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輩子懸夏的手保住了,但趙媽媽別又跪出事情來。
薑姝力氣大,堅定的撐著趙媽媽的身子起來:「你是跟著我出去的,如今我來了,母親不會怪罪你。」
她叮囑道:「我的事情,沒有不可見人的,下次母親問,你便說。」
趙媽媽情不自禁的哭起來。
薑姝掏出帕子給她擦了擦眼淚,緩步進了屋。趙媽媽想了想,自己不敢離開,便叫跟著一塊來的引秋去叫薑慧,「請七姑娘快些來!」
引秋臉色煞白跑遠了。
屋內,朱氏急急問,「薑姝,你老實與我說,你是不是認識蘇行舟?」
薑三少爺故意說得仔細:「你是淮陵的,謝讓也是淮陵的,蘇行舟肯定也是——你們之前是不是認識啊?你是不是讓壽老夫人帶你過去拜祭呢?」
薑姝坐在椅子上,手裏抱著小暖爐,臉色恬靜,並沒有因為他們的態度生氣或者著急,而是在沉思一件事情——往後隨著她出門越多,要做的事情越多,漏出的馬腳應當也會越多。
而現在,鎮國公府麻煩的人裏,她跟祖母已經鬧翻,幾乎不見,薑三雖然看她不爽,但卻不能去管她的人,哥哥管妹妹的婆子丫鬟算什麽?
便隻剩下母親了。
這也是最難的。
為了兩人都好,她需要跟母親提前劃分好一條界限,讓母親以後都不再如此約束她的行事。
否則今日跪趙媽媽,明日打浮春懸夏,那她就會被這些事情周旋進去,反而沒有時間做其他的。
而怎麽劃出道來,各自安好,其實很多東西都是不能明說,尤其是母女之間。
但若是要說,歸根到底,也不過是東風壓倒西風,或是西風壓倒東風。
從前是母親壓著她,而如今,她若是想在鎮國公府裏活得輕鬆一些,必定是要壓一壓母親的。
第46章
薑姝活了二十六歲,前十六年靠著一把殺豬刀無往不勝,但在洛陽,在世家,她的刀卻行不通了。
活在這裏,人人都不能撕破了臉皮,反而要說上幾句大道理。她從前就不會說,但學了這麽多年,好歹學了一些本事,對付母親這般的性子是足夠的。
她沒有急著迴話,慢吞吞想完,這才忽視了薑三,隻看向朱氏,神色沉凝:「母親覺得我能認識他們嗎?」
朱氏一愣,「什麽?」
薑姝:「在白馬寺的時候,我和母親曾經碰見過他們一次,那時候,母親很瞧不上他們吧?」
她搖搖頭,感慨一般道:「但是在淮陵,他們是讀書人,也是瞧不上我的。」
她和聲細語:「母親,你忘記了,我是一個棄嬰,是由荒村野廟裏的老和尚撿迴去養大的。」
「我一日三餐還需要去姝下化緣……我吃百家飯長大,母親以前若是碰見了我,依著你的性子,是要掩袖而走的。我這般的人,怎麽會認識他們呢?」
朱氏一時之間,又愧疚起來。
她喃喃道:「我……我忘記了這點。」
薑姝平靜的道:「母親不是忘記了,母親隻是覺得我言行舉止溫和懂禮,不像是個殺豬的,便覺得我現在很好,所以也沒去想,我是如何變成今日這般的。」
她這十年,一步一步,一點一點,把從前的自己磨去,才磨成了現在的樣子。
她看向窗外,神色依舊不變,隻是語氣越發平緩:「師父死後,我無依無靠,隻能下姝去殺豬養活自己,我沒日沒夜的做事,整日跟豬肉為伍,認識的人,要麽是養豬的,要麽是殺豬的,要麽是來買豬肉的。」
「無論如何,我都攀不上讀書人。」
朱氏眼眶一紅,急急解釋,「薑姝,我,我是……」
薑姝搖頭,「但是這件事情,母親卻沒有猜錯。」
朱氏一愣,「什麽?」
薑姝:「我確實是認識蘇行舟的。」
朱氏驚疑不定。
薑姝笑了笑,道:「那年,師父教我識字,但我們實在是太窮了,沒有書。」
「書是多麽珍貴的東西啊——」
薑姝:「我瞞著老和尚下姝,走了三裏路,去了淮陵鎮上。」
「我坐在書鋪門口,迎來送往,我都跟著掌櫃的笑,隻為向他們乞一本書。」
「隻有蘇公子給了我。」
「是一本三字經,我現在還有,用舊衣裳包著呢,母親要看看嗎?」
朱氏本存了質問之心,誰知道聽了這麽一番話,頓時心疼道:「不,我不是這個意思。」
她想說的明明不是這個。
薑姝:「母親要問,我還有話說的。」
朱氏看她,淚眼朦朧的。
倒是薑姝一直很平靜,道:「我師父死的時候,蘇公子碰巧瞧見了,還給了我一副棺木。」
「可這確實是我曾經的日子,我過了十六年,十六年來,我不曾覺得自己丟臉。」
薑姝:「我知道,母親是顧念我和家中姊妹兄弟的婚事,所以我從不曾說過什麽,我也知道,母親並非不疼愛我……母親隻是覺得丟臉罷了,但我不怕丟臉,我隻是怕牽連到慧慧的婚事。」
朱氏捂臉,又愧又內疚。
怎麽就,怎麽就突然說到這裏了。
朱氏的心咻的一下緊了起來。她並非沒有慈母心腸,也並非沒有小心思,一聽這話,眼淚便出來了,轉身痛哭出聲。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薑姝力氣大,堅定的撐著趙媽媽的身子起來:「你是跟著我出去的,如今我來了,母親不會怪罪你。」
她叮囑道:「我的事情,沒有不可見人的,下次母親問,你便說。」
趙媽媽情不自禁的哭起來。
薑姝掏出帕子給她擦了擦眼淚,緩步進了屋。趙媽媽想了想,自己不敢離開,便叫跟著一塊來的引秋去叫薑慧,「請七姑娘快些來!」
引秋臉色煞白跑遠了。
屋內,朱氏急急問,「薑姝,你老實與我說,你是不是認識蘇行舟?」
薑三少爺故意說得仔細:「你是淮陵的,謝讓也是淮陵的,蘇行舟肯定也是——你們之前是不是認識啊?你是不是讓壽老夫人帶你過去拜祭呢?」
薑姝坐在椅子上,手裏抱著小暖爐,臉色恬靜,並沒有因為他們的態度生氣或者著急,而是在沉思一件事情——往後隨著她出門越多,要做的事情越多,漏出的馬腳應當也會越多。
而現在,鎮國公府麻煩的人裏,她跟祖母已經鬧翻,幾乎不見,薑三雖然看她不爽,但卻不能去管她的人,哥哥管妹妹的婆子丫鬟算什麽?
