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頁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 作者:春山有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農民起義,起義……」
嬴政無聲默念這個反覆聽到名詞,在後人眼裏,黔首作亂竟是一種義舉麽?縱然早有猜測,他心中仍是覺得難以接受。
漢朝。
漢高祖劉邦想起了自己的那個老對手,有些感慨地飲了一口酒,嘖了一聲說道:
「項羽雖然勇武無雙,但可惜不夠明智,又難用賢。乃公才能俱不如他,隻有一點,乃公知曉諸君皆為輔弼,唯才是用,天下方取。昔年項王有一範增而不得用,可見天命,終究是在漢不再楚。」
武帝朝。
司馬遷由衷地鬆了口氣,陳涉吳廣的名字不曾被說出去,想必是沒什麽妨礙了。他將關注點挪到了項羽的身上,不禁先嘆了口氣:
「項羽自矜功伐,妄圖以武力來經營天下,臨了之時尚不見醒悟責己,反謂天亡我也,非戰之罪,何其謬以?」
即使再同情項羽的遭際,司馬遷不得不承認,項羽未有人君之才。
秦朝,會稽。
少年項籍的頭耷拉了下去:「項羽也太可惜了,叔父,他也姓項,咱們去幫幫他吧!」
不就是不能燒秦皇的宮室麽?他們把人攔住就行了。
項梁看著自家毫無所覺的侄兒,在心裏嘆了一口氣。「羽」是他先前欲要給項籍擬定的字,雖無人知曉,但以始皇之能,查到楚族項氏一門隻是時間早晚的事。
他心中憂慮,嘆息道:「籍兒啊,尋個山林,叔父教你多讀些書吧!」
「讀書?」項籍皺眉,他並不耐煩那些書啊本的,但問他的人是自小帶大他的叔父,他還是耐著性子問:「兵書嗎?」
「不止是兵書。」
項梁嚴肅道,他現在懷疑,自家侄兒是個空有扛鼎之力的武夫。
陽城鄉野。
新翻的泥土在田間肆意散發樸拙的氣息,一群粗布短打的青年漢子坐在不遠處的田埂上,一邊歇腳一邊對水鏡裏講的內容議論紛紛。
其中一個人說道:「這項羽真是個人物,有膽色。」
「是啊,還放火燒了秦王宮,乖乖哦,那可是始皇陛下的宮殿!」一旁的夥伴縮了縮脖子,咂舌道。
先前說話的人不置可否,低頭想了一會兒忽然開口道:「若是有一日我們中有人富貴了,大家可不要相互忘記。」
同伴愣了一下,忽然哈哈大笑起來:「陳涉啊,你是個替人耕作的農夫,怎麽會富貴呢?莫不是傻了吧!」
「就是啊!」
其他人跟著鬧笑不已,陳涉見狀並不氣惱,搖搖頭嘆息道:「唉,燕子和麻雀怎麽會早知道大雁、天鵝的誌向呢?」
「好好好,你是大雁,我們是麻雀。快醒醒吧,你這隻大雁現在要和麻雀一起去上工了!」
眾人推搡著離開,隻當聽件頂好笑的事,陳涉卻沒有說話,農夫怎麽了?他看了一眼空中的水鏡,難道王侯將相就是天生的麽?
作者有話要說:
1.今天隻是今天,未來隻是今天的未來。——出自大佬2.焚書的資料見紀錄片《千古一帝秦始皇》
3.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弟子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杜牧《題烏江亭》
4.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迴。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王安石《疊題烏江亭》
5.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司馬遷《項羽本紀》
6.陳勝的事大家學過,見《陳涉世家》,小楚戰術保護一下7.煌煌太宗業,樹立甚宏達。——杜甫《北征》
第115章 阿房宮賦8
◎誰得而族滅也◎
【起義的列烈火終於逼向了荒淫逸樂的統治者,反秦大軍有如摧枯拉朽之勢,而曾經以雷霆之威並六國的秦朝竟又步了六國後塵,不堪一擊。「可憐焦土」這四個字裏,又蘊含了杜牧的多少惋惜、多少感慨?而將這一句與開頭的「六王畢」之句對比,又是何其發人深省?】
飽含感情的言語讓眾人心頭微動。
唐朝。
李白不無可惜道:「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秦王有掃六合之威,惜無千秋萬世之力啊!」
「『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其論盛衰之理,盡判於此矣。」韓愈當真是為這篇賦傾倒了。
「言阿房之富麗,不為艷羨之心,而盡敷驕橫怨斂之誌,民不堪命,順理成章矣,則秦之敗亡、六國之敗亡盡在此,而陳後主、隋煬帝之敗亡又在此,一賦而說盡興衰,杜牧之才大矣。」
即使再讀許多遍,崔郾仍會為杜牧的才華筆力感到驚嘆,這樣的洞見,這樣的文才,理當拔為頭籌!
北宋。
蘇軾等人同樣深受震動,他是後學者,知道的到底更多一些:「敷衍阿房之盛而見秦世之亡,實警唐皇懸崖勒馬,殷憂壯心實在令人感嘆。」
他們想到大宋,後人提及大宋,不同樣是可憐亦復可嘆麽?
唉!就沒有王朝能逃得過後人的嘴啊!
史書刀筆,紅口白牙,哪一個又能防住呢?
