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見是兩甕,瞬間眉開眼笑:「海棠,你幫著這小丫頭拎一拎,再去拿幾個幹淨的碗,我去請吳媽媽來。」
那叫海棠的就是和顧二丫一塊兒被選進來的會刺繡的丫頭,人相當靦腆,興許是認出她了,微微點了點頭,接過她手裏的食盒,打開門放到了桌子上:「你坐。」
顧二丫經常在外麵掃地,卻還沒進過這間屋子,裏頭擺的都是名貴的東西,常管事平常都鎖著門,鑰匙就掛在他腰上,不會讓他們進來,顧二丫這還是頭一次進。
她不懂這些擺著的東西的價值,卻時常聽人說起過,說太太安氏出身名門,家底豐厚,光她一個人的嫁妝就夠養活幾個薑家的——還有小道消息說呢,現如今的薑家也是靠著太太養活的。
但這也隻是小道消息,至少表麵上是看不出來的,顧二丫隻能看得出來這屋子不如外頭形容的那麽富麗堂皇。
別的下人們都以為太太的屋子裏頭放滿了金銀珠寶呢!他們不懂什麽東西值錢,眼裏都隻有金銀,便想當然地覺得這屋子裏都是金銀珠寶。
可顧二丫看著這屋子裏更多的居然是書。
她對書有種天然的敬畏心。
更小的時候村裏是有個秀才教書的,每年收許多的束脩才會帶著人讀書,這種事情當然也是和她這樣的女孩子沒有關係的,那位秀才相當古板,不僅不帶女孩子讀書,甚至很嚴厲地拒絕她們靠近他教書的地方。
說女人「有辱斯文」。
顧二丫都是繞著他那裏走的,村裏那些人也會幫著秀才驅趕她們。
此時此刻,她坐在這間擺滿書的屋子裏,隻覺得滿身的拘謹。
海棠去拿了幾個幹淨的碗來,沒一會兒,吳媽媽也過來了。
顧二丫連忙站起來。
吳媽媽是個麵白的婦人,有些微胖,打扮得富貴——這是顧二丫根據自己的見識判斷的,她從前見過村裏的裏正的婆娘,裏正管著好幾個村子呢,家裏比起顧二丫他們已經很是富貴了,過年的時候頭上也隻簪著一支筷子粗細的銀簪子。
但吳媽媽頭上有一支金簪子,比裏正媳婦的那支銀簪子可粗得多了,她還墜著白玉的耳墜子,手腕上也有一對玉鐲子。
不像是僕人,倒好像是哪一家正經的太太。
吳媽媽摸了摸兩甕花生湯,還溫熱著,一邊叫那位去叫她的丫頭分湯一邊打量顧二丫,見她年紀尚小便溫和了聲音問她多大了,家在哪裏,又是怎麽到了莊子上的。
顧二丫很少對人設防,吳媽媽問什麽便答什麽,倒讓她直唿了兩聲天可憐見的。
這話裏有幾分真假,大約也隻有吳媽媽自己知道了。
淺紅色的花生湯被竹香倒進了碗裏遞給吳媽媽,她說:「府裏這是做善事呢,當年我剛進府裏的時候也不過才七歲,還是過的您的手,這麽多年也過來了,日子比我在家裏的時候過得好多啦!」
她也伸出手,掀起袖管,手腕上戴著一對掐絲琺瑯鐲子。
她呶呶嘴:「喏,過年的時候太太賞的。」
她們兩個原是想向顧二丫展示一下在太太院子裏幹活的富貴,好試探試探她會不會動心。
萬萬沒想到顧二丫隻艷羨地看了一眼,反而問:「這是不是值好多錢?能買許多串糖葫蘆吧!」
五歲大點兒的小丫頭,坐下還沒這檀木桌子高呢,眉眼將將和桌麵齊平,眼神清澈,一點兒也沒動心。
吳媽媽和竹香都笑了。
吳媽媽也不知道從哪兒掏出來個葡萄粒兒大小的珠子,有些微微的透明,不知道是什麽做的。
她把這東西塞進顧二丫手裏:「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拿去玩兒吧,才這麽大點兒,難為你竟然如此懂事。」
顧二丫手腳都不知道該往哪裏放了,還是吳媽媽硬把珠子塞進了她手裏。
「你瞧瞧,吃了你們廚房兩甕花生湯呢,還是你一路拎過來的,給顆珠子也不妨事。」
她也懶怠打聽消息了,這麽大點兒的小屁孩兒能知道什麽?
