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鏡上截出了文章中的議論段落,底下的文人學士各抒己見——


    「秋景已述,自可結束,這段論議似乎確有些畫蛇添足。」這是單純想要賞個景的裴迪。


    「由景至理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怎會有多餘之說?」宋詩頗重理趣,梅堯臣倒是覺得這一段議論文字將前麵的寫景之筆深化了。


    「前麵幾景是俗,這裏加入一段論議文字,就是文人的雅趣了,鬱達夫到底是文士氣更為濃重。」張岱飲了口酒,悠悠點評。


    剛剛看完輿圖的李世民盯著上麵的國名:「英、德、法、意,世上竟有那麽多國家!」突然感覺大唐也不是很大了。


    遣使出海的事,看來應該更重視些。


    鹹陽。


    嬴政再次捕捉到那異形的符號:anthology。聯繫上下文不難猜出,這應該是書冊集子的意思。他眼神微凝,不太能理解這種文人把戲。


    在一排中國文字中突然看到外國語言,還不止一個,有些許強迫症的始皇陛下表示,他看著挺不習慣的。


    北宋。


    歐陽修微微激動:上麵說的歐陽子的《秋聲》,一定是他的文章吧!這個名字取得真好,等看完水鏡,他就去把文章寫出來,不能讓後世的學子失望!


    另一邊,蘇轍碰了碰自家哥哥的手臂:「兄長,看來你的《赤壁賦》在後世流傳度頗廣。」


    蘇軾對再次看到的這個熟悉的名字也產生了點好奇:「看來子是的,卻不知作得如何。」


    「兄長的文章自然是極好的!」蘇轍毫不猶豫地脫口而出,他對自己兄長的才學可是非常有信心的!


    蘇軾沒忍住笑了笑,看著水鏡上的那一行文字,赤壁,應是三國鏖戰之場?蘇東坡是我未來給自己取的別號?倒不知有何因由。後世多次提到他的詩文,那他應該也是能上教材的吧!蘇軾忽然有些期待了。


    【關於這個問題,許多論家也有過討論。比如孫紹振老師就說,這一段與前文有割裂之嫌,非常突兀。難道鬱達夫感覺不出來嗎,為什麽他要這樣寫呢?這裏有個八卦的說法。】


    哦?有八卦!


    大家的頭抬了起來,想到《短歌行》時聽到的八卦之語,嘴角不受控製地露出了隱秘的笑容。


    【我們知道,按照錢理群教授所劃分的時段,現代文學可分為三個十年,鬱達夫,可以說是第一個十年的頂流作家,連迅哥兒都要稍微避一避鋒芒,找他約稿的雜誌社不知凡幾。


    據說,《故都的秋》這篇文章就是約稿之作。約稿人叫王餘杞,是個文學青年,也是我黨的早期黨員,左翼作家。


    據鬱達夫的日記,王餘杞催稿非常之猛,寫信上門都來了一套,鬱達夫鴿了許久,快到截止日期了,才堪堪完成這篇《故都的秋》。


    沒想到吧,這麽好的一篇散文,其實是被催出來的急就章。】


    水鏡之下的眾人:……


    確實挺沒想到的。


    明朝。


    馮夢龍聽到這個說法,第一反應是好笑。他平時頗寫了一些話本子,也很受書商的歡迎,那雜誌社,聽起來應該是後世的雜誌作坊一類。後世的書商竟會堵著文士的門催書稿,實在是太出人意料了。


    他搖搖頭:「若是有人這般向我催稿,我怕是要夜夜不得安寧。」


    鹹陽。


    嬴政捉摸著楚棠的話:黨者,集群也。《論語》中曾說,君子不黨。其字常含貶義,楚棠提起「我黨」來,語氣極為自然,又隱隱有些驕傲之意,這個「黨」到底代表什麽,才能讓她這樣親近?


    思忖半晌無果,他轉而去關注另一個問題:「依水鏡所言,鬱達夫將文章付於雜誌社,雜誌社發出,則天下人可見。那若是用來頒布政令,豈非亦是事半功倍?」


    誒?李斯猛然抬頭,陛下說得對啊!若將法令頒於其上,令鄉裏小吏宣讀,百姓便可知秦法,這於施政大有裨益!


    「可是,竹簡笨重,絲帛亦是不便……」


    李斯閉嘴了,因為楚棠放出了當時的書稿原件,泛黃的圖片上分出了好幾個方塊,有大有小,上麵是整齊排列的一行行小字,字跡清晰內容頗豐,右側方框寫著「當代文學」四個大字,正中間載著《故都的秋》文章。整張圖片看起來比竹簡容量大,比絲帛方便。


    原來後世的字寫在這上麵!


    他趕緊轉頭看向秦始皇:「陛下……」


    嬴政顯然也發現了其中的機要,之前商議科舉取士時,他們君臣就疑惑過,到底是什麽樣的書寫工具能支撐這樣全國性的考試,今天可算是窺到些端倪了。


    「告訴墨家,若能造出水鏡中的書寫之物,朕再有封賞。」


    他也有遺憾,不知其中造物之理,但能得知書寫之物已是難得,縱過程艱難,也總要試它一試。


    同秦始皇一樣,其他帝王也發現了圖中刊物的其他功用,紛紛下令採取相關措施,而許多書商更是從中窺見了商機,也琢磨著辦個雜誌社,找些文人名士約稿,這其中又以宋元明幾代的書商最為積極,而本身就頗有名氣,又幸運地被水鏡點名提到的馮夢龍,一時之間連家裏的門檻都要被踏破了。


    萬萬沒想到,前腳還在取笑鬱達夫,後腳他就成為了鬱達夫。


    【寫稿是按字算錢的,同時還有字數要求。設想一下,鬱達夫洋洋灑灑寫完各幅圖景,一看字數好像不太夠啊!再寫景也不行了,於是宕開一筆,加段議論,字數夠了,深度也有了,一舉兩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