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隻言片語說不完,景平心思更不在這上,他索性不說,從懷裏摸出個小包,一層層打開,露出捧已經陰幹的帶莖花朵。
「這是什麽?」李爻問。
景平捧起幹花湊到他鼻尖下:「香不香,這叫款桑花,日常煎水煮粥能潤肺氣,你試試。」
李爻聞言一皺眉:「年下沒迴來,是頂著大雪進太白深山了嗎?」
景平日常的表情是沒表情,獨對李爻,偶爾露出這個年紀該有的鮮活俏皮。
他眨巴著眼睛尋思:太師叔居然知道這花。
景平初識此花,是在一本醫術雜記上。書中言說,太白一帶常年風寒雪烈,駐民卻不似關內人「嬌氣」,除了環境的錘鍊,還因為他們日常愛以一種植物佐餐煮水。植物名為款桑,入肺經,肺通則氣血順暢,是以病害不侵。
姨婆給景平的醫書並非全科,景平自然也學得偏。
對於藥裏,他並不高明,甚至從沒聽過此物。
他是個訥言敏行的實幹派,立刻動身,一路跋涉到太白山腳。
一問,確有其花。
隻不過這花生在苦寒地,有如雪山一般的風骨,非要每年冬日裏鑽著山雪、生在冰崖邊上的才最好。藥性頂自家種在田間地頭的百倍。若想得這種最好的花,非得每年下雪前進山,捱過大雪封山的整個冬日,趕著雪將融時把花摘下來。否則花被雪水一泡,讓日頭曬兩天,立刻爛根,不能要了。
景平當即進了山,先是在山洞子裏伴著篝火過了十來天野日子,才在一次外出尋找那花的蹤跡時,遇到個在山腰安家的采野參老人。老人家好心,收留他去小屋子裏住到了春天。
事情被景平講得輕描淡寫,他說了一堆和采參老人小屋躲雪、進山打獵挖菜的新奇,卻對為了採藥一路從崖坡滾下去的兇險避而不談。
李爻知道他報喜不報憂,不動聲色的感動之餘,開始噎得慌:他真心相待的人對他處處設防,還不如個孩子實誠。
五年多過去了,李爻以為前塵往事隨風去,該淡的都淡了。萬沒想到,是他自以為是了。
先皇對他的算計依然是片逆鱗,摸不得碰不得,否則哪兒都不痛快。
景平見李爻愣愣的不說話,道:「這次準備不足,隻得了這麽少,也夠你喝一季,若是有效,明年我再多弄些來。」
話剛落,李爻站起來了:「不必,」他深吸一口氣,「你不必涉險做這些。大雪封山,天寒路險,不要再去了。」
景平皺了眉,定定地看李爻片刻。
「為什麽?」他追問,「為什麽這麽說?你到底身患何疾?我學藝不精,看不出癥結,師父呢?也看不出嗎?為什麽我問到你的病症,你們都岔話題?又為什麽……我覺得你根本不想好好醫……」
「不值得。」李爻打斷他,話跟得緊極了。
二人四目相對……
李爻頓覺自己態度太硬,抬手在景平肩頭拍拍:「往後做你想做的事,別再為我的咳嗽耽誤時間了。」說完,扭臉迴屋去了。
景平愣在原地,看李爻的背影心裏發酸,默默地想:為什麽說不值得?治好你的咳嗽就是我想做的事啊。
李爻迴屋關門,反思自己過了。
他在屋裏來迴溜達,深刻檢討:人家孩子剛迴來,給你採藥指不定受了多少苦累,你沖他甩什麽臉子?本事不見長倒學會遷怒了,有本事你指著趙晟鼻子罵他們一家子過河拆橋,卸磨殺……不對,我不是驢。
他撓撓腦門,又想:咳,我也是不想那孩子攪合在算計糾葛裏麽,要是讓景平知道我這毛病的因果,指不定要如何發作。他打小主意就正,有事不愛說……真是不如什麽都擺在臉上的省心。
思來想去,他自己也煩了。往床上一躺,賴著放空靜了一會兒,越發過不去:景平應該不會跟我生氣吧?伸手不打笑臉人,我去跟他道個歉,再做頓好吃的哄哄他,把這事糊弄過去得了。
打定主意,他起身撣撣袍子,把衣裳頭髮整理一番,拉開門。
正好撞上景平走到他房門口。
第016章 晏初
景平已經換了孫伯給他備下新衣服,頭髮洗過,帶著潮氣,拿帶子鬆散地綁在背後。他見李爻開門,難得露齒一笑,端托盤進門:「太師叔,剛才我錯了,你不想說的事,我不該追著問,但你不吃早飯不行的。」
他說著,盛粥放在李爻麵前,再把小涼菜和紅糖糕擺好,最後勺子筷子遞進李爻手裏:「好歹墊一口。」
李爻被景平的低姿大度撞了個跟頭——這孩子日後必成大器。
他喝了一口粥。
那粥是小砂鍋慢熬的,帶著股很淡的植物清甜味。
李爻第一個念頭是孫伯弄了新花樣,再轉念心就明鏡兒似的了:大約是他把款桑花放進去了,怕礙自己的眼,端來之前又全撈了出去。
此等用心良苦,李爻隻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心懷歉意地把稀飯都喝了。
整頓飯吃完,倆人誰也沒再提剛剛的事。
李爻把嘴一抹,想了想:「我咳嗽是胎裏帶的弱症,適度溫補就行,不需要刻意醫治。」
景平低聲念叨:「……但你的脈象不像。」
