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頁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已經到時候了,你們要先做好預備】
第148章 料理(上)
極限情況下, 人總是最能爆發出潛力。以往常的慣例,內閣大臣要從四麵八方的坊市趕到府邸聚會,往少了說也要半個時辰的功夫;但今天消息一出、效應如神, 不過半刻鍾上下的功夫,各處的重臣就拚死拚活趕了迴來,衝進內閣值房時滿頭大汗, 猶自氣喘不已、滿臉漲紅——值房左近不許乘馬坐轎, 大臣們在大門前下轎之後,是一路狂奔入內的!
高肅卿張太嶽猶可, 閆閣老許閣老是真要背過氣去了;兩個老頭各自癱坐, 臉色比白紙更加難看,就算大口喘氣片刻, 太陽穴上的血管仍自突突跳動,青筋脹得嚇人——也就是內閣值房道路平順,否則兩位閣老一口氣上不來, 怕不是要先行一步了,恭候真君於地下了。
現在實在沒有休息的時間,閆閣老咽下一口唾沫, 勉強開口:
「哪裏——哪裏來的消息。」
「司禮監的太監。」世子道:「說完後立刻迴宮, 再無多餘的話。」
閆閣老兩眼圓睜,嘴角不由微微抽搐。雖然跑步跑得心髒狂跳腦門子嗡嗡響,內閣首輔的思路卻依舊清晰。皇帝暮年多病, 發作些什麽其實不算稀奇, 但宮中表現得如此詭秘古怪,卻不能不叫人心中打鼓, 特別是考慮到數年前當今至尊重傷臥病的種種徵兆……
剎那間百轉千迴,一部《通鑑》在心中翻騰而過, 閆閣老輕輕抽氣。當即下了決心:
「要馬上進宮!」
內閣中寂靜一片,隻聞唿吸,而絕無質疑。在場的都是飽肚經史的大學士,隻要稍稍迴憶國朝數百年的掌故,立刻就能意識到現在局勢的千鈞一髮。設若西苑當真已經出了大事,那值此山崩地裂之時,誰能控製住皇帝,誰就控製住了一切——宮苑深邃,紅牆禁鎖,西苑中隻要傳出一張小小紙條,就可以扭轉幹坤,一言定鼎;他們枯守在值房不知就裏,內裏一旦有個萬一,那真隻能坐以待斃而已。
不過,西苑規矩森嚴,卻不是想進就能進的。除了皇帝親自下旨召喚,外臣想要敬謁天顏,都隻能親自到門外遞牌子求見,由司禮監批準後安排時間。但現在大事迫在眉睫,顯然是沒有時間走流程了。圍聚在閣中的眾人稍一思索,立刻望向了坐在正中的裕王。
裕王是被高肅卿一路拖進來的,進門後隻是大口吐氣,癱坐在圈椅上動彈不得,至今手腳仍自發顫,也不知是疲累過甚,還是畏懼不能自已;但無論如何,在這緊要之至的關頭,他終究還是及時反應了過來,伸手拉一拉高學士的衣袖,輕輕點下了頭。
高學士毫不遲疑,立刻代裕王發言:
「如果宮中真有了大事,做兒子的怎麽能不去侍疾?父子之情出乎天性,就算真有什麽忌諱,如今也顧不得了!」
此語一出,眾人都麵色為之一鬆,不覺長長吐出氣來。
這句話太關鍵了!宮廷製度森嚴,外朝大臣無旨擅入,直接就是圖謀叛逆居心叵測的大罪,連辯駁亦不能;但事出非常,實際的儲君以孝道的名義入宮探望,卻是誰也不能挑出瑕疵來的!
