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至景正在和同僚商討六品官員的考課內容,餘光一瞥見到一顆圓圓的腦袋趴在門口偷看,忍俊不禁,起身走過去將人蘿蔔連著泥揪了出來,作揖道:「殿下怎麽來了?」
吏部人多眼雜,兩人在外人麵前一副恭而有禮的樣子,孟漁有模有樣地發號施令,「我有要事找你,你跟我來。」
殿下發話,臣子豈有不應之理?
二人行為規矩一前一後地到了存放歷年官員名錄的書房前,推開門再闔上,孟漁神情慌張地張了嘴,傅至景先低聲說:「長史的事我知道了。」
孟漁囁嚅,「五哥心狠手辣,你凡事要當心。」
「有九殿下照拂,臣何懼之有?」傅至景攬手將人拖到懷裏,用掌心細細地摩梭他的臉頰,「你也是,離五殿下遠些,莫要重蹈覆轍。」
提起那件事,孟漁仍是憤憤不平,「他卑鄙無恥,挑撥離間,實在可恨。」
傅至景眯起眼眸,「你若心性堅定,他又如何能撩撥你的心神?」
見孟漁還要狡辯,傅至景不悅地將食指抵在他的唇上,嘴裏很輕地「噓噓」兩聲,指節往裏探。
金尊玉貴的九殿下被抓住了綿軟的馬腳,變成了匍匐在地的孟漁,隻能乖乖地微仰著腦袋,難受地蹙著眉頭、滴著口水求饒,「外頭有人……」
傅至景將人壓在書架上,湊近了說:「你不就喜歡被人看嗎?」
他永遠不會忘記兩年前他得知孟漁學會了逛賭坊、喝花酒親自到醉仙樓抓人時看到的場景,哐當推開門,自幼至多隻知道鬥蛐蛐玩葉子牌的孟漁居然喝得酩酊大醉,跟一群好鬥雞走狗尋花問柳的紈絝子弟,衣衫淩亂發縷濕透地倒在酒壺堆裏。
他再去得晚一些,九殿下就該被人合夥扒光了衣衫丟到榻上去。
那天晚上,傅至景將人連拖帶拽地抱迴府,暴怒之下做了些失控的事情,孟漁從所未有哭得好淒涼好可憐,可掉再多的淚都滅不了傅至景的熊熊怒火,他要孟漁吃足天大的教訓,把孟漁弄得好幾天見了他就發抖,再三跟他保證絕不會再踏足醉仙樓。
直至今時今日,傅至景隻要迴憶起一絲一縷有關的記憶,心裏的火仍會控製不住地捲土重來。
孟漁難受地發出聲音,迴答他的話,「我不是……」
「你就是。」傅至景喉嚨滾動,眼見孟漁快要唿吸不過來了才深吸一口氣收迴手,「錯了就是錯了,過去的事不要再提。」
孟漁咳嗽幾聲,用袖口抹去臉上沾到的口涎,蔫蔫地垂下眼睛。
傅至景見他這樣,安撫地揉著他的背脊,低頭親柔軟的唇瓣,正是難捨難分之際,書房的門被推了下,傅至景下意識將孟漁的臉摁在懷裏,幸而房門上了鎖,外頭的人沒能進來,敲門道:「裏頭是誰?」
孟漁猶如驚弓之鳥,率先推開了傅至景以正衣冠。
「李大人,是我和九殿下在談事,馬上出去。」說著,傅至景低聲對孟漁道,「今夜過來找我。」
孟漁抿著唇點點腦袋,待門打開,傅至景舉止從容地抬手,「九殿下慢走。」
仿佛方才在書房裏做些上不得台麵的事情的人並非是他。
孟漁也隻好挺起腰板裝出殿下的氣派,一路出了吏部未引得人懷疑才猛鬆一口氣。
腳底板似乎隱隱作痛,他越發地記恨起五哥,發泄似的狠狠跺了兩下地才平息怨氣。
作者有話說
《小傅大人今天生氣了嗎》《氣了》
ps:二四七,三五六,各一夥,人物太多就不一一取名了。
第7章
孟漁第一次麵見衡國的帝王時連頭都不敢抬。
