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


    白居易亦是麵露感慨:「當日李白因永王之罪被捕入獄,時人皆說李白可殺,子美偏道『吾意憐其才』,後來李白長流夜郎,子美不知他已被赦還,日日憂慮竟以致入夢,其情若此,實乃感人。『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之句,每每讀來都讓人落淚啊!」


    「是啊,」元稹點點頭,「『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李杜雖交遊尚短,但知交傾蓋,《夢李白二首》,便是二人情誼的見證。詩中所書,確實隻有子美,才懂得太白。」


    開成年間。


    李商隱一邊感動於李杜二人的感情一邊尋思,是不是給杜牧也寫封信?他們明明與前代兩位如此偉大的詩人同姓,卻沒有發展出如那兩位詩人一樣的友情,實在是太令人遺憾了!


    北宋。


    蘇軾道:「唐人知交,有李杜、元白、劉柳,而李杜元白記夢之作,更見情誼深厚。」


    「『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迴夢見君。』元白記夢之作,或許有效法於杜詩也未可知。」蘇轍迴答道。


    蘇軾一笑:「詩可效法,情卻不可效法。」


    元白的友誼,也是文壇的一段佳話。


    【詩人總是天真的,理想主義的心靈讓李白無暇顧及現實的規則,但我們仍然要感謝這樣的「悖論」,因為前代可能容得下一個縱橫家,但容不下一個天才的詩人,是大唐的繁盛,大唐的蓬勃,才孕育出那樣一個李白,昂揚的時代需要歌手,李白就是那樣一個歌手。】


    水鏡的畫麵突然一轉,出現幾個大字——李白《將進酒》


    眾人麻了,不是,他怎麽還有代表作啊?!


    鏗然的樂聲傳來,隻見畫麵上出現一個房間,一個短髮的中年男人坐在桌子上,懷抱一把未曾見過的樂器,信手彈撥著,在他的右側是一個頭髮花白的老人,正順著樂聲空掌打著節拍。


    這是……後世人給李白的詩譜了曲子?


    眾人的胃口一下子被吊得老高,而內行如李龜年等人卻是盯著畫麵裏的樂器眼睛放光,這樂聲活潑明快,和他們聽過的殊為不同,曲子也豐滿動聽,聽來竟是別有一番風味。


    一聲弦轉,男人仰首,引吭高歌:「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迴!」


    曹植猛然瞪大眼睛:「這是勸酒詩???」


    誰家的勸酒詩從黃河開始寫啊!眾人一片譁然,知道李白會寫,不知道他這麽會寫啊!《夢遊天姥吟留別》不算,《蜀道難》不算,《月下獨酌》也不算,他還有一首《將進酒》!


    謝靈運突然開始自我懷疑,我配做李白的偶像嗎?我何德何能能被這樣的詩仙寫進詩裏啊!


    音樂繼續,男子的聲音高亢而嘶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曹操倒抽一口涼氣,同樣是寫人生苦短,自己是譬如朝露,李白卻是朝如青絲暮成雪,轉換何其速也!畫麵何其觸目驚心也!


    嬴政唿吸微微急促,是的,就是這樣,人生短促,早晨尚且是滿頭青絲,入夜卻已然變成了白頭翁,生命流逝如此之快,怎能不生出倉皇眷戀之意?李白簡直將時節如流的感覺寫透了!


    山陽竹林。


    劉伶提著酒壺醉醺醺地吟誦:「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再……再來一杯!」


    西晉,尚且年幼的左棻輕輕拉住拉上兄長的左思的手,仰頭道:「阿兄,天生我材必有用,你一定會出人頭地的!」


    左思摸了摸妹妹的腦袋,輕輕一笑,眼中卻有著不易察覺的悲傷。東晉不是唐朝,他也不是李白,貴族塞路,寒士無門,又豈是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就能改變的?


    但他心中終究是有所觸動,若不能成就一番事業,那他用手中書筆,吐盡世間不平,是不是也可以名揚後世,也不枉來這世上走上一遭?


    水鏡裏的吟唱慷慨激昂,水鏡下的眾人聽得心潮澎湃,早已有文人書商將上麵的詩都抄了下來,茶樓酒肆,樂師和歌女紛紛將曲調記下,裏巷之間,竟已有孩童跟著唱一句「將進酒,杯莫停。」這首詩借著現代的曲調和豪邁的激情,力挫前麵幾首,一躍而成為李白最受歡迎的詩作。


    長安院落。


    賀知章情不自禁狠狠灌下一杯酒:「李太白啊李太白,老夫今日算是服了,徹底服了!」


    詩仙酒仙,舍他其誰!


    齊地。


    杜甫一唱三嘆,欣賞再三:「太白兄真乃神人也,黃河之水滔滔而去,恰似光陰如逝水難追。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老去如此之速,人力無可挽迴,時間如此短促,莫放過這大好年華,且來與我痛飲三百杯!好啊……隻有李太白才能寫出這樣的詩!」


    他激動得臉頰通紅,恨不得立馬飛到長安和李白一醉方休。


    岑夫子,丹丘生,趕在他們的前麵,這一句應該能換成杜子美吧?


    杜子美,將進酒,杯莫停!


    【李白似乎從來不會把悲傷失落寫到詩中,所以我們眼中的他,始終是瀟灑恣意的仙人,而他也始終代表著昂揚向上的盛唐氣象,就像餘光中寫到的那樣: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如果李白能知道,他也會很寬慰吧!他曾經在漫遊江夏時說,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台榭空丘山。其實這句詩放在他的身上也很貼切,盛世大唐已經湮滅在歷史風煙,可李白的詩還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