李爻斂下眼睛笑了:「像不像的我都不至於即刻就吹燈拔蠟,剛才被這纏疾鬧得心煩,不是沖你,別往心裏去。」
「這是什麽?」李爻問。
景平捧起幹花湊到他鼻尖下:「香不香,這叫款桑花,日常煎水煮粥能潤肺氣,你試試。」
李爻聞言一皺眉:「年下沒迴來,是頂著大雪進太白深山了嗎?」
景平日常的表情是沒表情,獨對李爻,偶爾露出這個年紀該有的鮮活俏皮。
他眨巴著眼睛尋思:太師叔居然知道這花。
景平初識此花,是在一本醫術雜記上。書中言說,太白一帶常年風寒雪烈,駐民卻不似關內人「嬌氣」,除了環境的錘鍊,還因為他們日常愛以一種植物佐餐煮水。植物名為款桑,入肺經,肺通則氣血順暢,是以病害不侵。
姨婆給景平的醫書並非全科,景平自然也學得偏。
對於藥裏,他並不高明,甚至從沒聽過此物。
他是個訥言敏行的實幹派,立刻動身,一路跋涉到太白山腳。
一問,確有其花。
隻不過這花生在苦寒地,有如雪山一般的風骨,非要每年冬日裏鑽著山雪、生在冰崖邊上的才最好。藥性頂自家種在田間地頭的百倍。若想得這種最好的花,非得每年下雪前進山,捱過大雪封山的整個冬日,趕著雪將融時把花摘下來。否則花被雪水一泡,讓日頭曬兩天,立刻爛根,不能要了。
景平當即進了山,先是在山洞子裏伴著篝火過了十來天野日子,才在一次外出尋找那花的蹤跡時,遇到個在山腰安家的采野參老人。老人家好心,收留他去小屋子裏住到了春天。
事情被景平講得輕描淡寫,他說了一堆和采參老人小屋躲雪、進山打獵挖菜的新奇,卻對為了採藥一路從崖坡滾下去的兇險避而不談。
李爻知道他報喜不報憂,不動聲色的感動之餘,開始噎得慌:他真心相待的人對他處處設防,還不如個孩子實誠。
五年多過去了,李爻以為前塵往事隨風去,該淡的都淡了。萬沒想到,是他自以為是了。
先皇對他的算計依然是片逆鱗,摸不得碰不得,否則哪兒都不痛快。
景平見李爻愣愣的不說話,道:「這次準備不足,隻得了這麽少,也夠你喝一季,若是有效,明年我再多弄些來。」
話剛落,李爻站起來了:「不必,」他深吸一口氣,「你不必涉險做這些。大雪封山,天寒路險,不要再去了。」
景平皺了眉,定定地看李爻片刻。
「為什麽?」他追問,「為什麽這麽說?你到底身患何疾?我學藝不精,看不出癥結,師父呢?也看不出嗎?為什麽我問到你的病症,你們都岔話題?又為什麽……我覺得你根本不想好好醫……」
「不值得。」李爻打斷他,話跟得緊極了。
二人四目相對……
李爻頓覺自己態度太硬,抬手在景平肩頭拍拍:「往後做你想做的事,別再為我的咳嗽耽誤時間了。」說完,扭臉迴屋去了。
景平愣在原地,看李爻的背影心裏發酸,默默地想:為什麽說不值得?治好你的咳嗽就是我想做的事啊。
李爻迴屋關門,反思自己過了。
他在屋裏來迴溜達,深刻檢討:人家孩子剛迴來,給你採藥指不定受了多少苦累,你沖他甩什麽臉子?本事不見長倒學會遷怒了,有本事你指著趙晟鼻子罵他們一家子過河拆橋,卸磨殺……不對,我不是驢。
他撓撓腦門,又想:咳,我也是不想那孩子攪合在算計糾葛裏麽,要是讓景平知道我這毛病的因果,指不定要如何發作。他打小主意就正,有事不愛說……真是不如什麽都擺在臉上的省心。
思來想去,他自己也煩了。往床上一躺,賴著放空靜了一會兒,越發過不去:景平應該不會跟我生氣吧?伸手不打笑臉人,我去跟他道個歉,再做頓好吃的哄哄他,把這事糊弄過去得了。
打定主意,他起身撣撣袍子,把衣裳頭髮整理一番,拉開門。
正好撞上景平走到他房門口。
第016章 晏初
景平已經換了孫伯給他備下新衣服,頭髮洗過,帶著潮氣,拿帶子鬆散地綁在背後。他見李爻開門,難得露齒一笑,端托盤進門:「太師叔,剛才我錯了,你不想說的事,我不該追著問,但你不吃早飯不行的。」
他說著,盛粥放在李爻麵前,再把小涼菜和紅糖糕擺好,最後勺子筷子遞進李爻手裏:「好歹墊一口。」
李爻被景平的低姿大度撞了個跟頭——這孩子日後必成大器。
他喝了一口粥。
那粥是小砂鍋慢熬的,帶著股很淡的植物清甜味。
李爻第一個念頭是孫伯弄了新花樣,再轉念心就明鏡兒似的了:大約是他把款桑花放進去了,怕礙自己的眼,端來之前又全撈了出去。
此等用心良苦,李爻隻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心懷歉意地把稀飯都喝了。
整頓飯吃完,倆人誰也沒再提剛剛的事。
李爻把嘴一抹,想了想:「我咳嗽是胎裏帶的弱症,適度溫補就行,不需要刻意醫治。」
景平低聲念叨:「……但你的脈象不像。」
李爻斂下眼睛笑了:「像不像的我都不至於即刻就吹燈拔蠟,剛才被這纏疾鬧得心煩,不是沖你,別往心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