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每天都能賺個三百四十文左右,看來是穩定下了。」堂屋裏,姚沐兒數著銅板道,「青雲交束脩用了二兩,今兒買了二十斤細麵花了六百文,再加上買豬肉豬骨的銀錢,一共是二兩六錢又五十七文,咱家還剩下四兩五錢又三十八文。」
姚沐兒揚起笑臉,「比我想像得多。」
食攤隻支了月餘便能賺到這些銀錢,是過去想都不敢想的。
「都是夫郎的功勞。」
「還有夫君跟娘,青雲也幫了不少忙。」姚沐兒彎著嘴角,「是大家的功勞,我一個人可幹不成這些。」
沈季青看著夫郎明媚的笑臉,眼神愈發柔和。
夫夫二人收好銅板,便熄滅油燈睡下了。
翌日沈季青幫著支起食攤,便去鎮子口坐著沈寶來的牛車趕往沈家村。
姚青雲一大早去了書院,食攤上隻有姚沐兒與沈氏來迴忙活著。
「娘,您打好骨湯擱這兒就成,我給食客們送過去。」
「哎。」
沈氏將打好的骨湯擱在一旁,又從鍋裏撿出兩個饅頭,用油紙包好。
姚沐兒給食客上了竹筒豆腐,轉身又將骨湯與饅頭端上方桌。
「您慢用。」
「姚老闆你這吃食絕了,放眼整個北州府,就沒見過哪家用竹筒做吃食的。」
「可不,姚老闆的手藝真是沒話說,我昨兒剛吃過,這不今兒又來了。」
食客們對姚記讚不絕口,姚沐兒心裏高興,臉上一整天都掛著笑。
日昳時分,沈季青將帶迴的竹筒搬進小院,便趕去西街食攤幫忙。
三人一直待到日入,見街上行人寥寥無幾,收起攤子迴了南街小院。
姚青雲酉時末下學,飯桌上興奮地講起學堂上的見聞。
「你們書院還有水仙呢?」沈氏活了這些年,水仙花什麽樣都沒見過。
「有的,山長在亭子外種了好大一片,不過這都快進三月了,再過幾日就該凋謝了。聽隔壁乙班的說,到時夫子會讓大家以此為題賦詩一首,我才剛入學,連字都認不全呢。」
小漢子啃著包子,一臉沮喪。
「丙班都是些沒習過字的,《三字經》你倒背如流,《千字文》也會了不少,隻是入學測試,應當夠用。」姚沐兒安慰弟弟。
小漢子聞言,麵上一鬆,「說的也是。」
「今日迴來路上,我在東街遇見了大成哥。」沈季青道,「他在一家糧食鋪做小工。」
「青兒你沒看錯吧。」沈氏撂下筷子,「大成不是在妙仁堂當學徒,咋可能去糧食鋪當小工?」
「沒看錯。」
沈氏皺起眉頭,「莫不是被曾大夫趕出妙仁堂了?年前聽你翠荷嬸子說,藥童欺辱大成,曾大夫非但放任不管,還抱著胳膊在一旁瞧熱鬧。」
「明兒我去問問?」
「把人叫家來吧。」
「成。」
翌日酉時,夫夫倆賣完吃食,將板車送迴小院,沈季青便去東街把人叫了來。
「大娘。」沈大成站在院門口,對著沈氏拘謹地喚了聲。
「哎,快進屋。」沈氏熱情地招唿著。
沈家飯桌上多添了雙碗筷,沈大成瞧著桌上的菜,拘束的手腳都不知該往哪放。
「還拘束上了,小時候吃大娘奶水時咋沒見你這麽客氣。」
沈大成聞言,黝黑的麵龐霎時變得通紅。
一頓飯吃完,沈大成說話放開許多,不再像剛進院那般別扭。
「聽青兒說你在糧食鋪做小工,可是妙仁堂將你趕了出去?」沈氏問。
「是我自己要走的。前幾日曾大夫把食宿費漲到了兩百文,我每月幫掌櫃算帳才能賺三百文,他一張口便要去大半,我不同意,曾大夫便縱容藥童,使計將我身上銀錢搶了去。」
說起此事,沈大成便覺得有些對不住爹娘,這才沒迴家,在鎮上做起小工,盤算著攢些銀錢再迴去。
「啥?竟還搶了你銀錢?!」
「我曾撞見過曾大夫給病人使假藥,為了多賺些銀錢,故意讓藥童減少用量。興許就是因為這個緣由,曾大夫才對我百般刁難,好讓我自己受不住走人。」
「這個黑心爛肝兒的!」沈氏忍不住罵道。
姚沐兒問:「大成哥,他們搶了你多少銀錢?若是數目多的話,咱就去縣裏報官。」
「沒用的,找上門理論也隻會說這是食宿費。」
姚沐兒皺眉,「那就這麽算了?」
沈大成一臉無可奈何,「普通老百姓哪裏鬥得過他們,命還在就是好的。」
妙仁堂平時隻接診富貴人家,與鎮上地主鄉紳關係匪淺,他一個鄉下泥腿子,撞見曾大夫給病患使假藥,能活下來便已是萬幸,哪裏還敢上門討要銀錢。
沈氏重重嘆口氣,「這樣也好,地主鄉紳哪是那麽好相與的,這萬一哪天一個不留神將人惹惱,後半輩子才是真的毀了。」
「大娘,哥,哥夫,你們放心,我一定考出個功名,讓旁人不敢再輕易欺負咱。」姚青雲攥著拳頭說。
沈氏本想留沈大成在家住一晚,沈大成不肯,說是糧食鋪老闆給他留了住處,便沒強留,去灶房撿了幾個包子讓他帶迴去吃。
