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茶杯,葉仲卿麵色緩和了些,也笑吟吟看著眼前的老人,試探道:「這風雪交加夜,不知老太傅為誰而在此候本王?」
老太傅嗬嗬一笑,又給葉仲卿斟了杯熱茶,看著葉仲卿道:「那老夫也請問殿下,這風雪交加夜,殿下是為誰而奔走?為自己,還是他人?」
葉仲卿擔心家人,沒空跟這老頭打啞謎,有些不耐煩地接過茶杯卻沒再飲,隔著火光雙眼暗沉盯著老太傅:「太傅,本王很忙。如果太傅沒事,本王要走了。」說完就想站起來離開。
老太傅笑了下,並沒有阻攔,而是用夾子將火盆邊緣炙烤的橘子翻了個麵,道:「珩親王府無恙,王妃和殿下的孩子們都有人暗中保護。」
葉仲卿僵了一下,轉過身盯著這老頭,眼中疑惑更甚:「太傅,你究竟……」
左太傅沖他微微點頭,從一旁案牘上取下一封信遞給葉仲卿:「殿下莫急,看完這封信,一切便都明了。」
葉仲卿懷揣著滿心的困惑,接過那封無字的信封。他慎重地拆開封口,隻見內裏僅有一頁薄薄的信紙。他迫不及待地展開,那是葉政廷的筆跡,信中寫道:朕當初立太子,隻因對太子有所虧欠。但隨時日益深,太子愚鈍莽行,實難教化。若朕隻為一家之主,繼承者庸懦隻毀一家;但朕乃一國之君,不欲一己之私念讓大盛千秋基業毀於庸才。
朕近來心中甚感懊悔,奈何天不假年,身體日漸衰弱,深恐一旦病倒,天下將陷入紛亂。若朕在世之日未能確定太子人選,且憂心皇後重太子社稷,特命左思勤太傅為首的輔國大臣,務必秉承朕的意誌,替天抉擇大盛皇位繼承者人選。
朕之次子葉仲卿,文武雙全,行事沉穩周到,深得朕心。但朕亦深知,太子視仲卿為勁敵,皇後袁氏更是偏袒太子,恐會針對仲卿。而十六皇子葉長洲,巧慧機敏,胸懷壯誌,與仲卿皆是大盛千秋百年的明君之選。諸卿可試探二人,擇眾人推舉者繼任太子之位。若落選者心存不服,輔國大臣有權行使誅殺叛臣之職,以保江山穩固。」
落款是葉政廷,上麵蓋著他的小篆私印。
看完這封信,葉仲卿麵色大變,難以置信地倒退了兩步,抬頭愕然望著火光中慈眉善目的太傅,聲音顫抖得幾乎不似自己發出的:「這、這……不可能!父皇怎會下如此詔令?他乃一國之君,怎會將皇儲人選交由你們抉擇?!胡鬧!簡直胡鬧!」
「不可能!」葉仲卿隻覺得腦子「嗡嗡」作響,一時間,他腦子裏念頭紛爭,懷疑這詔書是假的,懷疑這群隱退老臣有陰謀,懷疑這是皇後和太子的詭計……
見葉仲卿一時間方寸大亂,太傅微微一笑,輕輕擺了擺手,命下人緩緩拉開身後的厚重簾子。在葉仲卿駭然的目光中,隻見那些昔日曾在朝中叱吒風雲、如今或已年老辭官、或已不涉足朝政、甚至告老還鄉的重臣們,竟然都悄然坐在了簾子後方的席位上。
其中,有曾為國征戰沙場、滿身舊傷辭官還鄉的忠勇大將軍李震嶽,他白髮蒼蒼,但眼中仍閃爍著銳利的光芒;有曾以文治國的明理閣大學士文淵海,他手持羽扇,神態自若,似一切風雲變幻都在他的預料之中;還有以智謀著稱、曾助葉政廷穩固江山的智謀監國沈鶴鳴,他靜坐在那裏,沉山穩嶽;還有以書法聞名、被譽為禦筆侍史的歐陽瑾……
這些早就歸隱的開國元勛們,全都麵帶微笑地看著葉仲卿,還有人沖他點頭微笑。葉仲卿大駭,臉色瞬間白了幾個度,腦子一時無法轉動,半晌才終於相信那詔書的內容。
一時間,葉仲卿心頭用上一股難以名狀的噁心感,想吐,又吐不出來。似乎一直以來就有隻大手在無形中攪弄風雲,而皇後、太子、自己、葉長洲等人都是皇帝擺在棋盤上的棋子,每個人所走每走一步,看似都是自己的決斷,實際都是在秉承皇帝的意誌。
他的父皇,那個看似暴躁又冷酷無情的帝王,背後的手段,遠遠超出葉仲卿的想像。見那麽多雙眼睛盯著自己,葉仲卿隻覺後背發涼,瞬間想明白一件事:這些「消失」的重臣如今齊聚塢原,而袁氏和太子必定毫不知情,因為他們必定和自己一樣,認為這些老傢夥早就銷聲匿跡了;而被蒙在鼓裏不知這一切的十六,也會和皇後太子那般,為了清輝殿那把交椅跟他們拚的頭破血流……可這一切有什麽意義呢?
