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王爺好計策,果然是將帥之才。”胡尚聽完點點頭道,“不過王爺,這麽一堵的話,有沒有考慮到山中的百姓?”“山中之人也都是些草野莽夫,何況這些人還常常給山匪報信,搞得官府幾次剿匪失敗,這次也正好治治他們。”陸遠插話道。
“雖說都是些鄉野之人,可畢竟也是大薑子民,王爺有沒有想過這些百姓為何不幫官府剿匪,而要幫著山匪呢?為何官府每次剿匪都以失敗而終呢?那黃海為何放著好好的百姓不當而要當土匪呢?”胡尚說。
上官北堂認同的點點頭說道:“胡先生果然是高人,真教本王醍醐灌頂。是本王思慮不周,此計用於破敵還行,可是剿匪,是有些欠妥。本王隻想著怎麽清剿山匪,卻忽略了山中百姓。是本王不對。”
他想起數十年前父親對他說過的話:“從今日起你便是世子,將來承襲本王王位,記住無論何時你都是我大薑百姓的北旋王。”沉思了許久他才說道:“看來是該動動這個大根了。胡兄,明日你我再去城中偵查一番。”“是。”胡尚應道。
這時安海進來稟報:“王爺,東川知府錢萬慶求見。”上官北堂說:“嗬,他倒是來得挺快。”胡尚說:“王爺若是想要知道東川的實情,這人還是不要見得好。”“嗯,本王也是這樣想的,小安子,告訴錢萬慶就說本王今日剛到舟車勞頓,乏了,叫他改日再來。”“是。”安海領命而去。
次日,“王爺,您就讓小人陪您一同去吧!”安海跟在上官北堂身後說道。“不必,我與胡先生去去就迴,你就留在營中吧!若是錢萬慶再來,你也好替本王支應。哦,對了,去把本王的折扇拿來。”安海。無奈隻好從內室將折扇拿來遞給上官北堂。
上官北堂扇著扇子出門對胡尚說道:“胡兄,今日你我以何身份入城啊?”“不如我倆就當個遊山玩水路過此地的公子如何?”胡尚也笑笑說道。上官北堂點點頭:“嗯,不錯不錯,今日你我二人就去逛逛東川的集市,看看東川的姑娘。哈哈哈。”二人談笑風生著又進城去。
兩人從南市集上逛了一陣有些餓了,便打算去醉仙樓吃些東西喝點酒。正巧路過東川府衙。隻見府衙門口宛若長龍般排著兩隊人。多數人穿著簡樸,有些甚至衣不蔽體,不過人人手裏或多或少都拿著米袋子。
見到此景上官北堂有些疑惑了,上前向一個排隊的人問道:“老伯,你們這是在做什麽?”“哦,北旋王要來剿匪了,官府在給官兵們征收糧草。”老伯拄著拐杖緩緩轉過頭來說道。“北旋王征收糧草?我怎麽不知道?”上官北堂疑惑地說。
“看兩位公子不是本地人吧。”老伯又說。“老人家我們隻是路過此地而已。”胡尚說道。“那兩位還是早些離去得好。”老漢勸道。“北旋王剿匪朝廷有派糧草,怎麽會再征收?”上官北堂說。“朝廷派沒派誰知道呢,反正官府是要向我們征的,剿一次便征一次。哎,一年的收成又沒了。”老伯搖搖頭喃喃念叨著。
“剿一次便征一次?老伯一次征多少?”上官北堂問。“一斛。”“這麽多?”“幹嘛呢,幹嘛!排好隊。閑雜人等一邊去。說你呢,看什麽看。”一個官兵過來喝斥道。
