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見明德帝越往後看,愁眉漸展,直至露出喜意,大笑道:「好,好!許卿未雨綢繆,解朝廷燃眉之急,不止無罪,朕還要賞他才對啊。」
秦毓章拱手道:「為陛下分憂,乃臣子本分。」
崔連壁則問:「不知許總督所獻何計?」
「早在甘中、寧西兩路征糧的時候,許輕名就預感到危機,怕這兩路以及稷州湊不夠錢糧,而在江南路提前籌措。」明德帝拋了銅錢,雙手拿著這封奏摺,又掃了一遍,龍顏大悅:「這才是能辦實事,能為朕分憂的能臣,可為諸位楷模啊。」
「這……」其餘幾人盡皆出乎意料,麵麵相覷罷,齊聲道:「有此能臣,陛下聖明,天佑我大宣。」
這場廷議開始得艱難,結束得鬆快,皇帝命眾臣退下,唯獨留下了秦毓章。
賀今行亦得以出宮,然而看著那封擺在案頭的舉告奏本,他心中很不是滋味兒。明德帝是否會拿這封摺子質問,不,詢問秦相爺,也不得而知。
以致於他走出幾步,又轉身道:「陛下。」
明德帝心情好,隻是揮手趕他:「朕該說的話都已經跟你說過,你隻要記得就好,去做你該做的事罷。」
賀今行隻能告退。
迴到萃英閣,見柳從心遠遠地等在對街,他換了身衣裳,顏色還是暗青,手腳卻有幾處纏了白色的紗布。
他準備過去,對方卻抬手阻止他,比了個手勢,意思是晚上見。他點點頭,也比了個確認的手勢,然後迴衙門繼續履行自己的本職。
傍晚準時下衙,再迴到工部的官舍,晏塵水與柳從心都在。
前者所在的刑部距離正陽門比通政司要近一些,且他有意避開下衙的人流,「現在一想,有什麽好遮掩的?憑咱們的關係,避嫌才奇怪吧?」
賀今行想想也是,贊同道:「嗯,我們光明正大。」畢竟他曾借住晏家,隻要有心打聽,這都是輕易就能發現的事實。
他從門檻裏摸出鑰匙,邊開門邊說:「以後你們要是來早了,我不在,直接進屋就是。」
說完又問了一嘴祺羅和浣聲的消息。
「她倆都受到了驚嚇,我讓她們多休息幾日,胭脂鋪就讓夥計看著。」柳從心對她們也有些愧疚,抓了安神藥買了補品,轉了話題:「結果如何。」
賀今行默然一瞬,直言:「沒有結果。」
沒有結果,就是陛下看到了奏本也不打算處理,或者不當真。
「罷了,這本就是最有可能的結果。」柳從心失落幾許又振作起來,對賀今行說:「你沒事就好。今早我送祺羅她們迴去之後,越想越覺得自己昨晚衝動了,不該答應讓你幫忙遞摺子。」
他上午去找林遠山,確認對方沒事之後,就蹲在了通政司,親眼看到人迴來才放心。
「別這樣說,你沒有衝動,疏通臣民向上進言之路、及時傳遞章奏本就是我的職責。你願意相信我,我卻沒有做好這件事,該我向你道歉。」賀今行認真地說,迴憶起早上在抱樸殿的對答,皇帝所言,似乎隱隱含有暗示。
他暫且不能十拿九穩,就沒有做過多的保證,而是壓低聲音解釋:「蒼州出事了,振宣軍斷糧多日,好幾個營裏爆發了兵亂。八百裏急遞傳迴來,陛下當時就召集六部堂官,進行廷議。所以擱置了我們那封奏摺。」
「什麽?」另兩人齊聲震驚道。
晏塵水疾聲說:「振宣軍不是在前線和西涼人對壘嗎,他們內部爆發了兵亂,肯定會影響到整體的布置,那這西涼人不得趁機打過來?」
柳從心跟著問:「廷議有結果嗎?怎麽解決?這要是不快些把軍糧續上,軍隊徹底亂了,就神仙難救了吧……」
