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我受你稱一聲「太師叔」,必要先於你看見真相,若前路是深淵,我不能眼睜睜看你跳下去。
景平則唿吸一滯:
太師叔雖然沒答應皇上,但已經決定要迴去了嗎?
李爻把他顧全他的心思全都看透了,這讓景平心底隱秘的角落裏,旖念重萌,他不喜歡對方撫頂的動作,巴望著和比他大不得幾歲的太師叔並肩前行。
他直了直身子,正色道:「太師叔別拿我當小孩了。」而後,順手把李爻的手從自己頭頂摘下來,扣在掌心。對方指尖微涼,他合攏雙手捂著——太師叔的雙手沒有當年那樣大了,修長得不像個習武之人。
李爻被景平抽冷子的舉動鬧得莫名其妙,看他片刻,柔和了笑意:「好好好,不拿你當小孩,你長大了。」
時隔五年多,語氣跟當年哄景平不怕鬼時如出一轍。賀公子一口深情給悶得無處安置,發無可發,不發噎得慌。他覺得李爻手熱了,撂開他,一噘嘴暗自生悶氣去了。
景平的情緒太少外露了。
李爻看在眼裏,暗自好笑,突然惡劣地發掘出新的消遣,用哄他的語氣,氣他道:「哎喲,還真生氣啦?不氣不氣,氣一會兒就行了。昨兒晚上孫伯還說找不到醬油瓶子,原來是在你嘴上掛著呢,哈哈哈……咳咳咳咳……」
景平瞪他。
李爻選擇性失明,笑話人家自己又要咳嗽,勻了好幾口氣才消停下來,問:「對了,你說昨兒跟皇上見過,怎麽迴事?」
景平不跟他一般見識,把昨天客棧裏的事情說了,當然也包括那腦殘的客棧掌櫃。
兩年多以前,李爻已經聽過「離火符」,當時隻道是什麽不入流的民間偏激教派,略成氣候定要被朝廷注意。沒想到再次聽說如此激進,論到頭居然是趙晟?
他聽完,未多置喙,邁步往外走,讓景平一把拉住了:「剛還咳嗽呢,你要去哪?」
「去找你師父,跟他商量怎麽去胡哈大寨找事。」
第018章 跟著
從前朝起,江南一帶晉軍就和胡哈、羯反覆拉扯對峙。
十一年前,李爻帶兵親伐胡哈,仗打了三年多。最後一役,晉軍把胡哈人追出江南邊境數千裏,在川嶺斬首胡哈軍四萬九。這幾乎殺絕了胡哈的強壯兵力。
之後不久,胡哈部落首領為保一息尚存降晉,被拘到都城鄴陽,安了個「胡哈校尉」的差事。這是個空職,和為質差不多。老首領的兩個兒子因此得以留在胡哈,將部落分為陰陽二部,分別治理。
又不久,老胡哈王鬱鬱而終,臨終前讓長子入鄴陽,次子丹木基則成了胡哈王。
如今胡哈修養數年,八成是覺得自己又行了,開始對南晉試探。
李爻從駐邑軍營迴小院時,已經月上枝頭。他誰也沒驚動,自行打水洗漱之後,迴屋坐在桌前發呆——五年多,光陰如梭,消停日子到頭了。
他也曾年少輕狂,但那鋒芒銳氣在驟然看到先皇密旨時,就磨平了。
「二臣賊子,用時當用,國安當棄。」
這些字像燙紅的烙鐵,在李爻毫無防備的時候烙在心頭,幾乎蒸幹了他的意氣風發。
他在當今聖上麵前一口血噴了好遠。
第二日,不少朝臣收到的發還奏摺上帶著血漬。右相李爻則也再沒出現在朝堂上。
李爻是個尋常人,不修仙、沒有神通,若不打仗、不論國事,他不過是個愛笑愛鬧的年輕人,悶在江南過了五年多的閑散逍遙日子,一時又要與胡哈打交道,心思不可能如一潭死水。
好在他極聰明,深知既然事情非管不可,再多空想舊事隻是憑白消耗心力,於是他讓自己靜了片刻,準備早些休息。
李爻起身吹熄了蠟燭。
也正是此時,他透過燭煙窈渺,看見門外過了一道影子——映著月亮,倏地一晃。
李爻頓時警覺,屏息戒備。
跟著,房門被敲了三下,門外人聲音低沉道:「少東家,可否容小人進門說話?」
李爻聽對方音色很熟,卻想不明白「少東家」三字從何論起,他心懷戒備,重新點燃蠟燭,拉開門,見門外之人是隨皇上同來過的護衛漢子。
李爻後退一步,抱拳道:「大人莫要玩笑,可是陛下有何吩咐?」
那人低聲道:「可否進屋說話?」
李爻見他神色鄭重,側身把他讓進屋,剛關上門,那人「撲通」一聲跪在李爻麵前。
這確實把李爻嚇了一跳,比對方從背後捅他一刀還稀奇。
他擦亮了倆眼,再看那人——還是不認識。
那人看他訥然便笑了,安慰道:「少東家莫怕,小人楊徐,家父楊韜是李老將軍在前朝的親衛呀……」他一邊說,一邊從腰封裏摸出塊壽山石小章,遞給李爻。
李爻俊秀的眉毛挑起一邊。
楊韜這個名字,他記得,年幼時,楊叔叔還陪他練過武藝。
他接過印章細看,印章上的「李」字橫衝直撞撲進他眼睛。那是爺爺的親筆,這印章是前朝時,李家家將才有的徽印。老將軍歸順南晉之後,徽印便再不用了。
李爻這時再看楊徐,便能從他眉眼間看出楊韜的五官輪廓。
「楊大哥,你……前程錦繡,是做了帶刀侍衛嗎,楊叔叔還好嗎?」李爻把人扶起來。
景平則唿吸一滯:
太師叔雖然沒答應皇上,但已經決定要迴去了嗎?