上官北堂與胡尚走到旁邊,上官北堂氣憤的說道:“這錢萬慶真是膽大包天,竟敢巧設名目,剝削百姓。還敢打著本王的旗號!”胡尚看看四周拉拉他的衣角,低聲說道:“王爺息怒,官府如此剝削百姓,百姓不反才怪,看來要想剿匪必先懲治貪官,否則這東川的匪怕是滅不盡。走吧,我們上前麵去看看。”
二人說著來到征糧的官兵跟前,隻見一個官兵站在斛前收糧,旁邊有幾個官兵站著維持秩序,還有幾個人出出進進的往府衙裏抬糧。“王爺,你看。”胡尚指指府衙大門旁邊的牆。上官北堂一眼看去隻見那牆上貼著一張布告,正是說他北旋王剿匪征糧的。
上官北堂頓時氣得七竅生煙,邁步上前欲將那布告撕下。胡尚趕忙攔住:“不要輕舉妄動先看看。”正說著隻見收糧的那個官兵將那糧斛一踢,原本裝滿了的米被踢得灑落了兩三分。官兵喊道:“不夠,再裝。”交糧的老農哀求道:“官爺,求求您行行好吧,小人實在是沒糧了。”“不行,你這還沒填滿呢。”官兵毫不讓步。
“這是怎麽迴事?”上官北堂問胡尚。“淋尖踢斛。撒出來的損耗是不作數的,歸了這些當兵的作酒錢。”胡尚答道。上官北堂聽到此言頓時忍無可忍,上前去一把撕了那征糧布告說道:“各位鄉親都迴去吧,這糧不收了。”眾人都混亂起來,官兵們見他鬧事過來擒他,百姓四散逃走。
上官北堂原本想著是要大大出手將這些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兵教訓一番的,但胡尚上前阻攔他道:“先別暴露身份,看看情況再說。”上官北堂一想:這些事情恐怕還不足以撼動錢萬慶這棵大樹,還是先等等吧。他倒要看看錢萬慶能把他怎麽著。
究於一番考量,上官北堂與胡尚選擇了束手就擒。官兵正欲對他們拳打腳踢時,卻聽遠處。一個小兵喊道:“知府大人迴來了。”眾人順著話音望去,隻見鄉民們已為錢萬慶讓出了一條路來,接著一頂四人抬的轎子出現了,後麵還跟著兩排官兵,官兵們抬著兩口大箱子。
轎子抬到府衙門前,錢萬慶從裏麵走了出來。他腰圓玉潤一副富態相,隻不過臉上的神情有些不悅。迎接他的一個書生模樣的人問:“大人,如何了?可有見到北旋王爺?”錢萬慶搖搖頭歎道:“說是王爺初來東川有些水土不服不宜受風,還是沒見著。”書生邊走邊聽著到了門前還不忘提醒錢萬慶:“大人小心台階。”
上官北堂與胡尚也被跟在錢萬慶身後押進了府衙。隻見錢萬慶又向那書生吩咐道:“秦師爺,明日去請個郎中來,與我一起去見北旋王,我還不信就見不著他。哼,真是好大的架子啊!”這時他注意到了被官兵押著的上官北堂和胡尚,問道:“什麽人?”
一個官兵答道:“迴大人,這二人尋性滋事,破壞征糧。”“大膽,見了本府還不跪下?”錢萬慶吃了閉門羹,自然就將氣撒在了這兩個無名小卒身上。
上官北堂看看錢萬慶說道:“我為何要跪?”“知府大人乃朝廷命官,大膽刁民竟敢無理?”旁邊的官兵說著就要按住上官北堂下跪:“跪下,跪下。”
上官北堂哪肯受這辱,當即喝道:“大膽錢萬慶,吾乃當朝北旋王,我看誰敢造次?”他這一喝起初還起了些作用,欲要擒他下跪的幾個官兵頓時不敢再動,錢萬慶也嚇得不敢動彈。不過片刻之後錢萬慶就大笑著說道:“哈哈哈,小公子如此調皮是拿本官當猴耍的嗎?你以為本官沒見過北旋王嗎?”
