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傅景書作沉思狀,仿佛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才說:「有必要嗎?」
四目相對,她微微一笑。
自成親以來,秦幼合認真看她的時間加起來都沒有這一會兒多,讓他忽然就想起了那年在至誠寺山門前的相遇。
他想,確實沒有必要。這一場親事,他隻是充當了一個能走完成親流程的人偶而已。
但他仍然找來紙筆,寫下一封和離書,簽上自己的大名,再摁上自己的手印,交給她:「你隨時可以讓它生效。」
「不必了。」傅景書知道他是個呆子,便幹脆接了書,說個明白:「我答應過秦大人,會保住你的性命。留這麽一紙婚書在,就當是我對我自己的提醒,來日你做什麽都隨你,隻當你我沒有瓜葛就是。」
說罷,喚明岄送自己迴去。
秦幼合怔了怔,原來他爹讓他成婚,是為了保全他嗎?他才經大悲大慟,一深思腦子便鈍痛,不得不抓著棺沿跪下來,倚靠棺木緩解,一時淒涼無話。
到更漏將盡時忽然驚醒,思及聖命,不得不撐著起身打點行裝。
禁軍把守在外頭,能帶走的東西不多。
秦幼合將金花裝在它平日睡覺的箱籠裏,再帶上那一隻九連環,其他的金銀玉器半點不看。成伯替他收拾了幾件舊衣物,和他爹的親筆字畫,以及長期供奉的幾尊牌位畫像放在一起,鎖進箱籠裏。
不知不覺,就到了卯時。
朝臣匯聚端門,等候儀官引入時,賀今行聽到周遭有同僚掩口說,今早進宮時看到秦府被禁軍圍住了,與其交談的另兩位驚訝無比,似是都還不知道秦毓章已死。
細想來,昨日下了一整天的大雨,太監出宮傳諭並不招搖,迴宮之時將近傍晚,晚上又有宵禁,消息不暢通,也是尋常。
大約要等到今日中午,才會大肆傳開。
隻是,普通官員或許渠道遲滯,裴相爺崔尚書與忠義侯等必然早就得到了消息。
賀今行位末,瞧不見前列諸位,且等到朝會再看他們作何反應。
正議論紛紛,大太監順喜攜聖諭前來,卻道陛下龍體抱恙,今日不上朝了。
眾臣譁然,有的以為是前日太後鬧上抱樸殿之故,有的在想是否與禁軍包圍秦府有關,還有的試圖詢問內侍們。大太監半個字兒不露,讓他們問了安叩完禮,就自行散去。
賀今行等了片刻,見裴相爺抬步往外走,也就不再逗留。
出宮後,東天才將將泛白。他趕迴通政司,與最先來的下屬交代了幾句,便再次前往秦府。
淩晨才收的雨又開始淅淅瀝瀝,路上碰見推著車賣香薷甘草飲子的,他昨日受了涼,今早又沒來得及煮藥,就買了一筒。
到秦府大門外,卻發現斜對麵的街牆下,依然張著昨晚為他遮雨的那把傘。
許輕名持傘肅立,靜如蒼柏,幾乎還是他昨晚從秦府出來時所看到的模樣。
賀今行停下腳步,一時不知該不該過去。
秦氏今日的光景,許輕名的選擇至關重要。
他身為秦毓章最得意的門生與心腹,生受秦毓章二十年的教養提攜,一直堅定地擁護著秦毓章,卻在這場鬥爭裏,站到了秦毓章的對立麵。
賀今行不知他此時做何想法,但心知以他對秦毓章的敬仰與濡慕,做這個決定不止需要莫大的決心,做出決定之後更要承受莫大的煎熬。
他因此更加欽佩他,並生出許多憐惜。