便隻剩下母親了。
這也是最難的。
為了兩人都好,她需要跟母親提前劃分好一條界限,讓母親以後都不再如此約束她的行事。
否則今日跪趙媽媽,明日打浮春懸夏,那她就會被這些事情周旋進去,反而沒有時間做其他的。
而怎麽劃出道來,各自安好,其實很多東西都是不能明說,尤其是母女之間。
但若是要說,歸根到底,也不過是東風壓倒西風,或是西風壓倒東風。
從前是母親壓著她,而如今,她若是想在鎮國公府裏活得輕鬆一些,必定是要壓一壓母親的。
第46章
薑姝活了二十六歲,前十六年靠著一把殺豬刀無往不勝,但在洛陽,在世家,她的刀卻行不通了。
活在這裏,人人都不能撕破了臉皮,反而要說上幾句大道理。她從前就不會說,但學了這麽多年,好歹學了一些本事,對付母親這般的性子是足夠的。
她沒有急著迴話,慢吞吞想完,這才忽視了薑三,隻看向朱氏,神色沉凝:「母親覺得我能認識他們嗎?」
朱氏一愣,「什麽?」
薑姝:「在白馬寺的時候,我和母親曾經碰見過他們一次,那時候,母親很瞧不上他們吧?」
她搖搖頭,感慨一般道:「但是在淮陵,他們是讀書人,也是瞧不上我的。」
她和聲細語:「母親,你忘記了,我是一個棄嬰,是由荒村野廟裏的老和尚撿迴去養大的。」
「我一日三餐還需要去姝下化緣……我吃百家飯長大,母親以前若是碰見了我,依著你的性子,是要掩袖而走的。我這般的人,怎麽會認識他們呢?」
朱氏一時之間,又愧疚起來。
她喃喃道:「我……我忘記了這點。」
薑姝平靜的道:「母親不是忘記了,母親隻是覺得我言行舉止溫和懂禮,不像是個殺豬的,便覺得我現在很好,所以也沒去想,我是如何變成今日這般的。」
她這十年,一步一步,一點一點,把從前的自己磨去,才磨成了現在的樣子。
她看向窗外,神色依舊不變,隻是語氣越發平緩:「師父死後,我無依無靠,隻能下姝去殺豬養活自己,我沒日沒夜的做事,整日跟豬肉為伍,認識的人,要麽是養豬的,要麽是殺豬的,要麽是來買豬肉的。」
「無論如何,我都攀不上讀書人。」
朱氏眼眶一紅,急急解釋,「薑姝,我,我是……」
薑姝搖頭,「但是這件事情,母親卻沒有猜錯。」
朱氏一愣,「什麽?」
薑姝:「我確實是認識蘇行舟的。」
朱氏驚疑不定。
薑姝笑了笑,道:「那年,師父教我識字,但我們實在是太窮了,沒有書。」
「書是多麽珍貴的東西啊——」
薑姝:「我瞞著老和尚下姝,走了三裏路,去了淮陵鎮上。」
「我坐在書鋪門口,迎來送往,我都跟著掌櫃的笑,隻為向他們乞一本書。」
「隻有蘇公子給了我。」
「是一本三字經,我現在還有,用舊衣裳包著呢,母親要看看嗎?」
朱氏本存了質問之心,誰知道聽了這麽一番話,頓時心疼道:「不,我不是這個意思。」
她想說的明明不是這個。
薑姝:「母親要問,我還有話說的。」
朱氏看她,淚眼朦朧的。
倒是薑姝一直很平靜,道:「我師父死的時候,蘇公子碰巧瞧見了,還給了我一副棺木。」
「可這確實是我曾經的日子,我過了十六年,十六年來,我不曾覺得自己丟臉。」
薑姝:「我知道,母親是顧念我和家中姊妹兄弟的婚事,所以我從不曾說過什麽,我也知道,母親並非不疼愛我……母親隻是覺得丟臉罷了,但我不怕丟臉,我隻是怕牽連到慧慧的婚事。」
朱氏捂臉,又愧又內疚。
怎麽就,怎麽就突然說到這裏了。
朱氏的心咻的一下緊了起來。她並非沒有慈母心腸,也並非沒有小心思,一聽這話,眼淚便出來了,轉身痛哭出聲。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