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我不走,我想跟爹在一塊兒,一輩子都在一塊兒。」秦幼合再次抹了把眼睛,先抱住他爹的手臂,看到他爹麵容抽痛,又趕忙鬆開,守在他爹身邊卻不知自己能做什麽。
他從來,從生下來,就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麽——甚至連感到痛苦,也迷茫不知原因。
眼看幾名禁軍與那護院打得不可開交,內侍尖聲喝道:「秦相爺,難道你們要抗旨不遵嗎?」
秦毓章按了按眉心,無奈道:「住手。」
這兩字恰與屋外的一道聲音重合。
一柄九環禪杖拄進屋中,緊接著走進來一襲木蘭袈裟。
所有人都不由停下,齊齊看向門口。
「弘海法師?」那內侍驚道,忙正身向對方,合掌行禮,「不知法師尊駕突然來此,所為何事?」
「阿彌陀佛。」弘海念一聲佛號,環視過屋內所有人,最後將目光定格在秦幼合身上,開門見山道:「秦小施主,老僧受賀施主相求,前來與你見麵。」
「我?賀施主,是……」秦幼合看到隨後進來的賀今行,鼻子一酸,滿腹委屈地喊了一聲「今行」。
「我在。」後者走到他身邊,瞥見桌上的空酒杯,知秦毓章已飲毒酒,什麽安慰的話都說不出口了,隻能默默陪伴。
弘海繼續道:「老僧有一方丹書鐵券,可保你此世性命無虞。但有一條件,須得你削髮為僧,拜入我至誠寺,從此潛心修行,不問世俗事。你可願意?」
「什麽?」秦幼合茫然道:「法師的意思,是要讓我做沙彌嗎?」
弘海點頭應是。
秦毓章見狀,想明了張厭深所說的辦法,自言自語道:「……原來如此。」
他心裏再無掛礙,身形突晃,躬身撐上桌案,倏地嘔出一口血,盡數灑到他寫了一半的文章上麵。
「爹!」秦幼合連忙撐住他,迴頭哭道:「今行,能不能救救我爹?」
賀今行不忍心跟他說已無可挽迴,想繞過去幫忙攙扶一把,秦毓章卻攥住兒子的手臂,說:「不用了。」
他借力慢慢挪迴去,坐進圈椅裏。再看自己的兒子,猶帶孩子氣的麵容正止不住地流淚。
他想說些什麽,卻找不到能說的話。
他們父子相對,大多時候都是這樣。
秦毓章無聲嘆息,他少時不會做兒子,中年也不怎麽會做父親。
但他生來就是這樣的人,哪怕遺憾貫穿始終,亦九死而不悔。
他輕輕拍拍兒子的手背,便閉上眼睛,徹底地低下頭。
秦幼合攥住他無力垂落的手,再也忍不住,跪倒在地,抱住他爹的腿,埋頭在他爹膝上,痛哭出聲。
從他娘遇刺之後,他就隱約感覺到會有這麽一天,有意無意地暗示自己,他擁有的一切早晚都會消失,所以一切都無所謂。然而當這一天真正降臨的時候,他在心裏為自己築起的所有防備都一觸即潰。
愛他的,他所愛的,都離他而去。他什麽都留不住。
秦小裳爬過來,跟著他一塊兒哭嚎。
老爺沒了,家裏可怎麽辦喲。
書房裏哭聲一片,那內侍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僵持片刻,問弘海法師怎麽辦。
法師則抬手向賀今行示意,無聲詢問他的看法,賀今行上前低聲道:「還請公公寬限些時間,不會太久的。」
他行了正經禮節,內侍也認得他,心下受用,便沒有再催。
秦幼合聽見他們說話,心中更加悲痛。可是他爹走了,再沒有人在他身前,他必須要站出來。
於是他竭力止住眼淚,用衣袖擦幹淨了臉麵,抓著椅子扶手站起來,將他爹的身體往後靠著椅背放好了,轉身麵對其他人。
他雙眼半腫,額上頜下還有些擦傷,認真地問弘海:「我跟法師去,能讓我給我爹處理後事嗎?」
他知道,被禁軍帶走就不可能再迴來。這座宅子裏還有算得上主人的人在,但他無法相信她們。
「當然可以。」法師看向秦毓章,合掌低眉,念了兩句《金剛經》。
「那我願意跟法師走。」秦幼合說一句話,捂住嘴抽泣兩聲,聲音越說越低:「但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和尚,我不懂佛經……」
丹書鐵券有多貴重,他很明白。法師願意拿出來救他,他卻不想自己白費別人的寶物,他也還不起。
弘海看出他的顧慮,亦認真道:「此言差矣。做和尚不在於身著袈裟,研佛法不止於悶讀佛經,就像西天不在西天,而在弟子心中,在路上。」
「路上,就在我腳下嗎?」他低頭看看自己的短靴,又抬頭看法師。
「是,你踏出一步,就是在修行路上進一步。」弘海法師斂目微笑,慈如菩提,「人海闊,無日不風波。踏破紅塵,方得真自在。隻要潛心向佛,迷來經累劫,悟則剎那間,不必執著一朝一夕,一月一年。」
秦幼合似懂非懂,情緒卻平靜許多,合掌躬身:「多謝法師開解。」
弘海法師頷首道:「秦小施主,那就隨老僧一道進宮麵聖罷。」
那內侍跟著道:「秦少爺,請吧。」
秦幼合便整理衣裳,秦小裳抓住他的衣角,哭得嗡聲問:「少爺,您真去啊?」
他努力扯了扯嘴角,說:「是,你就在家裏等我。」
