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到那個地步!要我說多少次,你才能先過腦子再說話?」齊宗源打斷他,不耐煩道:「先把眼前這關過了再說。欽差要咱們弄錢,那咱們就弄。你馬上就去下帖子,明晚在總督衙門設宴,請江南各大世家的當家人前來。」
孫妙年不情不願地咽下埋怨,轉臉又吹鬍子瞪眼地說:「可四月才辦過一次『百花宴』啊,按慣例下一次得到中秋,提前兩個月,這我得遭多少咒?況且這惡人咱們做,罵名咱們擔,欽差倒落得清閑,白白等著撿功勞。我可不樂意。」
齊宗源道:「笑話,既然來了,還想穩坐釣魚台,沒這麽容易。你的帖子裏就寫,欽差說了,這是為朝廷分憂,為百姓解難,我看誰敢不來。你提前打好招唿,敢不來的,可別怪欽差一封奏表上報朝廷,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到時候本台也救不了。」
馮於驍頷首道:「若是有哪家還要推拒,我帶人去辦。城裏的『洗賊名』,鄉裏的『驗白屍』,不怕他們不肯鬆口。」
「就這麽辦。」齊宗源拿定主意,讓他們各自迴衙門。
人走光了,浣聲抱著琴進來,隻行禮,不言語。
他一指對牆的琴台,「彈。」
伶人就了位,擊玉之音便淙淙而來。
一曲罷,齊宗源再道:「別新起了,就彈那天船上那一首。」
琴弦卻久久沒有被撥動。
「不願意?」齊宗源笑了,「穿著我的衣裳,住著我的房子,花著我的銀子,還要自比阮嗣宗,妄圖以曲傳意。這些我都能作罷,不追究,可人看不上你啊。你說說,我這買賣是不是虧大了?」
浣聲窈窕而起,按著琴弦的指尖滑下來,疊在身前,仍是沉默不語。
這廂,賀今行聽到了孫妙年專門說給他的那幾句,隻作過耳輕風,拂過便消散無蹤。
他迴到客院,直接去敲嬴淳懿的房門,但敲了幾次,都無人應答。
隔壁卻「吱呀」鑽出個人,對他喊道:「別敲了,侯爺和沈大人一起出去了,不在。」
「盛大人。」他無奈地招唿了一聲。
「怎麽了?這愁眉不展的。」盛環頌走出來,叉著腰打了個飽嗝,「我說小賀大人,你這年紀輕輕的,一天到晚放輕鬆些嘛。」
「有些事,十萬火急,必須鄭重對待。」賀今行搖頭,他本想將常平倉存糧不足的事情告訴嬴淳懿,但沒想到對方這會兒不在,隻能晚些等人迴來再說。
盛環頌與他同時搖頭,「不對不對,有一句話,我們堂官兒時常念在嘴裏,叫『天行有常』。萬事萬物都有它自己的發展趨勢,你再急,也是急不來的。」
「謝盛大人開解,但下官還做不到『上善若水』。」賀今行抱歉地說,做了禮便先行迴屋。
嘖,看來剛剛發生了什麽大事兒啊,盛環頌心道。他獨自倚在門前,看著少年的房間,拄著下巴若有所思。
而房間裏,正在餐飯裏挑挑揀揀的秦幼合見賀今行迴來,立即放了筷子,把手邊的另一個食盒推給他,「你終於迴來了,喏,給你留的飯。」
後者欲直接再去寫兩封信,但看食盒豐盛還冒著熱氣,便坐下來先吃了再說。同時不忘催促對坐的小少爺,「你也吃呀,別浪費。」
「哦。」秦幼合原本覺得這些菜一點兒都不好吃,但看他似乎吃得很香,也跟著一勺一勺不知不覺地吃完。