李爻把他顧全他的心思全都看透了,這讓景平心底隱秘的角落裏,旖念重萌,他不喜歡對方撫頂的動作,巴望著和比他大不得幾歲的太師叔並肩前行。
他直了直身子,正色道:「太師叔別拿我當小孩了。」而後,順手把李爻的手從自己頭頂摘下來,扣在掌心。對方指尖微涼,他合攏雙手捂著——太師叔的雙手沒有當年那樣大了,修長得不像個習武之人。
李爻被景平抽冷子的舉動鬧得莫名其妙,看他片刻,柔和了笑意:「好好好,不拿你當小孩,你長大了。」
時隔五年多,語氣跟當年哄景平不怕鬼時如出一轍。賀公子一口深情給悶得無處安置,發無可發,不發噎得慌。他覺得李爻手熱了,撂開他,一噘嘴暗自生悶氣去了。
景平的情緒太少外露了。
李爻看在眼裏,暗自好笑,突然惡劣地發掘出新的消遣,用哄他的語氣,氣他道:「哎喲,還真生氣啦?不氣不氣,氣一會兒就行了。昨兒晚上孫伯還說找不到醬油瓶子,原來是在你嘴上掛著呢,哈哈哈……咳咳咳咳……」
景平瞪他。
李爻選擇性失明,笑話人家自己又要咳嗽,勻了好幾口氣才消停下來,問:「對了,你說昨兒跟皇上見過,怎麽迴事?」
景平不跟他一般見識,把昨天客棧裏的事情說了,當然也包括那腦殘的客棧掌櫃。
兩年多以前,李爻已經聽過「離火符」,當時隻道是什麽不入流的民間偏激教派,略成氣候定要被朝廷注意。沒想到再次聽說如此激進,論到頭居然是趙晟?
他聽完,未多置喙,邁步往外走,讓景平一把拉住了:「剛還咳嗽呢,你要去哪?」
「去找你師父,跟他商量怎麽去胡哈大寨找事。」
第018章 跟著
從前朝起,江南一帶晉軍就和胡哈、羯反覆拉扯對峙。
十一年前,李爻帶兵親伐胡哈,仗打了三年多。最後一役,晉軍把胡哈人追出江南邊境數千裏,在川嶺斬首胡哈軍四萬九。這幾乎殺絕了胡哈的強壯兵力。
之後不久,胡哈部落首領為保一息尚存降晉,被拘到都城鄴陽,安了個「胡哈校尉」的差事。這是個空職,和為質差不多。老首領的兩個兒子因此得以留在胡哈,將部落分為陰陽二部,分別治理。
又不久,老胡哈王鬱鬱而終,臨終前讓長子入鄴陽,次子丹木基則成了胡哈王。
如今胡哈修養數年,八成是覺得自己又行了,開始對南晉試探。
李爻從駐邑軍營迴小院時,已經月上枝頭。他誰也沒驚動,自行打水洗漱之後,迴屋坐在桌前發呆——五年多,光陰如梭,消停日子到頭了。
他也曾年少輕狂,但那鋒芒銳氣在驟然看到先皇密旨時,就磨平了。
「二臣賊子,用時當用,國安當棄。」
這些字像燙紅的烙鐵,在李爻毫無防備的時候烙在心頭,幾乎蒸幹了他的意氣風發。
他在當今聖上麵前一口血噴了好遠。
第二日,不少朝臣收到的發還奏摺上帶著血漬。右相李爻則也再沒出現在朝堂上。
李爻是個尋常人,不修仙、沒有神通,若不打仗、不論國事,他不過是個愛笑愛鬧的年輕人,悶在江南過了五年多的閑散逍遙日子,一時又要與胡哈打交道,心思不可能如一潭死水。
好在他極聰明,深知既然事情非管不可,再多空想舊事隻是憑白消耗心力,於是他讓自己靜了片刻,準備早些休息。
李爻起身吹熄了蠟燭。
也正是此時,他透過燭煙窈渺,看見門外過了一道影子——映著月亮,倏地一晃。
李爻頓時警覺,屏息戒備。
跟著,房門被敲了三下,門外人聲音低沉道:「少東家,可否容小人進門說話?」
李爻聽對方音色很熟,卻想不明白「少東家」三字從何論起,他心懷戒備,重新點燃蠟燭,拉開門,見門外之人是隨皇上同來過的護衛漢子。
李爻後退一步,抱拳道:「大人莫要玩笑,可是陛下有何吩咐?」
那人低聲道:「可否進屋說話?」
李爻見他神色鄭重,側身把他讓進屋,剛關上門,那人「撲通」一聲跪在李爻麵前。
這確實把李爻嚇了一跳,比對方從背後捅他一刀還稀奇。
他擦亮了倆眼,再看那人——還是不認識。
那人看他訥然便笑了,安慰道:「少東家莫怕,小人楊徐,家父楊韜是李老將軍在前朝的親衛呀……」他一邊說,一邊從腰封裏摸出塊壽山石小章,遞給李爻。
李爻俊秀的眉毛挑起一邊。
楊韜這個名字,他記得,年幼時,楊叔叔還陪他練過武藝。
他接過印章細看,印章上的「李」字橫衝直撞撲進他眼睛。那是爺爺的親筆,這印章是前朝時,李家家將才有的徽印。老將軍歸順南晉之後,徽印便再不用了。
李爻這時再看楊徐,便能從他眉眼間看出楊韜的五官輪廓。
「楊大哥,你……前程錦繡,是做了帶刀侍衛嗎,楊叔叔還好嗎?」李爻把人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