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實際上呢?實際上恐怕連真君自己都清楚——他所有的陰謀,實際都是本身力量虛弱的徵兆;他根本無法樹立正當的權威,所以才隻能在西苑天天燒青詞鍊金丹,像一個巨嬰患者一樣的折磨朝野所有人!


    原本,這種半瘋不癲的裝模作樣會長久持續,持續到天下之人忍無可忍,一封治安疏扇到老壁燈的臉上為止。但現在事情有了微妙的變化,老登坐在肩輿之上俯瞰眾生,終於在此朦朧體會到了高祖皇帝當年的快樂——那種居於萬人之上,又仿佛在萬人之間;那種唿風喚雨、天下景從,英雄皆入轂中;那種隨心所欲,可以任憑心意改造世界、改造人性,乃至於改造經濟規律的偉力;那種被完全解放,不受任何約束的皇權!


    ——原來高皇帝當年吃得這麽好啊!


    無怪乎漢武帝唐太宗直至本朝高祖太宗,歷朝歷代的有為之主都勤於國政無日懈怠,專心致誌近乎於苦行;原本還以為這是千古一帝基因裏自帶著的勤奮刻苦,但直到現在真君才明白:在皇權完全解放之後,所謂的國政與其說是負擔,倒不如說是玩遊戲——由五千年文明自主研發的一款全新開放世界經營遊戲;遊戲發生在一個被稱作「中華」的真實世界,在這裏,被昊天上帝選中的人將被授予「天命」,可以放縱心意滿足自己的一切欲望……


    仔細想來,這種超大規模的真人遊戲,名垂青史的偉大事業,可比區區的煉丹修仙好玩多了;也無怪乎歷代明君廢寢忘食,到死都不能忘懷自己的功業。


    當然,好玩歸好玩,入局的門檻卻實在太高。除了開國皇帝權威無限之外,要是沒有卓絕特異的天賦,繼嗣之君一般都玩不了這類以天下為棋局的大遊戲。以通俗規律而論,設若沒有東瀛島上那點小小的變故,那任憑真君在西苑跳大神跳到腳抽筋,也是休想邁過這條權力天塹的——我們公平一點說,你總不能真以為真君可以碰瓷武皇帝吧?


    但有的時候,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無論配與不配,真君都已經邁過了那道門檻,有資格盡情施展權力,乃至於破例露麵,敢與滿朝文官中門對狙了——幾十年前大禮儀事件,皇帝還要借著拉一打一反覆糾纏,才能勉強降服飛揚跋扈的楊廷和父子;而現在老登老神在在,甚至不需要再說一句廢話,就能輕鬆鎮壓此世一切敵手!


    朕就站在你麵前,你看老子有幾分似從前?


    復仇的快意如此喜悅,如此深切,以至於皇帝甚至不得調整姿勢,藉助長袍來遮擋因過度興奮而微微顫抖的手。他甚至有意的保持了沉默,以高深莫測的姿態施加壓力,居高臨下的觀察那些老油條在重壓下的顫抖失態,以此來品味勝利的甘美。


    當然,此時此刻,還有另一種辦法,能讓這喜悅來得更加醇正,更加甜蜜,更能令人念頭通達,一舒被文官壓製已久的怨氣……真君在肩輿上調整了一下屁股,點開了天書:


    【歷史迴響·對倭戰爭篇】


    還有什麽能比當著罪魁禍首享受勝利果實更叫人快活的呢?為了這一刻的爽快,真君甚至刻意忍耐住了欲望,收到更新的消息後隻是看了個簡要便擱在一邊,就是等著此時一吐鬱氣,用敵人的恐懼來下這一杯美酒。


    飛玄真君誌得意滿的靠在了肩輿上,仔細聆聽此仙樂天音,隻覺身心散淡,不甚快哉:


    【……在戰術層麵上講,中倭海戰其實是微不足道的;交戰雙方都是菜雞互啄,各自都觸犯了一大堆的兵家禁忌,在戰場上的操作頗為下飯。幕府一方當然是驚慌失措神經錯亂,與其說是打仗不如說是發癲,迷之操作層出不窮;而大安一方嘛……用儒望的話說,「火箭真是可以起死迴生的靈丹妙藥」——換言之,要是沒有火箭,戰爭的結局其實上相當難說的。


    因此,與如此拙劣低級的戰術相比,歷史學家們更關注戰爭後續的結果。在而今主流的學術界裏,中倭海戰後簽訂的《金陵條約》才是最重大的意義,甚至視為中華近代史的開端;數百年大航海時代宏偉的先聲——從這一份條約之後,世界的邏輯,或者說東亞的邏輯,就完全不再一樣了。


    在這裏,我們需要稍微解釋解釋《金陵條約》之前中原王朝的對外戰爭。雖然歷朝歷代的戰略目標各有差異,但發動的戰爭無外乎兩個目的——一是占領,二是威懾;「兵者兇器,聖人不得已為之」;在控製了必要的領土之後,對於桀驁不馴的外藩,往往是以敲打震懾為主;所謂中國已安自定,隻要藩屬恪盡朝貢的職責即可,並不過多的要求。


    在這種慣例下,僻居海外的東瀛恰恰就是個相當尷尬的例外。因為路途實在太遠,勞師動眾糜費無數,占領吞併既不可能,僅僅敲打威懾又實在太不劃算;除了倭寇欺人太甚悍然侵犯核心利益以外,在大多數情況下,中原王朝其實是不願意耗費這個精力的——開銷太大,勝算不高,得不償失,何苦來哉?


    這種因襲已久的慣例影響極深,甚至在中倭海戰大局已定之後,部分倒穆派都依舊不改初心、頑抗到底,賭的就是慣例牢不可破,朝廷不可能因為虛無縹緲的軍功持續不斷的花錢,必定有打退堂鼓的那一天。而在某種意義上,他們的猜測還真沒有差錯,隻不過這迴遇到了一個小小的例外——


    簡而言之,《金陵條約》實在太能掙錢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傻二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傻二瘋並收藏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