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閱讀理解又出現了。


    提到最鍾愛的月亮,李白當仁不讓,率先搶答:「『別時茫茫江浸月』是離別之時的悵然之語,更兼有酒無月,醉不成歡,所以滿心遺憾;『唯見江心秋月白』是寧靜之美,諸人心緒俱浸在樂曲餘韻之中,此時無聲勝有聲!」


    他直接用上了白居易的詩。


    水鏡裏的楚棠:【不錯,因為所蘊含的情感不同。】


    她接著分析了一遍,所言與李白迴答大體不差,最後道:


    【所以最後一句是以眾人的反應與周遭的環境烘托琵琶女高超的技藝,所謂以感襯聲。這一句寫得非常美,很有意蘊,當然也意味著,它經常考。嗯……這一整段都挺常考的,大家一定要背熟啊!】


    「聽到了嗎?看完水鏡趕緊把它背下來!」


    許多人紛紛這樣對自己的孩子說,當然,加碼是中國家長的慣性,他們自動將楚棠的話替換成:全都背下來。


    小院裏,白行簡認真對對麵的白居易道:「兄長,背熟。」


    白居易:看不起誰呢?


    他,三科登第,難道還背不會自己的詩?


    【說起來,up一直很喜歡「唯見江心秋月白」這句詩,不僅是因為它極有意蘊,還有一點點小私心。


    我黨早期有位幹部,叫瞿秋白,也是黨內早期最重要的領導人之一。他出身書香世家,卻毅然背叛階級投身革命,既主持過政治工作,又能在文化戰線上執筆投木倉。


    可惜後來轉移時不幸被捕,他拒不投降,高唱著《國際歌》和《紅軍歌》從容就義,年僅三十六歲。兩個月後,同樣被殘害的,還有烈士方誌敏。


    瞿秋白和迅哥兒是好朋友,給魯迅的雜感集寫過序言,他被捕後,魯迅曾想方設法進行援救,得知他被處決的消息,迅哥兒嘆息良久。


    秋白是他的字,不知道和這句詩有沒有聯繫,但up覺得很襯他的氣質,秋月白,清、正、高潔。】


    「又是一位義士。」


    白居易站了起來,神情莊肅,他不知道瞿秋白是何人,亦不知他長得何種模樣,但這並不妨礙他從幾句言語裏看出對方的品性,並心生崇敬:君子畏禍,然不避死。


    「我之詩能成為英烈之名,是我的榮幸。」


    宋朝。


    文天祥抱拳,向著虛空鄭重一禮:「白為真純之色,秋月皎白,恰似義士冰心。任賊百般威逼利誘,心誌兀自巋然不動,此等心性,某佩服。願效千古義士!」


    他目光灼灼,堅毅的神色上自有一派凜然之氣。南宋雖弱,不乏死節之臣,若當真要死節,便請從他起!這位新科狀元從古時、從後世均尋得了自己的同調。


    德不孤,必有鄰!


    三國。


    曹操憶起當年官渡之戰大敗袁紹,其後一路攻伐,攻破鄴城,袁紹手下謀臣審配拒不受降,麵北而死,他曾感嘆河北義士何其多也,可聽水鏡講述,那鬱達夫、瞿秋白、方誌敏,個個都是悍不畏死的節義之人,甚至那常常在言語間出現的魯迅,十有八九也是一位義士。


    想讓對方投降,無外乎高官厚祿、權勢美人,一道不行,便用命脅迫。


    可惜了……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他一揮手:「拿筆墨來。」


    他要為義士詠歌。


    鹹陽。


    嬴政肅了麵容,義士赴死總令人感佩,更何況聽言語,瞿秋白既有主政之才,又有生花妙筆,更兼風骨卓絕,怎能不令人扼腕嘆息。


    「我黨……」他沉吟著這兩個字,似乎有點明白為什麽楚棠如此信賴他們了。


    未央宮。


    劉徹咂摸著「背叛階級,投身革命」那幾個字,書香世家應是富裕清貴之門,若將他們算作一階級,叛離富裕清貴居,他走向的是哪裏?鄉野農莊嗎?楚棠所謂的黨,是黎庶黔首的黨?!


    他靈光一閃,禁不住出聲:「糞土當年萬戶侯!」


    堂下的萬戶侯們猛然驚了一下,那首氣勢磅礴的詩詞,不會是那個黨的首領寫的吧?!


    奉天殿。


    朱元璋深為痛惜,他把殘害瞿秋白的敵人當作日本人了,當下大罵:「倭賊簡直猖狂至極!」


    他深吸幾口氣,轉而道:「瞿秋白凜然不懼,當真是義士本色!」


    這慷慨赴死的從容之態真是令人心生佩服,他尋思著:「《紅軍歌》,紅軍是後世那個黨的軍隊?難道他們也以紅色為標識?」


    朱元璋初時參加過元末起義的紅巾軍,軍中諸人都紮一紅頭巾,故以此為名,他在想後世是否也和當年的起義軍一樣。


    「這紅軍倒好說,那《國際歌》又是什麽歌?」朱權好樂,早就注意到這兩首歌了。


    「際有間的意思,國際就是國與國之間,國與國之間共同的歌?」擅文學的朱柏說出自己的推論。


    「可是他慨然赴死為什麽要唱國與國之間的歌?這首歌和中國有什麽關係?」被罰了的朱樉還不消停,大膽質疑。


    朱棣沉吟著揣摩:「紅軍是他們的軍隊,他唱《紅軍歌》,或是表明自己願效軍士,為國犧牲;那《國際歌》裏,莫非也蘊含著某種節義?」


    國際之間的節義?眾人交換了一個眼神,確信:不是很明白。


    節義怎麽和國際扯上關係了?


    【又講遠了,我們拉迴詩。在這一段中,白居易調動多種意象,用精湛的筆觸,將抽象無形的音樂變成形象可感的聲音,以表現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藝,並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唐詩的空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