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坐的皇帝忽然咳嗽了一聲,強行壓抑住了某種強烈的笑意。好歹是披著龍袍在大庭廣眾之下,即使大家都俯首帖耳不敢仰視,至尊也不能露出一丁點的不體麵來;所以他硬是掐了一把大腿,壓抑住了那種當眾扭曲成蛆的衝動。


    彳亍吧,朕倒要看看是怎麽個掙錢法!


    【當然,這倒不是說《金陵條約》之前,大安朝廷就不想掙錢了。從現有隻言片語的史料看,宮廷及內閣是考慮過怎麽從東瀛撈錢的,比如說派遣太監去看管銀礦、收取賠款;拚死拚活拚命搜刮,一年大概能刮個十幾萬兩銀子;如果朝廷耐心足夠,那按照這個數字刮下去,可能刮個十年二十年,就能刮到《金陵條約》簽訂當年的收入。


    沒錯,《金陵條約》中僅軍費賠償,就高達三百萬兩;大概是東瀛二十年的財政收入。


    二十年的財政收入——你讀到這一句話時有多麽的震驚,那倭國使節的震驚就隻會增加一百倍。大概是數字過於離譜且荒謬,作為條約談判代表的幕府家老水戶氏甚至沒有第一時間趕到憤怒與恐怖——他還以為是穆國公世子暈眩過甚腦子裏進了海水,以至於發昏說了胡話!


    五百萬兩,這怎麽可能呢?


    但事實證明,恰如穆氏的說法,「錢就像海綿裏的水,擠一擠總是有的」。東瀛當然拿不出來這筆錢,但金融魔術的奧妙就在於無中生有。所以《金陵條約》的第一款,就規定了這五百萬兩由英吉利銀行負責周轉,由東瀛方以海關及礦山的稅收為抵押,利息為百分之五——比房貸還高。


    如此一來,大安朝廷迅速拿到了豐沛的收入,大大彌補了國庫的虧空;英吉利銀行擁有了插手海關的權限,並能在利息中大動手腳;雙方都是大賺特賺,典型的雙贏(當然東瀛可能輸了那麽一點,但誰會在乎東瀛呢?)。但是,最關鍵的還不在這裏;真正要命的細節,在於該條款的附錄——「為了監督賠款的撥付,中方將派遣一名全權大臣,與英吉利銀行高級專員儒望協同辦公」。


    而這位被中方派遣出去的全權大臣是誰呢?——沒錯,就是當時的工部侍郎、副通政使,閆東樓閆小閣老。


    】


    飛玄真君皺了皺眉,從肩輿上挪了挪屁股。他倒是記得閆東樓的名字,但此人……


    【在接觸英吉利銀行之前,閆東樓在歷史上並沒有留下什麽影子。我們隻知道他是當時內閣首輔閆分宜的兒子,聰明狡詐精於計算,在貪賄和撈錢上「頗有天賦」,所有的記述隻有野史中寥寥數筆而已;但直到進入了英吉利銀行,接觸到了當時最先進的金融理論後,人們才後知後覺的意識到,這所謂的「頗有天賦」,到底是什麽級別的天賦。


    這麽說吧,在儒望的記載中,這位高級專員每三天都要與閆東樓接觸一次,向他介紹收取賠款的最新進度;而接觸越深儒望心中的恐懼也越深,他幾乎能明白無誤的感受到對方是在以怎樣驚人的速度在吞噬著銀行那些積累數百年的金融經驗,能敏銳的覺察到那種長鯨吸水一樣的貪婪,以至於不能不在日記中發出悲鳴:


    【……天主見證!所幸這位姓閆的「大臣」僅僅隻致力於中土朝廷,無心拓展他金光閃閃的偉大事業;否則那些該死的銀行家一定會將我們像木塞子一樣的拋棄掉,跪下來親這位閆東樓的靴子。


    每一次與此人見麵,我都在在止不住的後悔,乃至於感受到恐怖——沒錯,我能從這一次談判中或許巨大的收益;但為了這個收益,我卻不得不將銀行所有的經驗傳授給這個危險的天才,可怕的人物,難以控製的炸·彈……我們都清楚,金融在本質上就是吸血鬼的學問;在沒有接觸到金融之前,這個人已經無師自通的掌握了吸血的技巧,一旦讓他再吸收這幾百年以來銀行家的經驗,又會養出什麽樣的怪物呢?


    ……願天主憐憫吧!


    】


    此處「金光閃閃的事業」,指的是閆東樓的另一個兼職,即負責東瀛宗教界最高領袖的選拔與冊封;而在閆氏冊封「天皇」的過程中,後人可以輕鬆體會到儒望的那種近乎恐懼的敬畏。


    在一開始接手時,閆東樓搞的還不過隻是收錢賣名額之類的常規操作。但在接觸到了銀行的金融經驗後,那才真是一通百通,原地飛升。在接手的前幾年,閆東樓就推陳出新,推出了貸款預售製度、拍賣製度,以及小額氪金製度,幾乎是由上到下,一網打盡——針對資產不足的小教派,可以用地產及礦山作為抵押,背上三十年貸款換一個尊位;針對聲名赫赫的佛門教派,則特意包裝出「至尊法王」、「禦筆提名」的噱頭,競價拍賣,價高者得;即使是資產不足、連首付都給不起的新興小教派,也可以在氪金中試一試手氣——隻要六十八兩白銀就可以氪一發十連,你確定你不來一迴麽?


    花樣百出,上下其手;窮盡心力,無所不包,其搜刮之細密精巧,乃至於過往商人亦瞠目結舌,稱之為『青天高三尺』,彼時有歌謠來迴傳唱,贊曰:


    「鵪鶉嗉裏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虧閆先生下手!」


    是的,「虧閆先生下手」!英吉利銀行費力監察海關,折騰了十幾年才統共隻有五百萬兩的收益;這還是技術進步後效率提升的結果。而閆東樓區區九年任期,硬是從東瀛人手上摳出了一千兩百萬兩以上——以往年的數據計算,這是倭國整整四十年的財政收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傻二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傻二瘋並收藏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