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平話少,但不代表他是塊木頭。往往,這樣性子的人是比大大咧咧、侃天說地的貨色心思更敏感的。


    他總覺得李爻那句「不值得」背後,藏著口苦水。


    心思滿懷,景平沒說話。


    屋裏飄過一陣寂靜的尷尬。


    李爻覺得別扭,戰術性換話題:「對了,讓你迴師門看看,到底見到你太師父沒有?」


    景平搖頭:「兩年去了三次,太師父都在閉關,日常事務是師伯打理的,我就沒再多叨擾。」


    意料之中。


    李爻的掌門師兄今年八十多了,向來孤僻避世,閉關是常態。


    「唔,對了,你師父最近忙得很,也許要過兩天才得見。」


    景平奇道:「出什麽事了?」他頓時想起官道上連夜趕路的板車,「我看到很多送草藥的車,拉車的似是戰馬,要打仗了嗎?」


    現在的情形雖然暫不至於打仗,也已經在防備周邊遊族趁亂挑事。


    景平看見幾輛藥草車,能猜到事態發展方向,實屬難得。


    「而且……」他又道,「我心中有個擔憂。」


    兩年前,李爻就見景平看史書,隻是二人從沒聊過與政務有關的話題,景平驟然提起,李爻來了興致,問:「什麽擔憂?你說說。」


    「我這次出去,路過許多羯、漢鄰居的地方,現在兩族在修和,當然各自休養生息不會生亂,但若往後還是要打……隻粗略一數,就發現咱們兩城共夾一塊糧田的城池十有五六。倘若羯人在排兵布陣上稍加算計,隔田困城,咱們的強兵又支援不及,城內很快就會亂的。」


    景平的設想過於極端,但以他這樣的年紀,隻走一趟就看出確實存在的隱憂,實在難得。


    李爻靜靜聽他說完,繼續引導著問:「那依你看,有什麽解決辦法嗎?」


    顯然,景平是想過才與李爻說的:「咱們應該做個圈套圈,尤其是重要城池,必得城防在外,中夾糧田,城心居百姓。現在兩城共農是前朝農耕力和兵力都不足留存的遺患,所以咱們最要緊的是鼓勵百姓和官軍一起,納農為兵,納農於民,若真有打起來那天,咱們的人扔下鋤頭有糧吃,也有抗衡之力。」


    李爻聽他講完,對他刮目相看,問道:「都是你自己想出來的嗎?」


    景平搖頭:「也不全是,在書上見過類似的事情,覺得不完善,我又填補了些。」


    話說到這,孫伯敲門進屋:「東家,花長史來了。」


    李爻聽了便笑:「你師父跟你心有靈犀,插上翅膀飛來看你了。」


    「呃……」孫伯沉吟,破了自己東家一瓢冷水,「花大人不是自己來的,還帶來兩位,您還是去前院看看吧。」


    花信風能帶誰來?


    李爻莫名,提衣袍往前院去,聽見院裏有人操琴。


    說到音律,也是李爻閑來打發時光的一個愛好,他會但技藝平平,聽得多,彈得少,曲譜懶得背,彈錯了音也無所謂。而且他還不愛下功夫練,熱乎勁上來擺弄幾下,堅持不到三天,就尋別的樂子去了。


    他那把琴,掛在正堂牆上大半年沒動過了。


    現在倒是好馬遇伯樂,那操琴人極通音律,幾下把琴正了音,彈奏起來。


    彈得是個叫《長相思》的古曲小調,沒有繁複指法,李爻也會。


    他聽了兩耳朵,已知來人是誰,步子一頓,在月洞門後站定,沒往前走。


    前院,操琴人合著樂聲輕吟:「客滿庭,酒滿觥,故斷危弦聲不成,侯門空復情。山層層,水泠泠,夢見雖多相見稀,相逢知幾時。(※)」


    嗓音低沉,悠悠然念白帶著些憂愁,讓人聽著惆悵,心裏發緊。


    擾得李爻從頭到腳,沒一個地方安生。


    李爻聽他唱完,深吸一口氣,兩步跨出月洞門。


    操琴人正好落下最後一音,雙手在琴弦上輕按,止住餘音,不待李爻說話,先笑了:「晏初,經年不見,愚兄來接你迴家。」


    來人正是當今聖上趙晟。他身著微服,身後沒有大批護衛,隻花信風和一個中年漢子。


    話裏的信息太多,李爻一時不知該作何反應,隻站在門邊看他,片語沒有。


    倒是趙晟,兩步搶過來,見李爻一頭純白,動容、意外和悲傷同時泛在眼睛裏,抬手斂起他襟前一縷碎發:「你……你怎麽……」


    話未完,聲音先哽了。


    李爻退後一步,那縷頭髮便在對方指尖滑脫了。


    他撩袍跪下,一個頭磕在地上,依舊不說話。不知該說什麽,也實在沒什麽好說的。


    南晉甚至前朝自持是儒儀之邦,君臣之間行叉手禮,沒有天塌了的事情是不跪拜的。晉朝定都不久,司禮監為了討好先帝,曾經提出上朝時為彰顯君尊臣卑,臣子們應對君主行跪拜大禮。事一提出,被朝臣群起而攻,嗤之以鼻,說司禮監是一群每根的東西,才提得出這樣折辱文棟武梁骨氣的餿主意。


    後來先帝更是把提此倡議的大監一擼到底,打發去掃院子才算完事。罪名是以番蠻惡習侵蝕祖製。


    趙晟見李爻跪下,臉色變了,斥道:「男兒膝下有黃金,你下跪做什麽,快起來!」


    李爻不動,大有一副在地上生根發芽的架勢。


    花信風站在皇上身後看著,為他捏了把汗。


    趙晟垂視片刻,重重嘆了口氣,上前兩步雙手把李爻扶起來:「愚兄……朕,知道你心裏委屈,舊事是場誤會,」他從懷裏摸出那用金子鑲好的竹報平安玉佩,「這是當年朕送你的腰佩,你……請辭那日,把它在禦案上磕碎了,朕又重新斂來鑲好了,若是有心,碎玉可重合,你同朕迴家去,朕補償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臣賊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參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參差並收藏二臣賊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