飯後已過申時,賀今行寫完信,用蠟封好,出門去寄。秦幼合也寫了信,便同他一路。
外麵仍舊是瓢潑大雨,白晝如夜。
兩人在衙門裏打聽了官郵所在,寄完信迴來,便被衙役帶到了大堂。
還未走近,便聽堂中有人高聲道:「……隨時都可能決口,是堵是疏,還請諸位大人速速做決定!」
賀今行幾步趕過去,大堂裏齊宗源與孫馮二人並欽差使團其餘四人皆在,還有幾個戴鬥笠披蓑衣的人,雨具下是河道衙門的官服。
「當然要堵!若白浪磯再決口,那我臨州城豈不是要被再淹一迴?」齊宗源直接發號施令,點齊總督衙門班吏前往白浪磯,同時命馮於驍去調北城門的臨州衛過去。
趕迴來的兩人雨具穿戴齊全,正好直接融入隊伍裏。
總督府大門外,馬匹已備好。眾人上馬時,賀今行擠到前麵去找嬴淳懿,「侯爺,下官有事要報!」
「現下不便,迴來再說罷!」後者迴頭看他一眼,驅馬便走。
愈臨近夜晚,雨勢愈大;此時又人馬嘈雜,說話都得靠吼。賀今行咬了咬唇,隻能迴頭。
隊伍越往南走,街上房屋損毀越嚴重,出了南城門,更是一片淤黃,蒼茫原野間已積起沒過馬蹄的雨水。
趕到白浪磯,前幾日才搶築起的堤壩前人聲惶惶,一名主事撲到齊宗源的馬前,驚叫道:「大人,堤前已出現多處管湧,我們人手不夠,請增派人手前去堵口!」
他撲得太快,馬剎不住,眼看馬蹄要踩上他的胳膊,賀今行立刻飛身前去將人扯到一邊。問情況如何時,才發現竟是江與疏。
齊宗源又驚又怒,勒馬高喝道:「還不快快前去堵口!」
長跑跟隨而來的衙役紛紛衝上去,他們不懂河工水經,一時茫然無措。
江與疏來不及迴答賀今行,便扯著嗓子喊道:「把地上往外湧泥水的地方都堵住!用你們附近的沙袋木頭石頭!」
孫妙年不情不願地咽下埋怨,轉臉又吹鬍子瞪眼地說:「可四月才辦過一次『百花宴』啊,按慣例下一次得到中秋,提前兩個月,這我得遭多少咒?況且這惡人咱們做,罵名咱們擔,欽差倒落得清閑,白白等著撿功勞。我可不樂意。」
齊宗源道:「笑話,既然來了,還想穩坐釣魚台,沒這麽容易。你的帖子裏就寫,欽差說了,這是為朝廷分憂,為百姓解難,我看誰敢不來。你提前打好招唿,敢不來的,可別怪欽差一封奏表上報朝廷,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到時候本台也救不了。」
馮於驍頷首道:「若是有哪家還要推拒,我帶人去辦。城裏的『洗賊名』,鄉裏的『驗白屍』,不怕他們不肯鬆口。」
「就這麽辦。」齊宗源拿定主意,讓他們各自迴衙門。
人走光了,浣聲抱著琴進來,隻行禮,不言語。
他一指對牆的琴台,「彈。」
伶人就了位,擊玉之音便淙淙而來。
一曲罷,齊宗源再道:「別新起了,就彈那天船上那一首。」
琴弦卻久久沒有被撥動。
「不願意?」齊宗源笑了,「穿著我的衣裳,住著我的房子,花著我的銀子,還要自比阮嗣宗,妄圖以曲傳意。這些我都能作罷,不追究,可人看不上你啊。你說說,我這買賣是不是虧大了?」
浣聲窈窕而起,按著琴弦的指尖滑下來,疊在身前,仍是沉默不語。
這廂,賀今行聽到了孫妙年專門說給他的那幾句,隻作過耳輕風,拂過便消散無蹤。
