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不論是世家大族還是豪商巨賈,這些富貴人家所擁有的財富,不知比普通百姓多出多少。所以臣以為,比起再給百姓增添沉重負擔,不如向這些富人征一筆臨時稅。」
這話一出,在場諸官的臉色不見多少變化,卻都向他投來目光。這幾位哪個不是出身大族,家族世代累有巨富。
賀今行頭一迴被這樣審視,那些目光裏的驚疑之中,不知還暗藏著什麽。他頗有幾分如芒在背之感,所受的壓力比先前朝議時更甚,然而到底站住了,沒有露怯。
陸潛辛不知皇帝陛下與在場幾位同僚作何感受,他自己是結識地吃了一驚,心道,現在的年輕人可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哪山有虎向哪山行。
不過,他已是捨出全族家財的人,和同僚們不一樣啊,他怕什麽?
看在與對方合作過的份上,他站出來說:「小賀大人,戶部征年稅,富貴人家與窮苦人家都要繳稅,難道還能漏掉誰不成?都是一樣的。」
賀今行知道他是好意地打圓場,也知道自己的提議真正觸及到了在場人物共同的利益。如果說先前朝會上那些進言尚可算小打小鬧,今日之舉絕不可能被他們任何一邊接受。
但是,他自認為絕無私心,不懼剖析,更不能在此時退縮。
陸大人的好意他心領了,略略一揖,繼續朗聲道:「士農工商,要承擔的稅賦完全不同,陸大人不可能不知。要徵集到足夠的錢糧,以比例征,窮苦人家的十稅四與富貴人家的十稅四,能一樣嗎?以定額徵,窮苦人家的一兩銀子和富貴人家的一兩銀子,能一樣嗎?」
「結果顯而易見。對富貴人家不值一提的稅賦,對窮苦人乃至普通人卻是極重的負擔。」
他看向皇帝,「陛下,應徵入伍的十五萬振宣軍,絕大部分人都出身自平民百姓家中。現在,朝廷為了他們的口糧,而去壓迫他們的家人,這難道不令人心寒嗎?」
陸潛辛立刻接著他的話說:「話是這麽說,但你知道向這些世家大族和豪商巨賈收取額外的賦稅有多難嗎?」
「諸位,我這話沒有針對諸位的意思,隻是就事論事啊。」他看一圈另外三位同僚,拱手賠了個罪,而後說:「稅賦該怎麽收、收多少,自開國之初,多次調整擬定之後,便以明文記載於大宣律之上,多少年來不曾改變。不怕往大了說,這是祖宗之法,輕易不可更改,我們遵照而行,又有什麽問題?」
賀今行脫口而出:「我們以律法為準繩,繩索卻是死物,人可以被繩索禁錮一時,難道還能被禁錮一世嗎?律法不能適應時勢民情,那就變……」
「後生能有這樣的想法,很好。」裴孟檀打斷他,語氣平和地說:「但也得有機會、有能力去實施才行。」
崔連壁無奈地嘆了口氣,說:「賀今行,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陸大人說得沒有錯,不管是向富貴人家單獨徵稅,還是要去『變一變』律法,所麵臨的難度之大,能否成功暫且不論。所需要的時間之長,你認為前線的將士們等得起嗎?」
他實在太疲憊了,沒有多少被針對的感覺,說實話也不想征這個稅。可是他沒有辦法,他不提,自然也有其他人提,彎彎繞繞一圈下去,不如開門見山直截了當,還省下許多時間與口舌。
到此時,賀今行才無話可說。
大家都知道有種種弊端,亦有解決之法。然而前線的士兵填不飽肚子,軍隊瀕臨崩潰,外敵仍然盤踞國境虎視眈眈,若不及時湊齊這批軍糧,西北就將再次淪陷於敵手。國將不國,還談什麽長遠之計?
除非他能夠想到別的辦法,來解決振宣軍缺錢少糧的問題,否則都沒有站得住腳的理由來反對他們,隻能默認支持這一道決策。
幾番爭論下來,結論就在眼前。
明德帝屈指撚了撚額側的太陽穴,順喜忙上前噓寒問暖,他擺擺手,隻讓取藥來。
大太監立刻意識到,迴身低聲傳令,侍立在側邊的常謹趕忙去取。
自景書小姐獻上新的藥方之後,陛下早晚服藥都有固定的時間段。幾副藥下來,陛下確實好轉許多,也越發信任這個方子,服藥都不需他們提醒,可不能輕慢。
底下眾臣見狀,不約而同讓自己神色變得和緩一些,殿裏的氣氛都隨之一輕。
等皇帝用了藥,崔連壁才上前問:「陛下,如何籌措軍糧,還請您定奪。」
明德帝不置可否,輕扣禦案好一會兒,才看向一直沒說話的那個人,終究先開了口:「秦卿可有好辦法?」
「迴陛下。」秦毓章應聲,自袖袋中取出一份奏摺,雙手呈上,「您一觀便知。」
順喜立刻將奏摺拿上去。
明德帝打開後先看了一眼落款,「許輕名的?不是你的。」
自四月以來,幾乎沒有奏摺能不經過通政司而直達政事堂。
那這封摺子什麽時候入京、怎麽來的,都有可琢磨的地方。陸潛辛瞟了眼賀今行,青年安分地站在邊角,沒有出聲。
「是。」秦毓章應了聲,並不多作解釋。
他收到這封摺子已有些時候,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呈遞禦前,直到今日。
明德帝也沒有多問,直接就從頭看了下去。
這對君臣顯然有獨特的相處之道,旁人可觀之,難學之。
其他人便都注視著禦座,等皇帝宣告其中的內容。
這話一出,在場諸官的臉色不見多少變化,卻都向他投來目光。這幾位哪個不是出身大族,家族世代累有巨富。
賀今行頭一迴被這樣審視,那些目光裏的驚疑之中,不知還暗藏著什麽。他頗有幾分如芒在背之感,所受的壓力比先前朝議時更甚,然而到底站住了,沒有露怯。
陸潛辛不知皇帝陛下與在場幾位同僚作何感受,他自己是結識地吃了一驚,心道,現在的年輕人可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哪山有虎向哪山行。
不過,他已是捨出全族家財的人,和同僚們不一樣啊,他怕什麽?
