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 作者:春山有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夏侯惇抓抓腦袋:「這個陶先生,眼光好像不太行啊。」
許褚點頭表示贊同:「不像我們能跟上丞相。該死的司馬懿,敢這樣糟蹋丞相的基業,迴去我第一個饒不了他!」
一路聽下來曹營眾人可以說對司馬懿恨得牙癢癢,也不管失不失禮了,逮著機會就要罵兩句。
【劉裕確實很有能力,一舉打敗桓玄,迎迴晉帝,但是呢,迴來後他把刁逵全家和無罪的王愉父子給殺了,還把眾人一致認為該殺的桓玄心腹王諡委以重職。陶淵明又一次失望了,劉裕根本不是他認為的那種公正不阿的人啊!他又塌房了。】
劉徹很好奇:「這個塌房,是說本來崇拜的人突然變得不值得崇拜了嗎?」
一個人的品格形象崩塌了,就像自己家的房子倒了?別說還挺貼切,後世的語言真有意思。
【但是這樣也就算了,最令陶淵明受不了的是,劉裕竟然也想當皇帝!我把你當救世良臣結果你竟然是個包藏禍心的亂臣賊子?這世道還能不能好了?!】
楚棠的語氣抑揚頓挫,就好像真的是替陶淵明吐槽似的。這也是她講課的一個習慣,之前本科去實習,為了調劑課堂氣氛,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她時不時就會戲精附體一下,學生反饋都還不錯,這種風格就被帶到網課裏來了。
誇張的語言能愉悅吃瓜學生,自然也能愉悅吃瓜群眾,水鏡下不少人都笑了起來,有些有識之士的笑裏不乏心酸。
「良禽擇木,卻不知木是否表裏如一,難矣。」
一些兩晉士人卻是心中發苦:是啊,這世道到底能不能好呢?
陶淵明的酒一杯接一杯,他秉承先師遺訓,以曾祖為高,心向晉室,先後投奔桓玄劉裕,可是他們卻個個包藏禍心,毫無臣子之義。不僅如此,整個朝堂官場,俱是烏煙瘴氣,絲毫不顧半壁國土淪陷,人民饑寒。禮義正道,真就沒人遵守了嗎?真的是他識人不明,癡心妄想了嗎?
【不過大家還是要注意一下,陶淵明的看法是有自己的階級局限性的。劉裕代晉,其實做得還不錯,魯迅先生就說過,他是南朝唯一值得肯定的君主。】
嬴政一頓:「何謂階級局限性?」
李斯斟酌道:「依水鏡所言,陶淵明的曾祖陶侃曾被奉為長沙郡公,而那劉裕出身寒微,臣鬥膽揣測,應是陶淵明這種官宦之後是一個階級,劉裕這樣的寒門又是一個階級?」
「她說陶淵明有自己的階級局限性,便是說,官宦階級及不上寒士?」嬴政繼續推測。
李斯低頭,迴答得愈發謹慎:「想來是的。」
嬴政抿唇不再說話,官宦之家識見自然遠勝於寒門,但楚棠卻說他們有階級局限性,豈非是站在劉裕那一邊?楚棠,也是寒門階級麽?
陶淵明也愣了一下:水鏡是說,他錯了?這個魯迅先生是哪位大賢,竟對劉裕有如此高的評價。
【劉裕最耀眼的功績,莫過於曾經兩次北伐。統一南方之後,他繼續將兵戈北指,繼承了從祖逖、劉琨以來的願望,先後滅南燕、後秦等國,破北魏,降服仇池。相繼收復淮北、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光復洛陽、長安,這是晉室諸臣經營百年都沒法做到的。
不僅如此,他還進行了一係列改革,比如說,他實行了「土斷」,禁止門閥豪強私占山澤,抑製土地兼併,輕徭薄賦、發展生產。
這裏我們來拉踩一下,大家知道,盛唐時期出現了山水田園詩派,田園詩直承陶淵明,而山水詩直承謝靈運——謝靈運,出身謝家,頂級。
謝靈運的語言富麗精工,在當時很受歡迎,又因為「山水以形媚道」,所以這類詩火得一塌糊塗。
可是這些歌詠山水之樂的人並不像陶淵明那樣躬耕隴畝,還要擔憂「草盛豆苗稀」,他們有自己的莊園,打個不恰當的比方,他們就是「文明」的山大王。我描寫的山水美嗎?都是我自己的哦!
