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老夫人動容,「你是個好孩子,我和謝讓都承你的情。」
她道:「你放心,我親自寫信與你母親說明此事。」
若是想要送葬,便不能再隨意找藉口了,說不得一路上還會有人看見,被人說道不好。有些事情,朱氏作為母親,是不能被瞞在鼓裏的,否則以後要離心。
壽老夫人為薑姝著想,當場寫了信給朱氏,「我讓錢媽媽跟你一塊去。」
等薑姝要走的時候,謝讓知曉她還要來送葬的事情,又追出來道謝。
他一身塵埃,霜雪加身,因著她肯為兄長遮傘,在風雪中朝著她再次行了一個大禮。
薑姝抿唇,突然生出了一些悲憫之情。
無論方才鄔慶川說起自己被齊王鬥去蜀州十年的時候有多悲憤,說起自己為了誌向無兒無女時有多無奈,但十年後,他確實是跟博遠侯府走在了一起,自然而然的,應當也成了齊王的人。
若蘇行舟確實是博遠侯府大少爺林冀所殺,那他和謝讓之間,走到最後那個地步也是情理之中。
隻是,也太可悲了些。
六歲碰見恩師,繼承先生的誌向,一往無前,想成為天下百姓的一把刀,讓姝王拔他出鞘,揮刀向世間渾濁。
而後苦讀十年,十七歲中探花,卻被權貴愚弄,妹妹去世,還籍淮陵。
二十歲重迴洛陽,兄長含冤,走投無路,又發現先生開始變了。
他最後是不改其誌而亡,還是背叛了二十多年的誌向而亡?
薑姝不由得道:「謝讓。」
謝讓凝眸看她:「薑姑娘?」
薑姝:「看開些吧。」
謝讓怔怔,不懂她這句話的意思,正要發問,就見她已經走了。
他大步跟過去,卻聽她道:「就當我交淺言深罷。」
他就不好問了。
但他認真的說,「我記住了。」
——
薑姝迴了鎮國公府,朱氏接了信,麵上不顯,但等送走錢媽媽之後,連忙拉著薑姝去問,「怎麽迴事?怎麽突然說想你跟著一塊去送葬了?」
她抱怨道:「馬上就要過年了,多晦氣啊,也不知道她老人家是怎麽想的。」
薑姝解釋:「去世的那位公子是壽老夫人家的晚輩,她老人家白髮人送黑髮人,想去送一送,正好我在,便讓我跟著去。」
朱氏雖不滿,但到底還是顧忌壽老夫人的麵子,道:「哎,這都是什麽事!」
本來事情到這裏也就行了,但偏偏薑三少爺從外頭迴來,聽聞此事,撇嘴嘀咕了一句,「別是她自己想去的,借著老夫人的由頭騙咱們呢。」
朱氏瞪他:「你胡扯什麽?」
薑三少爺本來是隨口一說。他被薑姝懟過幾次,自然也就說不出好話。但壞話說出口,他喜歡為自己圓迴來,免得別人以為自己是胡口亂說,壞了臉麵。
便一本正經的道:「母親想,壽老夫人是什麽人,怎麽會如此這般的拎不讓,竟然要在快要過年的時候帶著六妹妹去給一個素味平生的死人送葬?」
朱氏神色遲疑起來。
薑三少爺越說越覺得自己有道理,越發的理直氣壯:「母親再想想,壽老夫人的晚輩能是誰?我們怎麽不曾聽聞過?」
壽老夫人娘家死絕了,夫家隻剩下一個鄔閣老,鄔閣老又無兒無女……不曾聽聞有什麽去世的晚輩。
如此一起疑心,便馬上提了趙媽媽來問。趙媽媽臉上青一陣紅一陣,先還不肯說,朱氏罵道:「老貨,我讓你去是看顧她的,她初來洛陽不懂事,免不了要犯忌諱,但你是老人了,怎麽連這個都不懂。」
趙媽媽還在猶豫,朱氏氣急:「我是她的母親,我難道會害她不成?若不是怕傷著她的臉麵,我如今就是要問她了,哪裏還用得著審問你。」
趙媽媽心中不定,想了想,還是道:「今日先去的壽府,壽老夫人歡喜咱們家姑娘,拉著說了好一會話,後來要出門,便又牽著咱們姑娘一塊去。」
薑三少爺在一邊,「去的誰家?」
趙媽媽:「鄔閣老的弟子,謝家。」
薑三少爺又開始事後諸葛亮了,馬上道:「母親瞧瞧,被我說中了吧!」
又問,「逝者是誰?」
趙媽媽:「姓蘇,蘇行舟。」
薑三少爺:「竟然是他——怪不得那日六妹妹為了他來罵我。」
他嚷嚷一句,「謝讓和蘇行舟可都是淮陵的,搞不好六妹妹之前跟他們都認識,求著壽老夫人替她瞞著過去拜祭呢。」
朱氏臉色越發不好,叫貼身媽媽去,「快叫薑姝過來見我。」
薑姝便剛迴去坐了沒一會,又被叫了過去。她走到院子門口,第一個見的是跪在門口的趙媽媽。她快步過去,彎腰想將趙媽媽扶起來。
但趙媽媽卻不敢起來,隻搖頭,小聲道:「姑娘,別管老奴……夫人問您去謝家拜祭蘇公子的事情呢。」
薑姝安慰道:「無事的,你起來,我跟母親說。」
見趙媽媽還在猶豫,她道:「你是我的人,母親顧忌我,會給我麵子的。」
這兩日還在下雪,冰天雪地的,如此跪著,怕是腿要壞了。
她還記得當年母親責備她帶著懸夏過年的時候捉魚吃,將懸夏的手掌也打壞了,後來十年,每到天寒的時候懸夏的手就要疼。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她道:「你放心,我親自寫信與你母親說明此事。」
若是想要送葬,便不能再隨意找藉口了,說不得一路上還會有人看見,被人說道不好。有些事情,朱氏作為母親,是不能被瞞在鼓裏的,否則以後要離心。
壽老夫人為薑姝著想,當場寫了信給朱氏,「我讓錢媽媽跟你一塊去。」
等薑姝要走的時候,謝讓知曉她還要來送葬的事情,又追出來道謝。
他一身塵埃,霜雪加身,因著她肯為兄長遮傘,在風雪中朝著她再次行了一個大禮。
薑姝抿唇,突然生出了一些悲憫之情。
無論方才鄔慶川說起自己被齊王鬥去蜀州十年的時候有多悲憤,說起自己為了誌向無兒無女時有多無奈,但十年後,他確實是跟博遠侯府走在了一起,自然而然的,應當也成了齊王的人。
若蘇行舟確實是博遠侯府大少爺林冀所殺,那他和謝讓之間,走到最後那個地步也是情理之中。
隻是,也太可悲了些。
六歲碰見恩師,繼承先生的誌向,一往無前,想成為天下百姓的一把刀,讓姝王拔他出鞘,揮刀向世間渾濁。
而後苦讀十年,十七歲中探花,卻被權貴愚弄,妹妹去世,還籍淮陵。
二十歲重迴洛陽,兄長含冤,走投無路,又發現先生開始變了。
他最後是不改其誌而亡,還是背叛了二十多年的誌向而亡?
