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條巷子霎時熱鬧無比。
裴府開了大門,管家早已帶著人靜候,待信使一到,便迎進府裏。
裴夫人接了報喜書,溫溫和和地道一聲:「賞」。
府門前鞭炮便「劈裏啪啦」地響起來,戴杏花的侍女們提著花籃魚貫而出,將籃中的金銀葉子撒向賀喜的人們。
攜香也給前來報喜的信使塞了一錠銀子,謝過道喜的街坊,才拿著報喜書進屋。
院子裏,師生正在論題。
江拙在昨日以修治河工為主題而做的文章裏大量引用《水經注》,其他人在這方麵看得少,張厭深今日便讓他給大家講一講。
攜香向他們示意一番,把報喜書放在了桌上,然後便去做自己的事。
少年們自然聽到了熱鬧,卻並不因此停歇。
他們昨晚便已知曉杏榜結果,討論過一番,不論名次,取中便足夠。
過去不必再惋惜,五天後就是殿試,需要更加地努力準備。
三月初十,經過對會試取中的一百二十名貢士磨勘複試之後,天化年間第六輪科舉的最後一場如期舉行。
殿試比會試更早,天不亮,貢士們便要到應天門前集合。
本有的休沐日因殿試而挪後一天,晏大人依舊無法前來送考,隻有攜香與張厭深同行。
「攜香姐姐,我想吃肘子,要豬老四家的,用醬鹵,多放糖。還要三市口最東邊那家肉鋪的小排骨……」晏塵水抱著考籃,耷拉著雙眼,絮絮叨叨一陣,忽地住了口。
若是往常,攜香早該笑罵他「像隻小豬」,今日卻悄無聲息。
他睜大眼看去,後者正望著皇城,神魂不知遊到哪兒去了。
「攜香姐姐!」
「嗯?」攜香迴頭看他,勾起一絲笑容:「知道你想吃啥,我閉著眼都能買對。」
旁邊的賀今行也笑道:「畢竟塵水的口味難得一變。」
晏塵水卻沒迴嘴,而是有些困惑地說:「你不高興嗎?我們是去參加殿試,又不是上戰場什麽的。」
攜香一怔,隨即搖頭,「當然不是。晏少爺,我是想起了我從前的主家,有些感觸罷了。」
她說起從前,賀今行心弦一動,叫道:「攜香姐姐。」
隻四個字,便似千言萬語。
禮部吏開始督促貢士集合。
攜香看他片刻,忍住了像小時候一樣摸摸他腦袋的衝動,隻是輕聲說:「去吧,這一場結束,我們公子就真正地長大啦。」
賀今行與晏塵水一起,向她和張厭深道別。
「去吧,好好考。」老人向他們擺擺手。
金鼓譟,春風吹動龍旗。
貢士們列隊進入皇城。
「……一卷詩書就是一層樓,隻要十年寒窗偉業就……」
張厭深看著隊伍最後一點影子消失在皇城深處,城門禁軍威嚴一如往日,忽地低聲唱道。
「到那時,蹬朝靴、穿狐裘,臨紫閣、披紅綢,真風流!」
聲音嘶啞,戲腔蒼涼。
「先生,咱們迴去吧。」攜香扶著他,說:「他倆晚上就迴來了。」
張厭深住了口,歇了許久才嘆道:「是啊,晚上就能迴來。」
兩人轉身慢行,緩緩被晨間街市的喧囂包圍。
崇和殿內,燈燭通明。
殿中百餘席書案如陣列,每張書案後端坐的考生更是嚴陣以待。
答卷已發下。主副考官立於禦階兩旁,明德帝靠著龍椅,抬起兩指。
內廷大總管順喜遵命上前,緩緩打開聖旨,深吸一口氣,誦道——
「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嬂至悉也,故其畜積足恃。今背本而趨末,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朕承廣大之業,撫鴻熙之運,臨禦十五載,儲思積慮,惟欲妥安國用。洪範八政,食貨為先,何以調度歲計,施行實效,以充裕天庾,俾國收其利,而民不受其害?爾諸文士條陳所以,朕將親覽焉。」
第075章 七十二
殿試辰時三刻起,至酉時初刻止,皇帝待不住,宰相公務纏身,便先後退場,隻剩兩名副考壓陣。
底下貢士們大都埋頭思考,或是奮筆疾書。賀今行察覺到人員走動,卻並未抬頭去看,而是提筆在草紙上寫出腹稿。
明德帝出了崇和殿,殿外朝陽初升、風晴日好,他握著雙手問:「雲階那邊開始沒有?」
「巳時開始,就快了。」順喜在他身後半步的位置,答道。
「那去看看罷。」
「是。」順喜側身揚聲道:「擺駕鏑閣!」
崇和殿向東直去,到頭便是鏑閣。
鏑閣非閣,乃皇家校場,擁有一座獨立的大殿,已被冷落許久。皇帝特許武舉殿試在此舉行。
人員俱在,作為武舉主考的禁軍統領桓雲階看著僅有的兩名武貢士,半是唏噓半是驕傲,高聲道:「什麽馬弓刀石,都不比了!給你倆一炷香時間,不拘兵器和手段,贏者勝。」
他大手一揮,便有軍士抬出幾座兵器架,任場上考生挑選。
誰知考生們隻看了一眼,並沒有要取兵器的意思。
桓雲階奇道:「怎麽?又沒有合適的?」
賀長期迴答:「考官,既是切磋,點到為止,不必用兵器。」
他說罷,盯著與他麵對麵後退的顧橫之,笑了笑:「橫之,這大半年來多謝你的照顧。但咱們好像一直沒有切磋過,難得有機會,放開了打一場?」
