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頁
[英美娛] 好萊塢搖滾日誌 作者:虎刺阿加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媽媽真的隻對她撒了這些謊嗎?還有多少關於她們家族的過去歷史是謊言?媽媽到底是誰?她自己又到底是誰的女兒和後裔?
喬琳的腦子簡直亂成一團。
就在這時,喬琳的思緒被急促的門鈴聲打斷了。管家去開了門,羅德像是旋風一樣沖了進來。
心情非常不好的喬琳皺起了眉,「你在搞什麽?」
「喬!我需要幫助!」羅德臉上滿是驚慌,看起來就像是剛剛闖了什麽大禍。
喬琳按捺住心裏的不安,追問道:「怎麽了?」
「她懷孕了!」
「什麽?」
--------------------
夜鶯故事出現在第100章 。今晚5點有個附篇加更。
第178章 附篇《紐約客》(1996年)
==========================================
《專訪「我總是在逃跑」:對冒險說「是」的喬琳·阿普爾比》
《紐約客》1996年5月13日
當我看到喬琳·阿普爾比的時候,這位23歲的藝術家正癡迷於玩弄文字——她隻顧著低頭觀察她麵前擺放著的木質字母盤。她在上麵拚出了「life is pain」(生活即痛苦),隨即又在後麵添加了幾個新的字母「au choct」,讓那句沉鬱至極的宣言變成了一句可愛的描述「life is pain au choct」,用法語來看,它是在說「生活是巧克力麵包」。
她顯然很得意於自己的巧思,像個惡作劇成功後的孩子似的笑了起來。她毫不在意地把她那頭讓她常常被比作麗塔·海華絲的紅髮隨意披散在身後,穿著披頭士主題的寬大白色t恤和一條寬鬆的米色棉麻闊腿褲,光著腳以一種非常危險的姿勢趴在她的胡桃色搖椅上。
「別掉下來!」她的男友諾埃爾·蓋勒格以一種非常無奈的語氣打斷了我的潛伏觀察。這位綠洲樂隊的吉他手和詞曲作者曾經寫了一首基於這把搖椅的歌,現在卻隻顧著關心椅子上的女人不要從她自己的雜技姿勢中受傷。他以非常英國人的風格端來了款待我的茶,稍後還帶來了一雙舒適的室內鞋,示意喬琳把它們穿上。「你的客人到了,birdy,別玩了!」
「對不起!我忘記時間了!」喬琳有點驚訝地扭頭看向我,露出了一個有些害羞的笑容。「這是我格萊美失利的安慰獎,諾埃爾給我的!」她一邊解釋,一邊從椅子上跳了下來,正好踩在諾埃爾的腳上。後者無奈地彎腰幫她把鞋子穿好。
這期間他們不斷小聲說著話,粗獷的曼徹斯特口音和柔和的南加州口音混雜在一起,有了一種仿若音樂的美感。這對被媒體描繪為「最不可能發生的」搖滾界權力情侶在這一刻看起來同其他情侶沒什麽區別。
「沒什麽是不可能的。」喬琳端坐下來,開始同我認真交談。她眼睛眨了眨,又俏皮地補充說:「也許明天小行星不會撞擊地球,但誰知道呢?」我故意提及了科學家對宇宙威脅的監測,她坦然地點點頭,附和道:「沒錯,科學家。我希望我能再多學一點科學知識,但我花了太多時間在人文上。時間總是不夠用。」
我希望她能不要對她的知識領域太過苛責,否則這顯然會讓我感到窘迫——我大約在二十五年前就為不用繼續學習數學而感到狂喜了,而我顯然不是她,一個以在藝術領域跨界工作聞名的神童。很少有人能在20歲時拍出1993年票房最高的恐怖片《臨終影像》,也很少有人能在同一年拿下金球獎的最佳女配角和奧斯卡提名,更別提在一個多白金銷量的搖滾樂隊紫色天鵝絨中擔任主唱兼吉他手並且贏下格萊美了。她是格萊美歷史上最年輕的年度歌曲獲獎者,她同製作人一起共享了那座金色獎盃。