薑姝不由得道:「謝讓。」
謝讓凝眸看她:「薑姑娘?」
薑姝:「看開些吧。」
謝讓怔怔,不懂她這句話的意思,正要發問,就見她已經走了。
他大步跟過去,卻聽她道:「就當我交淺言深罷。」
他就不好問了。
但他認真的說,「我記住了。」
——
薑姝迴了鎮國公府,朱氏接了信,麵上不顯,但等送走錢媽媽之後,連忙拉著薑姝去問,「怎麽迴事?怎麽突然說想你跟著一塊去送葬了?」
她抱怨道:「馬上就要過年了,多晦氣啊,也不知道她老人家是怎麽想的。」
薑姝解釋:「去世的那位公子是壽老夫人家的晚輩,她老人家白髮人送黑髮人,想去送一送,正好我在,便讓我跟著去。」
朱氏雖不滿,但到底還是顧忌壽老夫人的麵子,道:「哎,這都是什麽事!」
本來事情到這裏也就行了,但偏偏薑三少爺從外頭迴來,聽聞此事,撇嘴嘀咕了一句,「別是她自己想去的,借著老夫人的由頭騙咱們呢。」
朱氏瞪他:「你胡扯什麽?」
薑三少爺本來是隨口一說。他被薑姝懟過幾次,自然也就說不出好話。但壞話說出口,他喜歡為自己圓迴來,免得別人以為自己是胡口亂說,壞了臉麵。
便一本正經的道:「母親想,壽老夫人是什麽人,怎麽會如此這般的拎不讓,竟然要在快要過年的時候帶著六妹妹去給一個素味平生的死人送葬?」
朱氏神色遲疑起來。
薑三少爺越說越覺得自己有道理,越發的理直氣壯:「母親再想想,壽老夫人的晚輩能是誰?我們怎麽不曾聽聞過?」
壽老夫人娘家死絕了,夫家隻剩下一個鄔閣老,鄔閣老又無兒無女……不曾聽聞有什麽去世的晚輩。
如此一起疑心,便馬上提了趙媽媽來問。趙媽媽臉上青一陣紅一陣,先還不肯說,朱氏罵道:「老貨,我讓你去是看顧她的,她初來洛陽不懂事,免不了要犯忌諱,但你是老人了,怎麽連這個都不懂。」
趙媽媽還在猶豫,朱氏氣急:「我是她的母親,我難道會害她不成?若不是怕傷著她的臉麵,我如今就是要問她了,哪裏還用得著審問你。」
趙媽媽心中不定,想了想,還是道:「今日先去的壽府,壽老夫人歡喜咱們家姑娘,拉著說了好一會話,後來要出門,便又牽著咱們姑娘一塊去。」
薑三少爺在一邊,「去的誰家?」
趙媽媽:「鄔閣老的弟子,謝家。」
薑三少爺又開始事後諸葛亮了,馬上道:「母親瞧瞧,被我說中了吧!」
又問,「逝者是誰?」
趙媽媽:「姓蘇,蘇行舟。」
薑三少爺:「竟然是他——怪不得那日六妹妹為了他來罵我。」
他嚷嚷一句,「謝讓和蘇行舟可都是淮陵的,搞不好六妹妹之前跟他們都認識,求著壽老夫人替她瞞著過去拜祭呢。」
朱氏臉色越發不好,叫貼身媽媽去,「快叫薑姝過來見我。」
薑姝便剛迴去坐了沒一會,又被叫了過去。她走到院子門口,第一個見的是跪在門口的趙媽媽。她快步過去,彎腰想將趙媽媽扶起來。
但趙媽媽卻不敢起來,隻搖頭,小聲道:「姑娘,別管老奴……夫人問您去謝家拜祭蘇公子的事情呢。」
薑姝安慰道:「無事的,你起來,我跟母親說。」
見趙媽媽還在猶豫,她道:「你是我的人,母親顧忌我,會給我麵子的。」
這兩日還在下雪,冰天雪地的,如此跪著,怕是腿要壞了。
她還記得當年母親責備她帶著懸夏過年的時候捉魚吃,將懸夏的手掌也打壞了,後來十年,每到天寒的時候懸夏的手就要疼。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