再看賀今行,對方向他微微點頭,低聲鼓舞他:「別怕,跟著法師去吧。」
他從來,從生下來,就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麽——甚至連感到痛苦,也迷茫不知原因。
眼看幾名禁軍與那護院打得不可開交,內侍尖聲喝道:「秦相爺,難道你們要抗旨不遵嗎?」
秦毓章按了按眉心,無奈道:「住手。」
這兩字恰與屋外的一道聲音重合。
一柄九環禪杖拄進屋中,緊接著走進來一襲木蘭袈裟。
所有人都不由停下,齊齊看向門口。
「弘海法師?」那內侍驚道,忙正身向對方,合掌行禮,「不知法師尊駕突然來此,所為何事?」
「阿彌陀佛。」弘海念一聲佛號,環視過屋內所有人,最後將目光定格在秦幼合身上,開門見山道:「秦小施主,老僧受賀施主相求,前來與你見麵。」
「我?賀施主,是……」秦幼合看到隨後進來的賀今行,鼻子一酸,滿腹委屈地喊了一聲「今行」。
「我在。」後者走到他身邊,瞥見桌上的空酒杯,知秦毓章已飲毒酒,什麽安慰的話都說不出口了,隻能默默陪伴。
弘海繼續道:「老僧有一方丹書鐵券,可保你此世性命無虞。但有一條件,須得你削髮為僧,拜入我至誠寺,從此潛心修行,不問世俗事。你可願意?」
「什麽?」秦幼合茫然道:「法師的意思,是要讓我做沙彌嗎?」
弘海點頭應是。
秦毓章見狀,想明了張厭深所說的辦法,自言自語道:「……原來如此。」
他心裏再無掛礙,身形突晃,躬身撐上桌案,倏地嘔出一口血,盡數灑到他寫了一半的文章上麵。
「爹!」秦幼合連忙撐住他,迴頭哭道:「今行,能不能救救我爹?」
賀今行不忍心跟他說已無可挽迴,想繞過去幫忙攙扶一把,秦毓章卻攥住兒子的手臂,說:「不用了。」
他借力慢慢挪迴去,坐進圈椅裏。再看自己的兒子,猶帶孩子氣的麵容正止不住地流淚。
他想說些什麽,卻找不到能說的話。
他們父子相對,大多時候都是這樣。
秦毓章無聲嘆息,他少時不會做兒子,中年也不怎麽會做父親。
但他生來就是這樣的人,哪怕遺憾貫穿始終,亦九死而不悔。
他輕輕拍拍兒子的手背,便閉上眼睛,徹底地低下頭。
秦幼合攥住他無力垂落的手,再也忍不住,跪倒在地,抱住他爹的腿,埋頭在他爹膝上,痛哭出聲。
從他娘遇刺之後,他就隱約感覺到會有這麽一天,有意無意地暗示自己,他擁有的一切早晚都會消失,所以一切都無所謂。然而當這一天真正降臨的時候,他在心裏為自己築起的所有防備都一觸即潰。
愛他的,他所愛的,都離他而去。他什麽都留不住。
秦小裳爬過來,跟著他一塊兒哭嚎。
老爺沒了,家裏可怎麽辦喲。
書房裏哭聲一片,那內侍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僵持片刻,問弘海法師怎麽辦。
法師則抬手向賀今行示意,無聲詢問他的看法,賀今行上前低聲道:「還請公公寬限些時間,不會太久的。」
他行了正經禮節,內侍也認得他,心下受用,便沒有再催。
秦幼合聽見他們說話,心中更加悲痛。可是他爹走了,再沒有人在他身前,他必須要站出來。
於是他竭力止住眼淚,用衣袖擦幹淨了臉麵,抓著椅子扶手站起來,將他爹的身體往後靠著椅背放好了,轉身麵對其他人。
他雙眼半腫,額上頜下還有些擦傷,認真地問弘海:「我跟法師去,能讓我給我爹處理後事嗎?」
他知道,被禁軍帶走就不可能再迴來。這座宅子裏還有算得上主人的人在,但他無法相信她們。
「當然可以。」法師看向秦毓章,合掌低眉,念了兩句《金剛經》。
「那我願意跟法師走。」秦幼合說一句話,捂住嘴抽泣兩聲,聲音越說越低:「但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和尚,我不懂佛經……」
丹書鐵券有多貴重,他很明白。法師願意拿出來救他,他卻不想自己白費別人的寶物,他也還不起。
弘海看出他的顧慮,亦認真道:「此言差矣。做和尚不在於身著袈裟,研佛法不止於悶讀佛經,就像西天不在西天,而在弟子心中,在路上。」
「路上,就在我腳下嗎?」他低頭看看自己的短靴,又抬頭看法師。
「是,你踏出一步,就是在修行路上進一步。」弘海法師斂目微笑,慈如菩提,「人海闊,無日不風波。踏破紅塵,方得真自在。隻要潛心向佛,迷來經累劫,悟則剎那間,不必執著一朝一夕,一月一年。」
秦幼合似懂非懂,情緒卻平靜許多,合掌躬身:「多謝法師開解。」
弘海法師頷首道:「秦小施主,那就隨老僧一道進宮麵聖罷。」
那內侍跟著道:「秦少爺,請吧。」
秦幼合便整理衣裳,秦小裳抓住他的衣角,哭得嗡聲問:「少爺,您真去啊?」
他努力扯了扯嘴角,說:「是,你就在家裏等我。」
再看賀今行,對方向他微微點頭,低聲鼓舞他:「別怕,跟著法師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