喝了花生湯,她就讓顧二丫走了。
倒是竹香後麵追了出來,拍了拍顧二丫的胳膊:「有空常來我們院裏玩,太太心善,等她來了你就知道了。」
顧二丫懵懵懂懂地點了點頭。
迴了灶間,方大廚子已經在了,他每天來得早,要備菜,這會正叉著腰指揮灶間的幫工洗菜,臉上表情臭得很。
顧二丫帶著食盒進門,還沒來得及說上兩句話就被他拎走了,閑聚在那裏的人還想要打聽打聽她去吳媽媽那裏都做了什麽說了什麽,方大廚子拿眼一瞪他們就慫了。
顧二丫也慫,前腳方大廚子才說了讓她不要摻和進這些事情,後腳她就去送花生湯了,雖然是被別人推著去了,但多少有些「不聽話」。
她低著頭,攥著那顆珠子,腳尖在地上碾了一迴又一迴,怎麽也不敢先開口。
顧二丫年紀小記不住事兒,她忘記了哪一迴,在家裏做飯的時候多抓了半把米,水也放少了,愣是把原先要煮的稀粥煮成了半幹的硬飯,幹不幹稀不稀的米飯一端上桌,她就被罵了。
梅氏是當後娘的,鮮少開口,自顧自地餵孩子,隻隨口抱怨了一句米湯都少了,大頭還吃不了幹飯。
林阿奶卻生氣了,罵她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說她是敗家子,長著一雙眼白長,就是個瞎子。還有許多難聽的話,顧二丫都不大記得了,她總是這樣,遇到了什麽不高興的事情當時或許覺得難過,事後就好像選擇性遺忘了一樣,知道有這麽一件事情,卻下意識的逃避了當時那種不好的情緒。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那叫海棠的就是和顧二丫一塊兒被選進來的會刺繡的丫頭,人相當靦腆,興許是認出她了,微微點了點頭,接過她手裏的食盒,打開門放到了桌子上:「你坐。」
顧二丫經常在外麵掃地,卻還沒進過這間屋子,裏頭擺的都是名貴的東西,常管事平常都鎖著門,鑰匙就掛在他腰上,不會讓他們進來,顧二丫這還是頭一次進。
她不懂這些擺著的東西的價值,卻時常聽人說起過,說太太安氏出身名門,家底豐厚,光她一個人的嫁妝就夠養活幾個薑家的——還有小道消息說呢,現如今的薑家也是靠著太太養活的。
但這也隻是小道消息,至少表麵上是看不出來的,顧二丫隻能看得出來這屋子不如外頭形容的那麽富麗堂皇。
別的下人們都以為太太的屋子裏頭放滿了金銀珠寶呢!他們不懂什麽東西值錢,眼裏都隻有金銀,便想當然地覺得這屋子裏都是金銀珠寶。
可顧二丫看著這屋子裏更多的居然是書。
她對書有種天然的敬畏心。
更小的時候村裏是有個秀才教書的,每年收許多的束脩才會帶著人讀書,這種事情當然也是和她這樣的女孩子沒有關係的,那位秀才相當古板,不僅不帶女孩子讀書,甚至很嚴厲地拒絕她們靠近他教書的地方。
說女人「有辱斯文」。
顧二丫都是繞著他那裏走的,村裏那些人也會幫著秀才驅趕她們。
此時此刻,她坐在這間擺滿書的屋子裏,隻覺得滿身的拘謹。
海棠去拿了幾個幹淨的碗來,沒一會兒,吳媽媽也過來了。
顧二丫連忙站起來。
吳媽媽是個麵白的婦人,有些微胖,打扮得富貴——這是顧二丫根據自己的見識判斷的,她從前見過村裏的裏正的婆娘,裏正管著好幾個村子呢,家裏比起顧二丫他們已經很是富貴了,過年的時候頭上也隻簪著一支筷子粗細的銀簪子。