「許大人。」賀今行上前行禮,卻遲遲不見對方反應,不由緊張地又叫了一聲:「許大人?」
許輕名恍然迴神,看見是他,將欲啟唇,下一刻就掩住口鼻咳嗽,隻兩聲就彎了腰,似要把肺都咳出來。
賀今行趕忙收了自己的傘,替他拿傘,又幫忙拍背順氣。
許輕名卻攥住他的手臂借力,好一會兒才止住咳,也說不出話,隻劇烈地喘息。
「你還好嗎?」賀今行撐著他,想到手裏還提著那筒飲子,便將傘柄夾在頸窩,單手旋開竹蓋,給對方餵了點熱飲。
許輕名終於緩和些許。
這時,秦府大門右邊的小門打開,秦幼合帶著僅剩的幾個家僕,拉著兩輛車出來。一輛板車運棺,一輛馬車載物載人。
圍守的禁軍過去幾個,前前後後地檢查。
賀今行望了一眼,不由問:「許大人可要去見一麵?」
這一麵,或許就是最後一麵。
許輕名偏頭看去,隻見不甚明朗的天光中,無邊細雨交織如羅網,一口漆棺橫臥其間,寂靜無聲。
「不了。」他啞著聲音,抻直了脊背,放開賀今行的手臂,孑然立於風中,「我不過去,對我和他們都好。」
賀今行觀他神色,思量片刻,將傘還給他,獨自過去找秦幼合一行人,詢問他們接下來的安排。
少年人披麻帶索,麵容蒼白憔悴,迴答卻條理分明,顯然已做好打算。
兩人說這一會兒話,禁軍翻檢完馬車上的箱籠,來查棺槨。因有人交代,隻用眼看,沒有動手搬弄遺體。
秦幼合待檢查完畢重新合上棺蓋,才迴過頭,對著賀今行疊掌躬身,深深一揖,「今行,謝謝你。」
賀今行扶起他,順勢擁抱一迴,低聲說:「初四休沐,我再來找你們。」
秦幼合抓著他的衣裳,往他肩上埋了埋頭,忍去湧上眼眶的淚意,「你的心意我領了,我家眼下這光景,你不來也行。」
四目相對,她微微一笑。
自成親以來,秦幼合認真看她的時間加起來都沒有這一會兒多,讓他忽然就想起了那年在至誠寺山門前的相遇。
他想,確實沒有必要。這一場親事,他隻是充當了一個能走完成親流程的人偶而已。
但他仍然找來紙筆,寫下一封和離書,簽上自己的大名,再摁上自己的手印,交給她:「你隨時可以讓它生效。」
「不必了。」傅景書知道他是個呆子,便幹脆接了書,說個明白:「我答應過秦大人,會保住你的性命。留這麽一紙婚書在,就當是我對我自己的提醒,來日你做什麽都隨你,隻當你我沒有瓜葛就是。」
說罷,喚明岄送自己迴去。
秦幼合怔了怔,原來他爹讓他成婚,是為了保全他嗎?他才經大悲大慟,一深思腦子便鈍痛,不得不抓著棺沿跪下來,倚靠棺木緩解,一時淒涼無話。
到更漏將盡時忽然驚醒,思及聖命,不得不撐著起身打點行裝。
禁軍把守在外頭,能帶走的東西不多。
秦幼合將金花裝在它平日睡覺的箱籠裏,再帶上那一隻九連環,其他的金銀玉器半點不看。成伯替他收拾了幾件舊衣物,和他爹的親筆字畫,以及長期供奉的幾尊牌位畫像放在一起,鎖進箱籠裏。
不知不覺,就到了卯時。
朝臣匯聚端門,等候儀官引入時,賀今行聽到周遭有同僚掩口說,今早進宮時看到秦府被禁軍圍住了,與其交談的另兩位驚訝無比,似是都還不知道秦毓章已死。
細想來,昨日下了一整天的大雨,太監出宮傳諭並不招搖,迴宮之時將近傍晚,晚上又有宵禁,消息不暢通,也是尋常。
