺,人生在世,各有各的活法。哪怕是親父子,際遇也大不同,老爺已去,您悲痛過後,便該往前走。」
他道自己不該再讓花甲之年的老人為自己累心,轉頭拭了淚,復對大家說:「明日,我就會帶著我爹的遺體迴宛縣。從此之後,再也不迴宣京。」
「這是要把我們趕走嗎?」秦小裳愣愣道。
成伯搖頭,向皇宮方向拱手道:「聖上仁慈。」
秦幼合沒管他倆,看著傅景書說:「但你可以留下。陛下特地赦免了你,說你是才入府的新婦,不知者不罪。」
陛下還需要她醫治頭疾,她當然不會有事,傅景書頷首道:「好,我知道了。」
那態度與語氣十分平常,好似她早就知道這個結果一般。秦幼合蹙眉半晌,終是沒有過問,而是猶豫著問:「那個,你……需要我寫和離書嗎?」
賀今行自然不能跟著進宮,他留下來,打算和秦小裳一起安頓好秦毓章的遺體。
尚未動手,就聽一聲碎響,湯藥四濺。一名老人站在堂中,半舉雙手,盯著書案後的人形,一動不動。
「成伯!」秦小裳撲過去抱著他,哭道:「老爺自盡了。」
成伯抱住他的頭,好一會兒,才找迴自己的聲音,「少爺呢?」
「他跟著宮裏來的內侍,以及至誠寺的弘海法師一道進宮去了。」賀今行將法師的來意告訴對方。
秦小裳也說是,成伯就推開他,顫巍巍地走向他家老爺。
「老爺讓我親自去熬藥,沒想到,竟是永別。」他慢慢地說著,替秦毓章整理好衣袍,吩咐秦小裳:「去請景書小姐過來。」
書童立馬跑著去請。
既有人安排,賀今行不便多留,隨即告辭。
成伯勻給他一盞帶籠罩的燈台,把他送到書房外,向他深深一揖。
此時不知確切時辰,濃夜已經蔓延開來,聽不見雨聲,走進庭院才感覺到細密的雨絲。
他頭疼欲裂,舉燈按照原路出去,到先前碰見顧蓮子的地方,那少年卻不知去哪兒了。
出得府門,兩隊禁軍依舊把守在左右。
正對大門的巷子中央,撐著一把油紙傘,傘下一道清瘦人影,煢煢獨立。
賀今行上前認出是誰,拱手道:「許大人。」
「是你啊。」許輕名持傘前移,分他一半遮蔽。
賀今行近距離地看著他的麵容,夜色難掩疲倦,猶豫著說:「秦相爺他……」
「不必告訴我。」許輕名稍微錯身,望向前方那座幽深沉寂的府宅,輕聲道:「主家十二樓,一身當三千。古來妾薄命,事主不盡年……」
葉落風不起,山花空自紅。
捐世不待老,惠妾無其終。
一死尚可忍,百歲何當窮?
第280章 二十三
「跟著弘海進宮去了?」
傅景書聽到匯報,低聲重複一遍,還破天荒地笑了一下。
麵對她的黑衣人當然不會因此認為她心情尚好,單膝跪地的姿態放得更低,說:「實是意外。」
隻要弘海不來,秦幼合被傳進宮,不論陛下如何處置,他們都能暗中把人換下來。可誰知這老和尚竟來橫插一手。
弘海法師,不世出的得道高僧,天下第一佛寺的主持。哪怕陛下崇尚道法,依然對他持有尊重。
攔是來不及的,有那方丹書鐵券,秦幼合的去處也塵埃落定。
事後的憤怒沒有任何作用,傅景書冷漠道:「罷了,秦幼合隻要人沒事,隨他去。」
她還有更緊迫的事要交給他們去做,從袖裏取出一份名單,「盡快找到他們並告訴他們,想活命,想保住頭上的烏紗,就按照我說的做。」
黑衣人接過來大略一翻,其中不乏耳熟能詳的官員名姓,任職更是從中央到地方各路州皆有,便知這名單上所記載的皆是秦黨的人。
其中隻有大約兩成的姓名被用硃筆圈了出來,代表是他們需要找到的目標。至於剩下的八成,想必是留給刑部的。
「是,屬下立刻上報統領。」黑衣人退入雨夜之中。
傅景書依然坐在廊上,看屋簷下的燈籠被吹得左搖右擺,方寸間被照亮的雨絲跟著飄忽。
少欽,隔著一堵院牆外麵,有人打起板子,響了四下。
這是喪音。
接著,成伯蒼老的聲音穿過院牆與雨幕:「少夫人,老爺故去,請您主持府中大局。」
傅景書收迴目光,直視前方,「明岄,走。」
明岄緩緩推動輪椅,侍女們撐起兩把大傘,挑起四頂燈籠,圍簇在她左右,一道走出這方偏院。
她沒有處理過喪事,但想來不會太麻煩。
秦幼合後半夜迴來,大門口已掛上白幡,他爹的遺體已換上壽衣放入棺中,停在正屋裏。
守在一旁的有成伯,秦小裳,以及那對他沒有預料到的主僕。
「秦少爺似乎很奇怪我會出現在這裏?」傅景書身體有些疲倦,故而靠著椅背說話。
「沒。」秦幼合剛剛確實感到驚訝,但這些都不重要了,隻是問:「何時備下的板材?」
成伯答:「老爺在三年前便預備下了。」
秦幼合竟一無所知,走到棺材旁,看他爹躺在其中,想到他爹早已安排好自己的後事,本因進宮麵聖而止住的悲戚再起,情不自禁滾下兩行淚來。
成伯見狀,想起老爺的託付,忍著傷心勸慰道:「少爺,人生在世,各有各的活法。哪怕是親父子,際遇也大不同,老爺已去,您悲痛過後,便該往前走。」
他道自己不該再讓花甲之年的老人為自己累心,轉頭拭了淚,復對大家說:「明日,我就會帶著我爹的遺體迴宛縣。從此之後,再也不迴宣京。」
「這是要把我們趕走嗎?」秦小裳愣愣道。
成伯搖頭,向皇宮方向拱手道:「聖上仁慈。」
秦幼合沒管他倆,看著傅景書說:「但你可以留下。陛下特地赦免了你,說你是才入府的新婦,不知者不罪。」
陛下還需要她醫治頭疾,她當然不會有事,傅景書頷首道:「好,我知道了。」
那態度與語氣十分平常,好似她早就知道這個結果一般。秦幼合蹙眉半晌,終是沒有過問,而是猶豫著問:「那個,你……需要我寫和離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