皇後的苦心孤詣、十六的運籌帷幄,在幕後操縱者葉政廷的眼裏,不過是戲台上互相爭鬥的兩個戲子而已,討他歡心罷了。
而自己,不也正站在台上嗎?葉仲卿笑了,低頭看著自己雙手,似乎手裏拿的不是長劍,而是一把銀樣鑞槍頭的花槍。
要做那戲子嗎?
左太傅見葉仲卿臉上神情變幻,微微一笑命人將簾子拉上,對葉仲卿道:「殿下,這迴您有空陪老朽了嗎?」
葉仲卿兩條腿渾然不是自己的,聽到左太傅這麽說,渾渾噩噩一屁股坐下,看著眼前的茶水,端起來就一飲而盡。
溫熱的茶水像是一道藥劑,很快換迴他的神誌。不。
我葉仲卿絕不受人擺布!
葉仲卿迅速冷靜下來,一雙眼睛閃爍著微光,警惕地盯著左太傅:「你個老匹夫,休想誆騙我!」
第251章 禦令天符出
左思勤見葉仲卿這麽說,頓時「哈哈」一笑,道:「殿下,老夫一向不打誑語,誆騙你對老夫有何好處?」
老太傅嗬嗬一笑,又給葉仲卿斟了杯熱茶,看著葉仲卿道:「那老夫也請問殿下,這風雪交加夜,殿下是為誰而奔走?為自己,還是他人?」
葉仲卿擔心家人,沒空跟這老頭打啞謎,有些不耐煩地接過茶杯卻沒再飲,隔著火光雙眼暗沉盯著老太傅:「太傅,本王很忙。如果太傅沒事,本王要走了。」說完就想站起來離開。
老太傅笑了下,並沒有阻攔,而是用夾子將火盆邊緣炙烤的橘子翻了個麵,道:「珩親王府無恙,王妃和殿下的孩子們都有人暗中保護。」
葉仲卿僵了一下,轉過身盯著這老頭,眼中疑惑更甚:「太傅,你究竟……」
左太傅沖他微微點頭,從一旁案牘上取下一封信遞給葉仲卿:「殿下莫急,看完這封信,一切便都明了。」
葉仲卿懷揣著滿心的困惑,接過那封無字的信封。他慎重地拆開封口,隻見內裏僅有一頁薄薄的信紙。他迫不及待地展開,那是葉政廷的筆跡,信中寫道:朕當初立太子,隻因對太子有所虧欠。但隨時日益深,太子愚鈍莽行,實難教化。若朕隻為一家之主,繼承者庸懦隻毀一家;但朕乃一國之君,不欲一己之私念讓大盛千秋基業毀於庸才。
朕近來心中甚感懊悔,奈何天不假年,身體日漸衰弱,深恐一旦病倒,天下將陷入紛亂。若朕在世之日未能確定太子人選,且憂心皇後重太子社稷,特命左思勤太傅為首的輔國大臣,務必秉承朕的意誌,替天抉擇大盛皇位繼承者人選。
朕之次子葉仲卿,文武雙全,行事沉穩周到,深得朕心。但朕亦深知,太子視仲卿為勁敵,皇後袁氏更是偏袒太子,恐會針對仲卿。而十六皇子葉長洲,巧慧機敏,胸懷壯誌,與仲卿皆是大盛千秋百年的明君之選。諸卿可試探二人,擇眾人推舉者繼任太子之位。若落選者心存不服,輔國大臣有權行使誅殺叛臣之職,以保江山穩固。」
落款是葉政廷,上麵蓋著他的小篆私印。
