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架子上長短兵器俱全,前者就近取了手邊一桿長/槍。後者同時拿起一柄長刀,在手裏掂掂,微微皺眉。
軍士牽來兩匹馬,顧橫之接過韁繩時順手理了理馬鬃,見他動作,問:「太輕?」
「將就。」賀長期翻身上馬,長刀自上而下一劃,「你不必因此留手。」
「好。」
兩人各自行到校場兩頭。
顧橫之摩挲著槍身,至中段處才陡然握緊。
馬兒繞走幾步,他拽住韁繩,反手一挽長/槍,周身氣勢隨之一變。
他向來寡言少語,從不以顧氏少主的身份自居,更不摻和任何爭鬥,隻一心做自己的事。以致於旁人提起赫赫有名的劍南白虎,很難想像會有這樣一位溫和而靦腆的傳人。
然而他跨馬,橫槍,俯身之間,忽地就亮出完整的利爪和獠牙。才讓人驚覺他並非如表現出來的無害,更不是與世無爭。
滿場皆是一震。靜默間,明德帝坐下來,倚著扶手哼笑道:「比試比試,就要比真本事嘛。」
桓雲階似有些可惜,說:「顧家戍守南疆,歷來能征善戰,一手槍法名揚天下。而賀長期似乎並未受過的騎戰訓練,先前白打他尚有贏麵,現在上了馬,結果怕是要反過來。」
明德帝嘖了一聲,偏頭看他:「你很喜歡這小子?」
桓雲階嘆道:「他有殷侯之風。殷侯無子,由他接任衣缽再合適不過,就是……可惜了。」
他暗指殷侯與賀家決裂之事,皇帝自然明白,點了點太陽穴,卻沒順著說下去,轉而道:「要開始了。」
眾人便都靜了聲,仔細看這場比試。
校場寬不過百丈,戰馬相向衝鋒,鐵蹄踏著長風,卷著塵土,皆是來勢洶洶。
甫一交匯,人馬未碰,槍刀先接。
顧橫之出槍極快,一擊不成,隻稍撤寸許便接上下一擊。半截槍身貼著他的手臂,餘下半截亦如臂指使,點刺挑撥,好似疾風驟雨中梨花簌簌。
槍尖仿佛凝著日光,又若寒星點點,刺得人眼花繚亂。賀長期幹脆閉了眼,聽聲辨位,長刀在手,隻作單刀劈砍撩掠,不斷招架。
馬匹隨騎手奔作一團,初交鋒的金石錚鳴尚有餘韻,兩人卻已不知過了幾招。
場邊諸人看得入迷,明德帝忽然出聲:「顧穰生教得好啊。」
其餘人還沒來得及反應,他又問顧蓮子:「常明,你兄長這手長/槍舞得甚好,你學得如何?」
「照著葫蘆畫瓢,勉強會前幾式罷了。」顧蓮子下意識迴答,話出口便迴過神,猛地咬死牙關,攥緊了拳頭。
他少小離家,無人教導,隻得了幾本槍法圖譜。而今被當麵問起,在他同胞兄長即將武舉奪魁之時,無異於羞辱。
氣氛猝然跌冷,桓雲階及時站出來說:「陛下,我禁軍儀鸞司尚缺個主事的,就讓賀長期做這個千戶如何?」
殿試過後,他需和兵部協商安排武進士的去向,便趁機搶在崔連壁之前討個準話。正如小侯爺所說,顧家子弟挖不動牆腳,但賀家子弟可以試試嘛。
往常這種往無足輕重的位置安排個把人的事,明德帝一般都會痛快允準,今次卻不置可否,隻道:「看看再說罷。」
桓雲階一時摸不準皇帝的心思,便也不再多說,看迴比武。
場中兩人纏鬥許久,已然忘記了更香是否燃盡。
短暫分開歇息時,皆是大汗淋漓,急促地喘息。
日照愈發猛烈,賀長期眨了眨被汗水糊住的眼睛,心知不能再拖下去。
他拋下韁繩,雙手握住長刀刀柄,神色凝重。
