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北堂原本想著亮出身份看看這個錢萬慶無視朝廷法度到了什麽地步,現在他竟敢濫殺朝廷命官這還了得,他欲要反抗不從。他若反抗這裏又有幾人是他的對手。正要喊出“你敢?”一個“你”字剛出口,他就被胡尚拉著跪下了。胡尚磕頭說道:“大人饒命啊,大人饒命啊!”
這時,一旁的師爺開口了,也正是師爺的這句話救了胡尚與上官北堂二人的性命:“大人,既然這兩人是假冒的,倒也就沒必要要他二人性命了,看他二人穿著華貴,想必也是有錢人家的人,不妨留他們的命,與他家中做筆生意。如何?”也正是這句話讓上官北堂看清了錢萬慶是多麽無恥。濫用職權到了何種地步。
錢萬慶聽了這話後思索片刻問道:“你們二人是哪裏人,家中是做什麽的?”“迴大人的話,我們是懷揚人,我家中是做布匹生意的,我這兄弟家是開當鋪的,我二人是一路遊玩才路過貴寶地的。”胡尚說道。
“你們可知冒充當朝王爺是何罪啊?其罪當誅啊!”錢萬慶嚇唿道。“小的們知錯了,小的們隻是聽說北旋王要來此地剿匪,所以想想冒充來裝裝樣子,不想竟碰上了錢大人,錢大人火眼金睛識破了小的們,若大人能保我二人性命,小的們必以重金酬謝。”胡尚又說。
錢萬慶來迴踱了幾步,歎道:“哎,誰叫本官心慈手軟見不得血腥呢,這樣,你二人各自給家中書信一封,叫他們各拿十萬兩銀子來。你們要知道冒充當朝王爺也不是小罪啊,本官也要對這上上下下進行打點呀。要知道沒有什麽比活著更重要了,生而為人不容易啊!”說著他語重心長的拍了拍胡尚的肩膀。
胡尚邊聽著邊連連點頭答:“明白,明白,多謝大人救命之恩。”錢萬慶看看他笑道:“年輕人,還是你比較識趣些。”接著又吩咐官兵道:“將他二人押入大牢,給他們準備筆墨,對了,不許用刑,客氣點。”
一走進天牢上官北堂就聽見喊冤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再看這牢獄中關著的人個個滿眼哀求,遍體鱗傷。
官兵將上官北堂二人押入一處牢房離開後,上官北堂背靠胡尚而坐不理會他。胡尚瞅瞅他說道:“你看看你,這是為何生我的氣嘛!我那都是為了你好,難不成你就讓那狗官白白砍了我倆的腦袋。”
“哼,本王受此大辱倒不如丟了腦袋。”上官北堂氣憤的說道。“做人要能屈能伸,為這麽一點小事丟了腦袋不值當。來,起來,地上涼,把這些幹草墊上再坐。”胡尚邊收拾幹草邊說。上官北堂沒有理會一動不動,全然當做沒聽見他說話。
胡尚將幹草抱過來推推他,說道:“別生氣了,起來吧。”上官北堂微微挪挪屁股。“這牢房這麽潮濕,地上有蟲子老鼠的,你愛坐就坐著吧。”胡尚說。
上官北堂一聽立馬站起身來甩甩衣袖:“吾乃大薑北旋王,上跪天地君王,下跪祖宗父母,怎能去跪一個搜刮民脂的貪官汙吏,真真是辱沒了我北旋王名號。”
胡尚收拾完地上的草起身走向牢房門口,扒著牢門說道:“你聽到這獄裏的喊冤聲了嗎?你看到這些個衣不蔽體的百姓了嗎?你身為大薑的北旋王可對得住他們?”上官北堂聽到此話立馬泄氣,憋了一肚子的惱火頓時沒了,不禁啞口無言。
胡尚看看他又說:“與你相比他們才是真正要惱火不平的人吧!還覺得今日所跪屈辱嗎?你跪的不是那些個貪官汙吏,而是大薑的黎民百姓,你生為大薑的北旋王卻讓他們飽受風餐雨露,冤獄橫行,這是你對不住他們。若是不跪,你我早已身首異處,還如何來這獄中為他們申冤?”
