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複明宮外,一群人堵在宮門前麵請求覲見皇帝,這些人中,難得看到了各種立場不同的人而沒有互相打起來--當然眼神交流倒是挺犀利的。一路跑過來的文官們被委任了比原來更高的職位,以皇帝的老班底自居,瞧不起“轉業”和“製科”出來的“非正途”官僚。而這兩類人也對前者沒什麽好臉色。在一雙雙對射的目光當中,幾個高級軍官倒是兩邊都有善緣:能活到今天的文官,一般和武官們關係都不錯,而轉業出來的官僚則麵對著他們的老上級。


    而在這其中為首的一位,就是泰安公竇名望,竇名望兩邊還禮,不動聲色的把他們隔了開來。在這裏鬥起來,怎麽說影響也不好。


    “陛下,現在外麵堵了二十多人,現在就堵在宮門前麵,請求陛下見他們一麵。”


    朱由榔努力做出來一副氣定神閑的樣子,但麵前擺著一張從左到右寫滿了各種奇怪筆畫和符號的紙表露了他此時正狂躁不安:“楊伴伴,吾不是說了,不見麽?”


    “可是,泰安公也在外麵。”楊強益試探著說。


    泰安公竇名望自從帶著吳三桂這塊金字招牌聯絡了不少土兵以後,就掛著副參謀長的職務統領著一個營的舊軍;麵對這位有保駕之功的民族英雄,朱由榔覺得實在不能不見。


    “那就讓泰安公來見我吧。其他人就讓他們趕緊散去,非要等著,那朕也就不管了。”


    朱由榔甩了一下袖子,露出不耐煩的表情。楊強益眨眨眼睛,侍立一角的內人就跑出去傳令。


    “泰安公近日可好?”朱由榔製止了竇名望的行禮。


    “不敢當陛下垂問,聽聞北伐大勝,自然身心舒暢。數千滿洲八旗不戰而逃,綠營漢奸望風而降,雲南千裏江山重迴朝廷治下,臣怎麽能不好呢?”


    捧高調?


    “你們這群武人,也給朕完什麽花花腸子。”朱由榔一邊心想,“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在地圖上,緬甸布政使司下麵五府二直隸州三十一縣,戶四十萬左右,可實際上,咱們也就能控製伊洛瓦底江沿岸的二府二州八個縣,其他的地方就是交夠了稅就拉倒的地兒。”


    “而這二府,二州,八個縣,人口加一起,堪堪超過五十萬。”


    “不用說,朕也清楚,泰安公此行是來勸朕把行在搬迴滇都,不再放在這化外之地的,可朕又何嚐不想呢?”


    “陛下,正因為如此,才需要還於滇都,天子腳下,雲南等處總能多收些錢物。”竇名望打了這麽多年仗,倒是不會和儒教學者一樣滿口“君子喻於義”的教條。


    “可緬甸呢?”朱由榔反問,“緬甸怎麽辦?”


    “以泰安公看來,朝廷為何能在緬甸立足?”


    “嗯…緬王軍勢太弱,一觸即潰,以弱淩強,安有再存之理?”


    “唉,泰安公此言差矣!蒙元在中原百餘年,前期依靠漢軍世侯,後期同樣各地大地主統治地方,在各地實行包稅製度。緬王之前在緬甸的統治,很多也是這個樣子,可咱們能那麽幹嗎?”


    “當然不能!東虜之所以能夠抓住機會,趁著闖營和烈皇內鬥的空窗期竊據神州,就是因為其稅收效率高啊,據說在隆武元年,虜廷控製區就能夠上解數千萬兩白銀!而在閩王北伐之前則超過了兩千萬兩。這還是在東虜在各地四處屠殺,潰兵流寇在華夏隨意肆虐,侵害人民的背景之下!”


    “若是我們的稅收手段同蒙元一樣,哪怕恢複到弘光年間,一樣會被東虜扼殺!”


    “反之,若是吾等勤於修煉內功,安心發展,盡可能榨幹每一寸土地上的油水,才能夠最終戰勝東虜。當然,這並不等於壓榨小民---崇禎年間每畝地平均加的三餉幾分左右,真有幾個負擔不起幾分銀子的?怎麽可能!還不是那些土豪劣紳幹的好事!在神州陸沉,華夏危亡,關內流寇遍地,關外東虜叩關之際,這些人怎麽不乖乖掏出來銀子交上來保家衛國?不是說好了,為了資本主義的大明,餓死也不應該投降麽?”


    朱由榔自顧自的在竇名望麵前瘋狂吐槽這些,聽的他雲裏霧裏:資本主義是什麽東西?保家衛國倒是還能理解,但是我怎麽從來沒聽過這話?但是讓他們乖乖掏出來銀子倒是聽明白了,可“善財難舍”,能做到和朱恭枵同誌一樣在關鍵時刻拿銀子和食物出來勞軍的,就還算其他比較清醒的啦。


    不過,竇名望心下也覺得這話挺對:他早年跟隨張獻忠,那時候也破過不少圍子,有些圍子甚至是因為不肯交“保護費”而破開殺雞嚇猴的。另外,即使西營和闖營不太相和,他也聽說過順天府裏追贓助餉的事兒,這不是自己找死麽?


    竇名望點點頭,表示認同皇帝的說法。但還沒等他想出怎麽勸,朱由榔又說道:“朕給你交個底把,看起來戶部和內務府到處不要緊的撒錢,其實朕手上的銀子可是相當緊張,已經找幾家商人借了不少銀子。而這些銀子,其實兩成多都投到了阿瓦,中興那幾個工坊裏麵。”


    “臣有所耳聞,敢問陛下這是為何?”


    “朕以為江河之中的水能夠推動模仿運轉,那噴出來的蒸汽自然也能夠推動,而且能推的更好,隻要能造出來此種機器,鋪以軌道,一晝夜最快可以行一千多裏,此物若成,從雲南府到阿瓦,最多幾日便可!到那時,再行北上不遲。”


    好說歹說透露了一些穿越者的野望,送走了熱心滿滿的竇名望,朱由榔決定直接的麵對這個問題。他揮毫潑墨,親自動筆寫了一篇半文半白的文章,叫來在錦衣衛執掌情報等的劉相:“把這個印一下,盡快發到市麵上去。”


    劉相點頭稱是,說完,朱由榔卻沒揮手讓他離開。


    “朕且問你,給你個文字差使,能否做得?”這個問題是朱由榔事前考慮很久以後才問出來的,能夠從雲南跑到南京再跑迴來,而且一路上憑借記憶記下了如此之多的信息,發現了不少鄭軍的問題,在沒有太多人才可以選用的當下,朱由榔覺得可以讓這個牙尖嘴利,敢懟上級的“錐子”嚐試著辦起來大明第一份報紙。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複明1659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騎射無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騎射無雙並收藏複明1659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