但吳媽媽頭上有一支金簪子,比裏正媳婦的那支銀簪子可粗得多了,她還墜著白玉的耳墜子,手腕上也有一對玉鐲子。
不像是僕人,倒好像是哪一家正經的太太。
吳媽媽摸了摸兩甕花生湯,還溫熱著,一邊叫那位去叫她的丫頭分湯一邊打量顧二丫,見她年紀尚小便溫和了聲音問她多大了,家在哪裏,又是怎麽到了莊子上的。
顧二丫很少對人設防,吳媽媽問什麽便答什麽,倒讓她直唿了兩聲天可憐見的。
這話裏有幾分真假,大約也隻有吳媽媽自己知道了。
淺紅色的花生湯被竹香倒進了碗裏遞給吳媽媽,她說:「府裏這是做善事呢,當年我剛進府裏的時候也不過才七歲,還是過的您的手,這麽多年也過來了,日子比我在家裏的時候過得好多啦!」
她也伸出手,掀起袖管,手腕上戴著一對掐絲琺瑯鐲子。
她呶呶嘴:「喏,過年的時候太太賞的。」
她們兩個原是想向顧二丫展示一下在太太院子裏幹活的富貴,好試探試探她會不會動心。
萬萬沒想到顧二丫隻艷羨地看了一眼,反而問:「這是不是值好多錢?能買許多串糖葫蘆吧!」
五歲大點兒的小丫頭,坐下還沒這檀木桌子高呢,眉眼將將和桌麵齊平,眼神清澈,一點兒也沒動心。
吳媽媽和竹香都笑了。
吳媽媽也不知道從哪兒掏出來個葡萄粒兒大小的珠子,有些微微的透明,不知道是什麽做的。
她把這東西塞進顧二丫手裏:「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拿去玩兒吧,才這麽大點兒,難為你竟然如此懂事。」
顧二丫手腳都不知道該往哪裏放了,還是吳媽媽硬把珠子塞進了她手裏。
「你瞧瞧,吃了你們廚房兩甕花生湯呢,還是你一路拎過來的,給顆珠子也不妨事。」
她也懶怠打聽消息了,這麽大點兒的小屁孩兒能知道什麽?
喝了花生湯,她就讓顧二丫走了。
倒是竹香後麵追了出來,拍了拍顧二丫的胳膊:「有空常來我們院裏玩,太太心善,等她來了你就知道了。」
顧二丫懵懵懂懂地點了點頭。
迴了灶間,方大廚子已經在了,他每天來得早,要備菜,這會正叉著腰指揮灶間的幫工洗菜,臉上表情臭得很。
顧二丫帶著食盒進門,還沒來得及說上兩句話就被他拎走了,閑聚在那裏的人還想要打聽打聽她去吳媽媽那裏都做了什麽說了什麽,方大廚子拿眼一瞪他們就慫了。
顧二丫也慫,前腳方大廚子才說了讓她不要摻和進這些事情,後腳她就去送花生湯了,雖然是被別人推著去了,但多少有些「不聽話」。
她低著頭,攥著那顆珠子,腳尖在地上碾了一迴又一迴,怎麽也不敢先開口。
顧二丫年紀小記不住事兒,她忘記了哪一迴,在家裏做飯的時候多抓了半把米,水也放少了,愣是把原先要煮的稀粥煮成了半幹的硬飯,幹不幹稀不稀的米飯一端上桌,她就被罵了。
梅氏是當後娘的,鮮少開口,自顧自地餵孩子,隻隨口抱怨了一句米湯都少了,大頭還吃不了幹飯。
林阿奶卻生氣了,罵她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說她是敗家子,長著一雙眼白長,就是個瞎子。還有許多難聽的話,顧二丫都不大記得了,她總是這樣,遇到了什麽不高興的事情當時或許覺得難過,事後就好像選擇性遺忘了一樣,知道有這麽一件事情,卻下意識的逃避了當時那種不好的情緒。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