“你是如何知道這裏有冤獄的?”上官北堂問。胡尚有些恨鐵不成鋼的說道:“我不知道,可你想想一個奪人之妻,掠人之財的知府大人就真的那麽公正嚴明?你聽聽這獄裏的喊冤聲!”
這時獄中的走廊上傳來一陣腳步聲,片刻後獄卒將一個身著官服的人領到他們跟前。那:人看看牢裏的兩人問:“什麽人,所犯何事?”獄卒答:“迴大人,這二人擾亂征糧,肆意冒充當朝北旋王。”那人看看他倆說:“哦。放了吧!”獄卒有些為難:“這,鄭大人,是錢大人下令抓的,屬下可做不了主。”
那人“哼”了一聲,又道:“屁大個事兒都關起來,再關天牢都要滿了。”“可是大人,這二人冒充北旋王。”獄卒說道。“他二人冒充後幹了什麽?強搶民女了?還是坑蒙拐騙了?”那人問。“沒有。”獄卒答。
“這不就行了,這二人又沒犯什麽傷天害理的大事,為何不放?錢大人要問起來自有本官擔著,你怕什麽?”那人又說。“這,”獄卒有些為難,悄悄在那大人耳邊說了幾句話。
大人一聽頓時氣得麵紅耳赤,破口罵道:“無恥之徒錢萬慶,身為百姓父母官竟幹出這等公權私用,虐民斂財之事。”他還欲說些什麽,獄卒趕緊攔到:“鄭大人可別說了,怎麽說錢大人都是知府,讓他聽見怕是對大人不利啊!”
“本官乃朝廷命官,又何懼他錢萬慶,他仗著自己嶽父是當朝太師就肆意橫行,欺辱百姓,實乃無恥至極。”鄭大人氣憤反駁,接著他朝著京都方向跪拜道:“皇上啊!您何時才能管管東川百姓啊,微臣自到東川任職以來,所寫奏折不計其數,難道您一份也未曾看到嗎?難道您就忍心看著東川百姓在這水生火熱中掙紮度日嗎?”說道動情處時,他的臉頰竟然滾下顆顆淚珠,最後所有的話語都變成了哭訴與哀求。
上官北堂看著牢房外麵的這個人,沒想到貪腐成性,民不聊生的東川城竟然還有這樣剛直不阿,不染淤泥的好官。心中不禁有些敬佩,便向他喊道:“這位大人,大人。”那鄭大人起身安定情緒看向牢中。“敢問大人官居何職?”上官北堂問。
“小子不得無理,此乃知州鄭奕大人。”獄卒說。“無妨,無妨。”鄭大人擺手示意獄卒。“原來是知州大人,敢問大人如此剛直不阿,你與錢萬慶同為東川父母官,他是如何容得下你的呢?”上官北堂又問。“本官的任命是由朝廷所定,是由吏部所定,又不是他錢萬慶任命的,本官行得正做得直,又何須讓他容得下。”
上官北堂大笑一聲,連說三個好字:“好,好,好。不懼權貴。”接著他又指指獄卒對鄭大人說道:“讓他退下,我有些話要和大人聊聊。”“大人,這。”獄卒有些不悅。“退下吧!”鄭奕說。“是。”
待到獄卒走遠後鄭奕問:“不知公子有何指教。”“鄭大人,還不趕快拜見北旋王。”胡尚說道。“這,”鄭奕將信將疑。“怎麽,你也覺得本王是冒充的?”上官北堂邪笑著問道。“不,不是。”鄭奕連忙解釋。
上官北堂擺擺手不讓他再說下去:“罷了,罷了,此刻我在獄中,你覺得本王是真是假都行,但本王求你件事你可能辦到?”“公子,不,王爺有何吩咐,下官盡力而為。”鄭奕躬身一拜說道。