裴府開了大門,管家早已帶著人靜候,待信使一到,便迎進府裏。
裴夫人接了報喜書,溫溫和和地道一聲:「賞」。
府門前鞭炮便「劈裏啪啦」地響起來,戴杏花的侍女們提著花籃魚貫而出,將籃中的金銀葉子撒向賀喜的人們。
攜香也給前來報喜的信使塞了一錠銀子,謝過道喜的街坊,才拿著報喜書進屋。
院子裏,師生正在論題。
江拙在昨日以修治河工為主題而做的文章裏大量引用《水經注》,其他人在這方麵看得少,張厭深今日便讓他給大家講一講。
攜香向他們示意一番,把報喜書放在了桌上,然後便去做自己的事。
少年們自然聽到了熱鬧,卻並不因此停歇。
他們昨晚便已知曉杏榜結果,討論過一番,不論名次,取中便足夠。
過去不必再惋惜,五天後就是殿試,需要更加地努力準備。
三月初十,經過對會試取中的一百二十名貢士磨勘複試之後,天化年間第六輪科舉的最後一場如期舉行。
殿試比會試更早,天不亮,貢士們便要到應天門前集合。
本有的休沐日因殿試而挪後一天,晏大人依舊無法前來送考,隻有攜香與張厭深同行。
「攜香姐姐,我想吃肘子,要豬老四家的,用醬鹵,多放糖。還要三市口最東邊那家肉鋪的小排骨……」晏塵水抱著考籃,耷拉著雙眼,絮絮叨叨一陣,忽地住了口。
若是往常,攜香早該笑罵他「像隻小豬」,今日卻悄無聲息。
他睜大眼看去,後者正望著皇城,神魂不知遊到哪兒去了。
「攜香姐姐!」
「嗯?」攜香迴頭看他,勾起一絲笑容:「知道你想吃啥,我閉著眼都能買對。」
旁邊的賀今行也笑道:「畢竟塵水的口味難得一變。」
晏塵水卻沒迴嘴,而是有些困惑地說:「你不高興嗎?我們是去參加殿試,又不是上戰場什麽的。」
攜香一怔,隨即搖頭,「當然不是。晏少爺,我是想起了我從前的主家,有些感觸罷了。」
她說起從前,賀今行心弦一動,叫道:「攜香姐姐。」
隻四個字,便似千言萬語。
禮部吏開始督促貢士集合。
攜香看他片刻,忍住了像小時候一樣摸摸他腦袋的衝動,隻是輕聲說:「去吧,這一場結束,我們公子就真正地長大啦。」
賀今行與晏塵水一起,向她和張厭深道別。
「去吧,好好考。」老人向他們擺擺手。
金鼓譟,春風吹動龍旗。
貢士們列隊進入皇城。
「……一卷詩書就是一層樓,隻要十年寒窗偉業就……」
張厭深看著隊伍最後一點影子消失在皇城深處,城門禁軍威嚴一如往日,忽地低聲唱道。
「到那時,蹬朝靴、穿狐裘,臨紫閣、披紅綢,真風流!」
聲音嘶啞,戲腔蒼涼。
「先生,咱們迴去吧。」攜香扶著他,說:「他倆晚上就迴來了。」
張厭深住了口,歇了許久才嘆道:「是啊,晚上就能迴來。」
兩人轉身慢行,緩緩被晨間街市的喧囂包圍。
崇和殿內,燈燭通明。
殿中百餘席書案如陣列,每張書案後端坐的考生更是嚴陣以待。
答卷已發下。主副考官立於禦階兩旁,明德帝靠著龍椅,抬起兩指。
內廷大總管順喜遵命上前,緩緩打開聖旨,深吸一口氣,誦道——
「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嬂至悉也,故其畜積足恃。今背本而趨末,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朕承廣大之業,撫鴻熙之運,臨禦十五載,儲思積慮,惟欲妥安國用。洪範八政,食貨為先,何以調度歲計,施行實效,以充裕天庾,俾國收其利,而民不受其害?爾諸文士條陳所以,朕將親覽焉。」
第075章 七十二
殿試辰時三刻起,至酉時初刻止,皇帝待不住,宰相公務纏身,便先後退場,隻剩兩名副考壓陣。
底下貢士們大都埋頭思考,或是奮筆疾書。賀今行察覺到人員走動,卻並未抬頭去看,而是提筆在草紙上寫出腹稿。
明德帝出了崇和殿,殿外朝陽初升、風晴日好,他握著雙手問:「雲階那邊開始沒有?」
「巳時開始,就快了。」順喜在他身後半步的位置,答道。
「那去看看罷。」
「是。」順喜側身揚聲道:「擺駕鏑閣!」
崇和殿向東直去,到頭便是鏑閣。
鏑閣非閣,乃皇家校場,擁有一座獨立的大殿,已被冷落許久。皇帝特許武舉殿試在此舉行。
人員俱在,作為武舉主考的禁軍統領桓雲階看著僅有的兩名武貢士,半是唏噓半是驕傲,高聲道:「什麽馬弓刀石,都不比了!給你倆一炷香時間,不拘兵器和手段,贏者勝。」
他大手一揮,便有軍士抬出幾座兵器架,任場上考生挑選。
誰知考生們隻看了一眼,並沒有要取兵器的意思。
桓雲階奇道:「怎麽?又沒有合適的?」
賀長期迴答:「考官,既是切磋,點到為止,不必用兵器。」
他說罷,盯著與他麵對麵後退的顧橫之,笑了笑:「橫之,這大半年來多謝你的照顧。但咱們好像一直沒有切磋過,難得有機會,放開了打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