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陛下是說徒旭公主殿下嗎?」夏啟文驚訝的問道,這世上哪兒有那女子做儲君的道理,就是當年武皇再世,太平公主也未得一個皇太女的名分啊!


    「是,徒旭。」徒耿艱難得重複了一遍,氣喘籲籲,額頭上開始冒冷汗,青筋迸裂。


    「禦醫,禦醫!」王朔連忙喚禦醫上前急救。


    哪兒還用王朔喚,禦醫本就在邊上守著,看徒耿情況不對,立馬上前下針。


    王朔環視一周,冷聲道:「出來說話,別打攪陛下。」


    眾人魚貫而出,繞過屏風,在剛剛沉默的地方繼續沉默。


    「陛下屬意徒旭為儲君,眾位大臣若無異議,明日早朝就昭告天下吧。」王朔假裝不明白這些人的沉默,直接下令道。


    「娘娘,不可!」夏啟文連忙阻攔,「自古哪兒有女子登基的說法,殿下身為公主……還是過繼宗室子嗣為好。」夏啟文再也顧不得什麽謹慎、矜持,若是在他們的仕途出了一個女皇,這後世史書要怎麽記載?


    「陛下重病在身,一時沒想清楚也是有的。」另一位閣老尤華鑫附議道。


    「陛下早有意立徒旭為皇太女,先前選了伴讀十二人,不正好是太子的規製,徒旭一應儀仗也是按太子的標準來製定的。」王朔道。


    「這也不能說明……」


    「陛下留有聖旨。」王朔揮手示意女官把聖旨拿上來,這是她和徒耿約定好讓徒旭做儲君時,歇下的戲言,當然就算是戲言,如今已加蓋玉璽,那就是金口玉言,聖上旨意。


    聖旨在眾臣手中傳閱了一遍,眾人皆默然。


    半響,戶部尚書常有作出列問道:「徒旭公主何以登基?」


    「聖人子嗣,嫡出!」王朔答道。


    「過繼宗室為嗣皇帝,奉娘娘為母,亦為嫡出。」常有作自認知道王朔的心思,隻要保證了王朔的利益不受損害,她就應當不堅持立女帝了。


    「血脈不純者,何談大位,徒旭□□嫡長一脈,血脈高貴,當居帝位。」王朔辯解道。


    常有作還想再說什麽,王朔擺擺手,對一直站在角落裏的徒旭道:「他們質疑你繼位的權力,你來說。」


    眾臣好像才反應過來,主角正在大殿的角落裏。徒旭一身公主禮服,閃閃發光的從角落走到了燈火通明的中央,大臣們這才發現徒旭這身禮服,怎麽那麽像太子朝服。


    ☆、第一百零一章


    「公主殿下!」夏啟文帶頭行禮,看著這位緩緩走到大殿中央的公主,知道這在歷史上必將是濃墨重彩的一筆,這是一個亙古未有的人物登場了。夏啟文一個眼色,負責對公主進行「詢問」的還是常有作,或者說他是代表所有大臣勸說公主放棄這個主意的。


    徒旭慢慢走到中央,在王朔旁邊的椅子上坐了下來,一樣的臉色蒼白、眼眶通紅,一樣的挺直脊樑,絕不退縮。小小的人兒坐在椅子上,麵對的年齡是自己數倍的老臣們,氣勢一樣不落下風。


    王朔拍了拍徒旭的手,輕聲道:「本宮去看你父皇。」


    遲早都是讓徒旭自己麵對的,王朔輔佐徒耿處理朝政這麽多年,在朝臣中自有威信,可王朔不願讓這樣的威信影響了徒旭對自身的判斷,徒旭需要這樣的手段,建立自己的權威。再有,她現在抽身離開,可給朝臣們一個暗示,不管這場「談話」的過程怎麽樣,結局都是註定的,因此王朔毫不關心。


    王朔繞到徒耿的床前,醫女們來來迴迴忙忙碌碌,坐在床頭的禦醫高挽著袖子,額頭上全是汗珠,徒耿唇色蒼白、氣若遊絲。王朔沒有打擾這些治病救人的太醫,自己找了個位置,默默坐著,從這個方向,剛好可以看到徒耿蒼白的臉色。


    天色漸漸亮了,王朔沒有管徒旭和重臣們交談的結果,隻是淡定的下令道:「今日早朝依舊由本宮代陛下臨朝,徒旭加封太女,內務府準備金印朝服,禮部準備祭天大典,三日後本宮奉皇太後,隨太女祭天。」


    吩咐完,王朔就帶著徒旭迴去梳洗換衣,留下的大臣自然有宮中護衛和禁軍護送他們到大正殿。


    十幾個人走到長廊涼亭時的時候,夏啟文對護送他們的女護衛頭領道:「這位大人,老夫年老體衰,有些走不動了,不若在此歇息一下。」


    領隊的是朱雀的徒弟,為人隨機應變,頷首道:「大人請便。」轉身把女護衛安排在亭子外邊,禁軍更使他們站得遠遠的,保證聽不到夏啟文一行說話的半個字。


    夏啟文一屁股坐在石凳上,長嘆一聲道:「還有一個時辰就要早朝了,諸位怎麽看?」


    「什麽太女,什麽女帝,前所未有之怪事!牝雞……」


    「住口!」夏啟文連忙打斷,「這是什麽地方,娘娘主持朝政多年,公主殿下也是陛下金口玉言定下的繼任者,你有幾個腦袋!」


    「難道為了苟全這一條性命,就眼睜睜得看著這千古怪事發生,讓後人指著我等脊梁骨唾罵嗎?」


    「未必是唾罵,皇太後也贊成的話,至少我家中老母老妻不會反對。」常有作淡定道,這幾年皇太後幾乎把能團結的誥命貴婦都團結了,在上層中尊重女眷的風氣越來越濃。王朔能做主後,律法也漸漸做出改變,不再偏袒男人,至少夫殺妻減刑,妻殺夫無赦這種律法是不在了。他們這些儒生向來講究齊家,尤其是老母親若是贊同的話,他們並沒有堅定反對的立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 「賢後」上位指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簡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簡梨並收藏[紅樓] 「賢後」上位指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