夜裏熄了油燈,姚沐兒與夫君說起沈大成。
「要不咱把人請到攤子上幫忙?大成哥有一把子力氣,還會算帳,正好接替青雲。」
姚沐兒揚起笑臉,「比我想像得多。」
食攤隻支了月餘便能賺到這些銀錢,是過去想都不敢想的。
「都是夫郎的功勞。」
「還有夫君跟娘,青雲也幫了不少忙。」姚沐兒彎著嘴角,「是大家的功勞,我一個人可幹不成這些。」
沈季青看著夫郎明媚的笑臉,眼神愈發柔和。
夫夫二人收好銅板,便熄滅油燈睡下了。
翌日沈季青幫著支起食攤,便去鎮子口坐著沈寶來的牛車趕往沈家村。
姚青雲一大早去了書院,食攤上隻有姚沐兒與沈氏來迴忙活著。
「娘,您打好骨湯擱這兒就成,我給食客們送過去。」
「哎。」
沈氏將打好的骨湯擱在一旁,又從鍋裏撿出兩個饅頭,用油紙包好。
姚沐兒給食客上了竹筒豆腐,轉身又將骨湯與饅頭端上方桌。
「您慢用。」
「姚老闆你這吃食絕了,放眼整個北州府,就沒見過哪家用竹筒做吃食的。」
「可不,姚老闆的手藝真是沒話說,我昨兒剛吃過,這不今兒又來了。」
食客們對姚記讚不絕口,姚沐兒心裏高興,臉上一整天都掛著笑。
日昳時分,沈季青將帶迴的竹筒搬進小院,便趕去西街食攤幫忙。
三人一直待到日入,見街上行人寥寥無幾,收起攤子迴了南街小院。
姚青雲酉時末下學,飯桌上興奮地講起學堂上的見聞。
「你們書院還有水仙呢?」沈氏活了這些年,水仙花什麽樣都沒見過。
「有的,山長在亭子外種了好大一片,不過這都快進三月了,再過幾日就該凋謝了。聽隔壁乙班的說,到時夫子會讓大家以此為題賦詩一首,我才剛入學,連字都認不全呢。」
小漢子啃著包子,一臉沮喪。
「丙班都是些沒習過字的,《三字經》你倒背如流,《千字文》也會了不少,隻是入學測試,應當夠用。」姚沐兒安慰弟弟。
小漢子聞言,麵上一鬆,「說的也是。」
「今日迴來路上,我在東街遇見了大成哥。」沈季青道,「他在一家糧食鋪做小工。」
「青兒你沒看錯吧。」沈氏撂下筷子,「大成不是在妙仁堂當學徒,咋可能去糧食鋪當小工?」
「沒看錯。」
沈氏皺起眉頭,「莫不是被曾大夫趕出妙仁堂了?年前聽你翠荷嬸子說,藥童欺辱大成,曾大夫非但放任不管,還抱著胳膊在一旁瞧熱鬧。」
「明兒我去問問?」
「把人叫家來吧。」
「成。」
翌日酉時,夫夫倆賣完吃食,將板車送迴小院,沈季青便去東街把人叫了來。
「大娘。」沈大成站在院門口,對著沈氏拘謹地喚了聲。
「哎,快進屋。」沈氏熱情地招唿著。
沈家飯桌上多添了雙碗筷,沈大成瞧著桌上的菜,拘束的手腳都不知該往哪放。
「還拘束上了,小時候吃大娘奶水時咋沒見你這麽客氣。」
沈大成聞言,黝黑的麵龐霎時變得通紅。
一頓飯吃完,沈大成說話放開許多,不再像剛進院那般別扭。
「聽青兒說你在糧食鋪做小工,可是妙仁堂將你趕了出去?」沈氏問。
「是我自己要走的。前幾日曾大夫把食宿費漲到了兩百文,我每月幫掌櫃算帳才能賺三百文,他一張口便要去大半,我不同意,曾大夫便縱容藥童,使計將我身上銀錢搶了去。」
說起此事,沈大成便覺得有些對不住爹娘,這才沒迴家,在鎮上做起小工,盤算著攢些銀錢再迴去。
「啥?竟還搶了你銀錢?!」
「我曾撞見過曾大夫給病人使假藥,為了多賺些銀錢,故意讓藥童減少用量。興許就是因為這個緣由,曾大夫才對我百般刁難,好讓我自己受不住走人。」
「這個黑心爛肝兒的!」沈氏忍不住罵道。
姚沐兒問:「大成哥,他們搶了你多少銀錢?若是數目多的話,咱就去縣裏報官。」
「沒用的,找上門理論也隻會說這是食宿費。」
姚沐兒皺眉,「那就這麽算了?」
沈大成一臉無可奈何,「普通老百姓哪裏鬥得過他們,命還在就是好的。」
妙仁堂平時隻接診富貴人家,與鎮上地主鄉紳關係匪淺,他一個鄉下泥腿子,撞見曾大夫給病患使假藥,能活下來便已是萬幸,哪裏還敢上門討要銀錢。
沈氏重重嘆口氣,「這樣也好,地主鄉紳哪是那麽好相與的,這萬一哪天一個不留神將人惹惱,後半輩子才是真的毀了。」
「大娘,哥,哥夫,你們放心,我一定考出個功名,讓旁人不敢再輕易欺負咱。」姚青雲攥著拳頭說。
沈氏本想留沈大成在家住一晚,沈大成不肯,說是糧食鋪老闆給他留了住處,便沒強留,去灶房撿了幾個包子讓他帶迴去吃。
夜裏熄了油燈,姚沐兒與夫君說起沈大成。
「要不咱把人請到攤子上幫忙?大成哥有一把子力氣,還會算帳,正好接替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