“哦?那錢大人是見過北旋王了,你何時何地見過的?”上官北堂問道。“實不相瞞,本官剛剛從北旋王營中迴來。”“那你是見過王爺了?”“王爺身體不適本官雖未見著,但想來也不會是你這般模樣。”“何以見得?”
錢萬慶想到方才在北旋王營帳外的情形:一名官兵將他領到營帳外說:“王爺身體不適,不宜受風,錢大人有什麽話就在這兒說吧。”“下官東川知府錢萬慶,特來拜會北旋王爺。”
“咳咳,不知錢大人前來有何指教啊?”帳內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傳了出來。“王爺初到東川,下官備了點薄禮,還請王爺笑納。”
“錢大人客氣了,本王來東川是為剿匪,不為旁的。錢大人的好意本王就心領了,東西你就拿迴去吧。”“這,王爺。”“放心,錢大人,帶本王好了,定會去府上拜會。”
“昔年我在京都做京官時曾與老王爺有過數麵之緣。老王爺身高七尺,英勇魁梧。今日我雖未見著小王爺,但他的聲音洪厚有力,必然也是個壯碩之人。且北旋王乃是我大薑國之梁柱,怎會是你這般文弱書生模樣?”
“大人息怒,我這兄弟因一心求學卻未能中舉,故頭腦有些木納愚鈍,驚擾了大人還望大人見諒。”上官北堂還未說話胡尚就搶先說道,邊說他還邊拉著上官北堂下跪。“胡兄,你這是為何?”上官北堂不悅的問。
原本錢萬慶未見到北旋王又見此刻有人說自己就是心中七上八下的,他想著北旋王此次明為剿匪實是暗查,定會查出他貪贓枉法的事情,因此不妨試試這人到底是不是北旋王。
若是,既然人到了他的地界就絕對別想活著出去,反正天高皇帝遠,到時候朝廷問起就說自己從未見過北旋王,隻以為是有人冒充,加上有嶽父在朝中的周旋,量皇上也不會為一個異姓王爺與嶽父翻臉。
現在倒好,這兩人承認自己是冒充的,那更簡單不過了,錢萬慶輕咳一聲說道:“拖出去斬了。”
“雖說都是些鄉野之人,可畢竟也是大薑子民,王爺有沒有想過這些百姓為何不幫官府剿匪,而要幫著山匪呢?為何官府每次剿匪都以失敗而終呢?那黃海為何放著好好的百姓不當而要當土匪呢?”胡尚說。
上官北堂認同的點點頭說道:“胡先生果然是高人,真教本王醍醐灌頂。是本王思慮不周,此計用於破敵還行,可是剿匪,是有些欠妥。本王隻想著怎麽清剿山匪,卻忽略了山中百姓。是本王不對。”
他想起數十年前父親對他說過的話:“從今日起你便是世子,將來承襲本王王位,記住無論何時你都是我大薑百姓的北旋王。”沉思了許久他才說道:“看來是該動動這個大根了。胡兄,明日你我再去城中偵查一番。”“是。”胡尚應道。
這時安海進來稟報:“王爺,東川知府錢萬慶求見。”上官北堂說:“嗬,他倒是來得挺快。”胡尚說:“王爺若是想要知道東川的實情,這人還是不要見得好。”“嗯,本王也是這樣想的,小安子,告訴錢萬慶就說本王今日剛到舟車勞頓,乏了,叫他改日再來。”“是。”安海領命而去。
次日,“王爺,您就讓小人陪您一同去吧!”安海跟在上官北堂身後說道。“不必,我與胡先生去去就迴,你就留在營中吧!若是錢萬慶再來,你也好替本王支應。哦,對了,去把本王的折扇拿來。”安海。無奈隻好從內室將折扇拿來遞給上官北堂。
上官北堂扇著扇子出門對胡尚說道:“胡兄,今日你我以何身份入城啊?”“不如我倆就當個遊山玩水路過此地的公子如何?”胡尚也笑笑說道。上官北堂點點頭:“嗯,不錯不錯,今日你我二人就去逛逛東川的集市,看看東川的姑娘。哈哈哈。”二人談笑風生著又進城去。
