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尚未結束,值守的內侍請他們稍等。


    幾個人退到台階下的庭院裏站著,朝陽曬過來,暖融融的。


    等了一會兒,其中一人四下看看,小聲道:「你們聽說了沒?昨個兒宮宴上,陛下大賞,賞了忠義侯一把弓。」


    他騰出手,比了三指,「三石的大弓,還是太祖爺用過的。」


    「這哪兒能不知?昨晚就傳遍了。」另一人把聲音壓得更低:「小皇子是一套赤金的平安鎖,據說把太後娘娘氣得當場離席了。」


    最後一人卻恰巧不知,聽了驚訝又茫然,「陛下這是什麽意思?小皇子雖年幼,但畢竟是皇子啊。」


    「要我說,就是占著個名頭罷了。」第一個人頓了頓,「都是外姓子,論人品才幹,小侯爺豈不比秦家那個乳臭未幹的小孩兒要強?那小孩兒爹娘俱在,卻能過繼皇室,還不是因為……」


    他向直房擠擠眼,因為什麽不言而喻;迴頭要再繼續,卻見同僚都變了臉色。


    「秦大人!」


    幾個人當即遍體生寒,「撲通」跪下。


    秦毓章片刻不停地從他們身旁走過,隻淡淡地留下一句:「妄議皇室,革職。」


    跟在他身後的主簿立刻抬手招唿內侍來把奏摺搬進去。


    主事們試圖求情,主簿眼含厲色一瞪,讓他們閉了嘴,而後才小跑著跟上秦毓章。


    「相爺,他們都是新升上來的,沒個規矩,您別往心裏去。」


    「確實眼生。」秦毓章在門口站住,微微偏頭問道:「秦興提拔的?」


    主簿遲疑著點頭。


    往直房送奏摺也是個好差事,能麵見朝中重臣,輕鬆不費勁,一來一迴可以混去小半天。等閑輪不上。


    秦毓章按了按眉心,吩咐:「降職一等,罰俸半年。告訴他,眼睛放亮些,再塞些亂七八糟的人,就滾迴老家去,讓他兄弟來。」


    「是。」主簿應聲道,待搬奏摺的內侍們退下,關上門,麵帶憂慮地說:「但他們所說也並非空穴來風。自旭皇子過繼伊始,宮裏宮外就流言不斷,相爺,太後娘娘對昨日之事是極其的不滿。陛下到底是個什麽意思?若不滿意,當初為何又同意過繼?」


    「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秦毓章在書案後坐下,平聲道:「戰弓也好,金鎖也罷,都是陛下的東西,陛下想給誰就給誰。與你何關,與我何關?」


    「相爺的意思是,咱們做自己的事就好?」主簿捧起才將預備好的熱茶,彎腰送上,「可太後那邊的意思,是要咱們給皇上進言吶。」


    他接過茶盞,慢慢喝了一半,才說:「本堂沒那個功夫。」


    主簿麵露疑難,見他開始翻看奏摺,便忍下勸誡,識趣地沒有再開口,轉而去做自己的分內事。


    秦毓章翻了幾本,忽地輕笑出聲,「提俸?」又將這兩個字念了幾遍,翻來覆去地再看一迴,評價道:「倒是會想。」


    最後把摺子合上,放在了需要呈給皇帝過目的奏摺堆裏。


    很快內侍來報,禮部儀製司郎中求見。


    「秦大人,這是下月會試的各項安排與相應事宜,請您過目。」


    春闈乃朝廷開年第一件大事,也是儀製司的重頭任務,因此他們早在年前就做好了準備。


    秦毓章接過厚厚的奏章,說道:「你們裴大人本就執掌禮部,又擔任過多屆會試主考,他可比我內行,給他看了沒?他要點頭,我這兒不看也行。」


    郎中拱手道:「裴大人說了,今次您是主考,相關一切皆由您決定,是以一概不準去問詢他。」


    「孟檀啊孟檀,避嫌呢這是。」他把奏摺放到桌上,拿硃筆批了紅,又遞迴去,「去通知其他幾位考官罷。」


    郎中拜謝告退。


    「等等。」秦毓章又把人叫住,偏頭問主簿:「孟大人可上衙了?」


    主簿搖頭,「孟大人自告病以來,久未見好。」


    他沉吟片刻,對郎中道:「你去請示孟大人的時候,先去趟太醫院帶上李太醫一起。」


    「下官遵命,秦大人放心。」郎中肅容作揖。


    他迴到禮部衙門,叫胥吏套了馬車,帶著奏章往孟大人居所而去。


    街上依舊人來人往,路旁的燈樓大部分已拆除或者正在拆,裱糊燈籠的白紙到處都是,被鞋底、馬蹄與車輪碾作塵泥。


    張厭深放下手中的答卷,與長案上另外三張並列一起。


    他撐著額頭稍歇一會兒,便聽見一聲隱含擔憂的「老師」。


    「無事。」老人睜眼看去,不止賀今行,一圈四個少年人,都關切地看著自己。


    他不禁笑道:「人老了,精力不如從前,看一會兒就得休息一會兒。」


    少年們麵露愧色,又帶著些糾結。


    張厭深知道他們在想什麽,說:「我做了一輩子的教書先生,你們是我最後一批學生,若能把你們都送上杏榜,我這幾十年也算有個好的了結。春闈隻剩二十來天,你們若有不懂的,更要抓緊時間問我。」


    「你們各自的優劣之處,我早已說過。此前都是讓你們盡力彌補短處,但從今天開始,咱們換個思路,不再管短處,而是去想法子發揚你們的長處。」


    他把所有的答卷收疊在一起,「好與不好,你們心裏應該都有了評判的標準,以後也不必再等我批閱。不過江小子除外。」


    江拙見身邊三人都若有所思,自己卻沒咂摸出個什麽道理來,忍不住問:「先生,為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州歌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謜並收藏六州歌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