相距不遠的顧橫之甩了甩髮麻的手腕,握槍的手見勢再進一寸,身體也壓得更低。
對手將以全力進攻,他自當以全力應對。
不論蒙陰,還是遙陵,街頭巷尾總有孩童唱「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的歌謠。
他們並非沒有讀書入仕的機會,也知曉同級官員武職天然低文職半等,然而從會走路開始,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不曾歇一個晝夜,才有今日之爭。
不知誰的馬兒噴出一個響鼻,兩對人馬同時暴起,剎那間,便交錯而過。
刀夾風聲,槍帶殘影,刀聲槍影裏,銀線一閃,尚帶猙獰之勢的人馬猛地同時靜止。
風動塵靜,紅纓颯颯。
顧橫之反手刺出的一槍,抵在了賀長期扭身時露出的心口。
半晌,他放下離對方脖頸尚有一尺的長刀,「我輸了。」
「差一點。」顧橫之收迴長/槍,微微笑起來。
兩人慢悠悠調轉方向,縱馬踱至一塊兒。
顧橫之伸出手,賀長期也伸出手,兩隻交握的手一起高舉。
與槍和刀,共指蒼穹。
霞光漫天。
兩位副考親自收走試卷,當場糊名彌封,內侍們引導貢生有序退出崇和殿。
賀今行活動著手腳,見有人挨著大門遠遠地向他招了下手,是許久不見的夏青稞。
他揮揮手以做迴應,對方便轉身隨人流走了。
裴明憫離他不遠,兩人相攜出殿,前者輕聲說:「張先生所料不差。我這幾天一直在思考這類問題,今日可以說是一蹴而就。」
「那很好啊。我刪刪改改好幾遍,掐著時間寫完,也算順暢。」賀今行說。題目涉及民生經濟,哪怕隻是一份答卷,他也不敢信口開河,條陳盡量慎重。
軍士牽來兩匹馬,顧橫之接過韁繩時順手理了理馬鬃,見他動作,問:「太輕?」
「將就。」賀長期翻身上馬,長刀自上而下一劃,「你不必因此留手。」
「好。」
兩人各自行到校場兩頭。
顧橫之摩挲著槍身,至中段處才陡然握緊。
馬兒繞走幾步,他拽住韁繩,反手一挽長/槍,周身氣勢隨之一變。
他向來寡言少語,從不以顧氏少主的身份自居,更不摻和任何爭鬥,隻一心做自己的事。以致於旁人提起赫赫有名的劍南白虎,很難想像會有這樣一位溫和而靦腆的傳人。
然而他跨馬,橫槍,俯身之間,忽地就亮出完整的利爪和獠牙。才讓人驚覺他並非如表現出來的無害,更不是與世無爭。
滿場皆是一震。靜默間,明德帝坐下來,倚著扶手哼笑道:「比試比試,就要比真本事嘛。」
桓雲階似有些可惜,說:「顧家戍守南疆,歷來能征善戰,一手槍法名揚天下。而賀長期似乎並未受過的騎戰訓練,先前白打他尚有贏麵,現在上了馬,結果怕是要反過來。」
明德帝嘖了一聲,偏頭看他:「你很喜歡這小子?」
桓雲階嘆道:「他有殷侯之風。殷侯無子,由他接任衣缽再合適不過,就是……可惜了。」
他暗指殷侯與賀家決裂之事,皇帝自然明白,點了點太陽穴,卻沒順著說下去,轉而道:「要開始了。」
眾人便都靜了聲,仔細看這場比試。
校場寬不過百丈,戰馬相向衝鋒,鐵蹄踏著長風,卷著塵土,皆是來勢洶洶。
甫一交匯,人馬未碰,槍刀先接。
顧橫之出槍極快,一擊不成,隻稍撤寸許便接上下一擊。半截槍身貼著他的手臂,餘下半截亦如臂指使,點刺挑撥,好似疾風驟雨中梨花簌簌。
