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頁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 作者:春山有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這是杜牧很有見地的表達,我們前麵講過,就不再贅述了。
這是本文的觀點性語句,秦世的荒淫逸樂是因為不愛人,因為不愛人所以招致了天下反對。反之,如果能「愛人」的話,又怎麽會有二世而亡的悲劇呢?所以,是秦朝自己葬送了自己。】
是秦朝自己葬送了自己。
冷靜的話響在嬴政和其他人的心上,原來這便是後人的論斷。
嬴政忽然想起昔年七國紛爭的時代,百家爭鳴各談治國之道,齊宣王問政孟子霸道,孟子避而不談,轉論王道,所謂「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安養百姓,天下自有。
可事實是七國征伐,天下交相利,唯國富兵強,方有一戰之力,所以秦依商君,以法圖強,逐鹿天下,遂有中原。
然而兜兜轉轉,「仁義不施」、「秦愛紛奢」,那些斷語又迴到了「保民」。嬴政擰眉,他自認和荒淫逸樂沾不上邊,但愛人……嬴政不由得重新迴想起對民眾的取用。
唐朝。
李世民也覺得這論斷堪稱精警,他道:「天下苦秦久矣,始皇在時,天下動盪已初顯,始皇既歿,二世荒淫,百姓怨聲載道。民困邦危,秦亡確乎是亡於己。」
房玄齡接道:「秦世動盪,始皇早歿,危局已深。陛下且看那前隋,隋文治下地廣三代,威振八紘,是何等基業?然廣荒淫暴虐,盛理宮室,窮極侈靡,六軍不息,百役繁興,盜屠四起,生民積怨,大好河山、煌煌基業一朝土崩瓦解,比之秦之胡亥,豈非更令人駭然?」
李世民神情一肅:「確是如此。煬帝承文帝餘業,海內殷阜,天下強盛,可比胡亥穩妥多了。可嘆他吼來棄德窮兵,自取顛覆,當真是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孔穎達深深嘆息:「吉兇由人,祆不妄作。杜牧此文,可為萬世戒。」
【下麵杜牧做了一個假設,說如果六國可以做到愛人的話就足以抗擊秦軍,秦人如果能做到愛人的話,同樣可以避免亡國之禍。這是為了和前麵的「六王畢」唿應起來,行文至此,六王為何會畢也昭然若揭了。
杜牧的論證其實是一以貫之的。
這裏大家要注意一下「誰得而族滅也」的族,意思是使滅族,大家不要理解成了最終的那個「卒」。】
【雖然說,秦也確實算滅族了吧。】
滅族!
鹹陽宮內的秦始皇眸色一冷,扶蘇肩頭微抖,麵上悲戚更深。
蒙恬氣不過滿腔怒火:「那些反賊竟如此無禮無德!商湯代夏、周世伐殷尚善待先朝皇室以示廣德,他們竟然……竟然……!這是亡國之兆!」
秦公室子弟盡數屠戮,便是他們陛下都不曾殺盡六國後人!
內宮之中,許多公子王女同樣麵色發冷咬牙深恨。覆巢之下無完卵,但是誰又能想到那一天來得這麽快?
「反賊當真手段殘忍!」公子將閭憤憤道。
漢初。
熟知舊事的劉邦搖搖頭:「始皇一生叱吒竟至絕嗣,若讓他知曉真相,也不知會如何暴怒。」
這種熱鬧他竟然有些不忍心看了。
輕嘖一聲,劉邦揮揮手招來人:「遷二十戶往始皇陵,命其為始皇帝守墓,留心祀拜。」
【畢竟胡亥登基之後,在趙高的慫恿下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全殺了,來消除皇位的潛在威脅。】
秦朝。
一眾公子王女集體懵了一下:「胡……胡亥?!」
他們被這駭人聽聞的消息驚在原地,怔愣不能言。
謹慎持重的公子將閭率先反應過來,猛地拍案而起:「朝廷禮節我未有不從,朝廷序位我也無有不遵,太子之位、九五之尊我都沒有興趣,他胡亥憑什麽這樣趕盡殺絕?!」
公子高緊隨其後咬牙:「他自與大兄爭位,大統已繼,那些陰謀詭譎手段與我等又何幹?可恨胡亥聽信趙高那奸賊的讒言,罔顧父皇遺命不說,還大肆屠戮親族,我嬴氏安有如此子弟?!」
另一邊的陽滋公主等人氣得雙頰通紅,她兩眼含淚語氣痛切:「縱然胡亥擔心自己得位不正有旁人閑言覬覦帝位私下不臣,那我們呢?我們這些王女又對他有什麽威脅?要遭他如此毒手?!」
大殿。
蒙恬和蒙毅等人也是被這句話嚇得不輕,他們覷著君王瞬間黑沉如墨的臉色,手心緊了又緊,仍是覺得難以置信:「小公子怎的這麽……」
他說不下去,恰好楚棠的聲音響了起來接過話頭。
【胡亥的手段不可謂不殘忍,史書上說,二世即位,命趙高網羅罪名,將十二名公子戮死,又將十名公主矺死。戮死是殺後陳屍受辱,矺死是分裂肢體,而考古學家發掘出的上焦村陪葬墓,多位墓主也確實是身首四肢分離。】
滿宮大嘩,陽滋公主和公子將閭等人更是氣得渾身發抖:「胡亥……胡亥!他到底是我們的親族還是我們的仇人?!」
「陳屍受辱,車裂而亡,他眼裏還有沒有半分親情?!」
「瘋子!胡亥是個瘋子!」
