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紅樓] 「賢後」上位指南 作者:簡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裏是福熙殿的寢殿,是王朔的寢殿,王朔怎麽也想不到往日自己日日安寢的床上會留下別的女人的痕跡,再看著無聲無息躺在床上的徒耿,王朔心裏擋不住的噁心。
大殿裏隻有太醫和醫女,這個時候任何不專業的行為都能導致徒耿與世長辭。
「陛下現在能離人嗎?」王朔問禦醫道。
禦醫也知道現在的情形,為難的看了一眼頭上紮滿金針的徒耿,遲疑道:「最多一刻鍾。」
「都下去吧。」王朔疲憊的揮手。
王朔心想,我總是低估了人心險惡。王朔的確噁心徒耿此生再不想讓他近身,隻是還沒有挑明了說,沒想到徒耿就為她徹底解決了這個麻煩。皇恩寺的金蓮算是白開了,王朔本想在佛前頓悟,做個居家修士,如今再也不用麻煩了。
怎麽會這樣呢?當初那個驕傲自信神采飛揚的徒耿哪裏去了,他怎麽會是現在這個頹廢躺在病床上的男人,連生病的原因都這樣讓人噁心。還是說皇位、權力足以改變一個人的秉性,未登基時滿腔豪情,要還天下一個盛世太平,如今卻耽於享樂,疏忽朝政;當初說好的相扶到老,如今卻留下如此諷刺的結局。
王朔忍不住痛哭失聲,悼念曾經的溫情,悼念自己的天真過往。
在偏殿等著的十幾位重臣聽著隱約傳來的哭聲,相互對視苦笑,看來事情真的是大條了。他們倒是羨慕那些等在大正殿的同僚,至少不用像現在這般煩心。陛下的病情也不知道怎麽樣了,若是有什麽閃失,何人繼位,陛下膝下如今可隻有一根獨苗公主殿下啊。若是陛下能好起來,出了這樣丟臉的事情,日後又如何麵對天下臣民,他們這些見證了陛下最狼狽時刻的人,會不會被穿小鞋。
不等大臣們發散思維,沒過多久,王朔就請了諸位大臣到正殿,遠遠的看了一眼躺在床榻上的皇帝,就被屏風隔絕了視線。
「禦醫,給諸位大人說說陛下的病情。」王朔揮手示意禦醫上前,即使臉色蒼白,眼眶通紅,王朔還是挺直脊樑,目光堅定得看著諸位大臣。
「熱則迫血妄行。經血乃離經之血,血無熱不妄行,有熱方可妄。勞逸失度;醉以入房;房勞;精神緊張,中風四大禁忌,陛下都犯了,幸得搶救及時,微臣用祖傳針法暫時聞住了病情,令陛下不至山陵崩,可……可維持不了多久的,還請娘娘早做決斷。」禦醫輕聲道,雖然聲音再大,徒耿也不會聽到的。
「能維持多久?」王朔問道。
「壞則三天,好則五天。」禦醫道。
「這麽短?」王朔皺眉,別是又說醫生常說的那種保守話。
「娘娘,事關重大,千真萬確,不敢妄言。」禦醫苦笑拱手,都什麽時候了,還能說太平話?
「嗯,辛苦了,去繼續守著陛下吧。」王朔頷首,讓禦醫退下,對諸位大臣道:「禦醫的話諸位大臣也聽見了,可有對策?」
諸位大臣也是懵逼的好嗎?總想著徒耿年輕力壯,王朝至少還有二十年的平穩,哪知道突然之間就要他們操心王朝繼任者的事情。
禮部尚書李光出列道:「當封鎖消息。損害陛下龍體者、伺候不當者,皆死罪。」李光最關心的還是皇家顏麵,這世道禮法治國,出了這樣丟臉的事情,陛下就是有再多的豐功偉績、文治武功都要大打折扣,更何況他沒有!