雖然戰火從未燒到過中原腹地,對宣京住民影響最明顯的也就是換了條琉璃街,但戰爭爆發一年多,光是聽說各種傳聞就觸目驚心——沒有人不希望自己國家的軍隊能取得最終勝利。
「這個結果是有的。」賀今行將許輕名那封奏摺,準確地說是「請罪書」,跟他們簡略地提了提。
「江南總督許輕名……他是不是秦毓章的學生?」晏塵水迴憶道。
賀今行輕輕頷首。
柳從心慘澹一笑:「怪不得,陛下對我的舉告不予處理。」
晏塵水這樣不喜歡嘆氣的人都忍不住嘆了口氣,「像這等軍情大事,陛下還得依靠秦相和他的門生,依靠秦黨。別說一封舉告信,就算再被彈劾一百次,短期內,秦相也是不會有任何事的。」
「而且,為了前線的軍隊能盡快地拿到錢糧,我們是不是還得希望秦相爺好好的,連病都不要生?」
這種感覺實在太過憋屈,令他感到有些難受,仿佛遇到久久不能偵破的重案,因此抓耳撓腮地試圖找出其中盲點。
倏地靈光一閃,真讓他想到了,「凡事都有兩麵,按照我們前麵的說法,雖然現在得盼著他好。但是等到江南路把籌措好的錢糧運送到蒼州,振宣軍重整旗鼓,打贏了西涼人,秦相爺是不是就沒有倚仗了?那個時候,他就算下大獄也不會影響到國土得失了吧?」
賀今行順著這跳躍的思維,思索道:「話糙……理不糙?」
他與柳從心對上視線,慢慢說:「戰爭總會結束,我們現在確實不好做什麽,但也絕對不能就此鬆懈。」
「對,該準備的還是要準備的,到時候給他來個大的。」晏塵水也看向柳從心,「你不是有證據麽,趁著這個機會都找到手裏,越多越好。還有那本帳,你要不要拿來給今行看看,他記性可好了,過目不忘,萬一被毀了,我們還能再默寫一份。」
秦毓章拱手道:「為陛下分憂,乃臣子本分。」
崔連壁則問:「不知許總督所獻何計?」
「早在甘中、寧西兩路征糧的時候,許輕名就預感到危機,怕這兩路以及稷州湊不夠錢糧,而在江南路提前籌措。」明德帝拋了銅錢,雙手拿著這封奏摺,又掃了一遍,龍顏大悅:「這才是能辦實事,能為朕分憂的能臣,可為諸位楷模啊。」
「這……」其餘幾人盡皆出乎意料,麵麵相覷罷,齊聲道:「有此能臣,陛下聖明,天佑我大宣。」
這場廷議開始得艱難,結束得鬆快,皇帝命眾臣退下,唯獨留下了秦毓章。
賀今行亦得以出宮,然而看著那封擺在案頭的舉告奏本,他心中很不是滋味兒。明德帝是否會拿這封摺子質問,不,詢問秦相爺,也不得而知。
以致於他走出幾步,又轉身道:「陛下。」
明德帝心情好,隻是揮手趕他:「朕該說的話都已經跟你說過,你隻要記得就好,去做你該做的事罷。」
賀今行隻能告退。
迴到萃英閣,見柳從心遠遠地等在對街,他換了身衣裳,顏色還是暗青,手腳卻有幾處纏了白色的紗布。
他準備過去,對方卻抬手阻止他,比了個手勢,意思是晚上見。他點點頭,也比了個確認的手勢,然後迴衙門繼續履行自己的本職。
傍晚準時下衙,再迴到工部的官舍,晏塵水與柳從心都在。
前者所在的刑部距離正陽門比通政司要近一些,且他有意避開下衙的人流,「現在一想,有什麽好遮掩的?憑咱們的關係,避嫌才奇怪吧?」
賀今行想想也是,贊同道:「嗯,我們光明正大。」畢竟他曾借住晏家,隻要有心打聽,這都是輕易就能發現的事實。
