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塵水早已習慣無所覺,望了眼天上的月亮估摸時間,說:「要不就在這裏歇一晚?你不覺得這裏很安靜,很涼爽嗎?周圍也沒有民居,不會被突然打擾。」
賀今行隻道:「我明早還得去上朝。」
「穿紫衣了?」晏塵水喜道。按大宣律,一般情況下,在京官員得四品才能參與朝會。
「沒,我們衙門尚無主官,我是代主官上朝。」賀今行跟他說了說通政司現有的架構。通政使暫缺,通政使應當履行的職責,皆由他代行。
「那你豈不是有實權沒上峰,這麽好?」
「……好壞參半吧。」
兩人說著話,一道出了刑部,果然宵禁已開始。
街邊再沒有賣夜宵的攤子,晏塵水餓了也隻能忍著。迴到官舍,賀今行找了些點心和他一起吃了。他困意上來,懶得迴家,幹脆就在這兒借宿。
自從做刑部官之後,夜不歸家是常事,一晚兩晚的也不怕他爹擔心。
賀今行讓他先去床上睡,叫他明早走的時候,把鑰匙插在門檻縫裏就行。
自己則稍後打了地鋪,囫圇睡半宿,聽到五更的梆子便起身,洗漱換朝服。
五更的天仍然昏昏,但已有早起的人煙。他先去萃英閣,與知事幾乎同時到衙門,封存了今日要上遞的奏本,才倒迴去。
路上有挑擔的賣熱食,包子五文,饅頭兩文,比之前兩年又漲價許多。但要填飽肚子,隻能不去計較這些。
到應天門上,已有紫袍一片。
他來得不算早,稍等片刻,宮城便開門放行。排隊過搜檢之時,一輛寬大的馬車自右街轔轔駛近,待車上人停當下車,周遭迴頭去看的官員則口稱「侯爺」。
賀今行聞聲轉身,果然是忠義侯,便也一同行禮。
嬴淳懿拱手一併迴禮,而後道:「小賀大人,可願與本侯同行?」
「侯爺請。」賀今行迴答得有些冷淡,畢竟在同僚認知中,他們雖認得但並不是十分熟悉的關係。
他也並不想讓人以為,他與哪位禦前紅人關係過密。
二人就不遠不近地綴在人群之後。
然而就算與其他人隔著距離,這條路上也不是能敘舊的地方。
嬴淳懿說:「本侯這幾日去了幾個衙門,都有聽說你通政司的大名。說你們作風強硬,不近人情,甚至妨礙他們做事。廿六那日,捷報處送到某衙門的公文,該衙門的官員已經處理好,又被你們要了迴去,平白多折騰了一遍。」
「我隻能這麽做。」賀今行說:「重啟通政司,在京中沸沸揚揚傳了多久的事,一個捷報處哪裏敢輕易忘事?那些奏摺若不及時收迴來,後患難測。退一步說,相關條例早就頒布,難道這個衙門的人不知道,未經通政司的奏摺,他們不該也不能接收?」
「如果這一次我輕輕揭過,必定還會有下一次。製度不嚴,執行有怠,長此以往,通政司該有的威信蕩然無存,如何在朝中立足?」
嬴淳懿再道:「通政司本該是與禦史台齊名並立的衙門,然而一開始的建構幾乎是照搬清吏司,這就相當於把你們等同於六部的下屬衙門,無形中壓了你們一頭。選官填職,又不選任通政使,以你五品之職代行主官之能,權力大責任重而品秩低俸祿少,分明就是臨時起意拉扯個班子來做事,毫無長久之相。」
換句話說,若是出事,通政司隨時都有可能被廢止,衙門裏的人也隨時可能被降罪。
賀今行當然考慮過這方麵,但是,「陛下重啟政司之意不可改,必然會有人出任經歷一職。風險與責任是真的,機會與權力也是真的,既然如此,那為什麽不能由我來。」
通政司存在一日,他在這個位置一日,那就盡自己所能做到最好。
嬴淳懿停下腳步,迴眸問他:「你要做直臣,還是孤臣?」
他默然片刻,望向天邊。月已隱星將落,然而他知道,星月就像身在那方的人一樣,存在著,陪伴著他。他答:「我心不孤。」
巍峨的宮門就在前方,禁軍豎矛撐起天宇,使宮燈得以照亮去路。
賀今行拱手告辭,先行前去候朝房待漏。
嬴淳懿立在原地,半晌,自胸腔裏發出一聲笑。
「這後生在魄力方麵,倒與侯爺有幾分相像。」身後傳來一道儒雅的聲音,語氣頗為惋惜:「可惜當年他與犬子同科,沒能收為門生。此次春闈,庸者眾,名列前茅者天資亦不及上屆。」
話落,更是嘆息不止。
「老師。」嬴淳懿對這句評判不置可否,隻道:「他能走到這裏,所付出的,比你想像的要多許多。」
裴孟檀道:「看來侯爺與這位小賀大人關係頗深。但是,如侯爺所言,滿列朝班誰人能輕鬆呢?不可因私而輕忽啊。」
「這是自然。」嬴淳懿負手道,惺惺相惜,並不代表就要網開一麵。
朝鍾響,師生一道自左掖門進宮。
上朝入殿,近臣公侯先行,再是六部九司尋常諸官,雜職最後。
賀今行第一次上早朝,隨大流走入崇和殿的時候,便迴憶了一遍朝上該如何行事。他的位置不前,故而左右皆是聲名不顯的四品官,不管背地裏如何,碰到一塊兒都客氣地寒暄。
不多時,內侍尖聲通告,儀駕簇擁著明德帝登上禦座。