看完這封信,葉仲卿麵色大變,難以置信地倒退了兩步,抬頭愕然望著火光中慈眉善目的太傅,聲音顫抖得幾乎不似自己發出的:「這、這……不可能!父皇怎會下如此詔令?他乃一國之君,怎會將皇儲人選交由你們抉擇?!胡鬧!簡直胡鬧!」
「不可能!」葉仲卿隻覺得腦子「嗡嗡」作響,一時間,他腦子裏念頭紛爭,懷疑這詔書是假的,懷疑這群隱退老臣有陰謀,懷疑這是皇後和太子的詭計……
見葉仲卿一時間方寸大亂,太傅微微一笑,輕輕擺了擺手,命下人緩緩拉開身後的厚重簾子。在葉仲卿駭然的目光中,隻見那些昔日曾在朝中叱吒風雲、如今或已年老辭官、或已不涉足朝政、甚至告老還鄉的重臣們,竟然都悄然坐在了簾子後方的席位上。
其中,有曾為國征戰沙場、滿身舊傷辭官還鄉的忠勇大將軍李震嶽,他白髮蒼蒼,但眼中仍閃爍著銳利的光芒;有曾以文治國的明理閣大學士文淵海,他手持羽扇,神態自若,似一切風雲變幻都在他的預料之中;還有以智謀著稱、曾助葉政廷穩固江山的智謀監國沈鶴鳴,他靜坐在那裏,沉山穩嶽;還有以書法聞名、被譽為禦筆侍史的歐陽瑾……
這些早就歸隱的開國元勛們,全都麵帶微笑地看著葉仲卿,還有人沖他點頭微笑。葉仲卿大駭,臉色瞬間白了幾個度,腦子一時無法轉動,半晌才終於相信那詔書的內容。
一時間,葉仲卿心頭用上一股難以名狀的噁心感,想吐,又吐不出來。似乎一直以來就有隻大手在無形中攪弄風雲,而皇後、太子、自己、葉長洲等人都是皇帝擺在棋盤上的棋子,每個人所走每走一步,看似都是自己的決斷,實際都是在秉承皇帝的意誌。
他的父皇,那個看似暴躁又冷酷無情的帝王,背後的手段,遠遠超出葉仲卿的想像。見那麽多雙眼睛盯著自己,葉仲卿隻覺後背發涼,瞬間想明白一件事:這些「消失」的重臣如今齊聚塢原,而袁氏和太子必定毫不知情,因為他們必定和自己一樣,認為這些老傢夥早就銷聲匿跡了;而被蒙在鼓裏不知這一切的十六,也會和皇後太子那般,為了清輝殿那把交椅跟他們拚的頭破血流……可這一切有什麽意義呢?
皇後的苦心孤詣、十六的運籌帷幄,在幕後操縱者葉政廷的眼裏,不過是戲台上互相爭鬥的兩個戲子而已,討他歡心罷了。
而自己,不也正站在台上嗎?葉仲卿笑了,低頭看著自己雙手,似乎手裏拿的不是長劍,而是一把銀樣鑞槍頭的花槍。
要做那戲子嗎?
左太傅見葉仲卿臉上神情變幻,微微一笑命人將簾子拉上,對葉仲卿道:「殿下,這迴您有空陪老朽了嗎?」
葉仲卿兩條腿渾然不是自己的,聽到左太傅這麽說,渾渾噩噩一屁股坐下,看著眼前的茶水,端起來就一飲而盡。
溫熱的茶水像是一道藥劑,很快換迴他的神誌。不。
我葉仲卿絕不受人擺布!
葉仲卿迅速冷靜下來,一雙眼睛閃爍著微光,警惕地盯著左太傅:「你個老匹夫,休想誆騙我!」
第251章 禦令天符出
左思勤見葉仲卿這麽說,頓時「哈哈」一笑,道:「殿下,老夫一向不打誑語,誆騙你對老夫有何好處?」