土地大量集中在一個階級手裏,這叫什麽?是兼併,是地主,是無數普通百姓的血淚。山水詩的歲月靜好下,是一個畸形的朝代。網上很多人說,魏晉南北朝,荒唐且美好,把人當兩腳羊煮了的美好嗎?】
水鏡之下的眾人沉默了,鄉野城郊、矮門破屋,有親歷過亂世的老人想起當年所見種種,忍不住捂臉落淚。
「貧苦人,哪有活路啊……」
李世民聽到這些也不好受,他是隋末亂世過來的,見過民生疾苦,所以即位以來也始終兢兢業業,唯恐百姓受難。南北朝的動亂,是讀一次史書都會令人震動的程度。幸好,幸好如今天下大定了,他的大唐,必不能出現司馬氏那樣荒唐的君主!
同樣貧苦人出身的朱元璋感同身受:「咱雖然沒見過南北朝的慘狀,卻也知道這地主豪強都不是什麽好東西,還有那蒙元勛貴,都是卯足了勁要老百姓的命,這種人,咱見一個就要砍一個。倒是後輩最後一句話說得奇怪,怎麽還有人懷念起南北朝來了?」
八八不懂,八八大為震撼。
劉徹聽到地主兼併臉色也生了嫌惡:豪右兼併的土地從哪裏來?怕是不僅百姓的田地沒了,連皇家的田地也要被占去,皇族威嚴何在?!
【此外他還整頓吏治,罷免、處死了許多士族、皇族的官吏,還有各州郡送來濫竽充數的秀才、孝廉啦,也被劉裕一鍵退貨了,主張用考試的方法甄別人才,很難說後來隋朝的科舉製沒有在這裏受到啟發。】
許褚點頭表示贊同:「不像我們能跟上丞相。該死的司馬懿,敢這樣糟蹋丞相的基業,迴去我第一個饒不了他!」
一路聽下來曹營眾人可以說對司馬懿恨得牙癢癢,也不管失不失禮了,逮著機會就要罵兩句。
【劉裕確實很有能力,一舉打敗桓玄,迎迴晉帝,但是呢,迴來後他把刁逵全家和無罪的王愉父子給殺了,還把眾人一致認為該殺的桓玄心腹王諡委以重職。陶淵明又一次失望了,劉裕根本不是他認為的那種公正不阿的人啊!他又塌房了。】
劉徹很好奇:「這個塌房,是說本來崇拜的人突然變得不值得崇拜了嗎?」
一個人的品格形象崩塌了,就像自己家的房子倒了?別說還挺貼切,後世的語言真有意思。
【但是這樣也就算了,最令陶淵明受不了的是,劉裕竟然也想當皇帝!我把你當救世良臣結果你竟然是個包藏禍心的亂臣賊子?這世道還能不能好了?!】
楚棠的語氣抑揚頓挫,就好像真的是替陶淵明吐槽似的。這也是她講課的一個習慣,之前本科去實習,為了調劑課堂氣氛,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她時不時就會戲精附體一下,學生反饋都還不錯,這種風格就被帶到網課裏來了。
誇張的語言能愉悅吃瓜學生,自然也能愉悅吃瓜群眾,水鏡下不少人都笑了起來,有些有識之士的笑裏不乏心酸。
「良禽擇木,卻不知木是否表裏如一,難矣。」
一些兩晉士人卻是心中發苦:是啊,這世道到底能不能好呢?
陶淵明的酒一杯接一杯,他秉承先師遺訓,以曾祖為高,心向晉室,先後投奔桓玄劉裕,可是他們卻個個包藏禍心,毫無臣子之義。不僅如此,整個朝堂官場,俱是烏煙瘴氣,絲毫不顧半壁國土淪陷,人民饑寒。禮義正道,真就沒人遵守了嗎?真的是他識人不明,癡心妄想了嗎?