“你今夜將這玉佩送到東川城外的軍營中,找一個名叫安海的,叫他明日一早帶著尚方寶劍來獄中巡查,這事可能辦到。”說著他將腰間的玉佩解下,交給鄭奕。
鄭奕接過玉佩仔細打量了一番,見是一塊上好的羊脂玉,上麵雕刻的是四爪蠎紋,心中大驚。知道這紋樣除了王爺旁人是戴不得的,便趕忙跪道:“下官東川知州鄭奕拜見王爺,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
“鄭大人請起吧!本王交代的事你可記住了。”“下官謹記。”“嗯。”上官北堂點點頭。“另外,王爺,下官還有一事要奏。”鄭奕想了想又說。“何事?”“下官以為隻叫安海帶尚方寶劍前來怕是不妥,萬一錢萬慶狗急跳牆恐對王爺不利怎麽辦。”“他錢萬慶膽大包天了,難不成還敢謀反?”上官北堂不屑說道。
“王爺,在下以為鄭大人言之有理,錢萬慶在東川當了數十年的霸主,如今我們要斷他財路,取他性命。萬一他狗急跳牆,保不準真會做出這種事來,防人之心不可無啊!”胡尚思慮了片刻也勸說道。
“不妥,剿匪大軍一進城,錢萬慶必然會有所懷疑,他若提前設防,免不了一場惡戰,百姓毫無防備,受苦的還是東川百姓啊!”上官北堂想想說道。
“這事下官來想辦法,下官有一好友乃是東川守城將李司的參軍,不如就由下官去遊說參軍王居,讓他今夜偷偷放剿匪軍進城,明日一早由安海帶兵巡查,到時他想調兵也已經來不及了。量他錢萬慶也不敢胡來。”鄭奕說道。
“嗯,這是個不錯的主意,可大人為何不直接去遊說守城將李司呢?”胡尚問道。上官北堂也疑惑地看向鄭奕。
“王爺有所不知,李司乃是錢萬慶親信,他二人乃是一丘之貉,正是他二人狼狽為奸才將東川城變成了這般模樣。”鄭奕說道。
這時,一旁的師爺開口了,也正是師爺的這句話救了胡尚與上官北堂二人的性命:“大人,既然這兩人是假冒的,倒也就沒必要要他二人性命了,看他二人穿著華貴,想必也是有錢人家的人,不妨留他們的命,與他家中做筆生意。如何?”也正是這句話讓上官北堂看清了錢萬慶是多麽無恥。濫用職權到了何種地步。
錢萬慶聽了這話後思索片刻問道:“你們二人是哪裏人,家中是做什麽的?”“迴大人的話,我們是懷揚人,我家中是做布匹生意的,我這兄弟家是開當鋪的,我二人是一路遊玩才路過貴寶地的。”胡尚說道。
“你們可知冒充當朝王爺是何罪啊?其罪當誅啊!”錢萬慶嚇唿道。“小的們知錯了,小的們隻是聽說北旋王要來此地剿匪,所以想想冒充來裝裝樣子,不想竟碰上了錢大人,錢大人火眼金睛識破了小的們,若大人能保我二人性命,小的們必以重金酬謝。”胡尚又說。
錢萬慶來迴踱了幾步,歎道:“哎,誰叫本官心慈手軟見不得血腥呢,這樣,你二人各自給家中書信一封,叫他們各拿十萬兩銀子來。你們要知道冒充當朝王爺也不是小罪啊,本官也要對這上上下下進行打點呀。要知道沒有什麽比活著更重要了,生而為人不容易啊!”說著他語重心長的拍了拍胡尚的肩膀。