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他脫去了粗布衣,換上層層疊疊繁瑣奢華的錦袍,革帶緊緊地勒在腰間,別著他用來認親的玉環,這樣一番打扮下來,皮相比之京都錦衣玉食的公子們有過之而無不及,隻是到底在鄉野間長大,不曾見過大世麵,初入宮闈低著腦袋畏畏縮縮的模樣稍顯扭捏。
衡帝體態巍峨高大,有一雙歲月沉澱過後沉穩卻仍銳利如鷹隼的眼,不怒自威。
孟漁在舅舅劉震川的提點下,跪地叩首行禮,額頭碰在交疊的手背。
父子相認本該是熱淚盈眶的畫麵,可他丟失時不過半歲,對雙親毫無記憶,比起認親的欣喜,更多是的一種平民百姓麵對殺伐果斷的君主時油然而生的畏懼與茫然。
衡帝的聲音陳厚如鍾像從天外傳來,「起身吧。」
他顫巍巍地抬起頭,隻見天子麵上覆蓋一層淺淡的激動神色,甚至於親自彎腰扶他站起來,慈父一般細細端詳他的臉,拍了兩下他的肩頭,頷首道:「這些年你在外頭受苦了,是父皇不好,未能讓你早日迴宮。」
他受寵若驚,覺得帝王好似也與常人沒什麽區別,同樣是兩隻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巴,連說的話都那麽動聽,讓他有些眼紅髮熱。
孟漁想喚衡帝爹爹,從前他在宜縣時多麽羨慕同齡人受了委屈能投入父母懷抱裏撒嬌,如今他也有了遮風擋雨的依靠,但進宮前舅舅再三囑咐,他要麵對的不僅僅是自己的父親,更是衡國的君主,所以他隻能稱衡帝一聲父皇。
孟漁乃孝肅先皇後所出,是衡國名正言順的嫡子,他身份特殊,又流落民間多年,朝野不乏有阻攔他迴宮的勢力在暗中作祟,欽天監更是給他冠以不利大衡的災星罪名令他飽受非議,而衡帝力排眾議讓他順利認祖歸宗,將他封為德惠郡王,賜名蔣文賢。
吏部人多眼雜,兩人在外人麵前一副恭而有禮的樣子,孟漁有模有樣地發號施令,「我有要事找你,你跟我來。」
殿下發話,臣子豈有不應之理?
二人行為規矩一前一後地到了存放歷年官員名錄的書房前,推開門再闔上,孟漁神情慌張地張了嘴,傅至景先低聲說:「長史的事我知道了。」
孟漁囁嚅,「五哥心狠手辣,你凡事要當心。」
「有九殿下照拂,臣何懼之有?」傅至景攬手將人拖到懷裏,用掌心細細地摩梭他的臉頰,「你也是,離五殿下遠些,莫要重蹈覆轍。」
提起那件事,孟漁仍是憤憤不平,「他卑鄙無恥,挑撥離間,實在可恨。」
傅至景眯起眼眸,「你若心性堅定,他又如何能撩撥你的心神?」
見孟漁還要狡辯,傅至景不悅地將食指抵在他的唇上,嘴裏很輕地「噓噓」兩聲,指節往裏探。
金尊玉貴的九殿下被抓住了綿軟的馬腳,變成了匍匐在地的孟漁,隻能乖乖地微仰著腦袋,難受地蹙著眉頭、滴著口水求饒,「外頭有人……」
傅至景將人壓在書架上,湊近了說:「你不就喜歡被人看嗎?」
他永遠不會忘記兩年前他得知孟漁學會了逛賭坊、喝花酒親自到醉仙樓抓人時看到的場景,哐當推開門,自幼至多隻知道鬥蛐蛐玩葉子牌的孟漁居然喝得酩酊大醉,跟一群好鬥雞走狗尋花問柳的紈絝子弟,衣衫淩亂發縷濕透地倒在酒壺堆裏。
他再去得晚一些,九殿下就該被人合夥扒光了衣衫丟到榻上去。
那天晚上,傅至景將人連拖帶拽地抱迴府,暴怒之下做了些失控的事情,孟漁從所未有哭得好淒涼好可憐,可掉再多的淚都滅不了傅至景的熊熊怒火,他要孟漁吃足天大的教訓,把孟漁弄得好幾天見了他就發抖,再三跟他保證絕不會再踏足醉仙樓。