【不過大家還是要注意一下,陶淵明的看法是有自己的階級局限性的。劉裕代晉,其實做得還不錯,魯迅先生就說過,他是南朝唯一值得肯定的君主。】
嬴政一頓:「何謂階級局限性?」
李斯斟酌道:「依水鏡所言,陶淵明的曾祖陶侃曾被奉為長沙郡公,而那劉裕出身寒微,臣鬥膽揣測,應是陶淵明這種官宦之後是一個階級,劉裕這樣的寒門又是一個階級?」
「她說陶淵明有自己的階級局限性,便是說,官宦階級及不上寒士?」嬴政繼續推測。
李斯低頭,迴答得愈發謹慎:「想來是的。」
嬴政抿唇不再說話,官宦之家識見自然遠勝於寒門,但楚棠卻說他們有階級局限性,豈非是站在劉裕那一邊?楚棠,也是寒門階級麽?
陶淵明也愣了一下:水鏡是說,他錯了?這個魯迅先生是哪位大賢,竟對劉裕有如此高的評價。
【劉裕最耀眼的功績,莫過於曾經兩次北伐。統一南方之後,他繼續將兵戈北指,繼承了從祖逖、劉琨以來的願望,先後滅南燕、後秦等國,破北魏,降服仇池。相繼收復淮北、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光復洛陽、長安,這是晉室諸臣經營百年都沒法做到的。
不僅如此,他還進行了一係列改革,比如說,他實行了「土斷」,禁止門閥豪強私占山澤,抑製土地兼併,輕徭薄賦、發展生產。
這裏我們來拉踩一下,大家知道,盛唐時期出現了山水田園詩派,田園詩直承陶淵明,而山水詩直承謝靈運——謝靈運,出身謝家,頂級。
謝靈運的語言富麗精工,在當時很受歡迎,又因為「山水以形媚道」,所以這類詩火得一塌糊塗。
可是這些歌詠山水之樂的人並不像陶淵明那樣躬耕隴畝,還要擔憂「草盛豆苗稀」,他們有自己的莊園,打個不恰當的比方,他們就是「文明」的山大王。我描寫的山水美嗎?都是我自己的哦!
土地大量集中在一個階級手裏,這叫什麽?是兼併,是地主,是無數普通百姓的血淚。山水詩的歲月靜好下,是一個畸形的朝代。網上很多人說,魏晉南北朝,荒唐且美好,把人當兩腳羊煮了的美好嗎?】
水鏡之下的眾人沉默了,鄉野城郊、矮門破屋,有親歷過亂世的老人想起當年所見種種,忍不住捂臉落淚。
「貧苦人,哪有活路啊……」
李世民聽到這些也不好受,他是隋末亂世過來的,見過民生疾苦,所以即位以來也始終兢兢業業,唯恐百姓受難。南北朝的動亂,是讀一次史書都會令人震動的程度。幸好,幸好如今天下大定了,他的大唐,必不能出現司馬氏那樣荒唐的君主!
同樣貧苦人出身的朱元璋感同身受:「咱雖然沒見過南北朝的慘狀,卻也知道這地主豪強都不是什麽好東西,還有那蒙元勛貴,都是卯足了勁要老百姓的命,這種人,咱見一個就要砍一個。倒是後輩最後一句話說得奇怪,怎麽還有人懷念起南北朝來了?」
八八不懂,八八大為震撼。
劉徹聽到地主兼併臉色也生了嫌惡:豪右兼併的土地從哪裏來?怕是不僅百姓的田地沒了,連皇家的田地也要被占去,皇族威嚴何在?!
【此外他還整頓吏治,罷免、處死了許多士族、皇族的官吏,還有各州郡送來濫竽充數的秀才、孝廉啦,也被劉裕一鍵退貨了,主張用考試的方法甄別人才,很難說後來隋朝的科舉製沒有在這裏受到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