他從門檻裏摸出鑰匙,邊開門邊說:「以後你們要是來早了,我不在,直接進屋就是。」
說完又問了一嘴祺羅和浣聲的消息。
「她倆都受到了驚嚇,我讓她們多休息幾日,胭脂鋪就讓夥計看著。」柳從心對她們也有些愧疚,抓了安神藥買了補品,轉了話題:「結果如何。」
賀今行默然一瞬,直言:「沒有結果。」
沒有結果,就是陛下看到了奏本也不打算處理,或者不當真。
「罷了,這本就是最有可能的結果。」柳從心失落幾許又振作起來,對賀今行說:「你沒事就好。今早我送祺羅她們迴去之後,越想越覺得自己昨晚衝動了,不該答應讓你幫忙遞摺子。」
他上午去找林遠山,確認對方沒事之後,就蹲在了通政司,親眼看到人迴來才放心。
「別這樣說,你沒有衝動,疏通臣民向上進言之路、及時傳遞章奏本就是我的職責。你願意相信我,我卻沒有做好這件事,該我向你道歉。」賀今行認真地說,迴憶起早上在抱樸殿的對答,皇帝所言,似乎隱隱含有暗示。
他暫且不能十拿九穩,就沒有做過多的保證,而是壓低聲音解釋:「蒼州出事了,振宣軍斷糧多日,好幾個營裏爆發了兵亂。八百裏急遞傳迴來,陛下當時就召集六部堂官,進行廷議。所以擱置了我們那封奏摺。」
「什麽?」另兩人齊聲震驚道。
晏塵水疾聲說:「振宣軍不是在前線和西涼人對壘嗎,他們內部爆發了兵亂,肯定會影響到整體的布置,那這西涼人不得趁機打過來?」
柳從心跟著問:「廷議有結果嗎?怎麽解決?這要是不快些把軍糧續上,軍隊徹底亂了,就神仙難救了吧……」
雖然戰火從未燒到過中原腹地,對宣京住民影響最明顯的也就是換了條琉璃街,但戰爭爆發一年多,光是聽說各種傳聞就觸目驚心——沒有人不希望自己國家的軍隊能取得最終勝利。
「這個結果是有的。」賀今行將許輕名那封奏摺,準確地說是「請罪書」,跟他們簡略地提了提。
「江南總督許輕名……他是不是秦毓章的學生?」晏塵水迴憶道。
賀今行輕輕頷首。
柳從心慘澹一笑:「怪不得,陛下對我的舉告不予處理。」
晏塵水這樣不喜歡嘆氣的人都忍不住嘆了口氣,「像這等軍情大事,陛下還得依靠秦相和他的門生,依靠秦黨。別說一封舉告信,就算再被彈劾一百次,短期內,秦相也是不會有任何事的。」
「而且,為了前線的軍隊能盡快地拿到錢糧,我們是不是還得希望秦相爺好好的,連病都不要生?」
這種感覺實在太過憋屈,令他感到有些難受,仿佛遇到久久不能偵破的重案,因此抓耳撓腮地試圖找出其中盲點。
倏地靈光一閃,真讓他想到了,「凡事都有兩麵,按照我們前麵的說法,雖然現在得盼著他好。但是等到江南路把籌措好的錢糧運送到蒼州,振宣軍重整旗鼓,打贏了西涼人,秦相爺是不是就沒有倚仗了?那個時候,他就算下大獄也不會影響到國土得失了吧?」
賀今行順著這跳躍的思維,思索道:「話糙……理不糙?」
他與柳從心對上視線,慢慢說:「戰爭總會結束,我們現在確實不好做什麽,但也絕對不能就此鬆懈。」
「對,該準備的還是要準備的,到時候給他來個大的。」晏塵水也看向柳從心,「你不是有證據麽,趁著這個機會都找到手裏,越多越好。還有那本帳,你要不要拿來給今行看看,他記性可好了,過目不忘,萬一被毀了,我們還能再默寫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