他迴到客院,直接去敲嬴淳懿的房門,但敲了幾次,都無人應答。
隔壁卻「吱呀」鑽出個人,對他喊道:「別敲了,侯爺和沈大人一起出去了,不在。」
「盛大人。」他無奈地招唿了一聲。
「怎麽了?這愁眉不展的。」盛環頌走出來,叉著腰打了個飽嗝,「我說小賀大人,你這年紀輕輕的,一天到晚放輕鬆些嘛。」
「有些事,十萬火急,必須鄭重對待。」賀今行搖頭,他本想將常平倉存糧不足的事情告訴嬴淳懿,但沒想到對方這會兒不在,隻能晚些等人迴來再說。
盛環頌與他同時搖頭,「不對不對,有一句話,我們堂官兒時常念在嘴裏,叫『天行有常』。萬事萬物都有它自己的發展趨勢,你再急,也是急不來的。」
「謝盛大人開解,但下官還做不到『上善若水』。」賀今行抱歉地說,做了禮便先行迴屋。
嘖,看來剛剛發生了什麽大事兒啊,盛環頌心道。他獨自倚在門前,看著少年的房間,拄著下巴若有所思。
而房間裏,正在餐飯裏挑挑揀揀的秦幼合見賀今行迴來,立即放了筷子,把手邊的另一個食盒推給他,「你終於迴來了,喏,給你留的飯。」
後者欲直接再去寫兩封信,但看食盒豐盛還冒著熱氣,便坐下來先吃了再說。同時不忘催促對坐的小少爺,「你也吃呀,別浪費。」
「哦。」秦幼合原本覺得這些菜一點兒都不好吃,但看他似乎吃得很香,也跟著一勺一勺不知不覺地吃完。
飯後已過申時,賀今行寫完信,用蠟封好,出門去寄。秦幼合也寫了信,便同他一路。
外麵仍舊是瓢潑大雨,白晝如夜。
兩人在衙門裏打聽了官郵所在,寄完信迴來,便被衙役帶到了大堂。
還未走近,便聽堂中有人高聲道:「……隨時都可能決口,是堵是疏,還請諸位大人速速做決定!」
賀今行幾步趕過去,大堂裏齊宗源與孫馮二人並欽差使團其餘四人皆在,還有幾個戴鬥笠披蓑衣的人,雨具下是河道衙門的官服。
「當然要堵!若白浪磯再決口,那我臨州城豈不是要被再淹一迴?」齊宗源直接發號施令,點齊總督衙門班吏前往白浪磯,同時命馮於驍去調北城門的臨州衛過去。
趕迴來的兩人雨具穿戴齊全,正好直接融入隊伍裏。
總督府大門外,馬匹已備好。眾人上馬時,賀今行擠到前麵去找嬴淳懿,「侯爺,下官有事要報!」
「現下不便,迴來再說罷!」後者迴頭看他一眼,驅馬便走。
愈臨近夜晚,雨勢愈大;此時又人馬嘈雜,說話都得靠吼。賀今行咬了咬唇,隻能迴頭。
隊伍越往南走,街上房屋損毀越嚴重,出了南城門,更是一片淤黃,蒼茫原野間已積起沒過馬蹄的雨水。
趕到白浪磯,前幾日才搶築起的堤壩前人聲惶惶,一名主事撲到齊宗源的馬前,驚叫道:「大人,堤前已出現多處管湧,我們人手不夠,請增派人手前去堵口!」
他撲得太快,馬剎不住,眼看馬蹄要踩上他的胳膊,賀今行立刻飛身前去將人扯到一邊。問情況如何時,才發現竟是江與疏。
齊宗源又驚又怒,勒馬高喝道:「還不快快前去堵口!」
長跑跟隨而來的衙役紛紛衝上去,他們不懂河工水經,一時茫然無措。
江與疏來不及迴答賀今行,便扯著嗓子喊道:「把地上往外湧泥水的地方都堵住!用你們附近的沙袋木頭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