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神色一動,他現在缺什麽,就是缺人才啊!天下大定百廢待興,秦吏根本不夠,六國貴族又並不心服,以考試的方式選才,既公平又能一定程度保證人才質量,後世這個法子當真不錯。


    他向李斯遞了個眼神,後者會意地點點頭,腦中的念頭已然轉過幾道。


    劉徹也很受啟發,目前大漢用的就是徵辟和察舉的法子,舉孝廉確實會有徇私濫竽充數之人,若換成考試,那透明度就提高了。


    還有這劉裕出身寒微,若貴族填滿朝堂,寒門必然無上進之路。貴族權勢擴大,威脅的就是他的皇權,將寒門提上來倒是可以製衡一二,況寒士有路,自然對當位者更為忠心,於國於君都是好事,就是考試的內容要好好斟酌一番。


    想到這裏,他心中已經有了決斷,隻待水鏡結束,召人商議。


    【另外還有發展教育、重用寒門之類的,九品中正製後期有多拉胯就不用我多說了吧?從社會進步的角度來看,劉裕比司馬家的質量高了不止一點。


    當然了,他功高震主,最後又自行廢立,得國不正,確實不符合主流道德倫理。陶淵明作為正統儒家思想薰陶過的士人,祖上又受過晉室皇恩,自然是接受不了的。】!


    第20章 歸園田居9


    顏延之抬眼看向桌對麵的好友:「兄長,後世對……陛下,似是多有肯定。」


    他說得謹慎了,楚棠的傾向性已然相當明顯。


    陶淵明默然,隔了好一會才悠悠一嘆,道:「晉室種種我自知曉,然則我之曾祖受晉室深恩,延及我父,晉雖偏安,仍為正統,我豈可與賊子為伍?況官場渾濁,桓玄也好,劉裕也罷,俱為私利迷眼。


    世道淪落,我已年老,早便歇下心思了。延之,你與我一樣經歷動盪,朝堂如何不消我贅言,隻望你千萬勿要忘了我的話,及時抽身,以圖自保。」


    顏延之知道這話的分量,時勢動盪多變,自己本便是外放路上順道而來,歸還無期,此次很有可能就是兩人最後一次見麵,故而兄長多次叮囑,言辭切切。


    他心內悽惶,認真地點頭:「兄長放心,延之省得。」


    【「望雲慚高鳥,臨水愧池魚。」仕途的不得意讓他再次萌生了田園之思,他決定從劉裕那裏辭職了,但他也沒有立即迴家,而是到了建威參軍劉靜宣手下,這裏離他的家近,他可以不必「心憚遠役」。


    同年,陶淵明寫了一首詩,詩裏說,伊餘何為者,勉勵從茲役?一形似有製,素襟不可易。園田日夢想,安得久離析?終懷在歸舟,諒哉宜霜柏。


    我是為了什麽從事這些差役啊?我心裏日日夜夜都在懷念田園,我怎麽能離開那麽久呢?他再一次辭官了。這是他第四次辭官,第五次,就是我們熟知的彭澤縣令了。】


    杜甫輕嘆:「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何不早歸?」


    王維也是嘆息:「五仕五隱,未得出路,陶潛亦是寥落之人。」


    劉氏覺得意外:「相公不是對陶先生頗有微詞嗎?」


    王維道:「我並不認同他的人生選擇,但先生境遇實在寥落,我隻是心有戚戚焉罷了。」


    【終南朝四代,陶淵明質拙的詩作沒有得到充分認同。唐代,李杜王孟等詩人接受了他的桃花源理想,卻並未完全接受他的人生選擇,王維、杜甫都對陶淵明進行了一定批評。


    但我想這是時代使然,在大唐那樣一個昂揚的盛世,每個人都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歸隱田園在盛唐是不可想像的,「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如王孟這樣的田園詩派翹楚,都有仕進之心。


    但王維等人到底是發現了陶淵明,及至宋代,在那個以平淡為美的時代,陶淵明的地位急劇上升,幾乎可與杜甫比肩,陶淵明,也成了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他的人格、他的桃花源理想、他的豪華落盡見真淳的詩風,影響了一代代文人,千載之下,如縷不絕。】


    鹹陽。


    嬴政心中微怔:盛世者,文昌武治,百姓樂業,四夷鹹服。那唐朝到底是有多強盛,才會被後代稱作盛世,以至於讓楚棠不經意提起,都那樣理所當然,甚至暗含神往?


    未央宮。


    劉徹也有點酸:唐是漢後麵的朝代,竟然在後世得了個盛世的稱號,那豈不是說漢不如唐?漢武陛下有些微妙的不平衡了,比不過秦始皇就算了,怎麽後麵的朝代也比不上?


    比起秦皇漢武的各有所思,大明宮中的貞觀君臣就高興多了。


    「天佑大唐,天佑陛下,我朝在後世仍有盛世之稱!」


    有官員喜形於色的贊道,話音剛落,一道略顯冷利的聲音就開始反駁:


    「天如何佑得?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以百姓為先,勵精圖治,才有盛世之期,難道我朝有成就,都是天賜的不成?」


    那人想要爭辯,一看,是素來剛直冷靜的魏徵魏大夫,默默閉上嘴。


    李世民將臣子的官司看在眼裏,朗笑著接話道:「魏卿說得是,所謂盛世,須是百姓樂業,關河寧定,無內憂,無外患。大唐雖定,猶有不及,朕德薄年少,尚需諸位大人勠力同心,方能實現後世之期,締造一個盛世大唐。」


    眾臣俱是感受到這番話裏的懇切與期許,紛紛拱手下拜:「願助陛下共建盛世大唐!」


    剛剛嘆息完的王維有些反應不過來:自己在後世,好像還挺有名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