「那就是紫色天鵝絨的創作概念,沒什麽是不可能的,就像是你想寫歌,你坐下來抱起吉他,開始寫歌。然後你會發現一旦你開始寫歌,你就無法拒絕去現場表演的衝動,你開始尋找任何能讓你自己表演的地方,包括鄰居家表哥的高中同學在某個市場的炸雞店開業時的無薪演出你都不願意放棄。甚至你不會彈吉他也沒關係,這就是朋克音樂如何誕生的,對吧?我們一開始可不是抱著成為搖滾明星的願望開頭的,不過我們確實很想被唱片公司簽下,至少得有人為排練室和錄音室付錢嘛!」
喬琳向來以坦然地談論音樂事業與金錢的關係著稱,這或許與她的童年有關。她出生在一個特別的嬉皮士家庭,父母都是接受過大學教育的嬉皮士,這讓她像傳說故事一樣出生在公路上。喬琳糾正我說那不是真正的公路,她母親是在當地醫生的幫助下分娩的,「隻不過那個時候他們正在前往下一個地點」。
這種動盪不安的生活同樣需要資金,一部分來自於這對父母的兼職工作,一部分就來自於家庭的藝術活動,喬琳的母親為路過的情侶即興寫詩和畫速寫,而父親就和5歲小女兒一起表演音樂。這種經歷啟發了喬琳將她的故事融入到她後來參與的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中。
喬琳擁有的第一把吉他就是父親的舊吉他。她在描述這件事時眼角閃起了淚光。她說:「我太小了,指腹被吉他的鋼絲弦滑破,即便這樣我也不願意放棄,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學會彈一整首曲子後的獎勵。我父親後來有點後悔把它送給我,因為它太大了,我甚至拿不穩,他說他應該想辦法搞一把尤克裏裏。盡管尤克裏裏也很不錯,但我很高興他當時沒真的那麽做。」
喬琳的腦子簡直亂成一團。
就在這時,喬琳的思緒被急促的門鈴聲打斷了。管家去開了門,羅德像是旋風一樣沖了進來。
心情非常不好的喬琳皺起了眉,「你在搞什麽?」
「喬!我需要幫助!」羅德臉上滿是驚慌,看起來就像是剛剛闖了什麽大禍。
喬琳按捺住心裏的不安,追問道:「怎麽了?」
「她懷孕了!」
「什麽?」
--------------------
夜鶯故事出現在第100章 。今晚5點有個附篇加更。
第178章 附篇《紐約客》(1996年)
==========================================
《專訪「我總是在逃跑」:對冒險說「是」的喬琳·阿普爾比》
《紐約客》1996年5月13日
當我看到喬琳·阿普爾比的時候,這位23歲的藝術家正癡迷於玩弄文字——她隻顧著低頭觀察她麵前擺放著的木質字母盤。她在上麵拚出了「life is pain」(生活即痛苦),隨即又在後麵添加了幾個新的字母「au choct」,讓那句沉鬱至極的宣言變成了一句可愛的描述「life is pain au choct」,用法語來看,它是在說「生活是巧克力麵包」。
她顯然很得意於自己的巧思,像個惡作劇成功後的孩子似的笑了起來。她毫不在意地把她那頭讓她常常被比作麗塔·海華絲的紅髮隨意披散在身後,穿著披頭士主題的寬大白色t恤和一條寬鬆的米色棉麻闊腿褲,光著腳以一種非常危險的姿勢趴在她的胡桃色搖椅上。