「李尚書所言有禮,朱雀聽令。」
「屬下在。」朱雀一身女官朝服,出列下跪聽令。
「封鎖皇城,本宮不在宮中十日,伺候陛下的宮人內監接鎖拿下獄,不論品級,賜死。若有抵抗者,格殺勿論。」王朔平淡的一句話決定了數十人的生死。
「是。」朱雀應聲而退。
「然後呢?」王朔問道。
就是剛剛出口諫言的李光也沒想到王朔能如此從善如流,或者說如此心狠手辣,這樣有決斷力,他剛剛出頭是好是壞呢?有了李光了例子,其他大臣也不敢亂說話,眾人的目光漸漸移到了首輔夏啟文的身上,王朔也把目光鎖定在了夏首輔身上。
「陛下病情惡化,娘娘看是否要議儲君人選。」夏啟文沒辦法,事實很清楚,但總要有個人說破。
「陛下不過一時危難,定當好轉,再不濟也等陛下清醒過來再議不遲。」林元安堅決發對,他本事潛邸一路陪著徒耿爬上來的,若是徒耿倒下了,他也必將仕途止步。
「林大人說的有道理。」夏啟文馬上改口,作為首輔,他已經習慣了和稀泥,儲君的事情的確要徒耿親口說出來才有效力,事實上不管儲君是誰,要登基總繞不過他這個首輔的,夏啟文也不著急。
其他大臣也紛紛表示附議,王朔點頭,道:「那好,等陛下醒來吧。」說完王朔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全然不管站在她麵前的是能做她祖父的老臣,這些老臣看著四周站著的護衛,再一聯想王子騰也是剛剛接手了禁軍,心裏頓時就明白了,越加老實了。
等到晚上,徒耿才動了懂眼皮,王朔領著一大隊老臣們進去,夏啟文上前說明情況,小心翼翼的問道:「陛下屬意儲君何人?」
徒耿從震驚到惶恐再到恍然大悟,艱難得轉頭過去,看見麵無表情站在床尾的王朔,他什麽都明白了,都明白了。
徒耿環視一周,周圍的宮人內侍沒有一個熟麵孔,這些大臣看似恭謹的站在他麵前,可低著頭的臉上看不出情緒,想也知道是對他的鄙夷。徒耿有些恍惚,自己怎麽就落到了這個地步,有心發泄兩句,可他連手都抬不起來,看著站在床邊的王朔,徒耿心中安慰自己,至少王朔能控製住局麵。徒耿心神流轉,萬千思緒在腦子裏過了一遍又一遍,艱難得吐出兩個字:「徒旭。」
大殿裏隻有太醫和醫女,這個時候任何不專業的行為都能導致徒耿與世長辭。
「陛下現在能離人嗎?」王朔問禦醫道。
禦醫也知道現在的情形,為難的看了一眼頭上紮滿金針的徒耿,遲疑道:「最多一刻鍾。」
「都下去吧。」王朔疲憊的揮手。
王朔心想,我總是低估了人心險惡。王朔的確噁心徒耿此生再不想讓他近身,隻是還沒有挑明了說,沒想到徒耿就為她徹底解決了這個麻煩。皇恩寺的金蓮算是白開了,王朔本想在佛前頓悟,做個居家修士,如今再也不用麻煩了。
怎麽會這樣呢?當初那個驕傲自信神采飛揚的徒耿哪裏去了,他怎麽會是現在這個頹廢躺在病床上的男人,連生病的原因都這樣讓人噁心。還是說皇位、權力足以改變一個人的秉性,未登基時滿腔豪情,要還天下一個盛世太平,如今卻耽於享樂,疏忽朝政;當初說好的相扶到老,如今卻留下如此諷刺的結局。
王朔忍不住痛哭失聲,悼念曾經的溫情,悼念自己的天真過往。
在偏殿等著的十幾位重臣聽著隱約傳來的哭聲,相互對視苦笑,看來事情真的是大條了。他們倒是羨慕那些等在大正殿的同僚,至少不用像現在這般煩心。陛下的病情也不知道怎麽樣了,若是有什麽閃失,何人繼位,陛下膝下如今可隻有一根獨苗公主殿下啊。若是陛下能好起來,出了這樣丟臉的事情,日後又如何麵對天下臣民,他們這些見證了陛下最狼狽時刻的人,會不會被穿小鞋。
不等大臣們發散思維,沒過多久,王朔就請了諸位大臣到正殿,遠遠的看了一眼躺在床榻上的皇帝,就被屏風隔絕了視線。
「禦醫,給諸位大人說說陛下的病情。」王朔揮手示意禦醫上前,即使臉色蒼白,眼眶通紅,王朔還是挺直脊樑,目光堅定得看著諸位大臣。
「熱則迫血妄行。經血乃離經之血,血無熱不妄行,有熱方可妄。勞逸失度;醉以入房;房勞;精神緊張,中風四大禁忌,陛下都犯了,幸得搶救及時,微臣用祖傳針法暫時聞住了病情,令陛下不至山陵崩,可……可維持不了多久的,還請娘娘早做決斷。」禦醫輕聲道,雖然聲音再大,徒耿也不會聽到的。
「能維持多久?」王朔問道。
「壞則三天,好則五天。」禦醫道。
「這麽短?」王朔皺眉,別是又說醫生常說的那種保守話。
「娘娘,事關重大,千真萬確,不敢妄言。」禦醫苦笑拱手,都什麽時候了,還能說太平話?