兩人從南市集上逛了一陣有些餓了,便打算去醉仙樓吃些東西喝點酒。正巧路過東川府衙。隻見府衙門口宛若長龍般排著兩隊人。多數人穿著簡樸,有些甚至衣不蔽體,不過人人手裏或多或少都拿著米袋子。
見到此景上官北堂有些疑惑了,上前向一個排隊的人問道:“老伯,你們這是在做什麽?”“哦,北旋王要來剿匪了,官府在給官兵們征收糧草。”老伯拄著拐杖緩緩轉過頭來說道。“北旋王征收糧草?我怎麽不知道?”上官北堂疑惑地說。
“看兩位公子不是本地人吧。”老伯又說。“老人家我們隻是路過此地而已。”胡尚說道。“那兩位還是早些離去得好。”老漢勸道。“北旋王剿匪朝廷有派糧草,怎麽會再征收?”上官北堂說。“朝廷派沒派誰知道呢,反正官府是要向我們征的,剿一次便征一次。哎,一年的收成又沒了。”老伯搖搖頭喃喃念叨著。
“剿一次便征一次?老伯一次征多少?”上官北堂問。“一斛。”“這麽多?”“幹嘛呢,幹嘛!排好隊。閑雜人等一邊去。說你呢,看什麽看。”一個官兵過來喝斥道。
上官北堂與胡尚走到旁邊,上官北堂氣憤的說道:“這錢萬慶真是膽大包天,竟敢巧設名目,剝削百姓。還敢打著本王的旗號!”胡尚看看四周拉拉他的衣角,低聲說道:“王爺息怒,官府如此剝削百姓,百姓不反才怪,看來要想剿匪必先懲治貪官,否則這東川的匪怕是滅不盡。走吧,我們上前麵去看看。”
二人說著來到征糧的官兵跟前,隻見一個官兵站在斛前收糧,旁邊有幾個官兵站著維持秩序,還有幾個人出出進進的往府衙裏抬糧。“王爺,你看。”胡尚指指府衙大門旁邊的牆。上官北堂一眼看去隻見那牆上貼著一張布告,正是說他北旋王剿匪征糧的。
上官北堂頓時氣得七竅生煙,邁步上前欲將那布告撕下。胡尚趕忙攔住:“不要輕舉妄動先看看。”正說著隻見收糧的那個官兵將那糧斛一踢,原本裝滿了的米被踢得灑落了兩三分。官兵喊道:“不夠,再裝。”交糧的老農哀求道:“官爺,求求您行行好吧,小人實在是沒糧了。”“不行,你這還沒填滿呢。”官兵毫不讓步。
“這是怎麽迴事?”上官北堂問胡尚。“淋尖踢斛。撒出來的損耗是不作數的,歸了這些當兵的作酒錢。”胡尚答道。上官北堂聽到此言頓時忍無可忍,上前去一把撕了那征糧布告說道:“各位鄉親都迴去吧,這糧不收了。”眾人都混亂起來,官兵們見他鬧事過來擒他,百姓四散逃走。
上官北堂原本想著是要大大出手將這些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兵教訓一番的,但胡尚上前阻攔他道:“先別暴露身份,看看情況再說。”上官北堂一想:這些事情恐怕還不足以撼動錢萬慶這棵大樹,還是先等等吧。他倒要看看錢萬慶能把他怎麽著。
究於一番考量,上官北堂與胡尚選擇了束手就擒。官兵正欲對他們拳打腳踢時,卻聽遠處。一個小兵喊道:“知府大人迴來了。”眾人順著話音望去,隻見鄉民們已為錢萬慶讓出了一條路來,接著一頂四人抬的轎子出現了,後麵還跟著兩排官兵,官兵們抬著兩口大箱子。
轎子抬到府衙門前,錢萬慶從裏麵走了出來。他腰圓玉潤一副富態相,隻不過臉上的神情有些不悅。迎接他的一個書生模樣的人問:“大人,如何了?可有見到北旋王爺?”錢萬慶搖搖頭歎道:“說是王爺初來東川有些水土不服不宜受風,還是沒見著。”書生邊走邊聽著到了門前還不忘提醒錢萬慶:“大人小心台階。”
上官北堂與胡尚也被跟在錢萬慶身後押進了府衙。隻見錢萬慶又向那書生吩咐道:“秦師爺,明日去請個郎中來,與我一起去見北旋王,我還不信就見不著他。哼,真是好大的架子啊!”這時他注意到了被官兵押著的上官北堂和胡尚,問道:“什麽人?”