胡尚邊聽著邊連連點頭答:“明白,明白,多謝大人救命之恩。”錢萬慶看看他笑道:“年輕人,還是你比較識趣些。”接著又吩咐官兵道:“將他二人押入大牢,給他們準備筆墨,對了,不許用刑,客氣點。”
一走進天牢上官北堂就聽見喊冤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再看這牢獄中關著的人個個滿眼哀求,遍體鱗傷。
官兵將上官北堂二人押入一處牢房離開後,上官北堂背靠胡尚而坐不理會他。胡尚瞅瞅他說道:“你看看你,這是為何生我的氣嘛!我那都是為了你好,難不成你就讓那狗官白白砍了我倆的腦袋。”
“哼,本王受此大辱倒不如丟了腦袋。”上官北堂氣憤的說道。“做人要能屈能伸,為這麽一點小事丟了腦袋不值當。來,起來,地上涼,把這些幹草墊上再坐。”胡尚邊收拾幹草邊說。上官北堂沒有理會一動不動,全然當做沒聽見他說話。
胡尚將幹草抱過來推推他,說道:“別生氣了,起來吧。”上官北堂微微挪挪屁股。“這牢房這麽潮濕,地上有蟲子老鼠的,你愛坐就坐著吧。”胡尚說。
上官北堂一聽立馬站起身來甩甩衣袖:“吾乃大薑北旋王,上跪天地君王,下跪祖宗父母,怎能去跪一個搜刮民脂的貪官汙吏,真真是辱沒了我北旋王名號。”
胡尚收拾完地上的草起身走向牢房門口,扒著牢門說道:“你聽到這獄裏的喊冤聲了嗎?你看到這些個衣不蔽體的百姓了嗎?你身為大薑的北旋王可對得住他們?”上官北堂聽到此話立馬泄氣,憋了一肚子的惱火頓時沒了,不禁啞口無言。
胡尚看看他又說:“與你相比他們才是真正要惱火不平的人吧!還覺得今日所跪屈辱嗎?你跪的不是那些個貪官汙吏,而是大薑的黎民百姓,你生為大薑的北旋王卻讓他們飽受風餐雨露,冤獄橫行,這是你對不住他們。若是不跪,你我早已身首異處,還如何來這獄中為他們申冤?”
“你是如何知道這裏有冤獄的?”上官北堂問。胡尚有些恨鐵不成鋼的說道:“我不知道,可你想想一個奪人之妻,掠人之財的知府大人就真的那麽公正嚴明?你聽聽這獄裏的喊冤聲!”
這時獄中的走廊上傳來一陣腳步聲,片刻後獄卒將一個身著官服的人領到他們跟前。那:人看看牢裏的兩人問:“什麽人,所犯何事?”獄卒答:“迴大人,這二人擾亂征糧,肆意冒充當朝北旋王。”那人看看他倆說:“哦。放了吧!”獄卒有些為難:“這,鄭大人,是錢大人下令抓的,屬下可做不了主。”
那人“哼”了一聲,又道:“屁大個事兒都關起來,再關天牢都要滿了。”“可是大人,這二人冒充北旋王。”獄卒說道。“他二人冒充後幹了什麽?強搶民女了?還是坑蒙拐騙了?”那人問。“沒有。”獄卒答。
“這不就行了,這二人又沒犯什麽傷天害理的大事,為何不放?錢大人要問起來自有本官擔著,你怕什麽?”那人又說。“這,”獄卒有些為難,悄悄在那大人耳邊說了幾句話。
大人一聽頓時氣得麵紅耳赤,破口罵道:“無恥之徒錢萬慶,身為百姓父母官竟幹出這等公權私用,虐民斂財之事。”他還欲說些什麽,獄卒趕緊攔到:“鄭大人可別說了,怎麽說錢大人都是知府,讓他聽見怕是對大人不利啊!”