「嗯,辛苦了,去繼續守著陛下吧。」王朔頷首,讓禦醫退下,對諸位大臣道:「禦醫的話諸位大臣也聽見了,可有對策?」
諸位大臣也是懵逼的好嗎?總想著徒耿年輕力壯,王朝至少還有二十年的平穩,哪知道突然之間就要他們操心王朝繼任者的事情。
禮部尚書李光出列道:「當封鎖消息。損害陛下龍體者、伺候不當者,皆死罪。」李光最關心的還是皇家顏麵,這世道禮法治國,出了這樣丟臉的事情,陛下就是有再多的豐功偉績、文治武功都要大打折扣,更何況他沒有!
「李尚書所言有禮,朱雀聽令。」
「屬下在。」朱雀一身女官朝服,出列下跪聽令。
「封鎖皇城,本宮不在宮中十日,伺候陛下的宮人內監接鎖拿下獄,不論品級,賜死。若有抵抗者,格殺勿論。」王朔平淡的一句話決定了數十人的生死。
「是。」朱雀應聲而退。
「然後呢?」王朔問道。
就是剛剛出口諫言的李光也沒想到王朔能如此從善如流,或者說如此心狠手辣,這樣有決斷力,他剛剛出頭是好是壞呢?有了李光了例子,其他大臣也不敢亂說話,眾人的目光漸漸移到了首輔夏啟文的身上,王朔也把目光鎖定在了夏首輔身上。
「陛下病情惡化,娘娘看是否要議儲君人選。」夏啟文沒辦法,事實很清楚,但總要有個人說破。
「陛下不過一時危難,定當好轉,再不濟也等陛下清醒過來再議不遲。」林元安堅決發對,他本事潛邸一路陪著徒耿爬上來的,若是徒耿倒下了,他也必將仕途止步。
「林大人說的有道理。」夏啟文馬上改口,作為首輔,他已經習慣了和稀泥,儲君的事情的確要徒耿親口說出來才有效力,事實上不管儲君是誰,要登基總繞不過他這個首輔的,夏啟文也不著急。
其他大臣也紛紛表示附議,王朔點頭,道:「那好,等陛下醒來吧。」說完王朔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全然不管站在她麵前的是能做她祖父的老臣,這些老臣看著四周站著的護衛,再一聯想王子騰也是剛剛接手了禁軍,心裏頓時就明白了,越加老實了。
等到晚上,徒耿才動了懂眼皮,王朔領著一大隊老臣們進去,夏啟文上前說明情況,小心翼翼的問道:「陛下屬意儲君何人?」
徒耿從震驚到惶恐再到恍然大悟,艱難得轉頭過去,看見麵無表情站在床尾的王朔,他什麽都明白了,都明白了。
徒耿環視一周,周圍的宮人內侍沒有一個熟麵孔,這些大臣看似恭謹的站在他麵前,可低著頭的臉上看不出情緒,想也知道是對他的鄙夷。徒耿有些恍惚,自己怎麽就落到了這個地步,有心發泄兩句,可他連手都抬不起來,看著站在床邊的王朔,徒耿心中安慰自己,至少王朔能控製住局麵。徒耿心神流轉,萬千思緒在腦子裏過了一遍又一遍,艱難得吐出兩個字:「徒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