一語定讞,所有的關節便算打通;聚在值房的幾人再不遲疑,年輕的世子與張太嶽各自攙起了猶自喘氣的老頭,高肅卿半抱半扶的護住裕王,大家徑直出門而去。
·
內閣值房離西苑也不過半盞茶的功夫,重臣們抵達宮門之外的時候,還能看到侍衛來迴巡邏,舉止似乎完全正常。但等到高肅卿上前通告來意,那異樣立刻就顯現了出來——把守的大漢將軍隻是仔細看了一眼裕王,居然就直接下令開了門。
看到大門洞開,中樞重臣的臉色倏然而變,幾乎失態。他們在內閣侍奉已久,是太知道當今飛玄真君萬壽帝君的脾氣了;皇帝天性刻薄多疑,對宮禁的安全看得極重,規製苛刻之至;就算裕王出麵作保,守門的護衛也該再三陳請,才能奉命放人。而今侍衛能直接開門,說明大內多半已經無人做主,權力體係亂成一團,難以維護固有的條例;下麵的人惶恐莫名,才會對皇子網開一麵,有意退讓。
事已至此,那宮中發生的驚天變故已經是不卜可知了!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來。大家非常清楚,如今皇權天崩地裂 ,卻也恰恰是權力格局最脆弱敏感的時候。別看宮門外的眾人位高權重一唿百應,但隻要宮中真有什麽陰謀,那都不必驚動什麽京城禁軍,幾個身強力壯的宮女都將他們擺布得生死不能,唯有徒唿奈何而已……
這樣的恐懼縈繞心間,製造了莫大的壓力。但事已至此,不可迴頭,幾人還是默默走入了宮門,隻是在越過侍衛的崗哨後忍不住左右張望,生怕哪裏會竄出一支伏兵。
所幸,有資格玩玄武門的也就隻有唐太宗一人而已。入門後,西苑內一如往常,隻是四麵格外的寂靜幽深;等到穿花拂柳,越過一處小巧的亭台,他們才在影壁後聽到了亂鬧鬧的嘈雜聲——皇帝的寢殿外宮人跪了一地,居然已經哭成了一團!
裕王腳下一個踉蹌,幾乎當即就要軟倒下去,還是高學士眼疾手快,一把攙住了自己的弟子。
到此一舉而定生死的關頭,一切倚仗剝除在殆盡,就真能看出各人縱橫捭闔的功力了——高肅卿張太嶽兩眼發直一聲不吭,顯然已經是靠著體力心力在強撐;閆、許、李三老明明氣喘籲籲,但稍一失神後立刻迴復,老眼依舊灼灼發亮;至於穆國公世子嘛……世子依舊在東張西望,可能根本沒有搞清楚現在的情況。
第148章 料理(上)
極限情況下, 人總是最能爆發出潛力。以往常的慣例,內閣大臣要從四麵八方的坊市趕到府邸聚會,往少了說也要半個時辰的功夫;但今天消息一出、效應如神, 不過半刻鍾上下的功夫,各處的重臣就拚死拚活趕了迴來,衝進內閣值房時滿頭大汗, 猶自氣喘不已、滿臉漲紅——值房左近不許乘馬坐轎, 大臣們在大門前下轎之後,是一路狂奔入內的!
高肅卿張太嶽猶可, 閆閣老許閣老是真要背過氣去了;兩個老頭各自癱坐, 臉色比白紙更加難看,就算大口喘氣片刻, 太陽穴上的血管仍自突突跳動,青筋脹得嚇人——也就是內閣值房道路平順,否則兩位閣老一口氣上不來, 怕不是要先行一步了,恭候真君於地下了。
現在實在沒有休息的時間,閆閣老咽下一口唾沫, 勉強開口:
「哪裏——哪裏來的消息。」
「司禮監的太監。」世子道:「說完後立刻迴宮, 再無多餘的話。」
閆閣老兩眼圓睜,嘴角不由微微抽搐。雖然跑步跑得心髒狂跳腦門子嗡嗡響,內閣首輔的思路卻依舊清晰。皇帝暮年多病, 發作些什麽其實不算稀奇, 但宮中表現得如此詭秘古怪,卻不能不叫人心中打鼓, 特別是考慮到數年前當今至尊重傷臥病的種種徵兆……
剎那間百轉千迴,一部《通鑑》在心中翻騰而過, 閆閣老輕輕抽氣。當即下了決心:
「要馬上進宮!」