「我們又做錯了什麽?隻因幾分猜忌便落得如此慘死的下場,胡亥他枉為人!」
「屠戮親族,敗毀基業,胡亥是贏氏一族的罪人,也是大秦的罪人!我要去找父皇,討迴公道!」
這是本文的觀點性語句,秦世的荒淫逸樂是因為不愛人,因為不愛人所以招致了天下反對。反之,如果能「愛人」的話,又怎麽會有二世而亡的悲劇呢?所以,是秦朝自己葬送了自己。】
是秦朝自己葬送了自己。
冷靜的話響在嬴政和其他人的心上,原來這便是後人的論斷。
嬴政忽然想起昔年七國紛爭的時代,百家爭鳴各談治國之道,齊宣王問政孟子霸道,孟子避而不談,轉論王道,所謂「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安養百姓,天下自有。
可事實是七國征伐,天下交相利,唯國富兵強,方有一戰之力,所以秦依商君,以法圖強,逐鹿天下,遂有中原。
然而兜兜轉轉,「仁義不施」、「秦愛紛奢」,那些斷語又迴到了「保民」。嬴政擰眉,他自認和荒淫逸樂沾不上邊,但愛人……嬴政不由得重新迴想起對民眾的取用。
唐朝。
李世民也覺得這論斷堪稱精警,他道:「天下苦秦久矣,始皇在時,天下動盪已初顯,始皇既歿,二世荒淫,百姓怨聲載道。民困邦危,秦亡確乎是亡於己。」
房玄齡接道:「秦世動盪,始皇早歿,危局已深。陛下且看那前隋,隋文治下地廣三代,威振八紘,是何等基業?然廣荒淫暴虐,盛理宮室,窮極侈靡,六軍不息,百役繁興,盜屠四起,生民積怨,大好河山、煌煌基業一朝土崩瓦解,比之秦之胡亥,豈非更令人駭然?」
李世民神情一肅:「確是如此。煬帝承文帝餘業,海內殷阜,天下強盛,可比胡亥穩妥多了。可嘆他吼來棄德窮兵,自取顛覆,當真是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孔穎達深深嘆息:「吉兇由人,祆不妄作。杜牧此文,可為萬世戒。」
【下麵杜牧做了一個假設,說如果六國可以做到愛人的話就足以抗擊秦軍,秦人如果能做到愛人的話,同樣可以避免亡國之禍。這是為了和前麵的「六王畢」唿應起來,行文至此,六王為何會畢也昭然若揭了。
杜牧的論證其實是一以貫之的。
這裏大家要注意一下「誰得而族滅也」的族,意思是使滅族,大家不要理解成了最終的那個「卒」。】
【雖然說,秦也確實算滅族了吧。】
滅族!
鹹陽宮內的秦始皇眸色一冷,扶蘇肩頭微抖,麵上悲戚更深。
蒙恬氣不過滿腔怒火:「那些反賊竟如此無禮無德!商湯代夏、周世伐殷尚善待先朝皇室以示廣德,他們竟然……竟然……!這是亡國之兆!」
秦公室子弟盡數屠戮,便是他們陛下都不曾殺盡六國後人!
內宮之中,許多公子王女同樣麵色發冷咬牙深恨。覆巢之下無完卵,但是誰又能想到那一天來得這麽快?
「反賊當真手段殘忍!」公子將閭憤憤道。
漢初。
熟知舊事的劉邦搖搖頭:「始皇一生叱吒竟至絕嗣,若讓他知曉真相,也不知會如何暴怒。」
這種熱鬧他竟然有些不忍心看了。
輕嘖一聲,劉邦揮揮手招來人:「遷二十戶往始皇陵,命其為始皇帝守墓,留心祀拜。」
【畢竟胡亥登基之後,在趙高的慫恿下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全殺了,來消除皇位的潛在威脅。】
秦朝。
一眾公子王女集體懵了一下:「胡……胡亥?!」
他們被這駭人聽聞的消息驚在原地,怔愣不能言。
謹慎持重的公子將閭率先反應過來,猛地拍案而起:「朝廷禮節我未有不從,朝廷序位我也無有不遵,太子之位、九五之尊我都沒有興趣,他胡亥憑什麽這樣趕盡殺絕?!」
公子高緊隨其後咬牙:「他自與大兄爭位,大統已繼,那些陰謀詭譎手段與我等又何幹?可恨胡亥聽信趙高那奸賊的讒言,罔顧父皇遺命不說,還大肆屠戮親族,我嬴氏安有如此子弟?!」
另一邊的陽滋公主等人氣得雙頰通紅,她兩眼含淚語氣痛切:「縱然胡亥擔心自己得位不正有旁人閑言覬覦帝位私下不臣,那我們呢?我們這些王女又對他有什麽威脅?要遭他如此毒手?!」
大殿。
蒙恬和蒙毅等人也是被這句話嚇得不輕,他們覷著君王瞬間黑沉如墨的臉色,手心緊了又緊,仍是覺得難以置信:「小公子怎的這麽……」
他說不下去,恰好楚棠的聲音響了起來接過話頭。
【胡亥的手段不可謂不殘忍,史書上說,二世即位,命趙高網羅罪名,將十二名公子戮死,又將十名公主矺死。戮死是殺後陳屍受辱,矺死是分裂肢體,而考古學家發掘出的上焦村陪葬墓,多位墓主也確實是身首四肢分離。】
滿宮大嘩,陽滋公主和公子將閭等人更是氣得渾身發抖:「胡亥……胡亥!他到底是我們的親族還是我們的仇人?!」
「陳屍受辱,車裂而亡,他眼裏還有沒有半分親情?!」
「瘋子!胡亥是個瘋子!」
「我們又做錯了什麽?隻因幾分猜忌便落得如此慘死的下場,胡亥他枉為人!」
「屠戮親族,敗毀基業,胡亥是贏氏一族的罪人,也是大秦的罪人!我要去找父皇,討迴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