“本官乃朝廷命官,又何懼他錢萬慶,他仗著自己嶽父是當朝太師就肆意橫行,欺辱百姓,實乃無恥至極。”鄭大人氣憤反駁,接著他朝著京都方向跪拜道:“皇上啊!您何時才能管管東川百姓啊,微臣自到東川任職以來,所寫奏折不計其數,難道您一份也未曾看到嗎?難道您就忍心看著東川百姓在這水生火熱中掙紮度日嗎?”說道動情處時,他的臉頰竟然滾下顆顆淚珠,最後所有的話語都變成了哭訴與哀求。
上官北堂看著牢房外麵的這個人,沒想到貪腐成性,民不聊生的東川城竟然還有這樣剛直不阿,不染淤泥的好官。心中不禁有些敬佩,便向他喊道:“這位大人,大人。”那鄭大人起身安定情緒看向牢中。“敢問大人官居何職?”上官北堂問。
“小子不得無理,此乃知州鄭奕大人。”獄卒說。“無妨,無妨。”鄭大人擺手示意獄卒。“原來是知州大人,敢問大人如此剛直不阿,你與錢萬慶同為東川父母官,他是如何容得下你的呢?”上官北堂又問。“本官的任命是由朝廷所定,是由吏部所定,又不是他錢萬慶任命的,本官行得正做得直,又何須讓他容得下。”
上官北堂大笑一聲,連說三個好字:“好,好,好。不懼權貴。”接著他又指指獄卒對鄭大人說道:“讓他退下,我有些話要和大人聊聊。”“大人,這。”獄卒有些不悅。“退下吧!”鄭奕說。“是。”
待到獄卒走遠後鄭奕問:“不知公子有何指教。”“鄭大人,還不趕快拜見北旋王。”胡尚說道。“這,”鄭奕將信將疑。“怎麽,你也覺得本王是冒充的?”上官北堂邪笑著問道。“不,不是。”鄭奕連忙解釋。
上官北堂擺擺手不讓他再說下去:“罷了,罷了,此刻我在獄中,你覺得本王是真是假都行,但本王求你件事你可能辦到?”“公子,不,王爺有何吩咐,下官盡力而為。”鄭奕躬身一拜說道。
“你今夜將這玉佩送到東川城外的軍營中,找一個名叫安海的,叫他明日一早帶著尚方寶劍來獄中巡查,這事可能辦到。”說著他將腰間的玉佩解下,交給鄭奕。
鄭奕接過玉佩仔細打量了一番,見是一塊上好的羊脂玉,上麵雕刻的是四爪蠎紋,心中大驚。知道這紋樣除了王爺旁人是戴不得的,便趕忙跪道:“下官東川知州鄭奕拜見王爺,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
“鄭大人請起吧!本王交代的事你可記住了。”“下官謹記。”“嗯。”上官北堂點點頭。“另外,王爺,下官還有一事要奏。”鄭奕想了想又說。“何事?”“下官以為隻叫安海帶尚方寶劍前來怕是不妥,萬一錢萬慶狗急跳牆恐對王爺不利怎麽辦。”“他錢萬慶膽大包天了,難不成還敢謀反?”上官北堂不屑說道。
“王爺,在下以為鄭大人言之有理,錢萬慶在東川當了數十年的霸主,如今我們要斷他財路,取他性命。萬一他狗急跳牆,保不準真會做出這種事來,防人之心不可無啊!”胡尚思慮了片刻也勸說道。
“不妥,剿匪大軍一進城,錢萬慶必然會有所懷疑,他若提前設防,免不了一場惡戰,百姓毫無防備,受苦的還是東川百姓啊!”上官北堂想想說道。
“這事下官來想辦法,下官有一好友乃是東川守城將李司的參軍,不如就由下官去遊說參軍王居,讓他今夜偷偷放剿匪軍進城,明日一早由安海帶兵巡查,到時他想調兵也已經來不及了。量他錢萬慶也不敢胡來。”鄭奕說道。
“嗯,這是個不錯的主意,可大人為何不直接去遊說守城將李司呢?”胡尚問道。上官北堂也疑惑地看向鄭奕。
“王爺有所不知,李司乃是錢萬慶親信,他二人乃是一丘之貉,正是他二人狼狽為奸才將東川城變成了這般模樣。”鄭奕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