內閣中寂靜一片,隻聞唿吸,而絕無質疑。在場的都是飽肚經史的大學士,隻要稍稍迴憶國朝數百年的掌故,立刻就能意識到現在局勢的千鈞一髮。設若西苑當真已經出了大事,那值此山崩地裂之時,誰能控製住皇帝,誰就控製住了一切——宮苑深邃,紅牆禁鎖,西苑中隻要傳出一張小小紙條,就可以扭轉幹坤,一言定鼎;他們枯守在值房不知就裏,內裏一旦有個萬一,那真隻能坐以待斃而已。
不過,西苑規矩森嚴,卻不是想進就能進的。除了皇帝親自下旨召喚,外臣想要敬謁天顏,都隻能親自到門外遞牌子求見,由司禮監批準後安排時間。但現在大事迫在眉睫,顯然是沒有時間走流程了。圍聚在閣中的眾人稍一思索,立刻望向了坐在正中的裕王。
裕王是被高肅卿一路拖進來的,進門後隻是大口吐氣,癱坐在圈椅上動彈不得,至今手腳仍自發顫,也不知是疲累過甚,還是畏懼不能自已;但無論如何,在這緊要之至的關頭,他終究還是及時反應了過來,伸手拉一拉高學士的衣袖,輕輕點下了頭。
高學士毫不遲疑,立刻代裕王發言:
「如果宮中真有了大事,做兒子的怎麽能不去侍疾?父子之情出乎天性,就算真有什麽忌諱,如今也顧不得了!」
此語一出,眾人都麵色為之一鬆,不覺長長吐出氣來。
這句話太關鍵了!宮廷製度森嚴,外朝大臣無旨擅入,直接就是圖謀叛逆居心叵測的大罪,連辯駁亦不能;但事出非常,實際的儲君以孝道的名義入宮探望,卻是誰也不能挑出瑕疵來的!
一語定讞,所有的關節便算打通;聚在值房的幾人再不遲疑,年輕的世子與張太嶽各自攙起了猶自喘氣的老頭,高肅卿半抱半扶的護住裕王,大家徑直出門而去。
·
內閣值房離西苑也不過半盞茶的功夫,重臣們抵達宮門之外的時候,還能看到侍衛來迴巡邏,舉止似乎完全正常。但等到高肅卿上前通告來意,那異樣立刻就顯現了出來——把守的大漢將軍隻是仔細看了一眼裕王,居然就直接下令開了門。
看到大門洞開,中樞重臣的臉色倏然而變,幾乎失態。他們在內閣侍奉已久,是太知道當今飛玄真君萬壽帝君的脾氣了;皇帝天性刻薄多疑,對宮禁的安全看得極重,規製苛刻之至;就算裕王出麵作保,守門的護衛也該再三陳請,才能奉命放人。而今侍衛能直接開門,說明大內多半已經無人做主,權力體係亂成一團,難以維護固有的條例;下麵的人惶恐莫名,才會對皇子網開一麵,有意退讓。
事已至此,那宮中發生的驚天變故已經是不卜可知了!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來。大家非常清楚,如今皇權天崩地裂 ,卻也恰恰是權力格局最脆弱敏感的時候。別看宮門外的眾人位高權重一唿百應,但隻要宮中真有什麽陰謀,那都不必驚動什麽京城禁軍,幾個身強力壯的宮女都將他們擺布得生死不能,唯有徒唿奈何而已……
這樣的恐懼縈繞心間,製造了莫大的壓力。但事已至此,不可迴頭,幾人還是默默走入了宮門,隻是在越過侍衛的崗哨後忍不住左右張望,生怕哪裏會竄出一支伏兵。
所幸,有資格玩玄武門的也就隻有唐太宗一人而已。入門後,西苑內一如往常,隻是四麵格外的寂靜幽深;等到穿花拂柳,越過一處小巧的亭台,他們才在影壁後聽到了亂鬧鬧的嘈雜聲——皇帝的寢殿外宮人跪了一地,居然已經哭成了一團!
裕王腳下一個踉蹌,幾乎當即就要軟倒下去,還是高學士眼疾手快,一把攙住了自己的弟子。
到此一舉而定生死的關頭,一切倚仗剝除在殆盡,就真能看出各人縱橫捭闔的功力了——高肅卿張太嶽兩眼發直一聲不吭,顯然已經是靠著體力心力在強撐;閆、許、李三老明明氣喘籲籲,但稍一失神後立刻迴復,老眼依舊灼灼發亮;至於穆國公世子嘛……世子依舊在東張西望,可能根本沒有搞清楚現在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