「別掉下來!」她的男友諾埃爾·蓋勒格以一種非常無奈的語氣打斷了我的潛伏觀察。這位綠洲樂隊的吉他手和詞曲作者曾經寫了一首基於這把搖椅的歌,現在卻隻顧著關心椅子上的女人不要從她自己的雜技姿勢中受傷。他以非常英國人的風格端來了款待我的茶,稍後還帶來了一雙舒適的室內鞋,示意喬琳把它們穿上。「你的客人到了,birdy,別玩了!」
「對不起!我忘記時間了!」喬琳有點驚訝地扭頭看向我,露出了一個有些害羞的笑容。「這是我格萊美失利的安慰獎,諾埃爾給我的!」她一邊解釋,一邊從椅子上跳了下來,正好踩在諾埃爾的腳上。後者無奈地彎腰幫她把鞋子穿好。
這期間他們不斷小聲說著話,粗獷的曼徹斯特口音和柔和的南加州口音混雜在一起,有了一種仿若音樂的美感。這對被媒體描繪為「最不可能發生的」搖滾界權力情侶在這一刻看起來同其他情侶沒什麽區別。
「沒什麽是不可能的。」喬琳端坐下來,開始同我認真交談。她眼睛眨了眨,又俏皮地補充說:「也許明天小行星不會撞擊地球,但誰知道呢?」我故意提及了科學家對宇宙威脅的監測,她坦然地點點頭,附和道:「沒錯,科學家。我希望我能再多學一點科學知識,但我花了太多時間在人文上。時間總是不夠用。」
我希望她能不要對她的知識領域太過苛責,否則這顯然會讓我感到窘迫——我大約在二十五年前就為不用繼續學習數學而感到狂喜了,而我顯然不是她,一個以在藝術領域跨界工作聞名的神童。很少有人能在20歲時拍出1993年票房最高的恐怖片《臨終影像》,也很少有人能在同一年拿下金球獎的最佳女配角和奧斯卡提名,更別提在一個多白金銷量的搖滾樂隊紫色天鵝絨中擔任主唱兼吉他手並且贏下格萊美了。她是格萊美歷史上最年輕的年度歌曲獲獎者,她同製作人一起共享了那座金色獎盃。
「那就是紫色天鵝絨的創作概念,沒什麽是不可能的,就像是你想寫歌,你坐下來抱起吉他,開始寫歌。然後你會發現一旦你開始寫歌,你就無法拒絕去現場表演的衝動,你開始尋找任何能讓你自己表演的地方,包括鄰居家表哥的高中同學在某個市場的炸雞店開業時的無薪演出你都不願意放棄。甚至你不會彈吉他也沒關係,這就是朋克音樂如何誕生的,對吧?我們一開始可不是抱著成為搖滾明星的願望開頭的,不過我們確實很想被唱片公司簽下,至少得有人為排練室和錄音室付錢嘛!」
喬琳向來以坦然地談論音樂事業與金錢的關係著稱,這或許與她的童年有關。她出生在一個特別的嬉皮士家庭,父母都是接受過大學教育的嬉皮士,這讓她像傳說故事一樣出生在公路上。喬琳糾正我說那不是真正的公路,她母親是在當地醫生的幫助下分娩的,「隻不過那個時候他們正在前往下一個地點」。
這種動盪不安的生活同樣需要資金,一部分來自於這對父母的兼職工作,一部分就來自於家庭的藝術活動,喬琳的母親為路過的情侶即興寫詩和畫速寫,而父親就和5歲小女兒一起表演音樂。這種經歷啟發了喬琳將她的故事融入到她後來參與的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中。
喬琳擁有的第一把吉他就是父親的舊吉他。她在描述這件事時眼角閃起了淚光。她說:「我太小了,指腹被吉他的鋼絲弦滑破,即便這樣我也不願意放棄,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學會彈一整首曲子後的獎勵。我父親後來有點後悔把它送給我,因為它太大了,我甚至拿不穩,他說他應該想辦法搞一把尤克裏裏。盡管尤克裏裏也很不錯,但我很高興他當時沒真的那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