槍尖仿佛凝著日光,又若寒星點點,刺得人眼花繚亂。賀長期幹脆閉了眼,聽聲辨位,長刀在手,隻作單刀劈砍撩掠,不斷招架。
馬匹隨騎手奔作一團,初交鋒的金石錚鳴尚有餘韻,兩人卻已不知過了幾招。
場邊諸人看得入迷,明德帝忽然出聲:「顧穰生教得好啊。」
其餘人還沒來得及反應,他又問顧蓮子:「常明,你兄長這手長/槍舞得甚好,你學得如何?」
「照著葫蘆畫瓢,勉強會前幾式罷了。」顧蓮子下意識迴答,話出口便迴過神,猛地咬死牙關,攥緊了拳頭。
他少小離家,無人教導,隻得了幾本槍法圖譜。而今被當麵問起,在他同胞兄長即將武舉奪魁之時,無異於羞辱。
氣氛猝然跌冷,桓雲階及時站出來說:「陛下,我禁軍儀鸞司尚缺個主事的,就讓賀長期做這個千戶如何?」
殿試過後,他需和兵部協商安排武進士的去向,便趁機搶在崔連壁之前討個準話。正如小侯爺所說,顧家子弟挖不動牆腳,但賀家子弟可以試試嘛。
往常這種往無足輕重的位置安排個把人的事,明德帝一般都會痛快允準,今次卻不置可否,隻道:「看看再說罷。」
桓雲階一時摸不準皇帝的心思,便也不再多說,看迴比武。
場中兩人纏鬥許久,已然忘記了更香是否燃盡。
短暫分開歇息時,皆是大汗淋漓,急促地喘息。
日照愈發猛烈,賀長期眨了眨被汗水糊住的眼睛,心知不能再拖下去。
他拋下韁繩,雙手握住長刀刀柄,神色凝重。
相距不遠的顧橫之甩了甩髮麻的手腕,握槍的手見勢再進一寸,身體也壓得更低。
對手將以全力進攻,他自當以全力應對。
不論蒙陰,還是遙陵,街頭巷尾總有孩童唱「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的歌謠。
他們並非沒有讀書入仕的機會,也知曉同級官員武職天然低文職半等,然而從會走路開始,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不曾歇一個晝夜,才有今日之爭。
不知誰的馬兒噴出一個響鼻,兩對人馬同時暴起,剎那間,便交錯而過。
刀夾風聲,槍帶殘影,刀聲槍影裏,銀線一閃,尚帶猙獰之勢的人馬猛地同時靜止。
風動塵靜,紅纓颯颯。
顧橫之反手刺出的一槍,抵在了賀長期扭身時露出的心口。
半晌,他放下離對方脖頸尚有一尺的長刀,「我輸了。」
「差一點。」顧橫之收迴長/槍,微微笑起來。
兩人慢悠悠調轉方向,縱馬踱至一塊兒。
顧橫之伸出手,賀長期也伸出手,兩隻交握的手一起高舉。
與槍和刀,共指蒼穹。
霞光漫天。
兩位副考親自收走試卷,當場糊名彌封,內侍們引導貢生有序退出崇和殿。
賀今行活動著手腳,見有人挨著大門遠遠地向他招了下手,是許久不見的夏青稞。
他揮揮手以做迴應,對方便轉身隨人流走了。
裴明憫離他不遠,兩人相攜出殿,前者輕聲說:「張先生所料不差。我這幾天一直在思考這類問題,今日可以說是一蹴而就。」
「那很好啊。我刪刪改改好幾遍,掐著時間寫完,也算順暢。」賀今行說。題目涉及民生經濟,哪怕隻是一份答卷,他也不敢信口開河,條陳盡量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