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棠放出了一段視頻,茫茫夜色下水月悠然,有童聲清脆朗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接著是一段方音:「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其後是「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是「長相思,在長安」,是「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


    吟誦的聲音越來越急促,畫麵轉換也越來越快,無數的男聲女聲匯聚在一起,和著宏闊的音樂,響在諸天萬代人的心頭。


    隨後,吟誦的聲音戛然而止,所有字句歸於一處,潑墨淋漓的「李白」二字躍然浮現。


    眾人被震撼了,長安院落,李白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癡癡地望著水鏡中的畫麵,他仿佛看到了千年之後,無數後輩捧著自己的詩作吟誦的樣子,他的誌向或許於當代不展,他的詩文萬世流傳!


    李白朗聲大笑,語氣裏有無盡的恣意:「天生我材必有用,白懂了!」他甩袖舉酒,「敬詩文,敬知己!」


    中唐。


    白居易手指輕顫:「這些都是,李白的詩……」政治上的李白是幼稚的,詩歌上的李白卻永遠都是高峰!


    枯坐在床上的李賀眼中迸發出光彩,詩,也可立道,也能名世。


    韓愈揮毫潑墨,「文心」二字似有灼灼光彩。


    諸天萬朝的文人沉浸在視頻的炫目裏,原來在後人看來,詩文也是重要的,千載文心,始終都被承認。他們忽然找到了人生的新路,若無法走上仕途,著書立說,為後世留一段文脈,是否也能證明自己曾經來過?


    一時之間,各路文人創作熱情高漲,這這也導致後世的典籍多了許多本,而學生必背篇目也是蹭蹭蹭往上漲。


    興慶宮。


    李隆基靠在椅背上,表情隱隱有幾分怔然,這就是李白的魅力嗎?這就是詩歌的魅力嗎?比他的開元盛世還要長久,比他的功業還要令人傳頌?他猛然站起身來:


    「快,給李白傳旨,讓他入宮,盡快入宮!」


    這樣名望的詩人,若棄用他,天下人都不會答應!可是,已然知曉一切的李白還會入宮嗎?李隆基的心裏忽然有些不確定了。


    太極宮。


    李世民嘆了一口氣:「我本覺得繡口一吐,半個盛唐之語有所誇大,現在看來,沒有李白的大唐,怕是要失色不少啊!」


    長孫皇後也是感慨:「李太白錦心繡口,竟是將前代的詩人都比了下去,有這樣一位天才詩人,也是大唐之幸。」


    「是啊,」李世民頷首,如水鏡所說,大唐成就了李白,李白亦為大唐增輝,後人若想起李唐盛世,半數的目光,都要落在他的身上吧!


    「隻是,」他眉心微蹙,「那安史之亂,楚棠語焉不詳,朕的心中總是不免擔憂。」


    「兒孫之事我們無法管,左不過現在是貞觀年間,二哥你再受些累,把孩子們教導好些,總能補救一二。」


    「隻能如此了。」他揉揉眉心,看著跪在殿外的李治,心裏還是覺得火氣蹭蹭直冒。


    未央宮。


    劉徹拿眼睛去看堂下的司馬相如,眼神頗有些耐人尋味。


    接收到目光的司馬相如心頭一跳,緩緩打出一個:「?」


    「長卿啊,」他笑容和善,「於詩賦上,卿還需多多用功才是。」


    「陛下?」


    司馬相如發現自己有些跟不上這位頂頭上司的腦迴路。對側的衛青目露無奈,裝作沒看見地別開臉。


    陛下又開始犯紅眼了。


    果然,劉徹慷慨解惑道:「難道卿不想被後人稱讚繡口一吐,就半個大漢嗎?」


    司馬相如:???


    陛下您是不是太看得起我了?


    作者有話要說:這一課寫完了,為白哥付出了太多哈哈哈哈哈哈


    1.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杜甫《夢李白二首》


    2.生命在最困頓的時候,才會發出反抗的強音,他的傲岸不屈,建立在他作為一個士人不得誌的辛酸悲苦之上。一句穿越千古的名句背後,是一個生命所能承受的重量。——書上的筆記,應該是什麽時候刷的網課吧,誰的課忘記了/望天


    3.《將進酒》那個視頻大家應該聽過,陳湧海老師的,淺淺放給老祖宗們聽一下(bushi4.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迴夢見君。——白居易《夢微之》


    5.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台榭空鞦韆。——李白《江上吟》


    6.主播最後放的視頻依據是央媽的紀錄片。


    7.白哥生錯了時代是一家之言,不過他確實很有古風,政治理想也有些不合時宜,比較天真,不過李白如果一直飄在雲端應該也沒有那些感懷激烈的詩作吧!最後……家人們有人去看《長安三萬裏》了嗎好想看啊!!!


    第33章 視頻後續+登高序(收尾+過渡)


    鹹陽。


    嬴政覺得自己的問題似乎得到了解答,又似乎更深沉了。


    楚棠之前提到屈原時,他曾疑惑,一個人的詞章,是否真的可以比帝國更為長久,李白詩作在後世的流傳度已然對這個問題作出了肯定的答覆。


    以布衣之姿,一支詩筆,留名青史,這樣的榮光,似乎不比帝王遜色。


    文人之筆,真的那般重要麽?


    他垂眸,想起水鏡上的字跡,心中的想法愈發明晰:「李斯,秦篆推廣之事刻不容緩,六國文字必須要統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