大約要等到今日中午,才會大肆傳開。
隻是,普通官員或許渠道遲滯,裴相爺崔尚書與忠義侯等必然早就得到了消息。
賀今行位末,瞧不見前列諸位,且等到朝會再看他們作何反應。
正議論紛紛,大太監順喜攜聖諭前來,卻道陛下龍體抱恙,今日不上朝了。
眾臣譁然,有的以為是前日太後鬧上抱樸殿之故,有的在想是否與禁軍包圍秦府有關,還有的試圖詢問內侍們。大太監半個字兒不露,讓他們問了安叩完禮,就自行散去。
賀今行等了片刻,見裴相爺抬步往外走,也就不再逗留。
出宮後,東天才將將泛白。他趕迴通政司,與最先來的下屬交代了幾句,便再次前往秦府。
淩晨才收的雨又開始淅淅瀝瀝,路上碰見推著車賣香薷甘草飲子的,他昨日受了涼,今早又沒來得及煮藥,就買了一筒。
到秦府大門外,卻發現斜對麵的街牆下,依然張著昨晚為他遮雨的那把傘。
許輕名持傘肅立,靜如蒼柏,幾乎還是他昨晚從秦府出來時所看到的模樣。
賀今行停下腳步,一時不知該不該過去。
秦氏今日的光景,許輕名的選擇至關重要。
他身為秦毓章最得意的門生與心腹,生受秦毓章二十年的教養提攜,一直堅定地擁護著秦毓章,卻在這場鬥爭裏,站到了秦毓章的對立麵。
賀今行不知他此時做何想法,但心知以他對秦毓章的敬仰與濡慕,做這個決定不止需要莫大的決心,做出決定之後更要承受莫大的煎熬。
他因此更加欽佩他,並生出許多憐惜。
「許大人。」賀今行上前行禮,卻遲遲不見對方反應,不由緊張地又叫了一聲:「許大人?」
許輕名恍然迴神,看見是他,將欲啟唇,下一刻就掩住口鼻咳嗽,隻兩聲就彎了腰,似要把肺都咳出來。
賀今行趕忙收了自己的傘,替他拿傘,又幫忙拍背順氣。
許輕名卻攥住他的手臂借力,好一會兒才止住咳,也說不出話,隻劇烈地喘息。
「你還好嗎?」賀今行撐著他,想到手裏還提著那筒飲子,便將傘柄夾在頸窩,單手旋開竹蓋,給對方餵了點熱飲。
許輕名終於緩和些許。
這時,秦府大門右邊的小門打開,秦幼合帶著僅剩的幾個家僕,拉著兩輛車出來。一輛板車運棺,一輛馬車載物載人。
圍守的禁軍過去幾個,前前後後地檢查。
賀今行望了一眼,不由問:「許大人可要去見一麵?」
這一麵,或許就是最後一麵。
許輕名偏頭看去,隻見不甚明朗的天光中,無邊細雨交織如羅網,一口漆棺橫臥其間,寂靜無聲。
「不了。」他啞著聲音,抻直了脊背,放開賀今行的手臂,孑然立於風中,「我不過去,對我和他們都好。」
賀今行觀他神色,思量片刻,將傘還給他,獨自過去找秦幼合一行人,詢問他們接下來的安排。
少年人披麻帶索,麵容蒼白憔悴,迴答卻條理分明,顯然已做好打算。
兩人說這一會兒話,禁軍翻檢完馬車上的箱籠,來查棺槨。因有人交代,隻用眼看,沒有動手搬弄遺體。
秦幼合待檢查完畢重新合上棺蓋,才迴過頭,對著賀今行疊掌躬身,深深一揖,「今行,謝謝你。」
賀今行扶起他,順勢擁抱一迴,低聲說:「初四休沐,我再來找你們。」
秦幼合抓著他的衣裳,往他肩上埋了埋頭,忍去湧上眼眶的淚意,「你的心意我領了,我家眼下這光景,你不來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