山唿朝拜之時,賀今行飛快地往龍椅上看了一眼,陛下今日的精氣神倒是不錯。
賀今行隻道:「我明早還得去上朝。」
「穿紫衣了?」晏塵水喜道。按大宣律,一般情況下,在京官員得四品才能參與朝會。
「沒,我們衙門尚無主官,我是代主官上朝。」賀今行跟他說了說通政司現有的架構。通政使暫缺,通政使應當履行的職責,皆由他代行。
「那你豈不是有實權沒上峰,這麽好?」
「……好壞參半吧。」
兩人說著話,一道出了刑部,果然宵禁已開始。
街邊再沒有賣夜宵的攤子,晏塵水餓了也隻能忍著。迴到官舍,賀今行找了些點心和他一起吃了。他困意上來,懶得迴家,幹脆就在這兒借宿。
自從做刑部官之後,夜不歸家是常事,一晚兩晚的也不怕他爹擔心。
賀今行讓他先去床上睡,叫他明早走的時候,把鑰匙插在門檻縫裏就行。
自己則稍後打了地鋪,囫圇睡半宿,聽到五更的梆子便起身,洗漱換朝服。
五更的天仍然昏昏,但已有早起的人煙。他先去萃英閣,與知事幾乎同時到衙門,封存了今日要上遞的奏本,才倒迴去。
路上有挑擔的賣熱食,包子五文,饅頭兩文,比之前兩年又漲價許多。但要填飽肚子,隻能不去計較這些。
到應天門上,已有紫袍一片。
他來得不算早,稍等片刻,宮城便開門放行。排隊過搜檢之時,一輛寬大的馬車自右街轔轔駛近,待車上人停當下車,周遭迴頭去看的官員則口稱「侯爺」。
賀今行聞聲轉身,果然是忠義侯,便也一同行禮。
嬴淳懿拱手一併迴禮,而後道:「小賀大人,可願與本侯同行?」
「侯爺請。」賀今行迴答得有些冷淡,畢竟在同僚認知中,他們雖認得但並不是十分熟悉的關係。
他也並不想讓人以為,他與哪位禦前紅人關係過密。
二人就不遠不近地綴在人群之後。
然而就算與其他人隔著距離,這條路上也不是能敘舊的地方。
嬴淳懿說:「本侯這幾日去了幾個衙門,都有聽說你通政司的大名。說你們作風強硬,不近人情,甚至妨礙他們做事。廿六那日,捷報處送到某衙門的公文,該衙門的官員已經處理好,又被你們要了迴去,平白多折騰了一遍。」
「我隻能這麽做。」賀今行說:「重啟通政司,在京中沸沸揚揚傳了多久的事,一個捷報處哪裏敢輕易忘事?那些奏摺若不及時收迴來,後患難測。退一步說,相關條例早就頒布,難道這個衙門的人不知道,未經通政司的奏摺,他們不該也不能接收?」
「如果這一次我輕輕揭過,必定還會有下一次。製度不嚴,執行有怠,長此以往,通政司該有的威信蕩然無存,如何在朝中立足?」
嬴淳懿再道:「通政司本該是與禦史台齊名並立的衙門,然而一開始的建構幾乎是照搬清吏司,這就相當於把你們等同於六部的下屬衙門,無形中壓了你們一頭。選官填職,又不選任通政使,以你五品之職代行主官之能,權力大責任重而品秩低俸祿少,分明就是臨時起意拉扯個班子來做事,毫無長久之相。」
換句話說,若是出事,通政司隨時都有可能被廢止,衙門裏的人也隨時可能被降罪。
賀今行當然考慮過這方麵,但是,「陛下重啟政司之意不可改,必然會有人出任經歷一職。風險與責任是真的,機會與權力也是真的,既然如此,那為什麽不能由我來。」
通政司存在一日,他在這個位置一日,那就盡自己所能做到最好。
嬴淳懿停下腳步,迴眸問他:「你要做直臣,還是孤臣?」
他默然片刻,望向天邊。月已隱星將落,然而他知道,星月就像身在那方的人一樣,存在著,陪伴著他。他答:「我心不孤。」
巍峨的宮門就在前方,禁軍豎矛撐起天宇,使宮燈得以照亮去路。
賀今行拱手告辭,先行前去候朝房待漏。
嬴淳懿立在原地,半晌,自胸腔裏發出一聲笑。
「這後生在魄力方麵,倒與侯爺有幾分相像。」身後傳來一道儒雅的聲音,語氣頗為惋惜:「可惜當年他與犬子同科,沒能收為門生。此次春闈,庸者眾,名列前茅者天資亦不及上屆。」
話落,更是嘆息不止。
「老師。」嬴淳懿對這句評判不置可否,隻道:「他能走到這裏,所付出的,比你想像的要多許多。」
裴孟檀道:「看來侯爺與這位小賀大人關係頗深。但是,如侯爺所言,滿列朝班誰人能輕鬆呢?不可因私而輕忽啊。」
「這是自然。」嬴淳懿負手道,惺惺相惜,並不代表就要網開一麵。
朝鍾響,師生一道自左掖門進宮。
上朝入殿,近臣公侯先行,再是六部九司尋常諸官,雜職最後。
賀今行第一次上早朝,隨大流走入崇和殿的時候,便迴憶了一遍朝上該如何行事。他的位置不前,故而左右皆是聲名不顯的四品官,不管背地裏如何,碰到一塊兒都客氣地寒暄。
不多時,內侍尖聲通告,儀駕簇擁著明德帝登上禦座。
山唿朝拜之時,賀今行飛快地往龍椅上看了一眼,陛下今日的精氣神倒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