秦朝。
嬴政凝目負手,這便是後人對大秦的拷問,對他的拷問。
而這拷問,還未結束——
嬴政無聲默念這個反覆聽到名詞,在後人眼裏,黔首作亂竟是一種義舉麽?縱然早有猜測,他心中仍是覺得難以接受。
漢朝。
漢高祖劉邦想起了自己的那個老對手,有些感慨地飲了一口酒,嘖了一聲說道:
「項羽雖然勇武無雙,但可惜不夠明智,又難用賢。乃公才能俱不如他,隻有一點,乃公知曉諸君皆為輔弼,唯才是用,天下方取。昔年項王有一範增而不得用,可見天命,終究是在漢不再楚。」
武帝朝。
司馬遷由衷地鬆了口氣,陳涉吳廣的名字不曾被說出去,想必是沒什麽妨礙了。他將關注點挪到了項羽的身上,不禁先嘆了口氣:
「項羽自矜功伐,妄圖以武力來經營天下,臨了之時尚不見醒悟責己,反謂天亡我也,非戰之罪,何其謬以?」
即使再同情項羽的遭際,司馬遷不得不承認,項羽未有人君之才。
秦朝,會稽。
少年項籍的頭耷拉了下去:「項羽也太可惜了,叔父,他也姓項,咱們去幫幫他吧!」
不就是不能燒秦皇的宮室麽?他們把人攔住就行了。
項梁看著自家毫無所覺的侄兒,在心裏嘆了一口氣。「羽」是他先前欲要給項籍擬定的字,雖無人知曉,但以始皇之能,查到楚族項氏一門隻是時間早晚的事。
他心中憂慮,嘆息道:「籍兒啊,尋個山林,叔父教你多讀些書吧!」
「讀書?」項籍皺眉,他並不耐煩那些書啊本的,但問他的人是自小帶大他的叔父,他還是耐著性子問:「兵書嗎?」
「不止是兵書。」
項梁嚴肅道,他現在懷疑,自家侄兒是個空有扛鼎之力的武夫。
陽城鄉野。
新翻的泥土在田間肆意散發樸拙的氣息,一群粗布短打的青年漢子坐在不遠處的田埂上,一邊歇腳一邊對水鏡裏講的內容議論紛紛。
其中一個人說道:「這項羽真是個人物,有膽色。」
「是啊,還放火燒了秦王宮,乖乖哦,那可是始皇陛下的宮殿!」一旁的夥伴縮了縮脖子,咂舌道。
先前說話的人不置可否,低頭想了一會兒忽然開口道:「若是有一日我們中有人富貴了,大家可不要相互忘記。」
同伴愣了一下,忽然哈哈大笑起來:「陳涉啊,你是個替人耕作的農夫,怎麽會富貴呢?莫不是傻了吧!」
「就是啊!」
其他人跟著鬧笑不已,陳涉見狀並不氣惱,搖搖頭嘆息道:「唉,燕子和麻雀怎麽會早知道大雁、天鵝的誌向呢?」
「好好好,你是大雁,我們是麻雀。快醒醒吧,你這隻大雁現在要和麻雀一起去上工了!」
眾人推搡著離開,隻當聽件頂好笑的事,陳涉卻沒有說話,農夫怎麽了?他看了一眼空中的水鏡,難道王侯將相就是天生的麽?
作者有話要說:
1.今天隻是今天,未來隻是今天的未來。——出自大佬2.焚書的資料見紀錄片《千古一帝秦始皇》
3.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弟子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杜牧《題烏江亭》
4.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迴。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王安石《疊題烏江亭》
5.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司馬遷《項羽本紀》
6.陳勝的事大家學過,見《陳涉世家》,小楚戰術保護一下7.煌煌太宗業,樹立甚宏達。——杜甫《北征》
第115章 阿房宮賦8
◎誰得而族滅也◎
【起義的列烈火終於逼向了荒淫逸樂的統治者,反秦大軍有如摧枯拉朽之勢,而曾經以雷霆之威並六國的秦朝竟又步了六國後塵,不堪一擊。「可憐焦土」這四個字裏,又蘊含了杜牧的多少惋惜、多少感慨?而將這一句與開頭的「六王畢」之句對比,又是何其發人深省?】
飽含感情的言語讓眾人心頭微動。
唐朝。
李白不無可惜道:「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秦王有掃六合之威,惜無千秋萬世之力啊!」
「『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其論盛衰之理,盡判於此矣。」韓愈當真是為這篇賦傾倒了。
「言阿房之富麗,不為艷羨之心,而盡敷驕橫怨斂之誌,民不堪命,順理成章矣,則秦之敗亡、六國之敗亡盡在此,而陳後主、隋煬帝之敗亡又在此,一賦而說盡興衰,杜牧之才大矣。」
即使再讀許多遍,崔郾仍會為杜牧的才華筆力感到驚嘆,這樣的洞見,這樣的文才,理當拔為頭籌!
北宋。
蘇軾等人同樣深受震動,他是後學者,知道的到底更多一些:「敷衍阿房之盛而見秦世之亡,實警唐皇懸崖勒馬,殷憂壯心實在令人感嘆。」
他們想到大宋,後人提及大宋,不同樣是可憐亦復可嘆麽?
唉!就沒有王朝能逃得過後人的嘴啊!
史書刀筆,紅口白牙,哪一個又能防住呢?
秦朝。
嬴政凝目負手,這便是後人對大秦的拷問,對他的拷問。
而這拷問,還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