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氣聽著又刁又嗆,秦幼合不高興:「你兇什麽兇?」


    那官員拱手道:「下官是為這位大人著想啊,這婆子一身泥裏出來的衣裳,到現在沒沐浴過一迴,指不定生了多少虱子。」


    少年下意識地退後半步,反應過來後睜圓了雙眼,又立即上前,「那你也不能這麽兇啊,是她們不想沐浴的嗎?要是你們有用,也不至於讓她們連沐浴都沒有地方。」


    「行行行,是下官一時口誤。」那官員舉起手,息事寧人般說:「欽使就當下官開了個玩笑,玩笑啊。」


    秦幼合看他一副「懶得與你計較」的無賴模樣,頓時一口氣噎在胸口,按他往常在宣京,早就一鞭子甩過去。然而他現在身處江南,這裏絕大部分人也不知道他是誰。他咬著牙忍住氣,眼不見心不煩地扭頭。


    卻正好看到那婦人仿佛執行命令一般慢慢地縮迴手,帳篷外的雨飄進了她的眼裏,閃著令人心碎的水光。


    前頭齊宗源的聲音響起,他攬著那小孩兒的肩膀往人群中帶,同時和藹地說:「好孩子,去找你娘吧。」而後看向欽差,表情一絲不變,「侯爺,可還要再找個百姓來問一問?」


    「江南路果真是地靈人傑,底蘊深厚。半大孩童尚且畏而不懼,對答如流,更遑論成人。」嬴淳懿嗤笑一聲,「齊大人德高威重,治下嚴密,把什麽都做周全了,本侯還有什麽好問的?走罷。」


    齊宗源仍是笑:「請。」


    隊伍開始前進。賀今行直起身,與秦幼合換了位置,和先前那名「開玩笑」的官員挨著。然後看了一眼對方青色官服上的鷺鷥補子,輕聲說:「兒曹相鞭以為戲,翁怒鞭人血滿地。大人穿著一身廉潔守法的皮,擔著為民請命的名,還是少開這種玩笑的好。」


    「你!」那名官員表情變幻片刻,瞪眼過去,少年已收迴視線,隻留給他半張毫無波瀾的側臉。他一時找不到反駁的詞,脹著麵皮「哼」了聲,也沒了先前嬉笑的神色。


    欽差使團與江南路一府二司衙門巡視了一片災民收納營,到官府開始組織賑濟時,嬴淳懿與沈亦德看到一碗碗稀粥與饅頭髮到災民手裏,才打算到此為止,準備進城。


    揮汗如雨的季節,哪怕雨再大,粥再稀,剛燒出來時也燙得不行。然而賀今行看到眾多災民狼吞虎咽地吃了饅頭,就爭先恐後地將稀粥倒進肚子裏,不由攥緊了拳頭。


    他心裏湧出許多想法,但此時此刻,隻能跟著進城。


    城門有重兵看守,一行人進了城,便立即關閉。


    自昨夜倒下的雨不僅不停,聲勢又大起來。雨水在街道上流成河,所過之處,盡皆門戶緊閉,隻偶爾開著一兩扇窗。


    總督府衙門在城北,他們很快到達。齊宗源詢問過嬴淳懿,便讓兩司長官以外的官員各迴各的衙門去,剩下的人都繞到了後衙的議事堂。


    幾名穿著樸素的丫鬟送上巾帕熱水,請諸位大人洗塵。齊宗源擦著臉隨口問:「大當家到了沒?」


    話音未落,堂外便傳來一聲低沉而有力的「製台大人」。


    賀今行正欲循聲去看,還未轉頭,那聲音的主人便已走到了堂內,抱拳向眾人行禮。


    「草民柳氏商行大掌櫃柳飛雁,見過欽差大人,齊製台,孫大人,馮大人,以及諸位欽使大人。」


    可謂人未至聲先揚,聲未落人已遠,端得是利落而颯爽。


    賀今行曾在宣京看過這位大當家的畫像,此時看到真人,就如畫中人上走下來一般。


    烏髻攢荊釵,粗布裹生涯,眉目慈和,不卑不亢,卻比畫像多了一股洗盡鉛華、圓融通透之感。


    嬴淳懿頷首迴禮:「久聞柳大當家威名,今日一見,果然不俗。」


    「侯爺謬讚,草民能有今日,全托陛下與各位大人信賴草民的福罷了。」柳飛雁再一還禮。


    「雖有陛下慧眼任用柳氏商行在前,但沒有大當家的魄力與決斷,也絕對不可能做成今日的龐然大物,不必太過自謙。」齊製台說著與忠義侯同坐了上首兩把太師椅,又抬手示意他這邊的下首第一把交椅,「請大當家坐。」


    柳飛雁微微笑道:「滿堂朱紫尚未落座,草民一介白身豈敢忝列?這把椅子,還請孫大人先座。」說著側身伸臂請布政使孫妙年。


    堂上安靜了一剎。


    「喲,大當家真是謙遜慣了。」孫妙年提袍坐下,道:「你不願坐,那本官坐了便是。」


    柳飛雁再次側身:「馮大人請。」


    按察使馮於驍在孫妙年隔座一屁股坐下去,胳膊壓著一條扶手,用鼻孔出了口氣,似乎不太高興。


    嬴淳懿便道:「大當家所肩負的恐怕不止轉運救濟糧草一事,幹係重大,坐遠了不好說話。既然齊大人這邊坐了孫大人和馮大人,不如大當家就坐這兒吧。」


    他出手指了自己這邊下首第一把交椅。


    柳飛雁一直掛著淡笑,恭敬地迴道:「謝侯爺抬愛,然諸位大人俱是京城來的欽使,草民身為江南百姓,恐怕也不好同列。」


    她說完,堂上瞬間死寂。


    然而她還有下一句,「齊製台,侯爺,就讓草民在這堂中站著迴話便是。」


    第104章 二十五


    議事堂裏一直鴉雀無聲。


    欽差使團的人挨著落座,盛環頌跑到最後麵,說什麽也要讓沈亦德與孫妙年對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州歌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謜並收藏六州歌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