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女進來一一上了茶再退下,齊製台與忠義侯皆是麵無表情,柳飛雁則落落大方地站著,似乎都不急著再開口。


    但這麽僵持著也不是辦法,賀今行站出來,走到柳飛雁身旁,向上官們行禮,說:「諸位大人,依下官所見,這堂中寬敞,坐哪兒都是在總督府裏;造辦處置備的椅子也多得是,不缺柳大當家這一把,不如挪個座到這兒。」


    堂上人先後瞟他一眼,齊宗源抬了抬手指:「設座。」


    他便搬了自己這邊最末的一把椅子過去,放端正後,壓著聲音說:「大當家,請。」


    柳飛雁露出一個短暫的微笑以示謝意,他點點頭,退了迴去。


    另一邊的孫妙年沒注意到,看她沒有動作,寒聲道:「怎麽,大當家還是不願意坐?須知萬事可一而再,不可有三啊。」


    「孫大人說笑了,尊者請不可卻,草民隻是因感到惶恐而遲疑。」柳飛雁不緊不慢地迴了他的話,又向堂上一拜,「謝製台大人賜座。」才坐下來。


    「漂亮話就不必說了,聽多了令人心煩。」齊宗源按著額角,一指堂下的秦幼合,「這位是?」


    嬴淳懿不說是誰,隻道:「聽一聽,不妨事。」


    前者目光凝了一瞬,「那就開始罷。」


    孫妙年隨即站起來,朝上首拱手道:「情況緊急,下官也就不兜圈子。這聖旨裏沒說,敢問侯爺,朝廷可有撥賑災銀?」


    下一刻,沈亦德跟著起身,「諸位大人應當知道,年前才下的削俸令是為什麽,去歲國庫虧空近五百萬兩,不好填啊。陛下都因此減了一半的宮中用度,本指望夏稅收上來能緩口氣,可誰知還沒收,你們江南路就出了這樣大的事情,別說今年,未來三年的稅都得免。但江南又是夏稅的大頭,你們說,朝廷怎麽辦?」


    這意思果然如江南官吏們先前所猜測一般,欽差使團就是空手來的,一兩銀子都沒帶。孫妙年再次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憤憤道:「那朝廷是個什麽意思?我江南每年上繳的稅銀起碼占到國庫歲計的兩成,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如今鬧了天災,兩三年繳不上稅,總不能就卸磨殺驢過河拆橋了吧?」


    待他說完,齊宗源才道:「孫大人,慎言。若是朝廷不想管,何必派欽差來。」


    「齊大人說得是。陛下聖神文武,憂民之心群臣可鑑,豈容孫大人質疑?」對朝廷不滿就是對陛下不滿,沈亦德冷下臉,一甩官袍大袖坐了迴去。


    「朝廷自接到江南的八百裏急報,就集會商議救災和賑災的辦法,陛下、秦相爺、裴相爺乃至各部司,那是沒日沒夜地想辦法,就怕耽誤了一點兒你們江南的災情。常平倉開了,各州衛的調令下了,工部、懸壺堂、太醫院以及相關各司的人都星夜趕來了,還有其他方方麵麵也都盡力關照到了,這難道不是陛下對你們江南的關切與重視?朝廷知道你們的難處,也想盡最大的可能幫助你們,但國庫一直吃緊你們是知道的,賑災銀實在沒法第一時間撥下來。」


    馮於驍插話道:「可下官聽說,戶部前些日子才進了一百萬兩銀子。」


    「那是好不容易才摳出的一點兒錢,沒得多的,且這筆錢在接到江南急報之前,就當做軍餉分給了仙慈關和雩關。也是不趕巧,公文都發下去了,朝廷總不能再反悔給人收迴來。」沈亦德十分惋惜地嘆氣,然後語重心長地說:「殷侯和長公主也不比你們輕鬆,今年的餉銀都被壓了一半額度,但他們明白不是朝廷不想給,而是朝廷實在給不出。就像現在,朝廷體諒諸位大人,諸位大人也得體諒體諒朝廷啊。」


    這話說得有意思,賀今行微微側頭看了一眼這位禮部郎中。


    恰好嬴淳懿也端著茶盞向這邊看過來,兩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會,然後各自移開。


    這一百萬兩也是徹底沒指望了。馮於驍與孫妙年對視一眼,孫妙年又與齊宗源交換了眼神。


    然後孫大人憋著一口氣,粗聲說:「沈大人,侯爺,不是我說,大道理誰都懂,但好賴話一籮筐也變不成一粒米啊,總得來點兒實際的吧?咱們四州百十縣收納數百萬的災民,都一天兩頓、一頓一碗粥一個饅頭地供著,那是以為撐過前麵幾天,後麵朝廷就能撥銀子救咱們吶。不是我們不想體諒,我們衙門可以慢慢等朝廷籌措賑災銀,但這數百萬的人命等不了啊!早知道就該一天一頓,也好讓這些百姓多撐些時候,吊著命等朝廷賑濟。」


    他越說越激動,拿右手背「啪啪啪」地拍著左手心,唾沫四濺,還要不停往上首的兩位話事人跟前湊。


    齊宗源微微皺眉,不著痕跡地後仰試圖遠離他一些,然而越躲這人越起勁兒,隻能低聲斥道:「孫大人,注意儀態!」


    孫妙年反應過來,輕咳一聲,退後一步,再拱手道:「製台大人,下官這時候也顧不得這許多了。要是咱們治下百姓大批地流離失所家破人亡,那下官肯定也沒活路,不如現在就一頭撞死算了!」


    他一副慷慨模樣,然而滿堂除了秦幼合好奇地瞧著他,其餘人根本懶得搭理他。


    什麽人會仗節就義,什麽人隻是說說而已,眾人心裏都有分辨。


    「孫大人何必這麽激動?」嬴淳懿放下瓷盞,杯中茶水一滴不少,「若是隻聽孫大人所言,本侯定會以為江南赤貧如洗,明日沒有等來朝廷的賑災銀,江南千萬百姓就立刻活不下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州歌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謜並收藏六州歌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