一個官兵答道:“迴大人,這二人尋性滋事,破壞征糧。”“大膽,見了本府還不跪下?”錢萬慶吃了閉門羹,自然就將氣撒在了這兩個無名小卒身上。
上官北堂看看錢萬慶說道:“我為何要跪?”“知府大人乃朝廷命官,大膽刁民竟敢無理?”旁邊的官兵說著就要按住上官北堂下跪:“跪下,跪下。”
上官北堂哪肯受這辱,當即喝道:“大膽錢萬慶,吾乃當朝北旋王,我看誰敢造次?”他這一喝起初還起了些作用,欲要擒他下跪的幾個官兵頓時不敢再動,錢萬慶也嚇得不敢動彈。不過片刻之後錢萬慶就大笑著說道:“哈哈哈,小公子如此調皮是拿本官當猴耍的嗎?你以為本官沒見過北旋王嗎?”
“哦?那錢大人是見過北旋王了,你何時何地見過的?”上官北堂問道。“實不相瞞,本官剛剛從北旋王營中迴來。”“那你是見過王爺了?”“王爺身體不適本官雖未見著,但想來也不會是你這般模樣。”“何以見得?”
錢萬慶想到方才在北旋王營帳外的情形:一名官兵將他領到營帳外說:“王爺身體不適,不宜受風,錢大人有什麽話就在這兒說吧。”“下官東川知府錢萬慶,特來拜會北旋王爺。”
“咳咳,不知錢大人前來有何指教啊?”帳內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傳了出來。“王爺初到東川,下官備了點薄禮,還請王爺笑納。”
“錢大人客氣了,本王來東川是為剿匪,不為旁的。錢大人的好意本王就心領了,東西你就拿迴去吧。”“這,王爺。”“放心,錢大人,帶本王好了,定會去府上拜會。”
“昔年我在京都做京官時曾與老王爺有過數麵之緣。老王爺身高七尺,英勇魁梧。今日我雖未見著小王爺,但他的聲音洪厚有力,必然也是個壯碩之人。且北旋王乃是我大薑國之梁柱,怎會是你這般文弱書生模樣?”
“大人息怒,我這兄弟因一心求學卻未能中舉,故頭腦有些木納愚鈍,驚擾了大人還望大人見諒。”上官北堂還未說話胡尚就搶先說道,邊說他還邊拉著上官北堂下跪。“胡兄,你這是為何?”上官北堂不悅的問。
原本錢萬慶未見到北旋王又見此刻有人說自己就是心中七上八下的,他想著北旋王此次明為剿匪實是暗查,定會查出他貪贓枉法的事情,因此不妨試試這人到底是不是北旋王。
若是,既然人到了他的地界就絕對別想活著出去,反正天高皇帝遠,到時候朝廷問起就說自己從未見過北旋王,隻以為是有人冒充,加上有嶽父在朝中的周旋,量皇上也不會為一個異姓王爺與嶽父翻臉。
現在倒好,這兩人承認自己是冒充的,那更簡單不過了,錢萬慶輕咳一聲說道:“拖出去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