看在與對方合作過的份上,他站出來說:「小賀大人,戶部征年稅,富貴人家與窮苦人家都要繳稅,難道還能漏掉誰不成?都是一樣的。」
賀今行知道他是好意地打圓場,也知道自己的提議真正觸及到了在場人物共同的利益。如果說先前朝會上那些進言尚可算小打小鬧,今日之舉絕不可能被他們任何一邊接受。
但是,他自認為絕無私心,不懼剖析,更不能在此時退縮。
陸大人的好意他心領了,略略一揖,繼續朗聲道:「士農工商,要承擔的稅賦完全不同,陸大人不可能不知。要徵集到足夠的錢糧,以比例征,窮苦人家的十稅四與富貴人家的十稅四,能一樣嗎?以定額徵,窮苦人家的一兩銀子和富貴人家的一兩銀子,能一樣嗎?」
「結果顯而易見。對富貴人家不值一提的稅賦,對窮苦人乃至普通人卻是極重的負擔。」
他看向皇帝,「陛下,應徵入伍的十五萬振宣軍,絕大部分人都出身自平民百姓家中。現在,朝廷為了他們的口糧,而去壓迫他們的家人,這難道不令人心寒嗎?」
陸潛辛立刻接著他的話說:「話是這麽說,但你知道向這些世家大族和豪商巨賈收取額外的賦稅有多難嗎?」
「諸位,我這話沒有針對諸位的意思,隻是就事論事啊。」他看一圈另外三位同僚,拱手賠了個罪,而後說:「稅賦該怎麽收、收多少,自開國之初,多次調整擬定之後,便以明文記載於大宣律之上,多少年來不曾改變。不怕往大了說,這是祖宗之法,輕易不可更改,我們遵照而行,又有什麽問題?」
賀今行脫口而出:「我們以律法為準繩,繩索卻是死物,人可以被繩索禁錮一時,難道還能被禁錮一世嗎?律法不能適應時勢民情,那就變……」
「後生能有這樣的想法,很好。」裴孟檀打斷他,語氣平和地說:「但也得有機會、有能力去實施才行。」
崔連壁無奈地嘆了口氣,說:「賀今行,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陸大人說得沒有錯,不管是向富貴人家單獨徵稅,還是要去『變一變』律法,所麵臨的難度之大,能否成功暫且不論。所需要的時間之長,你認為前線的將士們等得起嗎?」
他實在太疲憊了,沒有多少被針對的感覺,說實話也不想征這個稅。可是他沒有辦法,他不提,自然也有其他人提,彎彎繞繞一圈下去,不如開門見山直截了當,還省下許多時間與口舌。
到此時,賀今行才無話可說。
大家都知道有種種弊端,亦有解決之法。然而前線的士兵填不飽肚子,軍隊瀕臨崩潰,外敵仍然盤踞國境虎視眈眈,若不及時湊齊這批軍糧,西北就將再次淪陷於敵手。國將不國,還談什麽長遠之計?
除非他能夠想到別的辦法,來解決振宣軍缺錢少糧的問題,否則都沒有站得住腳的理由來反對他們,隻能默認支持這一道決策。
幾番爭論下來,結論就在眼前。
明德帝屈指撚了撚額側的太陽穴,順喜忙上前噓寒問暖,他擺擺手,隻讓取藥來。
大太監立刻意識到,迴身低聲傳令,侍立在側邊的常謹趕忙去取。
自景書小姐獻上新的藥方之後,陛下早晚服藥都有固定的時間段。幾副藥下來,陛下確實好轉許多,也越發信任這個方子,服藥都不需他們提醒,可不能輕慢。
底下眾臣見狀,不約而同讓自己神色變得和緩一些,殿裏的氣氛都隨之一輕。
等皇帝用了藥,崔連壁才上前問:「陛下,如何籌措軍糧,還請您定奪。」
明德帝不置可否,輕扣禦案好一會兒,才看向一直沒說話的那個人,終究先開了口:「秦卿可有好辦法?」
「迴陛下。」秦毓章應聲,自袖袋中取出一份奏摺,雙手呈上,「您一觀便知。」
順喜立刻將奏摺拿上去。
明德帝打開後先看了一眼落款,「許輕名的?不是你的。」
自四月以來,幾乎沒有奏摺能不經過通政司而直達政事堂。
那這封摺子什麽時候入京、怎麽來的,都有可琢磨的地方。陸潛辛瞟了眼賀今行,青年安分地站在邊角,沒有出聲。
「是。」秦毓章應了聲,並不多作解釋。
他收到這封摺子已有些時候,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呈遞禦前,直到今日。
明德帝也沒有多問,直接就從頭看了下去。
這對君臣顯然有獨特的相處之道,旁人可觀之,難學之。
其他人便都注視著禦座,等皇帝宣告其中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