直至今時今日,傅至景隻要迴憶起一絲一縷有關的記憶,心裏的火仍會控製不住地捲土重來。
孟漁難受地發出聲音,迴答他的話,「我不是……」
「你就是。」傅至景喉嚨滾動,眼見孟漁快要唿吸不過來了才深吸一口氣收迴手,「錯了就是錯了,過去的事不要再提。」
孟漁咳嗽幾聲,用袖口抹去臉上沾到的口涎,蔫蔫地垂下眼睛。
傅至景見他這樣,安撫地揉著他的背脊,低頭親柔軟的唇瓣,正是難捨難分之際,書房的門被推了下,傅至景下意識將孟漁的臉摁在懷裏,幸而房門上了鎖,外頭的人沒能進來,敲門道:「裏頭是誰?」
孟漁猶如驚弓之鳥,率先推開了傅至景以正衣冠。
「李大人,是我和九殿下在談事,馬上出去。」說著,傅至景低聲對孟漁道,「今夜過來找我。」
孟漁抿著唇點點腦袋,待門打開,傅至景舉止從容地抬手,「九殿下慢走。」
仿佛方才在書房裏做些上不得台麵的事情的人並非是他。
孟漁也隻好挺起腰板裝出殿下的氣派,一路出了吏部未引得人懷疑才猛鬆一口氣。
腳底板似乎隱隱作痛,他越發地記恨起五哥,發泄似的狠狠跺了兩下地才平息怨氣。
作者有話說
《小傅大人今天生氣了嗎》《氣了》
ps:二四七,三五六,各一夥,人物太多就不一一取名了。
第7章
孟漁第一次麵見衡國的帝王時連頭都不敢抬。
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他脫去了粗布衣,換上層層疊疊繁瑣奢華的錦袍,革帶緊緊地勒在腰間,別著他用來認親的玉環,這樣一番打扮下來,皮相比之京都錦衣玉食的公子們有過之而無不及,隻是到底在鄉野間長大,不曾見過大世麵,初入宮闈低著腦袋畏畏縮縮的模樣稍顯扭捏。
衡帝體態巍峨高大,有一雙歲月沉澱過後沉穩卻仍銳利如鷹隼的眼,不怒自威。
孟漁在舅舅劉震川的提點下,跪地叩首行禮,額頭碰在交疊的手背。
父子相認本該是熱淚盈眶的畫麵,可他丟失時不過半歲,對雙親毫無記憶,比起認親的欣喜,更多是的一種平民百姓麵對殺伐果斷的君主時油然而生的畏懼與茫然。
衡帝的聲音陳厚如鍾像從天外傳來,「起身吧。」
他顫巍巍地抬起頭,隻見天子麵上覆蓋一層淺淡的激動神色,甚至於親自彎腰扶他站起來,慈父一般細細端詳他的臉,拍了兩下他的肩頭,頷首道:「這些年你在外頭受苦了,是父皇不好,未能讓你早日迴宮。」
他受寵若驚,覺得帝王好似也與常人沒什麽區別,同樣是兩隻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巴,連說的話都那麽動聽,讓他有些眼紅髮熱。
孟漁想喚衡帝爹爹,從前他在宜縣時多麽羨慕同齡人受了委屈能投入父母懷抱裏撒嬌,如今他也有了遮風擋雨的依靠,但進宮前舅舅再三囑咐,他要麵對的不僅僅是自己的父親,更是衡國的君主,所以他隻能稱衡帝一聲父皇。
孟漁乃孝肅先皇後所出,是衡國名正言順的嫡子,他身份特殊,又流落民間多年,朝野不乏有阻攔他迴宮的勢力在暗中作祟,欽天監更是給他冠以不利大衡的災星罪名令他飽受非議,而衡帝力排眾議讓他順利認祖歸宗,將他封為德惠郡王,賜名蔣文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